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

  顺治二年。乙酉。八月。庚辰朔。礼科给事中梁维本奏言、六科之设职在看详封驳厘弊纠贪。而职掌未明、诸臣不无瞻顾乞敕下吏科、察照会典将六垣职掌详列奏明。或有缄默徇私自难逃于考功之法报可。

  ○户科给事中杜立德奏言、治平之道有三。一曰敬天。人君为天之子、当修省以迓天休。今秦晋燕畿、水旱风雹。天心示儆。不得以□山戊不□祲为常。凡开诚布公。懋德敦行。皆敬天事也。一曰法古。古者、事之鉴也。书曰、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凡建学明伦。维风善俗。皆法古事也。一曰爱人。大臣腹心。群臣手足。百姓赤子。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得上□日、这所奏有禆治理。知道了。该部知道

  ○礼科给事中梁维本、奏请隆圣学以光典礼。御经筵以精学问。庶几懋敬缉熙太平可端拱而成。疏入。报闻。

  ○辛巳。谕兵部。内大臣何洛会等、歼灭刘洪起。所获金珠等物、令解京。其银两杯盘等物、交与巡抚罗绣锦、留充兵饷。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其余财物赏给甲兵。招抚李好事竣、作速仍赴西安

  ○以故明锦衣卫指挥包泰亨、为湖广掌印都司。都司李正芳、为河南掌印都司。都司管参将事袁捷、为湖广掌印都司

  ○免直隶霸州、顺义香河、宝坻、新城、永清、东安、固安等县、本年水灾额赋

  ○礼部会同内院以内外职官送子入监事具题得上□日、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着送一子入监读书其有过犯者、如送子入监在前、仍准留监。如在后、不准。无子者、将亲孙及亲兄弟之子送监。远支者不准。除所定品级外。有入监在先者、仍准留监如有事故、不准补送

  ○壬午。升山东泰安州州同于清廉、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保定兵备道东平州州判徐为卿、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蓟州兵备道。牛录章京吕逢春、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山海关道。以故明川北道参议王鼎镇、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驿传道。

  ○命内翰林秘书院侍读朱之俊、内翰林秘书院检讨罗宪汶、为顺天乡试主考官。

  ○癸未。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师还。至芦沟桥。摄政王令学士伊图等往谕、因尔等有罪应议处。故不遣人迎接。尔等可至午门会齐后、即各归家于是英亲王偕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等、入城至午门会集俱各归家

  ○乙酉以祝万年为兵部启心郎

  ○赐温卜达尔汉卓礼克图蟒缎绒补、片金缎

  ○以归化城土默特部落一等梅勒章京古禄格、效力有年。升为三等昂邦章京赐珠顶貂帽、朝衣、玉带、甲、胄、弓、矢、银两等物

  ○免河南彰德、卫辉、怀庆、河南四府、本年荒残额赋

  ○丁亥。遣大学士李建泰、祭先师孔子。

  ○戊子。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遣尚书星讷祭大社、大稷

  ○己丑。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率出征诸王、贝勒、贝子大臣等、及投诚故明宁南侯左梦庚等陛见行礼毕。赐宴于午门内。仍赐智顺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绣朝衣各一袭。马各二匹。赐科尔沁国、及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巴林、四子、扎赖特、乌朱穆秦、苏尼特、翁牛忒、喀喇沁、吴喇忒、敖汉、柰曼等部落王、台吉、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等、金、银、朝衣、、缎、弓、马等物有差。

  ○故明署总兵高进忠、率副将黄宗瑟、张国柱等六十余员具奏本月十一日、差官赍捧敕谕到岛。臣率众迎接开读。今遵上□日北往船只必由水路。马匹必由陆路。以万余兵丁三千马匹而涉二千里之遥。必须支用粮食。臣欲就近于海州、赣榆、安东等处取给。又念臣等率领兵丁、不费一矢。识时投顺。非战功可比。更祈明降上谕、授为某官。是何品级。官有爵禄之养。兵不难于生计臣与御史苏京、王燮、耕桑衣食。愿永为太平之民。疏入得上□日、据尔等疏奏、甚不合理。诏书一到。即当薙发来归。为何窃据岛中。求加职衔。要索俸饷。殊非归顺之体。朕思服人者以德。岂肯听妄言要挟、以示招抚。尔等或未识我大清信义、以至如此妄言。又闻尔等与刘泽清互相角抗、以致乖离。今泽清已输诚归顺。尔等毋谓其挟讐怀恨、妄生疑揣。向者淮安差人捶杀之事、业已一概赦免。不复追论。此谕一到、即行薙发。携尔等家口、赴天津登岸来归。朝廷录功怀远。量加优叙。必不食言

