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守光传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他父亲刘仁恭,当初随父亲刘晟客居范阳,刘晟以军吏身份补任新兴镇将官,服事节度使李可举。刘仁恭小时多有机智,屡次在军中效力。李全忠攻打易州、定州时,偏将于晏包围了易州,连月不能攻下,刘仁恭挖地道攻陷了易州,军中称他为“刘窟头”,逐渐迁升为裨校。刘仁恭志向远大,胆气豪壮,自己说曾经梦见有大佛幡从手指头上出来,有人说他年四十九时当领取旄节。这话流传很广,燕地统帅李匡威忌恨他,不想让他执掌军队,改任为府掾,出任景城县令。正遇上瀛州军队变乱,杀死郡守。刘仁恭招募不在军籍的壮丁一千人讨伐平定了瀛州乱军,李匡威认为他干练勇壮,又派他做帐下的亲信武将,令他领兵戍守蔚州。戍守兵士因为超过了服役期限而没有人接替他们,都想回去,流露出怨言,正遇上李匡俦夺取了他兄长李匡威的帅位,戍军便拥立刘仁恭为统帅,想进攻幽州,等到达居庸关时,被府兵打败。刘仁恭带着家属逃奔到太原。后唐武皇李克用待他很优厚,赐给他田地房屋以安置他,派他出任寿阳镇将官,跟随武皇征伐吐谷浑。刘仁恭多次向盖寓进献计谋,陈述幽州可以图取的情状,希望得到步兵骑兵一万人,就可指日夺取,武皇听从了他。到刘仁恭发兵后,屡次不能克敌致胜。

唐朝乾宁元年(894)十一月,武皇亲自征讨李匡俦。十二月,在威塞打败了李匡俦的燕军,向前攻下妫州,收复了居庸关。二十六日,李匡俦丢下幽州城逃走,武皇命令李存审与刘仁恭进城安抚慰劳,查封府库,就以刘仁恭为幽州节度使,留下心腹燕留德等十多人分别执掌军政事务,武皇才回去。二年七月,武皇讨伐王行瑜,驻军于渭水北面,向唐昭宗上奏章请求授予刘仁恭节旄斧钺。九月,唐朝天子任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三年,罗弘信背弃盟约,武皇派李存信进攻魏州,向燕地征兵,刘仁恭托辞契丹人进犯,等契丹退兵后就听从调兵的命令。四年七月,武皇听到兖州、郓州都陷落,又向刘仁恭征调军队,几个月之间,使者的车辆不绝于路,而刘仁恭推辞旨命颇不谦逊。武皇写信责备刘仁恭,刘仁恭看完书信便谩骂武皇,拘留了武皇送信的使者,晋地在幽、燕的戍兵都被刘仁恭拘押起来,刘仁恭又用厚利引诱晋军的骁勇将士,因此逃亡投奔刘仁恭的人很多。八月,武皇讨伐刘仁恭。九月五日,驻扎于安塞军中。九日,渡过木瓜涧,被燕军大败,死伤了一大半。过后刘仁恭向后梁太祖朱温告捷,梁太祖听到后很高兴,因而上表推荐刘仁恭为平章事。刘仁恭又派遣使者到武皇那里,自己陈述边陲将领擅自兴兵的罪行,武皇用书信回答他。刘仁恭在与晋绝交之后,经常害怕讨伐,招募兵士训练部众,总没有空闲的日子。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三月,刘仁恭命令他的长子袭击沧州,卢彦威弃城而逃,刘仁恭便兼有了沧、景、德三郡,以刘守文为留后,向朝廷请求符节斧钺。唐昭宗对刘仁恭擅自动兵感到愤怒,没有及时给与他。恰逢朝中使者来到范阳,刘仁恭私下对他说“:旄尾做成的符节我自己也能制造,只是要有长安本色而已。为什么接连送上奏章而受阻不与?请为我解释这个原因。”他的悖逆不道竟然这样。刘仁恭军队更加强盛,每次作战多能获胜,他认为上天在帮助他,于是就有了吞并河朔一带的志向。

