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两件

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

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

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

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闽省内地军需现已核定请销银数,拟分四起造报;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

窃照道光二十年六月间■〈口英〉夷闯入厦港滋扰,旋即窜据定海,嗣又至厦伤害官兵。闽省枕山面海,各厅、县口岸林立,袤延二千余里;又有孤悬海外之台湾、澎湖,四面环海之厦门、金门、铜山、南澳、海坛等处及沿海各要口,无一不关紧要,皆须筹备防剿。当经前督臣邓廷桢等调拨官兵、雇募水勇壮勇,添备军械,在各要隘分布备御。省会设立筹备总局,泉州设立军务分局,凡兵勇雇价、盐粮、赏恤各银两、租房搭寮各价值以及抬运军装、火药、硝磺、铅弹、粮饷等夫价,均由各局及经由各属分别支应;复于沿途添设腰站,以递文报。嗣该夷在粤屡肆桀骜,闽省相距咫尺,复添调官员并添雇乡勇、水勇以备攻击,计逾二万余名。至二十一年二月间,前督臣颜伯焘赴厦设立大营,筹办战守机宜;置备拦江木排竹篾,修葺城垣、桥道、炮台、寨堡。火攻则购买渔船、柴草;陆攻则淘挖濠沟,制备钉桶、钉板、石基、土墙、篾篓、麻袋等物;水攻则雇买船只,改造巡船、战舰,添铸大炮、抬枪、军器;及制备兵勇号衣、旗帜等件。凡因时制宜、预行筹备之项,不一而足。情形既与陆路用兵不同,所备事宜及所用器物亦与陆路军需项目各异。用款纷烦,例难核裁。内有先经奏明办理者,亦有事属急需而琐屑杂冗、不能逐一具奏、随时酌量备应者;当将办理缘由,奏奉饬部核覆。至是年七月间,逆船窜入厦港,大肆猖獗,占据口岸;大营移驻泉州,添补本省及江西省官兵协剿。嗣江西兵二千名调赴浙江,闽省广招水陆壮勇民兵随同官兵剿捕;在泉州设立粮台,省会筹备局亦改为军需总局。各项支用,愈形烦杂。并将附近省垣并泉、厦、漳各要口海港分别委员购船载石填塞,以杜夷船窜入。后又因兵勇云集、粮食不敷,复飞咨江西省代买兵糈一万二千石分起解闽,并饬各属暨招商碾购米榖接济,以安人心。计闽自用兵之日起、至撤兵之日止,历时两载有余,沿海各处在在戒严,为日既久,地势又复绵长,用款极为烦巨。先于二十一年六月间奏〔请〕借拨,钦奉旨作正开销,动支藩库银一十万两。二十一年三月、七月,三次奏准拨银四百四十万两;内由部截留一百万两,又实拨银三百四十万两。旋因台湾需银应用,由该镇、道奏拨银五十万两。统计闽省军需共拨银四百万两。除江西省代买米石需用脚价等项由该省在部拨解闽省军需银内扣除咨部请销银三万五千七百七十七两五钱一分二厘,又先后奏明转解台湾、澎湖连台湾镇、道请拨共银九十一万五千两,又洋番三千元——合银二千一百五十七两五钱四分应俟册报到日另行核办外,计闽省内地实收银三百四万七千六十四两九钱四分八厘;此外,尚有应粜变各属动碾仓榖并采买米石以及应行变价之船料等项约估银五万七千两:统共银三百一十万四千零六十四两九钱四分八厘,均在藩库,随时解赴各道、府、大营粮台转发各处领用。自■〈口英〉夷就抚、大营裁撤后,省局既有报销总局、粮台改为泉州分局,将应销及续增款目奏咨在案。嗣泉、厦支应各处造报销支册据,该分局陆续催齐,又奏明将分局卷宗文案提归省会总局汇办在案。

