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 西征之役(中)

是年11月,班师渡阿母河,进至撒麻耳干,召回教教师使说明教义;成吉思汗皆是之,惟不以赴默伽巡礼一事为然;以为全世界皆为上帝居宅,任在何地祈祷皆得达于帝所,不必拘拘一地也。

摩诃末死后,其三子从海道至曼乞失剌黑,从者七十骑,复自是驰抵玉龙杰赤。先是秃儿堪可敦之出奔也,未置留守,及三王子至,全城大欢。未久,有兵七万集于诸王麾下,诸将皆突厥人,始利斡思剌黑沙暗弱易与,及知以位让兄,遂大失望,因谋杀新算端。札阑丁闻其谋,1221年2月10日遽出奔呼罗珊,前忽毡守将帖木儿灭里以三百骑从,疾驱横断花剌子模、呼罗珊两地十六日程之沙漠,而至纳撒。

成吉思汗既克撒麻耳干,屯兵于撒麻耳干、那黑沙不两城之间。次年春,闻摩诃末诸子走玉龙杰赤,即命拙赤从毡的进,察合台、窝阔台从不花剌进,命会师于玉龙杰赤城下。别以兵戍守呼罗珊北境,防其南奔。札阑丁抵纳撒时,已有蒙古逻骑七百屯于其地附近,札阑丁猛击败之,复由是进至你沙不儿。

花剌子模旧都跨阿母河两岸,突厥人名之曰古儿犍只,蒙古人则名兀儿犍只,疑用畏吾儿字夺其第一声母,汉译又讹作玉龙杰赤、兀笼格赤等称,阿剌壁语则名术儿札尼牙。自摩诃末三子出奔以后,城中无主,共推秃儿堪可敦之戚忽马儿的斤为算端。蒙古军先至城下者为塔只别乞之前锋军。窝阔台与孛斡儿出之军继至,察合台、脱栾之军续至,拙赤之军最后至,其数共逾十万。蒙古前锋进至城下时,守军出战,失利退还。拙赤遣人招降,城民不从。蒙古军乃退治攻具,境内无石,则多伐桑木,渍水增其重量,以代炮石之用。命所掠诸地丁壮执填壕之役,十日而工毕。至是蒙古军欲取横跨阿母河两岸之桥梁,遣兵三千人往,尽没。已而拙赤、察合台二王失和,号令不一,纪律亦弛,蒙古军因是多所损伤,七阅月而城不下。成吉思汗在塔里寒廉得其情,大怒,改命窝阔台总司军令,于是军气复振。下令总攻,守者遂不支。蒙古兵梯登入城,以石油浇先见房屋,纵火焚之。花剌子模兵仍奋勇巷战,妇女亦参列行间,如是七日,终乃乞降。蒙古军遂驱民尽出城,徙其工匠十万于东方,相传是为东方诸地有回教侨民之始。城中余众除妇孺夷为奴婢外,悉配诸队屠之,闻蒙古军五万人,每人杀二十四人,则被屠者有百二十万矣。屠后引水灌城,庐舍尽毁,藏者皆死,所能存者,仅旧宫与算端帖客失之墓而已。

札阑丁自玉龙杰赤出走之后三日。斡思剌黑沙、阿黑沙二人闻蒙古军进兵之讯,亦出奔呼罗珊,蒙古军蹑其后,追杀之于维失忒村中。

札阑丁率此军进向范延附近之八鲁弯,益前进,击蒙古兵之围攻瓦里养寨者。蒙古兵丧千人,渡般失儿河毁桥而退。与大军合。

札阑丁既跃马横断申河,于战地对岸稍下流处登其东岸,其始孑身无人从。既而将士效之得渡者次第来集。此等残兵百物皆缺,遂抄掠自资。印度之术的王以骑兵千人步兵五千人来逐,札阑丁以四千骑击走印度兵,射杀其将,多所卤获。寻闻蒙古兵渡河来追,乃向底里退走。