光化二年(899)正月,刘仁恭率领幽州、沧州的步卒骑兵十万人,号称三十万,准备兼并魏博、镇定。部队到达贝州,一鼓作气攻下了贝州城,城中无论老幼全都被屠杀,清水被尸体堵塞不流。罗绍威向汴州求援,汴军将领李思安、葛从周奔赴救援罗绍威,李思安驻军内黄。刘仁恭领军包围了魏州,听到汴军驻扎在内黄,告诉他儿子刘守文说:“李思安胆怯懦弱,你的才智和勇力,要胜过他十倍,应先消灭这一鼠辈,然后活捉罗绍威。”刘守文与单可及率领渔阳精壮甲士五万人,沿清水两岸而上。李思安埋伏士兵于内黄境内清水的左岸,袁象先埋伏士兵于内黄境内清水的右岸。李思安在繁阳城迎战,假装战败,慢慢撤退,燕军紧追而来,追到内黄,李思安步兵排成阵列,回击燕军。燕军大败。在阵地上杀死了单可及,刘守文仅单骑只身逃脱,五万大军没有活着回去的。这时葛从周率领邢州、氵名州的部队进入魏州,与贺德伦、李晖出击敌军营寨。当夜,刘仁恭烧毁营寨逃跑,汴军长驱追击,从魏州到长河数百里,死尸遍地,破败的旗帜、折断的战戟,堆积在路上。镇州军队又在东边边境拦截攻击燕地败军,燕军再次被打败。刘仁恭从此多年委靡不振。汴军乘胜进攻沧州,刘仁恭率领部队前往援救,安营于乾宁军中。汴军将领氏叔琮迎战,燕军回避顾望,退过瓦桥,于是用谦卑的言辞隆厚的财礼向晋军请求救援,武皇于是派兵进逼邢州、氵名州以响应刘仁恭。十月,汴军攻陷瀛、莫阝二州,晋军将领从飞狐领兵而出,刘仁恭又与晋人恢复友好。

天..三年(906)七月,梁太祖亲自领兵进攻沧州,在长庐安营。刘仁恭部下士兵屡次逃亡,于是刘仁恭施行酷法,全部征取辖区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各人自己准备粮食从军,里巷为之一空。辖区内男子无论贵贱,全在面额上刻字涂墨,字叫“定霸都”,士人在手臂上刻字涂墨,字叫“一心事主”,因此燕、蓟一带的人民按例大多被刻字染墨,也有隐匿逃窜才得以避免的。刘仁恭汇集部众,得到二十万,进到瓦桥,汴军深沟高垒以进攻沧州,沧州守军与外界阻绝,刘仁恭不能与他合兵而战,沧州城内大闹饥荒,人们互相烹食,劈开尸骨当柴烧,搓圆泥土当粮食,形销骨立奄奄待毙者有十分之六七。从七月到十月,刘仁恭派遣使者向晋人求援,前后派出一百多人,武皇才向燕人调集兵力,刘仁恭都将李溥、夏侯景,监军张居翰,书记马郁等,领兵三人来与晋军相会。十二月,会合晋军以进攻潞州,降服了丁会,才解脱了沧州之围。

这时,唐朝天子逃亡于道,中原地区战事频繁,刘仁恭啸傲蓟门,志得意满,拜道士王若讷为师,祈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法术。幽州西部有座名山叫大安山,刘仁恭就在那山上修建装饰华丽的馆宇,超越本份仿照天子宫廷,收聚家室美女,极尽奢侈华丽。又招聚和尚道士,配制仙丹,讲求法术要略,又用粘土做成钱,令在辖区内流通,而将铜钱全都收敛到大安山顶上,挖掘山洞来收藏它们,藏好后就杀死挖洞凿石的工匠以灭口。又禁止江南茶商入境,自己采摘大安山中的草叶当茶叶,以谋取厚利。改山名为大恩山。刘仁恭有位爱妾姓罗,姿色美丽,他的儿子刘守光与她通奸,事情被发觉,刘仁恭大怒,鞭打刘守光,贬谪而不任用他。

