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景延广传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他的父亲景建,累赠太尉。景延广年轻时学习射箭,以挽力强劲著称。后梁开平年间,邵王朱友诲节制陕州,把他召到部下,朱友诲犯密谋叛乱罪,景延广逃出幸免于难。后来事奉华州连帅尹皓,尹皓引荐他为列校,隶属于汴军,跟随王彦章在黄河边上拒挡唐庄宗。到中都梁军战败,王彦章被擒,而景延广多处受伤,回到了汴州。

后唐天成年间,唐明宗临幸夷门,碰上朱守殷违抗君命,不久平定。景延广因任朱守殷军校而受牵连,将要问斩弃市。高祖当时担任六军副使,主持这件事,看到后哀怜他,于是偷偷放他逃去,不久又把他收容为客将。到张敬达围困晋阳时,高祖将战事交付给他,很有保卫城池的功绩。高祖登上皇位后,任命他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遥任果州团练使,调任检校太保,兼夔州节度使。天福四年(939),出镇滑台。五年,加检校太傅,移镇陕府。六年,召为侍卫马步都虞候,移镇河阳。七年,调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尉。

这年夏天,高祖去世,景延广与宰相冯道等遵承皇嘱,立少帝为继承人。发丧以后,京城的人不准相互交谈,文武百官赴丧,不到内廷宫门,都令下马,因此失之于骄横暴虐。少帝即位以后,景延广认为都是自己的功劳,不久加同平章事,更有骄矜夸功之态。朝廷派使臣到契丹告丧,没有丧奏书牍,不称臣子,而称晚辈,契丹震怒,派使臣来指斥,景延广于是奏请契丹回图使乔荣禀告契丹国主说“:先帝是契丹所立,现今皇上则是中国自己册立,为邻邦为晚辈则可,决无为臣之理。”并且说“: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您老头如要打仗就早点来,他日管不住孙辈,则被天下耻笑,就后悔莫及了。”从此与契丹为敌,战争经常发生。当初,高祖在位的时候,宣谕借给杨光远骑兵几百名,景延广请求下诏索还,杨光远因此憎恨景延广,怨恨朝廷,便派使臣渡海,与景延广结下怨恨。

天福八年(943)十二月,契丹向南进攻。九年正月,攻陷了甘陵,黄河以北的储蓄全在甘陵郡内。少帝非常惊恐,亲自率领六军,进驻澶渊,景延广担任上将,大凡六军进退行止,都出自他的主意,少帝也不能控制他,大家都因害怕而感到恐惧。契丹到了澶渊城下之后,派人宣告说:“景延广召唤我来相杀,怎么不赶快来战!”一天,高行周与蕃军在近郊相遇,因众寡悬殊,急请增援军队,景延广按兵不动,这天高行周侥幸免于一死。等到契丹退去,景延广还紧闭栅栏自己固守,士大夫都说:“过去与契丹断绝友好,话说得是多么豪壮,现在契丹到了则像这样,气概又是多么的羸弱。”当时景延广在军中,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他从澶渊渡口的北岸转移到渡口南岸,不到两夜就又亲临军事,不曾有忧伤的表情,乡里人士听到这样的事也感到厌恶。当时太常丞王绪出使德州回来,与景延广有隔阂,因此他诬告王绪与杨光远暗通谋反,派官吏抓到帐下,罗织罪名。判官卢亿一再劝解不予听从,不久,少帝下诏问斩王绪,时人以为这是非常冤屈的。少帝回到京城,曾经驾临景延广的宅第,进献物品、赏赐礼物,像主客相互敬酒酬答一般,权势恩宠,为一朝之冠。不久与宰相桑维翰不谐和,少帝也畏惧他难于控制,于是便罢免了他的兵权,出任洛都留守、兼侍中。因此他便郁郁不得志,又担心契丹强盛,国家难以拯救,自己将要受到危害,便只管纵情享受,日夜饮酒为事,不再以辅佐君王为意。

开运三年(946)冬,契丹渡过滹水,少帝下诏派他屯守孟津,将要登上征途时,他从府衙正门出来,坐骑腾空立起不进,几乎将他摔下地,于是更换乘马出发,当时认为这是很不吉祥的预兆。到晋军投降契丹,景延广狼狈回朝。当时契丹国主到达安阳,派遣别部队长率数千骑兵,与晋兵混杂,奔赴河桥进入洛阳来抓捕景延广。告诫说“:哪怕景延广逃往吴国、跑到蜀国,也要追赶抓回。”当时景延广担心顾念家人,不能引决自尽。契丹杀到之后,便与从事阎丕乘轻骑到封丘谒见契丹国主,和阎丕一并被抓起来。景延广说“:阎丕,是我的从事,因职责而跟随我,他有什么罪也被拘捕起来?”契丹释放了阎丕。于是指斥景延广说“:使南北失去交好关系,确实是因为你。”便召唤乔荣当面对证以前发生的事,总计有十件。当初,乔荣将入蕃时,哄骗景延广说“:我担心一时忘记你所要转达的话语,请用笔墨写下来。”景延广相信他,便命令官吏完备地记下了这件事。乔荣也算得是逢迎弄巧善于事奉人的了,考虑到他日被责难,就拿这来作为凭信,因此把那文字藏在衣服里。到这时,景延广开始时竭力辩驳,乔荣便拿出那文字来对质,景延广顿时被他折服,每承认一件事,就受牙筹一根,这是契丹的刑法。景延广受了八根牙筹之后,就以面伏地,契丹国主斥骂他,下令用枷锁铐上景延广,送往北方。这天,到达陈桥民家住在草屋里,景延广害怕再受酷刑,到晚上趁着看守大意时,用手扼住咽喉自杀而死。虽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人们还是认为他很悲壮,时年五十六岁。汉高祖登上皇位,下诏追赠中书令。

