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知孝传

李知孝,字孝章,参知政事李光的孙子。嘉定四年(1211)考中进士。曾经为右丞相府主管文字,不以为耻。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拜任为监察御史。

宝庆元年(1225)八月,上疏说:“士大夫努力追求好的名声,为国效劳有作为的少,而附和偏激的意思多,扶持国家的意念微弱,而诋毁挑拨的意念却很强。既担心皇上不能选用他,又忧虑朝廷不能容纳他,故居朝廷多为激怒之辞,退下则等待斥逐的命令。开始的时候慷慨而激烈,最终的结果则恳切地请求离职而去,打算以此建树奇节而求令名,这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暗地里诋毁真德秀等人。又奏请降洪咨夔三级,罢免放逐,胡梦昱追毁、除名、勒令停职,羁押管制于象州。李知孝还告诉魏了翁说“:这些话是论奏洪咨夔等人是相府交的全文。”这种欺诈的状况就像这样。

过了一个多月,又说:“近年以来,许多老臣已经衰老,后学诸生晚出,不见教前辈,没有听说义理,不讲习纲常,识见卑下浅陋,议论偏颇,一个个相互唱和,蛊惑人心,这种风气泛滥,为害的确很深。请求诏下我的奏章,整肃朝廷内外,各方一定平息,以杜绝混乱萌生。”拜为右正言。又说“:真德秀对皇上的话断章取义,错误地..抄,屡次地给人看,导信邪说,如簧鼓舌,同流合污,如或再有类似狂妄的言论,应当追查、处罚,予以放逐,以正典刑。”疏文上奏后,于是发榜文布告天下。又说:“急速地召录的人,大多迟到晚回,很久不来,以要挟君王表现自己高风亮节,以忽视君帝为通常做法,可行动的而坚持不行动,没有病的称有病,比比皆是,相互煽动,蔚成风气,想求难进易退之名,特别失掉了尊君亲上的道义。希望将急速召用的人才按他们的路途远近计算时间,规定到来的时间,使他们到朝;其中衰老有病的人,尽早改变任命。”当时,朝廷召用傅伯成、杨简、刘宰等都没有到,故李知孝上疏诋毁他们。又奏张忠恕之过,革除职务,削减俸禄,免除郡事。

李知孝拜殿中侍御史,升迁为侍御史。绍定元年(1228),迁右司谏,进升右谏议大夫。绍定五年(1232),迁升工部尚书兼侍读。过了一个多月,进升兵部任职。第二年,理宗皇帝亲自治政,李知孝以宝谟阁直学士出知宁国,后省驳斥议免这个任命,诏令提举嵩山崇福宫。端平初年,监察御史洪咨夔、权直舍人院吴泳相互交替上奏章论驳,削夺俸禄,罢去祠官。吴泳又上封事驳议,既而诏命移送婺州居住。殿中侍御史王遂又上奏议论他,再次削夺官职品级,迁徙瑞州。

李知孝起自名家,投机钻营于仕途,对于皇上、大小臣僚心怀欺诈,迷惑祸害国家,排斥各种贤能的人才。时常乘坐小轿,醉酒于一些小官之家,侵夺聚敛,不知守纪。至绍定末年,还自己请求为中丞。当时人们指斥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为“三凶”。最后因为贬逐而死,天下人都为此感到高兴。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四 隐逸·房玄龄
  卷二 周紀二·司马光
  卷三十五·毕沅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六·王祎
  第四回 乘兴踏月访佳人 把酒对花谈故事·陈蝶仙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上篇·陆圻
  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使君泪滴牡丹江·李定夷
  卷三十五·萧常
  一○八一 军机大臣奏俟江苏送到《通鉴纲目续编》原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卷一·郭居仁
  卷五缺·吕中
  读史记十表总论·汪越
  丁玲女士失踪·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杨公劾奸·王世贞

    【点绛唇】〔末上〕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钟鸣长乐。仙仗千官遶。甲帐徐开殿影齐。三更津吏报朝鸡。风回上苑炉烟袅。日上瑶天雨露低。万国衣冠春共育。五云环佩晓相携。琐闱禁闼重重闭。郞吏何须上谏书。自家乃