天..四年(907)四月,汴军将领李思安率领士兵进攻幽州,在石子河安营,刘仁恭在大安山上,幽州城没有防备,刘守光便从外地统帅军队前来救援,登上幽州城墙抗兵固守。汴军撤退后,刘守光就自任幽州节度使,命令部下将领李小喜、元行钦领兵进攻大安山。刘仁恭派兵抵抗作战,被李小喜打败,于是俘获刘仁恭回到幽州,囚禁在偏室中。刘仁恭身边的人,以至婢女媵妾,凡与刘守光不和的全都诛杀了他们,这时刘守光的兄长刘守文在沧州,听到父亲被囚禁,聚合兵士大声痛哭,告诉他们说:“可怜父母,生养我们劳苦。自古以来哪有儿子仇恨父亲的人,我家出现这种凶禽恶兽的东西,我活着不如去死!”立即率领沧州和德州的军队讨伐刘守光。刘守光在鸡苏迎战,被刘守文打败。不久刘守文假装悲痛,单骑匹马立于阵地前,哭着告诫自己的部众说“:请你们不要杀害了我的弟弟。”这时刘守光的勇将元行钦认出了他,刘守文于是被元行钦抓获,沧州士兵失去统帅而自己溃散。刘守光于是把哥哥囚禁在别室,用丛生的棘刺围着,乘胜进攻沧州。沧州宾佐孙鹤、吕兖已推举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为统帅,刘守光将刘守文带到沧州城下,攻打包围了几个月。城中缺粮,一斗米价值三万,人首一级也值十千,军士吃人,百姓吃粘土,驴马相遇时,互相吃鬃毛和尾毛,士人出门,大多被骁勇的人屠杀。很久,刘延祚势穷力竭,举全城向刘守光投降,刘守文旋即也被杀害。

刘守光本性平庸昏昧,把父亲兄长的失势,说成是上天在帮助他,因而荒淫暴虐更加厉害,每当杀人时一定要用铁笼子装着犯人,四周用柴火围拢,又用铁刷子挖刮人的脸。曾经穿着赭色黄袍,四顾将官佐吏们说:“当今海内四分五裂,我想南面称王而君临天下,诸君认为怎么样?”宾佐中有位叫孙鹤的人,是位正直而有方略的谋士,首先应对说:“大王西面有并州、汾州的祸患,北面有契丹的忧虑,他们正乘机寻找破绽,虎视眈眈其势逼人,他们如果结为同党横向联合,侵犯我们的疆界,我们虽然地势险要,然而其势不可挡住敌人的进攻,铠甲兵器虽然很多,然而防守尚恐顾不上,即使能击退敌人,也未免产生忧患。大王只要安抚士卒爱护人民,修整兵备收全赋税,道义名声流传天下,诸侯就自然推举拥戴。现在如果倚仗兵多地险,未见得就有好的前景。”刘守光不高兴。到梁军占据深州、冀州时,王..向刘守光请求救兵,孙鹤劝刘守光派出援军以图取霸业,刘守光不听从。当后唐庄宗取得柏乡战役的胜利时,刘守光图谋攻打易州、定州,煽动镇州人,想做河朔地区的元帅。庄宗于是与镇州节度使王..、易定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一同派遣使者奉上册封文书,推刘守光为尚父,以促成他的罪恶。刘守光不醒悟,还以为藩镇们害怕自己,仍旧将各蕃镇的状文送给梁太祖,说:“臣被晋王等推戴为尚父,坚决辞谢都不行,又难以抗拒违背。臣私下料想恰当的方式,不如陛下封臣为河北道都统,那么并州、镇州的叛逆,就能轻易地平定了。”梁太祖知其有诈,好言答应他。又命阁门使王日童、供奉官史彦璋等人出使燕地,册封刘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