  ○庚寅。太祖武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户科给事中杜立德奏言、阁臣冯铨所行弗类。诸臣具实以告。非私论也。将逾旬日、未蒙鉴裁。内外大小、群情汹汹继后有系天下国家大事者、谁敢再出一语。将人臣直言之气不鼓。如是非何。如彰瘅何。祈令满汉大臣、朝堂共议。庶几公论克协。而法守允垂。况如马士英、阮大铖、招权纳贿弄其君于股掌。宋企郊、煽恶流毒。神人共愤。乃任其遁而不之捕讳其迹而为之荐。皆非所以示公道。昭大权。请裁定慝邪蚤舒群议。则真才辈出。清平可立庆矣。下所司知之

  ○癸巳免直隶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本年分水灾额赋

  ○丙申先是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桑芸李森先罗国士、邓孕槐、吴达等、交章劾奏弘文院大学士冯铨、原系故明天启阉寺魏忠贤党羽。曾向大同总兵官姜镶、索银三万两。向江禹绪索银一百两。其子源淮、又设肴馔于内院宴饮。礼部左侍郎孙之獬、受源淮贿。遂收为伊标中军。又礼部侍郎李若琳、系铨党羽。其人庸懦无行。俱宜罢黜究治请将冯铨父子、肆诸市朝。疏入。命刑部确讯具奏。至是刑部以鞫问。无实。拟科道各官、俱反坐。启摄政王。王于重华殿传集内院大学士等官、及刑部科道各官、逐一鞫问。所劾冯铨、孙之獬、李若琳各款、俱无实迹。因冯铨自投诚后、薙发勤职。孙之獬于众人未薙发之前、即行薙发。举家男妇、皆效满装。李若琳亦先薙发。故结党同谋陷害。于是摄政王谕曰。故明诸臣、各立党羽。连章陈奏。陷害忠良。无辜被罚。无功滥用。酿成祸患。以致明亡。今尔科道各官、如何仍蹈故明陋习。陷害无辜。据尔等所劾三人、皆系恪遵本朝法度者。即此足见尔等结党谋害。给事中龚鼎孳对曰。冯铨乃背负天启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铨曰。忠贤作恶、故尔正法。前此铨即具疏、告归田里。如铨果系魏党、何为不行诛戮又何为不行治罪。流贼李自成、将我故主崇祯陷害。窃取神器。鼎孳何反顺陷害君父之李贼。竟为北城御史。王曰。此言实否。鼎孳曰实。岂止鼎孳一人。何人不曾归顺。魏徵亦曾归顺唐太宗王笑。曰人果自立忠贞。然后可以责人。已身不正、何以责人鼎孳自比魏徵以李贼比唐太宗。殊为可耻似此等人、何得侈口论人。但缩颈静坐、以免人言可也。既而又曰。此番姑从宽免尔等罪。如再蹈故明陋习、不加改悔。定不尔贷。后数日、以李森先启内、请将冯铨父子、肆诸市朝之语过甚令革森先职。

  ○丁酉。赐鄂尔多斯部落陶荫台吉、甲、弓、撒袋、朝衣等物

  ○戊戌。席北部落额尔格讷、进贡方物宴赉如例

  ○平西王吴三桂奏言、臣原蒙隆恩准给锦、义宁远、中后所、安插臣众。后内院传出义州地土尚留牧马。将宁、锦、中右、中后、前屯、中前、给臣安插人民。又按丁给地五晌。查各所房屋灰烬。地土瘠洼。仰祈增给改拨。又臣所统将吏、关门血战。追巢□刀庆都。均有微功。未蒙叙升。加与世袭。乞加恩典、用劝将来。更有请者、臣倾心巢□刀寇守关、不过臣子职分。荷蒙圣恩、特授王爵。又复蒙恩加称亲王。万难祗承伏恳允辞亲字以安愚分。奏入。下所司速议。

