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陟传

刘陟,即刘繱,初名陟。祖先是彭城人,祖父刘仁安,在唐朝任潮州长史,于是迁家住到岭南。父亲刘谦,素有才智见识。唐朝咸通年间,宰相韦宙出镇南海时,刘谦当时任牙校,职位级别很低,但神态相貌特别异常,韦宙便将侄女嫁给他,韦宙的妻子认为门户不配,坚决阻止,韦宙说:“这人不是一般常人,以后我的子孙或许还要依靠他呢!”刘谦后来果然因军功而被封为封州刺史兼贺水镇使,很有名望声誉。

刘谦的大儿子刘隐,即韦家女所生,小时就很奇特。当刘谦去世后,贺水的将领中有无赖之徒,想趁机作乱,刘隐定计诛杀了他们。连帅刘崇龟听到他的才干,任他为右都校,又统领贺水镇,不久奏请任为封州刺史,施法清廉严格,威望极高。唐昭宗因嗣薛王知柔在石门护驾有功,授任青海军节度使。诏令下达后,府中牙将卢琚、谭王巳想不遵守诏令,刘隐带部下士卒诛灭了卢琚、谭王巳。上报朝廷。知柔到任后,深深感激他,征为行军司马,将兵权交给他。唐昭宗命宰相徐彦若代替知柔复任前职。徐彦若在藩镇二年,临死前,亲手写表奏推举刘隐为两使留后,昭宗不答应,命宰相崔远为节度使。崔远走到江陵,听说岭南强盗很多,怕刘隐违抗诏令,犹豫不前,马上又诏令他回京任相,朝廷以刘隐为留后,然而好久不予正式任命。到梁太祖任元帅,刘隐派使者送重贿求他保荐,梁太祖便上奏,才正式任刘隐为节度使。后梁开平初年,恩宠特别优厚,迁任检校太尉、兼侍中,封大彭郡王。梁太祖在郊外祭天,典礼完毕后,加封刘隐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又命他兼任安南都护,充青海、静海两军节度使,进封南海王,开平四年三月去世。

刘阝步是刘隐的弟弟,刘隐去世后,代替他的位置。到梁末帝即位,励行怀柔姑息的政策,于是将刘隐的所有官爵都授给刘阝步。此前,邕州叶广略、容州庞巨源,有时擅征兵赋,多次侵入广州西部边界,刘阝步发兵讨伐他,邕州、容州兵败,便投靠刘阝步作为附庸。又,交州土豪曲承美也专霸一方,向梁朝求和,因而朝廷诏令授他为交州节度使。刘阝步对此不平,派将领李知顺攻伐他,抓住了曲承美,刘阝步从此全部拥有了岭南之地。当听到钱..被册封为吴越王后,刘阝步深以自己仅封为南海王为耻,于是感叹说:“中原多故,谁是真正君主?岂能遥遥万里梯山航海而事奉伪朝!”梁贞明三年(917)八月,刘阝步便在广州僭称帝号,建立国家名叫大汉,改用乾亨年号纪年。第二年,僭行郊外祭天仪式,赦免境内犯人,又改名叫刘岩。刘阝步僭即帝位后,大量收聚南海的珠玑,向西与黔、蜀贸易,得到那里的珍玩,穷奢极欲,享乐一隅,与岭北各藩镇按时交往拜访。当听到唐庄宗平定后梁之后,便派伪宫苑使何词前来拜访,称“大汉国主致信于大唐皇帝”,庄宗在邺宫召见何词,询问他南海的情况,何词又说本国已发使臣,运送大量贡物,将在今年秋天送到。原先,刘阝步听说庄宗武力强盛,所以派何词来探听虚实,当时后唐朝政已乱,庄宗也没有办法控制后方,南海的贡物也最终不送来了,从此与中原断绝往来。

后唐同光三年(925),有白龙在南海出现,刘阝步改伪乾亨元年为白龙元年,又改名为龚,以迎合白龙出现的祥瑞。白龙四年(928)春,又改元为大有元年。这年,刘阝步僭行天子亲自耕田以供祭祀的礼仪。刘阝步在晚年时,有位梵僧精于占卜算命的方术,说刘阝步改名为龚不利,他又联想到有姓龚而坏事的,于是刘阝步又改名为繱。繱读音同俨,古代没有这个字,大概是刘阝步自己妄造的。

刘阝步生性虽然聪明能辩,但爱施行暴虐,以致有炮烙、刳剔、割舌头、灌鼻孔等酷刑,境内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刘陟只想享受,追求华丽淫靡,晚年修起玉堂珠殿,用黄金碧玉翠羽装饰,岭北的商人,一到他的大汉国,就召来显示给他们看,夸耀它的壮丽。他常对北方人说他本为咸阳秦川之人,耻作蛮夷之主。又称中原帝王为洛州刺史,其妄自尊大,都如此类。后晋天福七年(942)夏四月,刘阝步因病去世,共僭称帝号二十六年,享年五十四岁。伪谥为天皇大帝,庙号叫高祖,陵墓叫康陵。儿子刘玢即位。

