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全义传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原名叫居言,赐名叫全义,梁太祖改为宗..,庄宗平定河南,回复张全义名。祖父张琏,父亲张诚,世代为种田人。张全义做县啬夫时,曾受县令侮辱。

乾符末年,黄巢在冤句起义,张全义逃亡进了黄巢军。黄巢入长安,任张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黄巢失败,在河阳依附诸葛爽,逐渐升至裨校,多次立战功,诸葛爽上书朝廷任为泽州刺史。

光启初年,诸葛爽去世,其子诸葛仲方为留后。部将刘经和李罕之争夺洛阳,李罕之在圣善寺打败刘经,乘胜想进攻河阳,在洛口扎营。刘经派张全义抵抗,张全义便和李罕之同盟结义,反过来在河阳攻击刘经,被刘经打败,集合剩下众兵,与李罕之据守怀州,向武皇求援兵。武皇派泽州刺史安金俊相助,进攻河阳,刘经、诸葛仲方弃城投奔汴州,李罕之于是自己掌管河阳,上表推荐张全义为河南尹。

张全义生性勤俭,善于安抚军民,虽然到处都有贼寇,仍劝大家耕种务农,因此仓库充实。李罕之贪暴不守法,军中缺粮,每次都向张全义索取。两人开始时相交很好,到这时李罕之贪得无厌,动不动加以凌辱欺压,张全义十分苦恼。文德元年四月,李罕之出兵侵犯晋州、绛州,张全义乘其不备,暗地带兵袭取河阳,张全义于是兼领河阳节度。李罕之向武皇求援,武皇又派兵帮助攻打河阳,遇汴州军救兵赶到而退。梁太祖用丁会守河阳,张全义复任河南尹、检校司空。张全义感谢梁太祖援助之恩,从此依附梁朝,全都受他制约。

起初,蔡州贼人孙儒、诸葛爽争夺洛阳,互相攻伐,七八年之内,都城化为灰烬,满目都是荆榛。张全义刚到任,只得和部下聚居在以前市区内,街市间穷苦百姓不满一百家。张全义善于安抚收纳人民,督促部下砍去杂草播种庄稼,一边耕地一边作战,用粮食换牛,每年扩大垦地,招收流亡散失人民,待之如子女。每当立春劝耕之日,张全义必亲自站在田边,送给酒食,政事宽大简易,官吏不敢欺瞒。数年之间,京郊附近没有闲田,编入户籍的有五六万,于是在过去的街市筑营垒,建置府署,防止外寇。

梁太祖逼迫唐昭宗东迁,命张全义修缮洛阳宫城,多年后才完成。唐昭宗到洛阳,梁太祖图谋取代他,担心张全义有异心,便任判官韦震为河南尹,调张全义任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东平王。这年八月,昭宗被杀,辉王即皇帝位。十月,复以张全义为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梁太祖建立年号,以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封魏王。开平二年,册拜太保,兼陕虢节度使、河阳尹。四年,册拜太傅、河南尹、判六军,兼郑、滑等州节度使。乾化元年,册拜太师。二年,朱友王圭篡位叛逆,任张全义为守太尉、河南尹、宋亳节度使兼国计使。梁末帝在汴州即位,任张全义为洛京留守,兼镇河阳。不久,授天下兵马副元帅。

梁末帝后期,张汉杰、赵廷隐等掌权,段凝为北面招讨使,突然升居各将之上。张全义知道这样不妥,派使者上奏梁末帝说:“老臣受先朝重视,蒙陛下委任为副元帅,我虽年老,还可以带兵,请交给我北面军权,我将日夜工作。段凝是晚进之人,德望不够,担心人情不和谐,败乱国政。”末帝没理睬。张全义依附朱氏近三十年,梁太祖晚年时,猜忌宿将,四次想加害张全义,张全义卑身曲事,将所有家产献上。到梁太祖河朔一战丧师之后,每月献铠甲马匹,以补充其军队,再加上他服事勤谨尽瘁事职,找不到岔子加罪,所以最后免于灾祸。张全义的妻子储氏,聪明敏捷有才能谋略。梁太祖自从柏乡一战失败后,连年亲自征讨河朔,怀疑张全义,还有左右旁人进谗言离间,储氏每次进宫,委曲伸诉道理。有时怒不可测,急召张全义,储氏进见梁太祖,高声说:“宗..(张全义)只是一个种田老汉,三十多年来,在洛阳城四面开荒砍草,招来百姓供应军粮,资助陛下创业。现在年齿衰朽,眼看要死的人了,而陛下还怀疑他,是为什么呢?”梁太祖马上笑着说:“我没有恶意,老太太不用多说了。”