  ○己亥。遣侍卫阿晋、托克退墨尔根等、迎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

  ○庚子。以故二等甲喇章京鲍承先子敬袭职。

  ○辛丑。谕户部、近闻东来人等、以卖参为名。扰害地方。原令严察究治。但人民全藉经商为业、难以禁其贸易。应定例、遣人查阅。今后有欲卖参者、着于江宁、扬州、济宁、临清四处开肆。公平贸易。至于满汉贩卖、听从其便。毋得禁止。有不公平交易。擅行抢夺。两不情愿。及亏价强买者。该地方官即将抢夺之人、解京治罪。如不将原人解京、无故空行具疏。通政司毋得封进。尔部可即传知。

  ○授投诚委镇荆州郑四维为署副将。仍驻防荆州

  ○癸卯。以编修额尔济图、为内秘书院侍读。

  ○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孙承泽为太常寺卿

  ○乙巳。谕内外大小衙门曰。一应题奏本章、非经奉上□日下部不许擅以揭帖、先行发钞。甚有原无本章。径以私揭、妄付邮递钞传者。尤宜严禁。除已往姑不追论。后有故犯者、听通政使司、六科衙门、将本官及邮递人役、察明参奏处治。倘隐徇不举、朝廷别有访闻。定行一体察究。

  ○丙午。遣尚书觉罗郎球、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喀尔喀部落古伦迪瓦胡土克图喇嘛、及石勒图胡土克图等、来贡驼马。归化城土默特部落梅勒章京古禄格、以加升昂邦章京。来贡驼马。喀尔喀部落嘛哈撒马谛塞臣汗等、遣使贡马。俱宴赉如例

  ○梅勒章京屯泰奏言、江西总兵金声桓、征讨益王阵获叛官王养正等六员。钟祥王朱慈<石>等九人。随同文武各官审实将叛官正法。其故王皆衰残废弃。或应发原籍、姑存余喘。以彰我朝浩荡之仁。疏入。得上□日、故明诸王、无论大小、俱着赴京朝见。

  ○丁未。先是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出征时。胁令巡抚李鉴、释免逮问赤城道朱寿錅。又擅至鄂尔多斯土默特地方取马。至是法司议罪。阿济格、应削王爵。夺所属仆众。量给人役、以供使令。又从前曾遣薰阿赖赍谕、令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巴图鲁、学士额色黑、将英王称上为孺子之语、集众传示。而谭泰徇王情面、并不集众传示。又擅至鄂尔多斯土默特地方、索取马匹。应将谭泰革职。藉其家。鳌拜听信谭泰、不行集众、传示谕辞。应革职。罚银一百两。额色黑、因系内院官随征、原令不时启发王意。乃竟信谭泰、不遵谕行。应革职。鞭一百。谳具、启知摄政王、辅政王。王谕、英亲王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固山额真谭泰、削公爵。降为昂邦章京。解固山额真任。令赎身。鳌拜、罚银一百两。此番功绩、不准议叙。额色黑、鞭一百。折赎。