是役札阑丁虽胜,而不免其军之解体。额明木勒克、阿格剌黑分卤获时,争欲得一阿剌壁种骏马,不相让,额明木勒克怒举鞭挝阿格剌黑首,札阑丁不加责让,阿格剌黑愤恚,即夜率所部哈刺只突厥蛮之众退走富楼沙,并诱古耳部长阿匝木灭里离叛而去。由是札阑丁所部仅余突厥及花剌子模之众,遂退哥疾宁。已而闻成吉思汗将大军至,复退向申河而去。

是年分兵入巴达哈伤,降之。同时命拖雷率军入呼罗珊,残破其地。1221年春,成吉思汗率军渡阿母河,巴里黑城遣使迎降,献重币。已而闻札阑丁聚兵于哥疾宁之报,念留此大城于后路为非计,遂以检括户口为名,驱巴里黑之民出城,尽屠之。纵火焚庐舍,夷其堡垒而去。

时成吉思汗已克塔里寒,驻夏于其附近山中。察合台、窝阔台二子还至玉龙杰赤。长子拙赤则于攻下此城以后渡昔浑河北去。是秋,成吉思汗闻札阑丁拥重兵据哥疾宁,遂进兵往攻之;道经客儿端寨,留攻一月,拔而夷之。逾大雪山,进攻范延,察合台子木秃干在城下伤矢卒,成吉思汗钟爱此孙,悲愤下令进攻,陷之,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夷灭之。此城百年以后尚无居民。

时呼罗珊境内之四大城,仅也里一城未下,拖雷移军攻之。其别将分躏徒思者。在此城附近掘发哈里发诃仑剌失德之墓。拖雷顺路躏忽希斯单,进至也里城下,遣使谕降。守将杀谕降使,励所部奋勇死守。蒙古兵诸面同时进攻,剧战凡八日,也里守将殁于阵,城人遂乞降。拖雷仅杀官吏士卒一万二千人,置一戍将以镇之。越八日,拖雷奉父命会师于塔里寒。

拖雷本军七万进至马鲁城下,击败屯于城外之突厥蛮军万骑。次日(1221年2月25日),拖雷率五百骑周视城垒。七日之间,全军悉集,乃下令进攻。守兵从诸门出城突击二次,皆被却还。守将乞降。拖雷纵兵入城,驱居民尽出,凡四日,城始空。先引所俘将卒对众斩之,继杀居民,死者数十万。惟工匠四百及童男女若干得免。拖雷屠城后,置蒙古戌将一人以镇之,自率军进向你沙不儿。

拖雷之入呼罗珊也,以脱忽察儿为前锋。1220年11月,脱忽察儿进至你沙不儿,攻城甫三日,成吉思汗命夺其职。缘先是成吉思汗有命,来降者勿扰其民,也里城长官额明木勒克,即《元秘史》所志之篾力克罕者,曾纳款于蒙古军,而脱忽察儿违令抄掠其境,额明木勒克因复投札阑丁,成吉思汗怒,遂夺脱忽察儿职。故西域书传其为你沙不儿守兵所射杀。脱忽察儿既行,代将者以兵力薄,不能克你沙不儿,遂解围去。分军为二队,自率其一攻撒卜咱瓦儿,三日拔之,杀其居民七万人。其一队入徒思境,取诸堡。

成吉思汗闻败讯,以素视失吉忽秃忽若弟,不之责,仅语之曰:“狃于常胜,未受挫折,今遭此败,当以为戒。”遂下令整军疾驰,进向哥疾宁,在途二日,行不及炊,至八鲁弯战地,令失吉忽秃忽指示两军布阵处,汗以不善择地切责之。进至哥疾宁,则札阑丁已行十有五日矣。城民不抗而降,置一长官治之。仍率军追逐札阑丁,及之于申河河畔;闻其将于次日渡河,乃即夜疾进,击溃兀儿罕所将之花剌子模殿后军,命布阵数列,对河作偃月形,进围札阑丁之余众。黎明(1221年11月24日,一说在12月9日),下令进攻,进薄花剌子模军,破其右翼,右翼士卒死伤大半。统将额明木勒克逃富楼沙,蒙古军杀之于道。左翼亦败,札阑丁仅余七百人,奋勇进战,数欲突围出;蒙古军欲生致之,不发矢;战至日中,札阑丁见重围不开,乃易健马,复为最后一次之突击,蒙古军后却;札阑丁忽回马首,脱甲负盾执纛,从二丈高崖上跃马下投申河,截流而渡。成吉思汗见之,指示诸子曰:“此人可为汝曹法也”。止将卒之欲泳水往追者。蒙古军发矢射从渡之花剌子模兵,死者甚夥,河水为赤,尽歼岸上残兵,虏札阑丁眷属,杀其诸子。

