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济传

王济字巨川。其先世为真定人,祖父王卿,擅长辩论,被赵王..召见作为幕僚。赵王..政治衰败,王卿害怕遭祸,逃避到深州饶阳,于是成为饶阳人。父亲王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968~976)年中,任秀州知州。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恕被盗贼所杀,而且准备把王济也一并杀害。王济趴在父亲的棺材上大声哭泣,极度悲哀,对盗贼说:“我的父亲已经死了,我还要活着干什么,只是遗憾我的力量不能杀了你们,来报父亲的仇恨罢了!”盗贼认为王济很有道义,就放弃王济而离去。王济携带着父亲的骨灰藏匿在山谷中间。不久官军大规模聚集,王济脱身拜见官军的统帅朱乙,陈述讨伐盗贼的办法。朱乙对王济的办法大加赞赏,送给王济一束线织品,并奏告借用运送政府公文的驿马送王济回家。

在这之前,王济的母亲在岳阳过世,王济将母亲的尸首放在一座佛庙里,到这时候,王济就一并将父亲的骨灰护送回饶阳。州将听说王济回来,就上奏朝廷,太祖召见王济,认为王济还年轻,暂时让他学习。雍熙(984~987)年间,王济上书朝廷说明自己是一个孤儿,父亲是被盗贼所杀,得以考试学士院,补为龙溪主簿。这时调往福建运鹤毛作为箭上的羽毛。鹤不是一般的动物,有司督促责罚紧迫,一根鹤的羽毛价值数百钱,老百姓感到很痛苦。王济告诉民众用鹅的羽毛代替鹤的羽毛,并派人骑马向朝廷上奏此事,朝廷因而下诏其他州郡全部像王济所陈述的办理。龙溪县有池塘数百顷,池塘所得之利全被乡中豪强掌管,恰遇这年发生旱灾,王济全部疏导池塘,来灌溉老百姓的田地。汀州由于冶炼银子而互相打官司,十年来没有决断,逮捕捆绑之人达数百,转运使派遣王济审讯此案,只用了七天就将案情弄清楚了,仅惩办了数人。

又调任胙城县尉,改任临河主簿。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令推举法官,王济得以被推举。升任光禄寺丞、代理大理丞,改任刑部详覆官、镇州通判。当时基层官员大多是功勋武臣,傲慢无礼欺压百姓,王济从来不为之屈服。驻守的士兵十分横暴不守法度,夜晚有的焚烧老百姓的房屋抢劫东西。一天晚上,通报发生大火,王济率领数十名壮士暗中前往侦察,果然抓获数人及其所盗窃的财物,马上将这些人斩首。王济派人骑马奏告此事,太宗十分不高兴。都校孙进指使喝了酒的流氓,将人的牙齿打落,王济不等上奏,就用棘杖抽打孙进并将他送到朝廷,于是城中守军害怕,军纪严肃。接着升为太子中舍,诏书奖励王济。召任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王济上疏陈述统一天下,节省老百姓财力的决策,大致有这样十点:选择左右官员,区别贤才与愚才,端正纲纪,裁减多余的官员,增加现任官员的俸禄,严谨政治教令,选拔优秀的将领,分兵戍守,治理民事,广开仕路。王济的上奏切合时政,因文字太长不予载录。

咸平(998~1003)初年,王济认为朝廷刑法繁多,建议请求朝廷消减制定法律,朝廷于是命令张齐贤主管此事,王济参予此事。《刑统》旧的条令是:拿着武器行劫,不论有没有赃品,全部判处死罪。张齐贤议论宽赦那些没劫到财物之人的死罪,王济说:“被判刑的,希望不被判刑。用死来恐吓他们,还不值得害怕,何况缓解他们的死刑呢?”因此与张齐贤四次在上廷时面争。王济语词口气十分严厉,把张齐贤当作迂腐儒生。但最后还是遵从了张齐贤的建议,人们大多认为王济刻薄。王济被改任盐铁判官。