六月,梁朝使者来到,刘守光命令有关官员议定尚父采访使的礼节。官员取出唐朝册封太尉礼节的记载给他看。刘守光说“:这礼节中怎么没有在郊外祭天和改元的事?”梁朝使者说“:尚父虽然尊贵,但还是皇上的臣子。”刘守光大怒,将礼书扔到地下,对将佐官吏说:“当今天下动荡,英雄角逐,朱公在夷门创立国号,杨渭在淮海僭称帝业,王建在巴蜀自尊为国主,李茂贞在岐阳伪行诏令,都依仗所封的土地,自己借用帝王的名号礼制,然而兵力虚弱、势力孤单、疆土边境诸多忧患。我大燕有土地方圆二千里,带甲之士三十万,东边有富饶的鱼盐资源,北面有塞外骏马的利益,我南面称帝,又能把我怎样!我都仅当尚父,谁该当皇帝?你们等人赶紧准备皇帝的礼仪,我将要当河朔的天子。”燕地的将佐官吏窃窃私议,认为不行。刘守光将斧头和铁砧放在庭中,命令将吏们说:“现在有多方支持,我不能再次违抗,必须选择吉日称帝了。听从我的人就给予奖赏,从中阻挠不听的人格杀勿论。”孙鹤应对说“:沧州被攻破打败,我本是负罪之人,受大王宽容,我才活到今天,因此不敢阿护旨意以误了家国,如果听从我的话,我就是死也不后悔。”刘守光大怒,把他推倒在铁砧板上,命令军士们割下他的肉生吃下去。孙鹤大叫道“:百天之后,必将有急兵到来!”刘守光命令堵上他的口,一寸寸斩割了他,有识之士都为之嗟叹惋惜。刘守光于是全部召来手下官吏,教他们学习朝拜皇帝的礼节仪式,边远地方的人平素既没有见识过,举措之间没有仪容,互相看着调笑。

八月十三日,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改年号叫应天。以梁朝使者王日童、判官齐涉为宰相,史彦璋为御史大夫。称帝那一天,契丹人就攻陷了燕北平州。庄宗闻讯后大笑,监军张承业说:“罪恶不累积得很多不足以亡命灭身,正所谓老子所说的‘将要夺取他,必先送给他’,现在刘守光猖獗一时,请派使者探问他,以观他的败兆。”十月,庄宗令太原少尹李承勋前往出使燕地。李承勋到燕地后,刘守光愤怒他不称臣,将他带上刑具关在监狱中。

十二月,庄宗派周德威从飞狐出师,会合镇州、定州的军队以讨伐刘守光。周德威进攻包围历经一年,燕地其他属郡都被攻下。刘守光固守幽州,向梁王求援,向北利诱契丹,但救兵始终不来。十年十月,刘守光便派使者带着钱币马匹见周德威请求投降,又登上城墙高呼说“:我等晋王来到就出城。”十一月,庄宗亲征。二十三日,到幽州,庄宗单骑来到幽州城下,召刘守光说:“大丈夫的成败,取决于他的背向,您将如何取舍?”刘守光说“:我不过是砧板上的肉罢了!”庄宗怜悯他,折断弓箭为他发誓,答应保全他的性命。刘守光又推辞在另外的日子投降,庄宗于是命令各军继续攻击他。二十四日,四面全部进攻,庄宗登上燕太子墓观战。一会儿几位骑兵抓着刘仁恭以及他的妻儿来献给庄宗,檀州游奕将领李彦晖也在燕乐县抓获刘守光,并将他的妻子李氏、祝氏,儿子刘继王旬、刘继方、刘继祚等人来献上。稍早以前,刘守光在幽州城被攻破后,携带他的妻儿逃到关南投靠刘守奇。沿路生了冻疮,双脚肿起,整天没有饭吃。到燕乐县,藏在山洞中,叫妻子祝氏到农户张师造家讨饭吃,张师造感到这妇人状貌怪异,盘问她,于是将他们全抓获了。庄宗正在府第宴饮部下,带刘仁恭、刘守光到席前,刘氏父子大哭谢罪,庄宗抚慰他们说:“以前的事不要再提了,谁人没过错,改了它就是可贵的。”于是把他们带回驿传馆舍中。同月己卯日,晋军抓执刘守光及刘仁恭,在纪功报捷的露布上公布他们的罪行,然后驱赶俘虏凯旋班师。