  • 唐诗镜卷十六·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八 李颀【东川人开元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调新乡尉】 五言古诗 裴尹东谿别业 公才廊庙器官亚河南守别墅临都门惊湍激前後旧交与羣从十日一擕手幅巾望寒山长啸对高柳清

  • 卷二百七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端平诗隽金坛观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晚登黄鹤楼戚戚登临地凄凄欲暮天相看数株桞不

  • 卷十五 茕斋歌诗四十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五茕斋歌诗四十八首 送 中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 二首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一作留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一作因与君言。风吹一作惊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

  •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壽春壕中,城上發

  • 第九回 责汪罕潜师劫寨 杀脱里恃力兴兵·蔡东藩

      却说博尔术、博尔忽及窝阔台三人回营,由帖木真慰劳毕,博尔忽道:“汪罕的兵众,虽已暂退,然声势尚盛,倘若再来,终恐众寡不敌,须要别筹良策为是!”帖木真半晌无言,木华黎道:“咱们一面移营,一面招集部众,待兵势已厚,再与汪罕赌个

  • 卷四·沈德符

      ○宗藩【论建藩府】嘉靖十年,上未有子,中外忧之。行人司正薛侃建议,谓:“先朝分封各藩,必留亲王一人在京,谓之守城王,或代行礼。遇有事则膺监国抚军之任。至正德初,而逆瑾削之,尽行出封。乞查旧典,择亲藩一人为守城王。若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九月丁未朔大学士赵志皋等题乞亟发两淮巡盐御史应朝卿敕草○赠朝鲜监军御史陈效光禄寺卿给一祭半葬○戊申吏部以前户科李应策参奏覆令新升四川布政赵寿祖回籍听勘其熊应士等盗领钱粮数目乞敕户部严加查核

  •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佚名

    四八七 湖广总督三宝奏请严刊刻书籍之禁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湖广总督臣三宝谨奏,为请严刊刻妄作书籍之禁,以杜邪说而崇文教事。窃照稗官野史,记载每多失实,虽正史出而羣言皆息,然流传于世,迂拘无识之辈,转欲引为考据

  • 卷五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五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宁宗时袁说友上言臣仰惟皇帝陛下聦明仁孝得於天资历数攸归神器有托承太皇之命旨遵圣父之诏音嗣守丕图抚临万?天地开

  • 卷四十·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四十请勿用小人疏【崇祯五年】    黄道周臣自幼学易以天道为准上下载籍二千四百年考其治乱百不失一陛下御极之元年正当师之上九其爻云大君有命

  • 卷四·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四冠服一皇帝冠服皇太子皇子宗室王公额驸冠服皇帝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冬朝冠薰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 洪武九年八月癸未朔。 甲申,赐陕西征进将校钞,人二十锭。 乙酉,以户部侍郎周斌、郎中偰斯为户部尚书,中书省左司都事徐铎为户部侍郎,户部员外郎徐伯善、秦相府录事张宗、户部主事尚质、刘中

  • 纲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三皇纪盘古氏纲 盘古氏首出御世。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天皇氏纲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纪 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

  • 论语纂笺卷六·詹道传

    元 詹道传传 撰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去声】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国外曰郊郊外

  •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一一)船师请佛渡水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诸船师。止住河侧。尔时如来将诸比丘。诣彼聚落。欲渡于水化诸船师。是诸人等。见佛来至。各怀欢喜。乘船渡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澄观

    疏。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者。第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上句大能入小。下句小能容大。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无间谓小。小之则无内。以无内故无有中间。无外谓大。大之则无外。无外即是广大之身刹。即入无内之尘毛。

  • 法华义记卷第七·法云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授记品第六此品中为四人授当果之记仍为品目也。若谈受记则义在菩萨。若语授记则义关如来。是则受是取义授是与义也。但记有二种一者能记二者所记。能记即是如来言教正是记体。所记即是菩萨未来佛果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