  ○昂邦章京谭泰、讦告昂邦章京索尼罪状。当圣驾既至、未发兵以前、两翼大臣、及侍卫等会议时、吏部尚书宗室巩阿岱、谓索尼云。现在兵部议叙击流贼、克燕京功牌将移送于我部。索尼答云。所克燕京、空城尔。流贼尚存何功之有。此等语言。似属无主。又索尼令黑游击于内库鼓琴又于禁门前石桥下、令家人捕鱼二次。又同侍卫巴泰、传优人演戏。又于库院牧马。又于朝门前、以箸击鼓作戏又诬谭泰曾向护军统领图赖欲求所赐公主园图赖至盛京泣诉等语。若果如此言、是在圣驾入京之次日、大军尚未出征。尔时图赖及索尼与谭泰俱在。何所待而不言乎。又泰出征时、不受伊所遗马。伊遂垂泪向泰云。尔即不乘、可与从人乘。竟以遗泰。伊既以泰为背主、何为复遗以马、又何为将去□山戊不□背主之罪、迟迟至今、与出征罪并议耶。于是法司。讯克燕京空城何功之语。索尼供云。尚书巩阿岱、曾向我言。欲于未出征前叙功。约我同往部中。我因言未出征之前、何暇叙功。班师后再叙如何。冷僧机遂言、出征有功则已、倘或有失、其人何辜。我云。追巢□刀流贼、遂预定必胜乎、后谭泰同图赖于众人前问我时、我答以原与尚书戏言。不意伊等留心至此。并无空城之语。又讯令人鼓琴一事。索尼云。并不曾令人鼓琴作乐。黑游击使人向我求好琴因与铜琴一张。既而黑游击于琴上加弦。亲携来云。此琴不好、旧琴有断纹者为佳。遂于库内遍觅。并无断纹旧琴于是取一有弦漆琴与之。黑游击鼓而善之遂将去。此事众皆目击非我一人所为。于是讯黑游击供同又讯捕鱼一事索尼言因见水中有鲫鱼、令捕之是实。然非我独为此也。尔时锡翰巩阿岱、亦曾令家人捕鱼。因讯锡翰巩阿岱言捕鱼是实又讯传优演戏一事。索尼言因我子病暂住外舍时巴泰称赞对门偶戏我因同往一观赏钱而归。并无特令演戏事因讯巴泰、供亦同次日索尼又改供言下直时同侍卫德马护巴哈、巴泰、途间遇见、乘便观之。因讯德马护巴哈供亦同。又讯牧马一事索尼言、库门俱已封锁。因见院中有青草遂令家人牧马二次。又讯以箸击鼓作戏一事。索尼言并不曾以箸击鼓作戏曾于煤山及御花园击小鼓作戏是实因讯巩阿岱锡翰冷僧机皆供云。索尼言今方追巢□刀流贼班师后一并叙功之言是实至于克燕京空城及流贼尚存何功之语实所不知讯国戚多尔济言原说克燕京空城流贼尚存巢□刀灭后叙功是实并无何功之语。讯鳌拜巴图鲁言彼原说今去追巢□刀流贼何暇叙功班师后一并议叙是实。余语、我不能记忆塔瞻言、我会议席诺布库器皿索尼所言、我不知。后图赖来问时索尼曾对云。我无意随口说出耳。于是法司议。索尼令黑游击于库内鼓琴、罪一。库院内牧马、罪一。禁城内捕鱼罪一。观偶戏赏钱、罪一。索尼应论死。冷僧机同索尼令黑游击于库内鼓琴、罪一。纵容索尼于库院内牧马、罪一。问以索尼所言克燕京空城、流贼尚存何功之语。徇庇不从实供吐罪一。冷僧机应革职。籍没。不许出入大内。巴泰称赞偶戏、同索尼往观赏钱、巴泰应削职。并革侍卫鞭一百。贯耳鼻不许出入大内。巩阿岱、锡翰、令人于禁城内捕鱼罪一。问以索尼所言克燕京空城流贼尚存何功之语、云并无此言、徇庇索尼、罪一。巩阿岱应削职。并革尚书任。锡翰应削职。并革内大臣任。令赎身。不许出入。大内。公塔瞻、鳌拜巴图鲁、俱徇庇索尼、前后口供参差不符。塔瞻、应削公爵。降为昂邦章京。罚银一百两。鳌拜、一议应革职。罚银百两。又一议罚银百两。巴哈、德马护、坐同观偶戏。俱应革退侍卫。削职。鞭一百。不许出入大内。启知摄政王。辅政王。王谕索尼应依拟处死。念于朝廷效力有年、姑免死。革职、并牛录任。着当差。永不叙用。冷僧机、巩阿岱、锡翰、鳌拜、塔瞻、巴泰、巴哈、德马护等、本应依拟、姑免罪。