成吉思汗闻讯,立遣失吉忽秃忽以三万人(一说四万五千人)往敌。札阑丁亦进军,两军遇于八鲁弯附近十里之地。札阑丁以额明木勒克将右翼,阿格剌黑将左翼,命骑士尽下马,各系马缰于腰而战。右翼先为蒙古军所破,旋得中军左翼之援,阵势遂整,两军反复冲突,互有损伤甚众;如是二日,胜负不决。第二夜,各退还营,失吉忽秃忽欲绐敌,命各骑缚毡象人,置手引从马上,骑卒以手扶之,俾敌军知其有援军至。诘朝札阑丁诸将望见敌兵列阵两行,果以为得援,议退,札阑丁持不可,下令仍如昨日步战,蒙古军以前战阿格剌黑军最勇,因悉锐击左翼,左翼攒射之,蒙古军却而复进,花剌子模军阵殁五百人;于是札阑丁吹角,全军上马,大呼突击蒙古军,蒙古军遂溃,得脱还者为数无几。

成吉思汗既遣二将渡河后,自率大军于1222年春溯申河右岸上行,以哥疾宁城将来或资敌用,命窝阔台往灭之。窝阔台至哥疾宁,以简括户口为名,命居民尽出,除工匠悉送蒙古外,余悉屠之。

成吉思汗命巴剌朵儿伯朵黑申二将渡河追敌,不得札阑丁踪迹,进围木勒坛,未能下,以天时酷热解围去;不欲深入,遂躏印度边地,重渡申河,取道哥疾宁与大军合。

已而有蒙古军二三千人进至不思忒,额明木勒克率军往御,留撒剌丁守哥疾宁。古耳人遂乘隙杀撒剌丁,而奉忒耳迷人剌齐木勒克、兀木荅木勒克兄弟二人为主,剌齐木勒克遂自称王。时有哈剌只突厥蛮两部之人自呼罗珊河中两地逃还富楼沙境者,为数颇众,奉阿格剌黑灭里为主。剌齐木勒克谋袭其众而取其地,与战不胜,阵殁,其弟兀木荅木勒克代之为主。已而巴里黑人阿匝木灭里与可不里酋灭里失儿合兵攻取哥疾宁,据其外城。兀木荅木勒克退守内堡。被围四十日,城将下。而苫思木勒克被札阑丁释出狱,遣之至哥疾宁备供张,诸部闻算端将至,遂息争。越七日,札阑丁至,诸部之众皆集其麾下,额明木勒克亦率所部三万人来从。由是札阑丁尽有阿匝木灭里、额明木勒克、阿格剌黑灭里三部之众。而阿富汗部长木匝发儿灭里、哈剌鲁部长哈散亦各率所部来附。总以上诸军凡六七万骑。札阑丁以女妻额明木勒克。

同时也里叛杀蒙古长官,成吉思汗命宴只吉带征军五万往平其乱。也里城民誓死守城,围之六阅月又十七日,始拔之;尽屠其民,焚杀掠虏凡七日,相传死者逾百万。蒙古军去后,仅余四十人还居城中。

初,札阑丁横断花剌子模沙漠在纳撒击退蒙古逻骑以后,进至你沙不儿,居三日行,行甫一时,蒙古兵蹑踪而至,亟追之。1221年2月10日,札阑丁遣一将拒之岐路,自从别道逸,蒙古兵遂失其踪迹。札阑丁于是日一日间奔四百里,至柔赞,欲入城息鞍马,城民拒不纳,遂即夜行。翌日,蒙古军追逐至于也里道上,不及而还。三日后,札阑丁安抵哥疾宁城。