天..十一年(914)正月,庄宗及军队到达晋阳,刘仁恭父子身披桎梏立于露布之下,父母唾骂刘守光说:“不肖逆贼,家败人亡到如此地步!”刘守光低着头不敢看。从范阳到晋阳,跋涉一千多里,所到之处人们都围着看他们,叫刘守光为“刘黑子”,而他却全无愧色。庄宗将刘仁恭、刘守光在都城游街示众后,就到南宫七庙祭告祖宗,祭礼完毕、刘守光与李小喜、郑藏斐、刘延卿以及他的两个妻子都被诛杀。李小喜本是晋军的小校,先前逃到燕地,刘守光把他当作爱将。刘守光虽然凶残淫乱出于天性,然而他的罪大恶极,未尝不是李小喜促成的。刘守光将败的前一日,李小喜来投降晋军。刘守光将死前,大叫道:“臣的荒谬行为,是李小喜蛊惑的缘故,如果他这罪人不死,臣一定到九泉之下申诉。”庄宗急忙传召李小喜来到,让他证明辩解。李小喜瞪着眼睛喝叱刘守光说“:囚禁父亲杀死兄长,与父亲的爱妾通奸,也是我教你的吗?”庄宗气愤李小喜的失礼,首先杀了他。刘守光痛哭说“:大王将要平定天下,臣精于骑马,何不姑且留下我一命以供使唤。”他的两位妻子责备他说:“皇帝,事情形势到这一地步,活着不如去死!”于是他的两位妻子首先引颈就戮。刘守光还哀求不已。在诛杀刘守光后,庄宗命判官司马揆具办棺材祭品,将他们埋在城西三里外的龙山下面。又命副使卢汝弼、李存霸押送刘仁恭到代州,在武皇陵墓前用刘仁恭心血来祭祀,将他诛杀在雁门山下。从刘仁恭乾宁二年春天进入幽州,到天..十年,父子相承,十九年而灭亡。

猜你喜欢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张岱
  第十九回 惊异表吕公妻女 经大泽刘季斩蛇·黄士衡
  卷一百二十一·杨士奇
  卷之二百三·佚名
  ◎章程规定警务长悔罚三千·宣南吏隐
  ●东林十八高贤传序·佚名
  志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六十七·郑麟趾
  史记疑问卷上·邵泰衢
  郭璞传·房玄龄
  华山王元鸷传·李延寿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卷七十·杨士奇
  一二二、孟子去齐考·钱穆
  第六节 僖宗再播迁·吕思勉
  卷二十四·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451_1 【洛阳春】白居易   洛阳陌上春长在,惜别今来二十年。   唯觅少年心不得,其馀万事尽依然。   卷451_2 【恨去年】白居易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卷451_3 【早

  • 杨適·唐圭璋

      適字安道,慈溪人。隐居大隐山,以行义闻于乡里,人称大隐先生。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都,不赴。卒年七十六。自署慈川逸民。   长相思   题丈亭馆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  