  ○戊申。赐大学士冯铨一品顶帽一、带一、李建泰二品顶帽一、带一、各貂朝衣一袭。蓝蟒朝衣一袭。貂褂一。

  九月。己酉朔。允户部请、给恭顺侯吴惟华俸禄、照故明例。每年米二百石。银三百五十两。

  ○刑部左侍郎党崇雅、为科臣庄宪祖所劾、具疏乞休。温上

  □日慰留之。

  ○庚戌。多罗英郡王阿济格、以出征所获金银珠缎等物进上。命以蟒缎赐摄政王、辅政王、及诸王公。以金银赐出征多罗衍郡王罗洛宏、固山贝子满达海博和托、吞齐喀、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及从征各官有差

  ○浙闽总督张存仁奏报、叛贼方国安、王之仁、从富阳渡江犯杭城。遣副将张杰王定国、督兵往巢□刀。斩首四千级。余贼复盘踞富阳又令定国往余杭防巢□刀。至关头、遇贼对垒。我师奋勇掩杀。追至小岭二十余里。斩获无算。阵擒国安子士衍等、斩之。疏下兵部。

  ○镇守保德州等处总兵官唐通、以地方已平。请赴京陛见。允之

  ○辛亥遣固伦公主、及固伦额驸巴雅思护朗、还国

  ○以一等昂邦章京德参济王诬告沙济、降为三等昂邦章京

  ○壬子。命吏部员外郎范士楫、中书舍人上官鉝、为狭西乡试主考官。

  ○予故总兵官马科、祭六坛

  ○山西巡按黄徽允疏荐故明御史杨四重、郎中刘桓等十六人。章下所司。

  ○癸丑。遣镇国公傅勒赫、辅国公扎喀纳等、率官军益江南戍守兵

  ○命故科尔沁国扎萨克国郡王布塔齐子拜萨噶尔袭爵

  ○甲寅。科尔沁国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多罗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同其祖母和硕福妃、母和硕贤妃来朝摄政王多尔衮、辅政王济尔哈朗、率诸王大臣迎之

  ○赐山东招抚侍郎王鳌永标下殉难官胡士衡子孝杨捷子震各银五十两

  ○乙卯。以镶红旗满洲法都为守紫禁城门管翼将领、正蓝旗满洲侍卫席伯臣为前锋参领

  ○以故二等甲喇章京艾穆布弟新泰、三等甲喇章京麻克图孙诺莫浑牛录章京艾慕布子阿山、致仕三等甲喇章京黑际盛子效祖各袭职

  ○淮扬巡按姜金允奏报、萧县渠寇徐库等就擒章下所司

  ○丁巳。以故扎赖特部落孟和达尔汉和硕齐子塞棱、袭扎萨克贝勒爵

  ○河南巡抚罗绣锦奏报、故明怀安王来归。命察实起送来京。

  ○戊午。甘肃巡抚魏琯、疏荐故明刑科给事中郭充、驿传道齐之宸。章下所司

  ○户部奏请照辅国将军例、□山戊不□给故明代王嫡孙赡养银二百两得上□日、照镇国将军例、给银三百两

  ○山东巡按李之奇、疏荐故明佥事牛藩、员外郎陈扆诵等七人章下所司

  ○庚申。命内翰林弘文院检讨刘肇国内翰林国史院检讨成克巩、为江南乡试主考官

  ○调河南大梁道李芳蕰为睢陈道。直隶密云道方大猷为河南管河道原任兖西道章于天、仍补原缺、督理河工。以总河杨方兴荐其练习河务故也

  ○辛酉。镇守庐凤等府固山额真准塔等奏报、故明新昌王潜遁海岛云台山、聚众作乱、攻陷兴化县。官兵进巢□刀、破其巢穴。斩首三千级。获新昌王于淮安、斩之章下所司。

  ○壬戌。赐科尔沁国扎萨克图郡王拜萨噶尔、弓、矢、朝衣蟒缎

  ○癸亥。湖广道御史卢传奏言创业之初、用合宜慎。闻江南投顺官、次第毕集请急定铨法断自去年三月以前者、为故明旧臣。三月以后者、率皆福王新用之人。贿赂钻营、难为确据。宜仍查旧册履历补以原职。不得任某冒滥。以开幸端。章下所司