景延广小时,曾经泛舟洞庭湖,船到湖中碰上大风,帆裂舵折,大家都非常恐惧。过了一会,驾船人指着水波说:“贤圣来保护,你们中间一定有显贵的人。”不久得以渡过洞庭,景延广最终位至将相,并非偶然的事情。

猜你喜欢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二·温体仁
  竹书统笺卷首下·徐文靖
  名山藏卷之二十·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三湘从事录·蒙正发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 列传一百八·纪昀
  三国志补注卷四·杭世骏
  九 金心异·周作人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班固
  宗越传·李延寿
  完颜跋黑传(附完颜崇成传)·脱脱
  何荣祖传·宋濂
  卷八十四·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董康

      ○蝴蝶夢   此近時人據小說莊子休鼓盆思大道而作。又有元人蝴蝶夢。則記包拯事。【另載。】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喩適志歟。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歟

  • 卷三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六王郁【一十二首】郁字飞伯少日作乐府拟古别离有黄鹤楼高云不飞鹦鹉洲寒星已曙之句人多传之其后入京师大为李钦叔所称与之诗云诗句嫓国风下者犹楚辞赠诗者甚多有云忆昔颍亭见

  • 列传第三十七·魏徵

    ○孝义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览》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唯孝乎!”然则孝之为

  • 卷二十三 肃宗·王夫之

      〖一〗   肃宗自立于灵武,律以君臣父子之大伦,罪无可辞也。裴冕、杜鸿渐等之劝进,名为社稷计,实以居拥戴之功取卿相,其心可诛也。史称颜鲁公颁赦书于诸郡,河南、江、淮知肃宗之立,徇国之志益坚,若以此举为收拾人心之大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两件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闽省内地军需现已核定请销银数,拟分四起

  • 卷之六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八月。庚辰朔。礼科给事中梁维本奏言、六科之设职在看详封驳厘弊纠贪。而职掌未明、诸臣不无瞻顾乞敕下吏科、察照会典将六垣职掌详列奏明。或有缄默徇私自难逃于考功之法报可。  ○户科给事

  • ◎议会门前新绷儿·李定夷

    湖北省议会前,一日清晨九时,有应山县人李某,素充汉口刘园优伶。因其妻身怀六甲,行将分娩,带令渡鄂,租屋居住。夫妇二人,乘车至阅马厂。甫一登车,该妇腹胎已动。及抵省议会门首,呼痛甚惨。急令停车,就地产生一男。衣包齐下,血流如

  • ◎金香炉·李定夷

    宁垣地方审判厅,本系洪杨时之驸马府。当失败时,曾将金器若干,窖诸花园荷花池内。有蔡绥年其人者,云其祖某曾充藏埋之工人。特具图说,及保证金五千元,禀请军民两署,准其开挖。当奉督军省长批准,限期十日竣事。期满卒未见效,惟忽

  • 皇王大纪卷五十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二十二年冬十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春正月伯薨諡曰孝公子益姑嗣晋悼夫人丧孝公晋侯不彻乐邾畀我奔鲁葬其君陈侯如楚公子黄愬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庆氏以陈叛楚屈建从陈侯围陈陈人城板坠而

  • 七六四 谕《总目提要》并黄签考证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佚名

    七六四 谕《总目提要》并黄签考证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奉旨:此次所进《总目提要》,并王太岳、曹锡宝所办黄签考证,将来书成时,俱着列于四库全书之首。钦此。(军机处上

  • 北洋海军章程第二·佚名

    官制 附船上差缺查英国海军官制,其提督有一、三、三等,或会办海部事宜,或统领各军,或督办各口船政。德国一等提督系海部大臣兼摄,其二、三等提督,则统领海军巡防要地。中国初无几等提督名目,自应仍遵旧制。设北洋海军提督一

  • 朱神惠·周诒春

    朱神惠 字季柳。年三十五岁。生于美国旧金山。已婚。女四。光緖二十七年。自费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理科。继改习医科。光緖三十四年。得医学博士学位。转入哈佛大学医科。宣统元年。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万国肺痨病会

  • 尚书句解卷六·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泰誓上第一【泰誓三篇者是武王代纣大防誓众之辞史官随其先后而记之上篇序旣言一月戊午中篇又言戊午王次于河朔则知上中二篇同日而作上篇作于河南诸侯方大会孟津将渡之时中篇作于河朔孟津已渡之后至下篇

  • 卷第二·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二下兜率序曰。四明法师之言云。如来昔于大通之时。覆讲法华。与无边众生作一乘之因矣。以由中间退大乐五尘。如来大悲恐其堕苦。于是更以小乘。而为

  • 隶释·洪适

    古文字学著作,二十七卷。南宋洪适撰。适字景伯,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壬戌中博学鸿词科,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名学者洪迈之兄。此书成于乾道二年(1165),作者以观文殿学士知绍兴府、安抚浙东

  • 疡科心得集·高秉钧

    外科著作。清高秉钧撰。四卷。秉钧字锦庭,江苏无锡人。工内、外科,为江浙名医。此为辑录多年外科临床经验心得而成,刊于嘉庆十年(1805)。前三卷为 《疡科临证心得集》,首列病证总论等三篇医论,后列辨痈疽、疮疡、瘰疬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佚名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与佛说菩萨本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