臣等伏查此次军务水陆皆严,较之从前台湾逆案仅于陆路用兵者,情事迥殊。当军兴之时,前督臣等暨在局各司道督饬在局各委员于支发各款,已无不格外撙节。兹值报销之际,尤须参酌例案立定范围,认其稽核;将实在应用者声请开销,可节省者分别删减:庶足以杜浮糜而慎度支。臣等督同司道,先将各属送到销册从严驳删;迨各属遵驳另行改送,复与司道按其海口之大小、驿路之长短、差务之烦简,逐一详加厘剔。内如雇募乡勇、水勇、民兵一项,各属因事起仓猝、地方紧要,不得不招募防堵;而彼时人心震慑、纷纷窜避、应募不前,不得不厚给雇价以便招徕而资堵御。故每名或日给钱数百文,或日给银数钱;其队目复加倍给发,资其出力:均系实在情形。但为数较多,自应核实删减。兹据乡勇兵民概准日销工食银一钱、水勇日销银二钱,队目亦一概不准加增,仍分别给以衣旗,其所制住宿账房价银同核减前项工食悉行删除,计共删银四万三千二百余两。又各属添设正、腰站递夫赍送往来文报一款,查台逆林爽文案内冲途各县各正站添设递夫六十名、腰站添设递夫三十名稍简,各站每正站添设递夫三十名、腰站十五名;蔡牵、张丙各案内俱照林逆成案,减半添设。此次■〈口英〉夷滋事,蔓延数省,往来文报急如星火,尤关紧要。各属或照林逆成案名数添设,或于中间酌量加添短站、另设递夫十余名至数名不等,造册请销;虽均系实用之项,惟用款较多,必应力从节省。现在酌拟:前项递夫,不但不准援照林逆成案办理,并不准照张丙减半之案造报,应张丙案内减半名数再减一半报销。其短站夫一项,每站均不得过三名,以示限制。此外,概行核删:计共删银十三万三千四百余两、米一万六千六百余石。又各驿雇养里夫在站抬送军饷、器械等物一款,查此次■〈口英〉夷滋扰,沿海各厅、县调拨官弁兵丁、雇募乡勇水勇,撤而复调、散而复雇;解运饷银、米石、军装、火药、铅弹、硝磺以及采买各项物料过境,径由各属应付差务,殆无虚日。若非雇养里夫伺候,势必临期贻误,故地方官每站养夫自八、九名至五、六名不等。兹各属将所用雇价、口粮按名造销,事均属实。但为数大多,未便照准。现亦按地方之冲僻,逐加驳减;或以五成、或以四成分别核销,其余概行节删:计共删银一十七万二千六百余两、米三万一千余石。计三款共删银三十四万九千二百余两、米四万七千八百余石,均于承办官名下着追捐办、不准请销,以节糜费。又闽省添铸铜铁炮位,奏明由宝福局提铜煎炼,并购买荒铁在福州、漳州、厦门等处分厂铸造。内福州、漳州等厂所铸各炮,应按照炮身轻重,将工料核实造销。其厦门,于设厂后铸□铜铁炮三十三位;正在接续鼓铸,突被■〈口英〉夷攻占,所铸各炮及存厂各物料均被抢失。所需各项料价,另行分别删减造报。□□福、漳各厂铸炮之案分为两册,以清眉目。又前督臣颜伯焘等先后调拨水师各营战舰并饬属及各委员在各港澳购买商船驾赴泉局筹备攻剿,及厦门失守,各船被夷炮攻击,多已焚毁;间有余存,亦因久泊海港、雨淋日晒、潮水冲击,破损不堪,难以修葺。除现在省厂新造各船系奏明动支捐输银款办理、应剔除另行报销外,所有原动军需本款修理营艘同购买商船用过工料价银均系实需之款,应一律核实造报,仍将所存破损船只变价解司凑用。以上各款连其余备办支应各项,臣等与司道一一切实勾稽,俱不准各属执「实用实销」之说,任意造报;即有与定例相侔以及成案准销之款,臣等亦皆力从饰啬、损之又损,以期于军务减一项支销、国家即省一分经费。现在各项支用银数,均已按款查明;统计内地各营属并省、泉两局、大营粮台以及分局同厦营务处支发各项,实共应请销银三百七万二千九百三十三两二钱二分,均系屡经核减,万难再减之项,并无丝毫浮冒。拟分四起挨次题销,以清款目。据福建藩司徐继畬、□□裕康□□□粮道尚政本、盐法道武棠开具何起应行造销、何项□□,会□请奏前来。臣等谨合词恭折具奏,并缮清单,敬呈御览。伏乞皇上圣鉴,敕部查照施行!