其弃札阑丁而去之哈剌只、突厥蛮、古耳三部之众,旋发生内讧,互杀主将,成吉思汗遣军往击。三部余众多被歼灭,其余溃散。

先是马鲁被屠后,居民避地者爱乡情切,不久渐归。邻近流亡知是地肥沃,亦多从居。时有札阑丁部将一人率少数兵来据此城,杀拖雷所置波斯人之为官者。蒙古兵五千人自那黑沙不来,尽戮其民,死者十万。命一回教徒名阿黑灭里者留驻马鲁,搜杀逃民,民藏不出;阿黑灭里命教士呼民出为公共祈祷,藏者闻呼出祷,悉被捕戮。如是四十一日。此城遂荒。

先是蒙古游骑至你沙不儿附近者,辄为城人所害,如是数月。城民逆料蒙古必来复仇,遂坚其守备,城上置发弩机三千,发石机五百。蒙古军攻具亦强,首先残破你沙不儿四周之地;对城配置发弩机三千,发石机三百,投射火油机七百,云梯四千,炮石二千五百担;攻具既多,士卒复众,围城中人望之夺气,遂请降;并许纳岁贡,拖雷不许。翌日(1221年4月7日)环城同时进攻,昼夜不息,比晓,壕堑已平,城墙裂七十口;蒙古兵诸面攀登而入,街巷屋舍皆成战场,屠杀数日,猫犬无遗。拖雷闻屠马鲁时,民匿积尸中得免者不少,至是命尽断死者首,三分男女幼童之首,聚之为塔。免者惟工匠四百。毁城历十五日,城市遂墟。

先是哥疾宁守将于1220年时离哥疾宁,与额明木勒克会兵昔思田。富楼沙守将摩诃末阿里哈儿卜思忒遂入据之,所部古耳军甚众,额明木勒克遣使与之约联合以拒蒙古。哈儿卜思忒拒之曰:“古耳人与突厥人不能共处,请各守其地,如算端旨。”时札阑丁相苫思木勒克为哥疾宁民政长官。与内堡守将撒剌丁同谋除哈儿卜思忒,设宴招饮于近郭园林。酒酣。撒剌丁手刃之。古耳兵闻主将死皆溃。后二三日,额明木勒克至哥疾宁,囚苫思木勒克于堡中。

1220年成吉思汗驻夏于那黑沙不。已而进兵阿母河北之忒耳迷,谕城民开城堕堡垒,不从,攻十日拔之,尽驱其民出城,分配诸队屠之。有老妇将受刃。呼曰:“有宝珠愿献”。及索其珠,则云已咽入腹中,乃剖腹出珠。于是蒙古军以为他人亦有咽珠事,尝破诸死者腹以求之。

1222年,成吉思汗驻夏于巴鲁弯,长春真人邱处机来见。是年11月,班师渡阿母河,进至撒麻耳干,召回教教师使说明教义;成吉思汗皆是之,惟不以赴默伽巡礼一事为然;以为全世界皆为上帝居宅,任在何地祈祷皆得达于帝所,不必拘拘一地也。已而东行,1223年春,行次昔浑河畔,察合台二子来会。1224年驻夏于亚历散德山北忽兰巴石之野。先是汗召长子拙赤率其诸子来见。拙赤不至;至是惟遵父命驱野兽至忽兰巴石以供围猎之用,并献马二万匹。嗣后冬夏成吉思汗皆在途中,其二孙忽必烈、旭烈兀自叶密立之地来见,忽必烈时年十一,射获一兔;旭烈兀九岁,获一鹿。蒙古俗儿童初猎者,应以肉与脂拭中指,兹成吉思汗亲为二孙拭之。1225年春,至秃刺河黑林之斡耳朵。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五·二国外纪第四十五·脱脱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蔡东藩
  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蔡东藩
  卷二十·凌雪
  ●卷一·叶梦珠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三十万金之石棺·李定夷
  清波杂志跋·周煇
  通志卷五十一·郑樵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佚名
  裴延龄传·刘昫
  李渤传·欧阳修
  卷一百十四·阿桂
  卷十四·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淑真·唐圭璋

      淑真,宋宫人。   霜天晓角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   愁绝。泪还北。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 卷496 ·佚名

    张嵲 登白帝城二首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张嵲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