太宗巡视大名,征调民丁十五万修理黄河、汴河,王济认为这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朝廷于是诏令王济前去经办此事,回来上奏说省去费用十之六七。张齐贤当时担任宰相,由于黄河决口而感到担忧。因为奏对,同时召见王济,张齐贤请朝廷让王济起草保护黄河的条文,朝廷没有决定,王济说:“黄河决口也是一种阴阳灾变的恶气,宰相如果能够调和阴阳,消除灾变恶气,黄河不决口的事,我也就可以保证了。”张齐贤说:“如果是这样,那今天就不太平吗?”王济说:“北有契丹,西有继迁,两河、关右每年都被侵略骚扰。凭陛下的雄才大略,如果人才使用得当,可以使天下太平,而现在却没有出现这种局面。”真宗对此感到震惊,单独留下王济询问边防之事。王济说“:陛下继承二位先帝的基业,拥有百万臣民,那些愚昧无知丑陋的边境民族,胆敢随意侵犯我们,这大概是当今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和以前相比。我觉得现在国家所依靠,只有唯一洪大的黄河!现在是急需选拔贤才的时候;否则的话,我担心敌人会饮马黄河岸边。”王济又写了《备边策》十五条献给真宗。

咸平三年(1000),选举大理寺判官,真宗说“:大理寺判官应当选择当官不回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一旦出现冤案,就会感伤和气,王济近来多次上书言事,好像具有节操和持守,可以让王济试试。”于是命令王济代理大理寺判官之事。福津尉官刘莹将僧人会聚房中,杀狗群饮,将一伶官杖打致死,王济将刘莹以大辟罪论处,后来遭到赦免被流放。这时王钦若掌管刑事审讯,和王济一直不协调,又借口王济曾经冒犯张齐贤,于是王钦若就上奏朝廷刘莹应当释放,以显示皇帝的恩泽。张齐贤、王钦若议论王济以外派官员在本地犯有过错,让王济停职。过了一年,又成为监察御史、河南府通判。

景德(1004~1007)初年,调任河中府知府。契丹南下侵略,真宗亲临澶渊,下诏命令沿黄河摧毁所有的桥梁和船只,凡查实缓办者以军法论处。王济说:“陕西有关隘阻隔,大船相连,军粮储备数万,一旦沉没它们,很可惜;而且还会使民心动摇。”于是暗地里上奏建议停止此事,真宗很赞赏,派遣使者进行奖励。

不久,被召见授予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景德三年(1006),判司农寺。这时周伯星出现,王济乘此机会上奏说:“从前唐太宗把丰年作为最好的征兆。我愿陛下一天比一天谨慎,居安思危,那么天下就大幸了。”接受诏令与刘综更改制定茶法,对旧的茶法改动很多,这样冒犯了丁谓、林特、刘承规等人,他们就与王钦若不断地诋毁非议王济。

景德四年(1007),授予工部郎中,离京任杭州知州。真宗亲自对王济加以劝慰和告谕,仍旧告诫朝廷的过失允许暗中上奏。升任刑部郎中。郡城西边有钱塘湖,灌溉田地千余顷,年代久远被埋没填塞。王济于是派民工疏通治理,增设了斗门,来防备湖水泛滥,仍旧将白居易旧记刻在石湖侧,老百姓获得很多好处。睦州有一位狂僧突然闯入州府,口出妖言,王济和转运使陈尧佐依照实际情况,将狂僧斩首,真宗赞赏王济能够果敢决断。大中祥符三年(1010),调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接着这年发生旱灾,老百姓饥饿无食,王济亲自督促官吏煮弼,每天亲自品尝来救济饥民,录用饥民当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这年王济死,终年五十九岁,遗言上奏真宗招纳贤才,疏远阿谀奸佞之徒,免除各种不急需的土木建筑劳役。