刘玢,是刘阝步的大儿子。最初封为宾王,又封为秦王。刘阝步去世后,承袭伪帝位,改伪年号为光天。刘玢性情昏庸愚昧,即位后,大肆荒淫。不久为他弟弟刘晟杀害,在位一年,伪谥为殇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刘穆之 王弘·沈约
  卷六·李斗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春秋左传事类始末卷一·章冲
  ·奏开番地疏刘韵珂·丁曰健
  ·施八坑·丁曰健
  杨时传·脱脱
  成宗后卜鲁罕传·宋濂
  ●牧令书例言·徐栋
  卷九·徐自明
  纲鉴易知录卷五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丁绍仪

    ○冯柳东与项莲生词冯柳东大令太常引云:“落花一院雨丝丝。无计挽春归。纵使挽春归。已误了、莺期燕期。红阑十二,画帘廿四,长定是相思。何苦苦相思。翻悔了、当时见时。”项莲生鹾尹客中闻歌,亦倚前调云:&ldquo

  • 列传第二 后妃下·李延寿

    梁文献张皇后 武德郗皇后 武丁贵嫔 武阮修 容简文王皇后 元徐妃 敬夏太后 敬王皇后 陈武宣章皇后 文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宣柳皇后 后主沈皇后天监元年五月甲辰,追上尊号爲皇后,谥曰献。穆之字思静,晋司空华六世孙也。少方

  • 表第九 方镇六·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三十六·谷应泰

      ○曹石之变   英宗正统六年春正月,以定西侯蒋贵为征蛮将军,太监曹吉祥监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郎中侯、主事杨宁随军赞画,讨思任发。吉祥,栾州人,出王振门下。至是监军,号都督,多选降   丁骑射以从。此内臣总兵之

  • ●卷九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七。   起靖康二年四月九日戊辰,尽十日乙巳。   邦昌遣谢克家来归大宋受命之宝於帅府太后遣侄权卫尉少卿孟忠厚赍书劝进於大元帅。   《书》曰:吾自处道宫垂三十载乃者都城失守二帝北迁无事悲摧

  • 卷六·陈继儒

    朝廷之辱,莫大于大臣交诟,而其故有三:一则为名位不相下而起者。刘文静自以才略功勋,在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酒酣怨望,拔刀击柱,曰:“会当斩裴首。”是也。一则为议论不相入而起者。郑略、卢携同在中书,因议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万历四年十二月己未朔命礼部官祈雪○庚申 上御文华殿讲读举御袍示辅臣曰此袍何色居正以青对 上曰紫也服久而渝耳居正曰此色既易渝愿少制 世宗皇帝服不尚华靡苐取其宜久者而用之每御一袍非敝甚不更故其享国久长未必

  •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前任新竹县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台湾善后总局查核,并该局批副详 印 新竹县印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收光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三·佚名

    甲、记(下)重修海东碑记(道光八年)重修双慈亭碑记(道光八年)林氏姑婆祖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文宣王祀典引(道光八年)修理大观音亭香灯店碑记(道光十年)古思碑(道光十一年)阵亡忠义碑记(道光十三年

  • 卷一百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五 朱批孔毓璞奏摺 雍正五年九月十七日浙江布政使【臣】孔毓璞谨 奏为钱粮重任恭请 圣训指示仰祈 恩赐摺奏事窃【臣】由扬州府知府荷蒙 皇上洪恩特授苏松太道在任未满一年遵 旨赴部

  • 如天之為第八十·苏舆

      陰陽之氣,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為好惡喜怒,在天者為暖清寒暑。出入上下、左右、前後,平行而不止,未嘗有所稽留滯鬱也。其在人者,亦宜行而無留,若四時之條條然也。夫喜怒哀樂之止動也,此天之所為人性命者。臨其時而欲發其

  • 卷五·佚名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十王子软心言:乃至发心亦复如是。王子所愿皆如阿閦菩萨所愿。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令一切众生悉得思惟诸佛境界。手中自然生栴檀香、优陀婆

  • 观察品第六之二·佚名

    又诸如来。色无漏故受亦无漏。乃至行识亦无漏。又诸如来戒亦无漏。所有三昧智慧亦无漏。乃至解脱解脱知见亦无漏。如是乃至诸如来。诸如来所有言说。已说今说当说。及一切法斯皆无漏也。贤护。诸如是等一切佛法。智人

  • 答毗陵陈居士问(四则)·太虚

    问一:多闻熏习,可起信去粗所知,而于真能断一分所知,则于多闻之外,必另有方法,使心力强大,身心变换,方能别有境界。唯识之五重观,天台之一心三观,似乎是呆想的态度,呆久了可以入定。不知这种定,一、是否一定可以变换身心?二、是否决

  • 安雅堂集·陈旅

    元代诗文别集。13卷。陈旅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别题《陈众仲文集》。《安雅堂集》的主要版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传本比较少见。本集卷首有元至正九年(1349)张翥序,至正十一

  • 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

  • 国学讲演录·章太炎

    章炳麟在苏州国学讲习会的讲演稿,由其时在讲习会任讲师的王乘六、诸祖耿记录,孙世扬校订成书。作者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方面作了系统讲述。

  •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清代释际醒撰。际醒,俗姓马,字彻悟,讷堂;别号梦东。丰润(今属河北省丰润县)人。际醒自幼通经史。皈依佛门后,遍历讲席闻法,博贯性相之学,尤精法华、三观、十乘之旨意。后专攻深研净土法门,成为禅门宗匠。际醒所撰的《梦东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