首页 / 正文

坚白论第五

坚白石三,可乎?

曰:不可。

曰:二,可乎?

曰:可。

曰:何哉?

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

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

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

曰: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

曰:有自藏也,非藏而藏也。

曰:其白也,其坚也,而石必得以相盛盈。其自藏奈何?

曰:得其白,得其坚,见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

曰:石之白,石之坚,见与不见,二与三,若广修而相盈也。其非举乎?

曰: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曰:循石,非彼无石。非石,无所取乎白石。不相离者,固乎然其无已。

曰: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于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有见焉,有不见焉。故知与不知相与离,见与不见相与藏。藏故,孰谓之不离?

曰:目不能坚,手不能白。不可谓无坚,不可谓无白。其异任也,其无以代也。坚白域于石,恶乎离?

曰:坚未与石为坚,而物兼未与为坚。而坚必坚其不坚。石物而坚,天下未有若坚,而坚藏。

白固不能自白,恶能白石物乎?若白者必白,则不白物而白焉。黄黑与之然。石其无有,恶取坚白石乎?故离也。离也者因是。

力与知果,不若因是。

且犹白——以目、以火见。而火不见;则火与目不见,而神见。神不见,而见离。

坚——以手,而手以捶;是捶与手知而不知,而神与不知。神乎,是之谓“离”焉。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猜你喜欢
  卷十七·杨士勋
  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黎靖德
  四书因问卷三·吕柟
  乘马第五·管仲
  卷十一·王志长
  卷十二·朱鹤龄
  (十四)卫灵公篇·钱穆
  第8章附录·胡适
  垦令第二·商鞅
  卷之一·张居正
  法句譬喻经忿怒品第二十五·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觉训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佛说孛经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六·黄彻

      元道州《舂陵行》云:“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缓逋违诏令,蒙责固所宜。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贼退示官吏》云:“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贱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

  • 于湖词卷一·张孝祥

    宋 张孝祥 撰六州歌头【此调或作三叠亦凋零止第一段且休兵止第二段】长淮望防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凋零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

  • 荒郊·刘半农

    荒郊古道,人疲马饥。 冥冥云合,悠悠鸟飞。 天之颠兮,地之底兮。 嗟我所思,将何以见之?一九二一,一〇,五,巴黎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张说

    张均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 淳熙稿卷十·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 宋 赵蕃 撰 五言律 午饭资福寺 病骨怯秋凛羸骖疲路长人烟少行店楼阁见僧房憇息今成暂从游旧不忘却尘看姓字淮楚路茫茫【文叔旧寓此刹仆尝过之有畏知题名存焉】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

  • 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蔡东藩

      却说钦宗死耗,传至宋都,廷议拟俟金使北还,然后治丧。左史黄中入语宰执道:“这是国家大故,臣子至痛,奈何尚可失礼?”陈康伯即答道:“左史言是。”当即日奏请治丧。中退后,康伯入奏照准,宫廷内外,相率举哀。一连数日,把金使要

  • 卷二百四·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九月戊申朔 上谕行在兵部臣曰近辽东缘边官军多出境市马以扰夷人其禁戢之今后非奉朝廷文书而私出境者处以重刑其守臣不严管束者论罪如律若安乐自在等州女直野人鞑靼欲出境交易不在此例 哈烈沙哈鲁撒马儿罕

  • 十国春秋卷三十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唐十八列传裴长史徐幼文占梦僧吴廷绍李廷珪裴长史失其名新罗国人慕华来归居之建州城中长史则其本国官称也后主朝金陵危困建州通守查元方知其有伎术遣赴金陵五月行至歙州长史托疾不进密告刺史龚慎仪监军

  • 一四○、春申君封荀卿为兰陵令辨·钱穆

    后世言荀卿事,悉本马迁、刘向。然向言最难凭。既曰孙卿后孟子百余年,又谓其与孙膑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其无稽如此。《史记》于卿事亦疏略不备。余既别为考定,而于春申君封荀卿为兰陵令一事,则不能舞疑。盖其说始于马迁,成于刘

  • 卷五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六雍正五年四月上谕四十八道初一日奉上谕大学士富宁安在圣祖仁皇帝时宣力多年清操素着领兵边塞十有余载备极勤劳自朕即位以来见其办理军务恪慎周详及简任大学士公忠诚实静正和平

  • 序言(唐德刚)·李宗仁

    这本书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最完备的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 李宗仁先生用了

  • 詩經卷之三  朱熹集傳·朱熹

      鄭一之七。鄭、邑名。本在西都畿内咸林之地。宣王以封其弟友爲采地。後爲幽王司徒、而死犬戎之難。是爲桓公。其子武公掘突、定平王於東都。亦爲司徒、又得虢·檜之地。乃徙其封、而施舊號於新邑、是爲新鄭。咸林

  • 卷十六·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六   元 刘因 撰论语十二泰伯下八章【兴于诗】只是这一心更无他説兴于诗兴此心也立于礼立此心也成于乐成此心也【僩】○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圣人做出这一件物事使学者闻之自然欢喜

  • 卷首·程端学

    【臣】等谨按春秋本义三十卷元程端学撰端学字时叔号积斋庆元人至治元年举进士第二官国子助教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韩性传中是书乃其在国学时所作所采自三传而下凡一百七十六家卷首具列其目宁波府志及

  • 卷一百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正义序礼记注疏第一礼记正义序唐孔颖达撰存旧宋板正德嘉靖本共作礼记正义序国子祭酒上防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頴达等奉勅撰礼记正义序考异是以所见各记旧

  • 卷第二十·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   [宋勒]岳州永福院朗禅师上堂云。妙用无差。人心各异。诸法同体。情见有殊。欲得亲切。但离妄念。一毫尽除。众累自圆。何须昼夜妄求诸趣。如今向诸禅德道。直下无事。早相

  • 卷第四十一·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一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西土撰述第一 佛说四十二章经(六纸) (前有序) (南尺北璧) 后汉中天竺沙门迦叶摩腾共竺法兰译 此西来教典之始也,古今译经图记云:四

  •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毗舍离国最胜大城最胜林中。与苾刍众俱。时彼城中有长者子。名曰善星。舍离佛法。其来未久。以多种缘。谤佛法僧。而作是言。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