  • 卷八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八皮日休【二】近体诗游栖霞寺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临顿【里名】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廓旷若郊野余毎相访欵

  • 淳熙稿卷六·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六 宋 赵蕃 撰 七言古诗 正月二十四日雨霰交作 杏花烧空红欲然柳色亦复青可怜胡为雨霰忽交作已洗破衾还被绵去冬梅时雪复雪未省好看氷玉洁

  • 卷之一千三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纪昀

    逆臣传五代○五代 李振孔循蒋殷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王殷李振 孔循 蒋殷 王宏贽 张彦泽 王峻 王殷 △李振 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 【按嶭史以振为抱真曾孙与此异】 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

  • 第二章亲族·佚名

    第一 死童养媳例 第二 砍伤妻前夫之子例 第三 殴死无服外甥例 第四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五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六 殴死嫁母之兄弟例 第七 典女之例 第八 同上 第九 同上 第十 同上 第十一 同上 第一揢死童养

  • 王觉题战国策·吴师道

    王觉题战国策 战国策三十三篇刘向为之序世久不传治平初始得钱唐顔氏印本读之爱其文辞之辩博而字句脱误尤失其真丁未岁予在京师因借馆阁诸公家藏数本参校之盖十正其六七凡诸本之不载者杂见於史记他书然不敢辄为改易仍

  • 卷四·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四    元 程端学 撰桓公【名轨史记又名允惠公庶子隠公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杜氏曰嗣子定位于初丧而改元必须逾年者继父之业成父之志不忍有

  • 卷一百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十昭公二十一年获其二帅公子苦□偃州员正误□当作雂考异足利本公自杨门见之杨作扬永懐堂同注放此释文愆本或作愆【六叶】元文下愆作衍 徽

  • 卷九·曾国藩

    卷九得失篇《小窗幽记》曰:胸有灵丹,点化得失。得失乃人生第一关口,“看透得失方是大英雄”。曾国藩引古人之言说:“非分之福,无故之祸,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为公事,为国家,得失必争;为个人,为名利,得失当淡。曾国藩用“

  • 高僧傳卷第十二(亡身誦經)·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亡身第六釋僧群一釋曇稱二釋法進三釋僧富四釋法羽五釋慧紹六釋僧瑜七釋慧益八釋僧慶九釋法光十釋曇弘十一   釋僧群。未詳何許人。清貧守節蔬食誦經。後遷居羅江縣之霍山構立茅室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六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尊者善生。新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当知此善生善男子有

  • 云卧纪谈卷下·晓莹

    东都妙慧尼寺住持净智大师慧光。出於成都范氏。其着书号唐鉴。乃其叔父也。 徽庙时。禁中以法衣施诸禅长老。光亦与焉。因命资次说法。而光受当其末。升座问答罢。顾视大众曰。若论说禅说道。则诸大禅师已说了也。教

  • 旧典备征·朱彭寿

    《旧典备征》5卷;清末朱彭寿撰。朱彭寿,别名小汀,号述叟、寿鑫斋主人,浙江海盐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他学识渊博,对清代的人文、科甲、职勋、典制等故事极为详熟,民国间曾参与修撰《清儒学案》。《旧典备征》是作者所

  • 春秋无例详考·姚际恒

    一卷。清姚际恒撰。该书不见于《清史稿·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与《春秋通论》俱为传抄本。该书附在《春秋通论》之后,共一卷,三十九条,各条之下,间或别分子目,大旨在于辨正 《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胡安国

  • 七女观经·佚名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述冥缘王七女得道之事。谓七女有一次出城游玩,于冢间见一死尸。姐妹七人绕尸三匝,涕零号哭,各说一偈,认为人命无常,应勤修福德。忉利天下凡,问七女所欲,七女所愿皆属“无想”,后皆得道果。

  • 大休珠禅师语录·佚名

    清净珠说,广熙等录。十二卷。卷一收,住曹溪南华禅寺语录;卷二收,住嘉兴白莲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定隐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大觉妙济禅寺语录;卷五收,住湖州桐乡密印禅寺语录;卷六至卷七收,住越州天华禅寺语录(百问);卷八全卷九收,住曹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