  ○甲子。谕户部。河间滦州、遵化等府州县、凡无主之地、查明给与八旗下耕种。其故明公侯伯、驸马、皇亲、太监地、酌照家口给发外、余给八旗

  ○丙寅。改江南武乡试期于三年二月。以文闱在本年十月也

  ○户部启心郎李天泽、刑部启心郎王舜、坐审宝坻县民王炜绩拨地事、互相庇护。褫职。

  ○己巳。赐科尔沁国和硕福妃和硕贤妃、及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多罗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等宴

  ○谕户兵二部、近来土贼窃发、民不聊生。如直隶顺德府、山东济南府、德州、临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阳府、蒲州八处。着满洲统兵驻劄。务期巢□刀抚得宜、以安百姓以上八处驻劄满兵、着给以无主房地。其故明公侯伯、驸马太监地。察明量给原主外。余给满洲兵丁

  ○以甲喇章京刘良臣为署都督佥事、管山西宁武关副将事。

  ○先是每牛录各取官学生一名。以十名习汉书。余习满书。至是礼部奏请增额。命每牛录增取一名。于原额习汉书十名外、加用十名。余俱习满书

  ○庚午。海寇田仰寇福山江宁巡抚土国宝、率副将曹虎等击败之。捷闻章下所司

  ○大同府雨雹

  ○升内翰林秘书院检讨罗宪汶为国子监司业吏科给事中阴润、为本科右给事中。转吏科右给事中孙襄、为本科左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郝杰、为本科左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孟明辅、为本科左给事中。补原任户科给事中杨时化原官

  ○升太常寺少卿戴明说、为大理寺少卿礼科都给事中龚鼎孳为太常寺少卿河南道御史柳寅东、为太仆寺少卿

  ○以汉中投诚总兵贺珍、御贼有功授为定西前将军

  ○壬申。刑部等衙门。会鞫宪臣刘汉儒所劾沈宜各款。言沈宜由贡考职、有部咨可据。钱锡爵原未与考、则无代笔之事可知。沈永宁、沈元祯、原非沈仆冒选。其他诸款、亦俱无实证沈宜、应还职改选锡爵、元祯、仍复任。余俱应释放。从之。

  ○宣府总督李鉴、坐与守备霍然有隙、故令然变卖仓米。部议褫职。诏降总督职以巡抚用

  ○江宁巡抚土国宝、自以武夫、不堪巡抚重任。疏请罢职不允

  ○以撰福陵昭陵香册、香宝、并太庙玉册、玉宝、赐内院大学士刚林等、及笔帖式等银币有差。

  ○乙亥。孝慈武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定读祝官为五品。

  ○丁丑。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报、江西、南昌、南康、九江、瑞州、抚州、饶州、临江、吉安、广信、建昌、袁州、及江南徽宁等府、俱平。

  ○洪承畴又奏湖广伪泽侯田见秀义侯张鼐、棉侯袁宗第、赴省投诚。命照恩诏事例、免罪录用

  ○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遣使贡马宴赉如例

猜你喜欢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班固
  卷九十一·毕沅
  卷中·李肇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三)·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第四节宗教·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五·阿桂
  列传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一百二十·郑麟趾
  张宗昌·陶菊隐
  悼志摩·陆小曼
  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范晔
  卷二百五十四·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序·朱元璋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正同·唐圭璋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九诗字韵有小湖程正同诗,殆即其人。   贺新郎   寿县宰   久矣无循吏。自当年、弘宽去后,风流谁继。律令喜为鹰击勇,无复柔桑驯雉。何幸见、真儒小试。手种海棠三百本,有几多、遗爱人须记。

  •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黄钟引西地锦】[生上]为国愁添霜,何时净扫妖氛。[老旦]良人心事难安顿,见他镇日含颦。[生]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老旦]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生]我起身行伍,屡立战功。目今新天子即位临安,改元建炎,以下官有

  • 卷428 ·佚名

    项安世 重午记俗八韵 菰饭沾花蜜,冰团裹蔗腴。 油淹枯茹滑,糟闷活鳞濡。 饷篚争门入,瘟船出市驱。 屑蒲形武兽,编艾写髯巫。 朱揭横楣牓,黄书闯户符。 辟邪钗篆蹙,解厄腕丝纡。 恶月多尤畏