庄宗平定梁朝,张全义从洛阳进见庄宗,顿首待罪。庄宗安慰他很久,因他年老,令人扶着他上殿,赐宴尽欢,下诏令皇子李继岌、皇弟李存纪等人都把他当兄长看待。这之前,天..十五年(918),梁末帝从汴州前往洛阳,准备在圆丘祭祀。此时庄宗军攻下杨刘,占领曹州、濮州,梁末帝害怕,急忙返回汴州,祭礼没搞成,然而法物都在。到这时,张全义便上奏说:“请陛下就便巡幸洛阳,我已做了郊礼的准备。”第二天,发文任张全义复为尚书令、魏王、河南尹。第二年二月,郊祭礼结束,任张全义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改封齐王,兼领河阳。以前,朱氏梁朝的供应费用,全出自河南府,其后孔谦侵削张全义的权力,中官各领内司使务,有的强夺张全义的田园居室,张全义全都进献上。四年,撤河南尹职,授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此时赵在礼占据魏州,都军进讨没有成功。明宗被众多小人离间迷惑,端居私第。张全义卧病时听说有变乱,忧惧不食,在洛阳家中死去,享年七十五岁。天成初年,册赠太师,谥号为忠肃。

张全义历任守太师、太傅、太尉、中书令,封王,封邑三千户。所领方镇有洛、郓、陕、滑、宋等州,三次临河阳,二次领许州,内外官有二十九任,做河、洛尹正共有四十年,位极人臣,善保自身到头吉祥平安的,只有他一人而已。张全义朴实大度,求根本务实际,从战士起家而忘却功名,尊重儒业而乐于善道。自家不是士族出身,但奖爱士族人家,开幕府征求贤士,一定要求有实际名望。属地封邑补充官员,不使用胥吏差役。位极王公之尊,不穿绫罗绮衣,信仰佛教道教,而不沉溺于左道邪门。像上面这些,别人都以为难以做到。自庄宗到洛阳,投奔者都走捷径求得恩宠,张全义不改往日行为,只是尽诚心而已。言事的人认为梁太祖是世代仇人,应破烧其棺材,只有张全义上奏章申述道理以止之,议论者称赞他。刘皇后曾随庄宗到他家里,对庄宗说:“我幼年时遇战乱,失去父母,想拜张全义为义父。”庄宗同意。张全义跪下顿首说:“皇后是万国之母仪,古今没有此事,我无地自处。”庄宗再三敦促,不能免此事,于是受刘后之拜。此事既然不是他的愿望,君子们也不非议他。然而张全义从小在军中成长,朴实迟滞,凡是百姓打官司告状的,他以先诉者为得理,因此人多冤枉失真,为时议所非。又曾对河南县令罗贯恼恨,通过刘皇后向庄宗说罗贯的坏话,使罗贯无罪而死,尸体暴露在府门,冤枉之声,远近相传,这也是良玉中微小的瑕疵。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死节传第二十·欧阳修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张廷玉
  通鉴问疑·刘羲仲
  后汉书补逸卷四·姚之骃
  卷七十三·元·蒋一葵
  ◎教育厅·费行简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纪昀
  一○○四 军机处为知会文澜阁御笔碑刻匾额墨宝事致浙江巡抚咨文·佚名
  三、土地·陶元珍
  卷五十六·鄂尔泰
  史记集解卷六十五·裴骃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十三 由“使馆区”到“租界”·溥仪
  张烈传·魏收
  王晏球传·薛居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神诉·洪昇

    【仙吕入双调·柳摇金】〔贴引二仙女、二仙官队子行上〕工成玉杼,机丝巧殊,呈锦过天除。摇佩还星渚,云中引凤舆。却望着银河一缕,碧落映空虚。俯视尘寰,山川米聚。吾乃天孙织女是也。织成天锦,进呈上帝。行路中间,只见

  • 御选宋诗卷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八乐府歌行五张栻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乐章神之来兮何许风萧萧兮吹雨悄屏气兮若思俨霓旌兮来下昔公车之自南民望车以欷歔今乘驹兮入庙亦孔悲兮若初秋月兮皎皎严霜兮凛凛泽终古兮何穷噫微管吾其左

