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寿王石重繩传

寿王石重繧,字宏理,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很聪慧,喜好儒家经典,也精通兵法。高祖一向就很喜欢他,到登上皇位,把他从北京皇城使提升为左骁卫大将军。高祖驾临浚郊,加官检校司空,暂任东都留守。不久,邺都范延光反叛,朝廷派杨光远讨伐,诏命原灵武节度使、洛都巡检使张从宾调拨盟津守军奔赴邺下。张从宾暗地勾结范延光,与娄继英等先洗劫河桥,接着便扰乱洛邑,因此在河南府杀害了石重繧,当时,仅十九岁。张从宾战败后,高祖在便殿发丧,停止上朝三天,下诏追赠太傅。这年冬天的十月,下诏派庄宅使张颖监护丧事,葬在河南府万安山。天福年间,追封为寿王。他的妃子李氏,是汾州刺史李王己的女儿。石重繧没有孩子,他的妃子后来落发做了尼姑,开运年间,死在京师。

猜你喜欢
  列传三·薛居正
  ●卷二百二十八·徐梦莘
  第十二回 失爱姬乞援外族 追流贼忍死双亲·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姚之骃
  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五、货币与物价·陶元珍
  卷十一 地理志二·黄遵宪
  虞世基传·魏徵
  太宗本纪·宋濂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王世贞
  卷十四·陆宗楷
  61.周勃夺军·林汉达
  南史识小录卷六·沈名荪
  陆元昌·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刘君锡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

  • 卷一·前集·朱祖谋

    高阳台·残雪飘树烟零,封阶粉退,馀寒犹冱菭文。画意无多,寻常埋没芳尘。斜阳著意相怜惜,是愁心、不耐温存。且销他、一额凉蟾,来伴深尊。东阑步玉人归否,剩篝香半灺,衾绣孤温。依约檐声,隔帘滴到黄昏。朝来便化春潮去,问

  • 卷四·本纪第四·熙宗·脱脱

        ◎熙宗   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合剌,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蒲察氏。天辅三年己亥岁生。天会八年,谙班勃极烈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十年,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辅、左监军完颜希尹入朝,与宗干

  •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起仁宗寶元二年七月盡是年十月   秋七月庚寅朔,彰化留後、同知大宗正事守節卒。贈鎮江節度使,追封丹陽郡王,諡僖穆。守節性孝謹,母譙國夫人杜氏疾,嘗刺臂血寫佛經。舅從保卒,鞠其二孤,為畢婚嫁。治家嚴肅,頗通時務,號賢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一)·陈寅恪

    崇祯八年首夏,河东君离去与卧子同居之徐氏南楼及同游之陆氏南园别居松江他地,此地或即横云山,详见下论。卧子有词赠别,词之佳妙固不待论,即就陈杨两人关系言之,此词亦其转捩点之重要记录也。茲论述之如下。汤漱玉玉台书史叁

  • ◎邵式军之将来命运·佚名

    邵逆式军,在伪组织中,由“统税局”而“税务署”,联任首长,前后八年,缺最肥,时最久,故拥资亦最富。旧曾谣传:周逆佛海垂涎于其出息之优,至不惜辞尊就卑,敝屣伪财政部长,意欲与之对调,为邵所拒云云,说虽无稽,然邵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万历元年五月庚辰朔升刑部郎中李勋户部主事梁子奇为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准岁加宣大山西主兵料草一月马一匹月费银一两上下三镇马骡凡七万六千四百余计加银六七万两仅从总督王崇古所请之半○以神枢营右副将程九思挂卭充

  • 读例存疑卷十九·薛允升

    礼律之二仪制合和御药乘舆服御物收藏禁书御赐衣物失误朝贺失仪奏对失序朝见留难上书陈言见任官辄自立碑禁止迎送公差人员欺陵长官服舍违式僧道拜父母失占天象术士妄言祸福匿父母夫丧弃亲之任丧葬郷饮酒礼合和御药:巻首

  • 樊叔略传·李延寿

    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观,在魏朝做官时,任南兖州刺史,河阳侯,被高氏所杀。樊叔略被处以腐刑,在殿省供役使。身高九尺,很有志气。颇遭嫉妒。内心不安,于是逃到函谷关西。周文帝器重他,安置在自己身边,授职都督,荫袭爵位为侯。大

  • 戚继光传·张廷玉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好读书,并掌握了经史要义。嘉靖中继承武职,被人推荐为署理

  • 序·雍正

    上谕朕向在藩邸未谙政事不识一人毫无閲历闻见及受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临御寰区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为敷政宁人之本然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

  • 卷三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三    宋 卫湜 撰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

  • 卷四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礼四杂仪古人上下之际虽是严而情意甚相通如禹拜昌言王拜手稽首之类到汉以来皇帝见丞相在坐为起在舆为下赞者曰皇帝为丞相起尚有这意思到六朝以来君臣逐日相

  • 卷九十六·佚名

    释如化品第八十七【经】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诸法平等,无所为作,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于平等中不动而行菩萨事,以布施、爱语、利益、同事?&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法平等无所作,

  • 备忘集·海瑞

    又称《海忠介先生备忘集》。文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

  • 周易口诀义·史徵

    六卷,唐史徵著。其书缺豫、随、无妄、大壮、晋、睽、蹇、中孚八卦,余皆存。《崇文总目》与《读书志》皆谓此书是直钞注疏,以便讲解,故名《口诀》。《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大旨,乃采择旧说,诠释《周易》经

  • 唐才子传·辛文房

    唐及五代诗人传记汇编。10卷。元代辛文房著。本书卷首有写于元年宗大德八年(1304)的引言,即应编成于此时。全书以10卷的篇幅论列了398位唐(包括五代)诗人,其中有专传的为278人,附见的为120人。为一代诗人作列传,在此书问

  • 息除贼难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摩伽陀国,阿难怖贼,佛为说结界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