王济涉猎了很多经史之书,喜欢读《左氏春秋》,性格刚强正直,不害怕和躲避什么。年轻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到王济就很器重他,并将自己的后代也托付给王济。念金锁死后,王济抚养他的后代,帮助他们走上仕途。王济一直与内臣裴愈不和,裴愈因事犯罪,真宗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知道其他一些事情,极力为裴愈辩白开脱,终于使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王济的儿子王孝杰,国子监博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东夷·欧阳修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一一六札光绪五年八月廿六日一一三○八-一·佚名
  一八七 河南巡抚何煟奏豫省全数给还遗书折·佚名
  卷八十·傅恒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周作人
  尧雄传·李延寿
  卷六 西北部族属国叛服·李有棠
  杨文忠三録巻四·杨廷和
  卷二十三·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卷二百三·佚名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钱振锽

    《采苓》其伯夷之所作与?伯夷既薇而食,则采苓、采葑、采苦,亦何不可?“人之为言,苟亦无信”,盖指颂扬新朝功德者与?“舍旃舍旃”,死志决矣。一则曰“首阳之颠”,再则曰“首阳之下”,三

  • 第十六出 设朝·孔尚任

    ◎甲申五月〖念奴娇〗(小生扮弘光衮冕,小旦、老旦扮二监引上)高皇旧宇,看宫门殿阁,重重初敞。满目飞腾新紫气,倚着钟山千丈。祖德重光,民心合仰,迎俺青天上。云消帘卷,东南烟景雄壮。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

  • 第一出 标目·汤显祖

    【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 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 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 生折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三立春【大歴元年云安作】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纎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逺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覔纸一题诗【推愁浩荡极胜赵曰齐人月令凡立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六王勃圣泉宴披襟乘石磴列籍【一作席】俯春泉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一作枝】?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

  • 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等·脱脱

        ◎兵六   ○保甲 建炎后乡兵 建炎后砦兵   保甲 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帝从其议。三年,始联比其民以相保任。及诏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

  • 卷十·吴兢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十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行幸第三十七【凡四章】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今涿州路隶腹里】无不悉然驰道

  • ◎帝系五·徐天麟

    ○诸侯王(杂录附)汉与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谷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历代名贤确论序·佚名

    名贤确论一百卷皆唐宋人所著也其说散见于文集中或病其不归于一辑成此编以便观览其所论逺自三皇近至五季或论其世或论其人或论其事或専论或通论上下数千百年皆具于此夫人生乎千百年之下而欲论乎千百年之上其世逺其人亡

  • 提要·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注疏删翼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王志长撰志长字平仲昆山人万厯中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是书于郑注贾疏多刋削其繁文

  • 卷第四·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四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见五佛影。乃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僧伽难提居于彼处。如来志一千年后。当绍圣位。语已。溯流而上

  • 佛说七女观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说七女观经。昔冥缘王有七女觉世非常。不著缯彩衣服。不著指镮臂钏。不捉香油涂身。岁三长斋月六斋。姊妹相将诣父王殿前。稽首白王。女等前身积罪无福。今值女身处。其深宫眼无所见。求王放女出城游观

  •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此[王子波罗伽玛巴夫]己之带武器出发时节,前方余多而何物响起此法螺贝,(一)由此余多通晓[吉凶之]兆此之王子闻此,抱喜悦:“我志望忽然成就。”(二)离怖畏,狮子奋述之[王子]于彼处此处配置之卫兵由不领悟事之都出,(三)急速攀行

  • 图绘宝鉴·夏文彦

    中国画史论著作。元代夏文彦撰。五卷。完成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次年刊行。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苗增刻本、崇祯《津逮秘书》本、康熙三年(1664)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

  • 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陈少微

    简称《金丹妙诀》,道教炼丹著作。全篇分为《证品含元章》和《成丹归真章》二章。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是书将还丹(即朱砂)神秘化,称其“本九阳之精,降受二十四真”,“含化五神,五神运气,积而为砂,积砂成丹,禀积气极

  • 训蒙骈句·司守谦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

  • 比丘听施经·佚名

    全称《佛说比丘听施经》。佛教经典。东晋昙无兰译。一卷。听施,比丘名。本经以旅人不识路为喻,教化听施比丘精进修道。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