  • 卷三百五十四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四月丙寅盡是月丙戌   夏四月丙寅,上初御紫宸殿,宰臣以下奏事,諸司猶未許對。   丁卯,大理卿王孝先等言獄空。詔付祕書省,仍令學士院降詔獎諭。   戊辰,封上乳母竇氏為安康郡夫人。   己巳,詔:「再

  • 第三回 火夫与司机之幸运·德龄

    在太后没有上车之前,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注意的。其实也是一种很顽固的习惯。就是每当圣驾临幸任何一座建筑物的时候,第一个走进去的,必须是伊自己;要是已经有人在里头的话,这个人就得先行退出来,必须让太后走进去之后

  • 卷三·戴冠

    苏长公书《醉翁亭记》真迹,在绍兴小儿医方氏家,后为士人白麟摹写赝本以售于人,见者不能辨,往往厚值市之。或以一本献工部侍郎王佑,佑奇之,自云家藏旧物,以夸视翰林诸老。方共唶唶叹赏。学士王英最后至,熟视之,曰:“艺至此,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陈寅恪

    钱氏家难关于牧斋八十生日,除前论“丁老行”谓丁继之于干戈扰攘之际特来虞山祝寿,殊为难得外,牧斋尚有红豆诗十首,皆关涉其己身及河东君并永历帝者,故与颇饶兴趣之牧斋辞寿札及归玄州恭寿序各一篇,录之于下。至钱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一·佚名

    两汉通论兴亡人材【刘禹锡 子由 东坡 少游 权徳舆】历代委任人臣【子由 荆公】张禹江充梁冀王莽之流【乐天】兴亡人材刘禹锡山阳城赋曰山阳故城遗趾数雉四百之运终于此墟裔孙作赋盖闵汉也词曰我止行车霣涕于山阳

  • 吴祯传·张廷玉

    吴祯,江国襄烈公吴良的弟弟。最初名叫国宝,赐名为祯。与吴良一起从大军攻克滁州、和州,渡江攻克采石,又随大军定集庆,下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都立有战功。又跟从常遇春自铜陵攻取池州,用水师摧毁池州的北门,进入城中

  •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次平江奏论人才曰臣初十日自平江府门外起发屡得雨泽物价不贵据诸处报闸水已通粮运毕集建康镇

  • ●作邑自箴卷第三·李元弼

    处事二 ○处事 老目镇判状事巳了毕限十日缴连赴县先取知委告示应在县公人并老目镇等凡判状帖引之类有朱印火急字者违限一日急字者违限两日其余违五日并勘决仍出牓发放司前 【二急字印子置书案上印讫旋押花字于其下】

  • 卷第十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二〈起天平七年正月、盡九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璽國押開豊櫻彦天皇〈聖武天皇〉七年春正月戊午朔。天皇御中宮宴侍臣。又饗五位已上於朝堂

  • 春秋金锁匙·赵汸

    元 赵汸 撰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书元年自隠公始春秋书王正月亦自隠公始元年云者谨人君继世体元之始也王正月者谨天下奉周正朔之始也一则存一国之体一则存一王之体春秋严矣无骇帅师入极柔防宋公盟于折【隠二年桓十一年】

  • 小问第五十一·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对曰:“明分任职,则治而不乱,明而不蔽矣。”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公又问曰:“吾欲行广仁大义,以利天下,奚为而可?”管子对曰

  •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下·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第一八法。行者为增本行未得慧法八因缘。何等八。一为若行者依受教诫行。亦依慧者同学者。是本行。未得慧便得慧。是为一法因缘。已依佛亦余慧者同学者。得时时闻微法经。是增本行。不得本慧便

  • 宗镜录卷第六十八·延寿

    夫既云约俗假立。心境双陈。开之则两分。合之则一味。今约开义。则互相生。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凡圣通论。都有几境。答。大约有三境。颂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性境不随心者。性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七·澄观

    疏。上犹通实教下。第三结示圆融。如常可了。于中二。先正结圆融。后若具显下。指广从略。广如五教义分齐中。即是别章上已略辩。谓结弹同毗昙成实。即小乘断结义。引唯识文及具三时即初教义。正约性相无碍即实教义第

  • 济生集·王春亭

    妇产科著作。清·王春亭撰。6卷。刊于1896年。分列保胎、保产、经带、胎病、产病、儿科六门,阐述妇女经、带、胎、产病因证治及妇婴保健,所论多采前人之说。附有验方134首。现存初刻本。

  • 疡科纲要·张山雷

    外科著作。一卷。张寿颐撰撰于1917年。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 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卷下为治疡 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首先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其次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证验方,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