  • 卷三百二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八 王燧 送别 绿水灔汀洲风起江南秋烟波有孤客关河生远愁远愁那足说惜此芳华歇日暮淡忘归苹花怅难撷 修竹美人图 兰膏香腻盘云緑愁鎻春山黛痕蹙

  • 卷一四五 梁紀一·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五O二年)   春,正月,齊和帝遣兼侍中席闡文等慰勞建康。   大司馬衍下令:「凡東昏時浮費,自非可以習禮樂之容,繕甲兵之備者,餘皆禁絕。」   戊

  •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蔡东藩

      却说两宫太后,既上尊号,第二种手续,便是册立皇后的问题。先是孙太后宫中,有一宫人万氏,小字贞儿,本青州诸城人氏,父贵为本县掾吏,坐法戍边,贞儿年仅四岁,没入掖廷,充小供役,过了十多年,居然变成一个绝色的女子,丰容盛,广颊修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九月己亥朔礼部奏进 大报等祀日册○建秋报大斋于朝天宫三日夜○荫故大学士方献夫子蕖为国子生献夫先已荫其侄芷为中书舍人芷以罪黜蕖求补荫许之○荫故提督两广兵部右侍郎应槚子文煓为国子生○诏停徵苏松

  • 第十七卷 宋·缪荃孙

    周孝侯斩蛟桥题字在宜兴拓本高二尺八寸,广二尺。正书大字四行,行三字,字径四寸半。跋八行,行九字,字径寸许。晋征西将军周孝侯斩蛟之桥奕修宰义兴寄东坡书斩蛟桥石刻,余归自泉南□思亦藏真迹,恍不知何在。怏怏数日,忽记有两木

  • 世家卷第八 高丽史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二。○(丁酉)十一年春正月戊寅朔放朝贺。己丑以高维为右拾遗。 中书省奏: "维系出耽罗不合谏省如惜其才请授他官。" 从之。乙未陨石

  • 杨黼传·张廷玉

    杨黼,云南太和人。好学,《五经》读了百遍。工于篆文,好佛典。有人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他笑笑而已。庭前有棵大桂树,他在树上绑一块板子,题名“桂楼”,躺在上面,做诗咏歌,怡然自乐。注《孝经》数万言,旁征博引,字皆小篆。所用砚池干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国用考【五】漕运漕运规例漕粮各省原额正兑米三百三十万石改兑米七十万石今除折改及历年荒阙开垦报销不足原额外实徵正兑米二百七十五万一

  • 第五节 中宗复位·吕思勉

    武后以女主革命,为前世所无,身没之后,将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乎?抑虽传诸子,而不易其赐姓,不改其国号,遂以唐为周乎?又或传诸武氏之子乎?此本无成法可循。以当时事势论,自以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为较洽乎人心;即后亦未必欲舍其子而传诸武

  • 十九年·佚名

    (己卯)十九年清嘉慶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詣昌德宮璿源殿,行正朝茶禮,王世子衛內隨詣。○召對。○別講。○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乙未,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四十人。1月7日○庚子,詣太廟展拜。○別講

  • 卷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    元 刘因 撰大学二传六章毋自欺乃解诚意之义但知未至禁之虽力而或未能止唯知至然后禁之不难而无不能止也【答吴伯丰】○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慎独者诚意之助也【铢】○知之不至则

  • 卷五十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大学第四十二在亲民【案伊川程子云亲字当作新】未之有也【巳上朱子因程子章句为经第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曽子述之下传十章则曽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此谓知本【案程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九·宗喀巴

    又唯识师云:「一一极微非根识境,不显现故,众多积聚亦非彼境,无实体故,如现二月。」《分别炽然论》答云:「若成未积单位极微非诸根境,是成已成。」答后难云:「若以积聚一种极微为宗,说此非因,无实体故,而立因者,其因是他不极成,谓一

  • 昆仑河源考·万斯同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其为石园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以布衣身份参编《明史》,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庙制图考》、《石经考》、《历代宰辅考》、《石园文集》等多种。本书

  • 寓简·沈作喆

    南宋沈作喆撰。十卷。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绍兴进士。官至左奉议郎。曾有《寓林集》三十卷,今佚。约当淳熙元年(1174)成此书。以评议北宋名臣之篇居多。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