  • ●例言四则·杨际昌

      国家百数十年来,声教覃敷,风雅之盛,远轶前代,坛坫巨公,又无明人水火相射之习,诚太和元气也。不揣谫劣,常思遍博采,汇选成集。而身处乡曲,无力网罗,姑取案头所有,参以管见,庸妄无所逃罪矣。  秀水朱竹太史《明诗综》,多录

  • 第一折·秦简夫

    (冲末孤上,云)满腹文章七步才,绮罗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清平福,不是读书那得来?小官姓范名逵,官拜学士之职。方今圣人在位,拔擢英才。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但有才德、文学、孝廉、仁义

  • 初夏一夜的印象·闻一多

    (一九二二年五月直奉战争时)夕阳将诗人交付给烦闷的夜了,叮咛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给他罢!”穹窿下洒着些碎了的珠子——诗人想:该穿成一串挂在死的胸前。阴风的冷爪子刚扒过饿柳的枯发,又将池里的灯影儿扭成几道金蛇。帖在山

  • 三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五古今体一百三十九首【戊子七】河南廵抚阿思哈奏报得雨志喜迩日西南云气重庶几豫省被优霖披章果报均沾泽【阿思哈奏五月下旬及六月初一二等日各属节次得雨尚

  • 外集卷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一旷达大人赋          【汉】司马相如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逺游乘綘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建格泽之修竿兮总光耀之采旄垂旬

  • 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脱脱

        陈尧佐 宋庠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父省华字善则,事孟昶为西水尉。蜀平,授陇城主簿,累迁栎阳令。县之郑白渠为邻邑强族所据,省华尽去壅遏,水利均及,民皆赖之,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高宗七   十二年春正月癸卯,罢枢密行府。庚申,孙近分司、漳州居住。   二月丁丑,加建国公瑗为检校少保,进封普安郡王。己卯,赐杨沂中名存中。丙戌,诏诸州修学宫。辛卯,蠲广南东、西路骆科残扰州县今年租

  • 卷十九 吴语·左丘明

    1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句践起师逆之。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

  • 提要·罗泌

    路史四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罗泌撰。泌,字长源,庐陵人。是书成于干道庚寅。凡《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发挥》六卷

  •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七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辨至七业亦道故者。此即大文第二释业道名。上句明意三。下句明身.语七论曰至而造作故者。释上句。于十不善业道之中。后三贪.嗔.邪见唯道。思业之道故立业道名

  • 明觉禅师瀑泉集卷第四·重显

    参学小师圆应编师自两处道场。多应机语句。门人集之。离三已行于世。斯所纪者。乃垂带自答。及古今因缘。朝暮提唱。辞意旷险。而学党未喻。复致之请益。师盖不获已。随所疑问。以此以彼。乍放乍收。或抑或扬。或代或

  • 第二 觉支相应·佚名

    第一 山品[一]第一 雪山一~二舍卫城&hellip;&hellip;予说示。三&ldquo;诸比丘!象依雪山使其身增大,获得其力;于彼处使身增大,以获得其力已,入于小池,入小池已,入大池,入大池已,入小河,入小河已,入大河,入大河已,入大海洋,于彼处其身

  • 高老头·巴尔扎克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1834年发表。收入《风俗研究》中的《私人生活场景》部分(先收入《巴黎生活场景》部分)。作品由两条主要情节线索结构而成。第一条线索是高老头隐秘的痛史。商人高里奥在法国大革命中发

  • 张燕公集·张说

    二十五卷。唐张说撰。张说字连济,又一字说之,号燕许大手笔,原籍河东(山西永济),后迁居洛阳。文学家、学者,官至唐大臣。张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于唐玄宗朝倡导开馆置学士,广引知名之士以辅佑王化。建议

  • 明史·张廷玉

    纪传体史书。清代明史馆纂修。署名张廷玉撰,三百三十二卷。创修于顺治二年(1645),再修于康熙四年(1665),无进展;重修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文元为监修,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及万斯同等人编撰,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用力

  • 大金吊伐录·佚名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