再,历次请拨银两除支用之外,核计尚有盈余;请俟应行变价各项定案后,于第四起题销案内声请报拨。合并陈明。谨奏。

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

户部为钦奉事。

派办军需处案呈,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将省城军需局并泉州粮台裁撤、均改为报销局及续增军需各款开单具奏一折,道光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朱批:『该部知道。钦此』。钦遵于本月二十六日抄出到部。相应恭录朱批、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

右移会稽察房。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初八日。

署理闽浙总督臣刘鸿翱、护理福建巡抚臣曾望颜跪奏:为■〈口英〉夷业已就抚,请将省城军需局改为报销局并裁撤泉州粮台改为报销分局及续增军需各款,自应恭折具奏,仰祈圣鉴事。

窃照道光二十年六月■〈口英〉夷闯入厦港滋扰,旋分〔犯〕浙、粤。闽省滨海各县口岸林立,又有孤悬海外之台湾、澎湖,四面环海之厦门、金门、铜山、南澳、海坛等处,均关紧要;先后调兵募勇,协力防剿。经前督臣颜伯焘会报陈奏,在于省城设立筹备军需总局、泉州设立支应军务局,委员专司其事并条议军需款目。嗣二十一年七月夷复窜入厦港,各处海口添调兵勇,加倍严防;续经臣刘鸿翱暨前督臣颜伯焘先后奏明,在于泉州设立大营粮台,派委大员支应领解各在案。

兹查■〈口英〉夷业已就抚,闽省调防兵勇业经前督臣怡良会折奏明陆续撤退;虽近省各海口尚酌派弁兵驻守,系由省标暨闽安水师营遵派,为数无多。所有泉州大营粮台应请裁撤,改为报销分局;并将省城军需局改为报销总局。凡在泉、厦支应一切军需银两,即责成该粮台及营务处原经手之员循照例案,核实造报。福州省城及内地各府所属支应军需,均责成各该府督饬经手之员核实造册报销,统送省局汇总办理。惟是军兴以来业已两载有余,为时既久,动费浩繁;兼之款目纠纷,勾稽不易。所有内地九府二州属送省造销事件,应请分为三路:如福州、兴化、延平、建宁、邵武等府属作为上路,泉州粮台及该府所属作为中路,漳州、汀州、福宁、永春、龙岩等府州属作为下路;每路各酌派谙练委员二人分辨,俾得迅速蒇事。查原派军需局委员系署布经历萧澈、候补布都事姚丙荣、布库大使周汝翼、候补府经历王学锦、试用县丞娄浩,并委署福州府知府史致蕃总理其事。除王学锦已委署泉上县丞外,其余四员应仍派在局分办;尚不敷二员,查有试用按照磨沈宝梓、从九品陆如琨堪以添派。据省会总局司道会详,并声明此次办理军务先后情形不同,其中例所不载而事所必须者正复不少,前于奏明条款之外复有续增条目;一并开单呈请奏咨前来。臣等复遂款确核无异。除分咨户、兵、工三部查照外,谨合词恭折具奏,并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圣鉴,敕部立案施行。

再,台湾府属远隔重洋,该处兵勇曾否全行撤退?动用经费银两,应俟造报销册到省,再行饬发省局办理,合并声明。谨奏。  

猜你喜欢
  魏本纪第二·李延寿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四·赵尔巽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续只麈谭卷上·胡承谱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书籍简介·应廷吉
  卷二十九·司马迁
  第二十九章 督豫·冯玉祥
  赵必愿传·脱脱
  ●图民录卷二·袁守定
  汉制攷自序·王应麟
  卷二百八·佚名
  狄巽公·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迎施·梁辰鱼

    【虞美人】〔生扮范蠡同众带女冠服上生〕连年江海空奔走。往事休回首。桃源深处结同心。一别匆匆三载到如今。自家范蠡。向因闲游苎萝山下。得遇西施。不觉三载有余矣。勤劳王事。奔走江关。再无工夫。得谐姻契。近

  •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番卜算】〔丑扮韩秀才上〕家世大唐年,寄籍潮阳县。越王台上海连天, 可是鹏程便?“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甲子海门开。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 飞去来。”自家

  • 卷五十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五 谢瞻【字宣远六岁能属文与从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晋义熙中为安城太守宋初除中书侍郎以弟晦当朝乃求出守豫章遇病卒】 九日从宋公戏

  •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五·兵·脱脱

        ◎兵   ○兵制   金兴,用兵如神,战胜功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加之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

  • 宋季三朝政要卷五·佚名

    ○少帝乙亥徳佑元年春正月癸酉朔诏求言张仲微兵部侍郎修国史常楙援晋太子申事乞为济王立后不报大元国兵顺流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至黄州陈奕以城降至蕲州管景谟以城降至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下江州钱真孙以帅兼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十一年四月壬子朔时享太庙○癸丑大学士张四维等拟 御制古文真宝前序后跋及 昭仁殿箴 弘德殿箴恭进 御览○改户部尚书张学领为兵部尚书○南京河南道御史方万山条陈四事一清丈田地增税殃民南京后湖图册按形编号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九三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经史各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三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经史各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恭陈续购经史各书,仰祈圣鉴事。窃照钦奉上谕,纂辑四库全书,首冠以经,表自古圣贤之

  • 七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遵议给还遗书办法折·佚名

    七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遵议给还遗书办法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大学士臣刘统勋等谨奏:臣等恭译谕旨,仰见我皇上表章典籍,嘉惠士林,既令四库广集羣编,仍以善本复归原璧,凡属薄海操觚之士,更无不感激欢欣。伏查盐政李质颖交

  • 桑维翰传·薛居正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父亲名拱,在河南尹张全义手下做客将。桑维翰身材短小面部宽长,非常人之形,成人以后,每每对着镜子自己叹息说:“身高七尺的人,哪比得上脸长一尺的我!”因此慨然有做三公辅相的志向。后唐庄宗同光年间,考中

  •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 [1]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

  • 智行第九·徐干

      或問曰:士或明哲窮理,或志行純篤,二者不可兼,聖人將何取?對曰:其明哲乎?夫明哲之爲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聖人之可及,非徒空行也,智也。伏羲作八卦,文王增其辭,斯皆窮神知化,豈徒特行善而已乎?《易·離》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新安陈氏曰首训正字本夫子政者正也子帅

  • 卷二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一    宋 卫湜 撰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日也以虞易奠郑氏曰赠以币送死者於圹也有司视虞牲谓日中将虞省其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感应记·印光

    朱石僧印光大师坐化生西事略,想诸位已知道。兹将石僧所闻记出报告。印光大师平素不言神通和奇异,很为平常。对于世间法作人之道,极力提倡孝悌(t&igrave;尊敬兄长)忠信、礼义廉耻。出世法则厌离这个苦世界,求生极乐世界,戒杀

  • 龟溪集·沈与求

    宋代诗文别集。12卷。沈与求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本集。卷1—3为古今体诗及词,卷4—12依次为内制、表、奏状、札子、启、碑记、赞、铭、赋、疏、祝文、策题、行状、墓志铭、祭文、青词等各体文章。

  • 国宝新编·顾璘

    一卷。明顾璘(1476~1547)撰。顾璘,字华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颇负才名,金陵三俊、金陵四大家之一,喜诗好友,著有《浮湘集》、《山中集》、《凭几集》、《近言》等。《周宝新编》记

  • 庸吏庸言·刘衡

    二卷。清刘衡撰。刘衡,江西南丰县人。嘉庆五年(1800)由副贡生考充官学教习,历任广东新兴及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等县知县。道光十年(1830)官至河南开归陈许道。书前有作者自序和郭尚先、吴寿椿二序。据自序说,刘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