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纲鉴易知录卷一

三皇纪

盘古氏

纲 盘古氏首出御世。

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天皇氏

纲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纪 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地皇氏

纲 地皇氏,继天皇氏以治。

纪 一姓十一人,继天皇氏以治。爰定三辰,是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人皇氏

纲 人皇氏,继地皇氏以治。

纪 一姓九人,继地皇氏以治。相厥山川,分为九区,人居一方,故又曰居方氏。当是时也,万物群生,淳风沕穆,主不虚王,臣不虚贵,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亦号九皇氏,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有巢氏

纲 有巢氏构木为巢。

纪 太古之民,穴居野处,与物相友,无有妎伤之心。逮后人民机智,而物始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巢氏作,构木为巢,教民居之,以避其害。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实。未有火化,饮禽兽之血而茹其毛。先取其皮蔽前,后取而蔽后。号曰有巢氏之民。

燧人氏

纲 燧人氏钻木取火。

纪 自有巢氏教民巢居,然犹未知熟食也。燧人氏作,观星辰而察五行,知空有火,丽木则明,于是钻木取火,教民以烹饪,而民利之,故号燧人氏。以为燧者,火之所生也,乃别五木以改火,顺四时而遂天之意,由是火之功用洽矣。时未有文字,燧人氏始作结绳之政。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谓之遂皇。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丘。

五帝纪

太昊伏羲氏

纲 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

纪 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纲 作都于陈。

纲 教民佃渔畜牧。

纪 人生之始也,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其父,知有爱而不知其礼。卧则呿呿,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网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故曰伏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又曰庖牺氏。

纲 画八卦,造书契。

纪 太昊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龙马负图,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

纲 作甲历,定四时。

纪 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岁以是纪而年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东西南北以是纪而方不惑。

纲 制嫁娶。

纪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纲 以龙纪官。

纪 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于是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陆居北,赫胥居南,昆连居西,葛天居东,阴康居下,分理宇内,而政化大洽。

纲 造琴瑟。

纪 太昊作荒乐,歌扶徕,咏网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基。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以通神明之贶,以合天人之和。桑为三十六弦之瑟,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是兴焉。

纲 帝崩,葬于陈,神农氏继世践位。

炎帝神农氏

纲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

纪 少典氏之君娶于有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纲 都陈,迁于曲阜。

纲 初蓺五谷。尝百草,制医药。

纪 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蓺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斯民居安食力,而无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号曰神农氏。

纲 始为日中之市。

纪 炎帝之世,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始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纲 以火纪官。

纪 因火德王,故以火纪官,为火帝。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纲 帝崩于长沙茶乡。

传八世,至榆罔而亡,有熊氏继世而立。

黄帝有熊氏

纲 黄帝有熊氏,以土德王。

初,神农氏母弟世嗣少典为诸侯。帝榆罔之世,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

纲 及炎帝战于阪泉。

纪 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炎帝榆罔弗能征。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榆罔欲侵陵诸侯,诸侯益叛之。轩辕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与榆罔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纲 诛蚩尤于涿鹿。

纪 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轩辕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军士昏迷。轩辕为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戮之。

纲 诸侯尊帝为天子,代神农氏以治天下。

纪 轩辕自涿鹿诛蚩尤还,天下诸侯共尊为天子,以代神农氏治天下。因其有土德之瑞,故号曰黄帝。

纲 以云纪官。

纪 帝初受命,适有云瑞之应,因以云名官,号为云师。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纲 立六相暨史官。

纪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风后明乎天道,太常察乎地利,苍龙辨乎东方,祝融辨乎南方,大封辨乎西方,后土辨乎北方。帝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

纲 立占天官。

纪 帝受河图,得其五要,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鬼臾占星,斗苞授规,正日月星辰之象,于是乎有星官之书。命羲、和占日,尚仪占月,车区占风。

纲 命大挠作甲子。

纪 帝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始作甲子。

纲 命容成作盖天及调历。

纪 帝命容成作盖天,以象周天之形。综六术,以定气运。问鬼臾上下周纪,以作调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策,得宝鼎。鬼臾曰:“是谓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乃迎日推策,造十六神历,积邪分以置闰,配甲子而设蔀。于是时惠而辰从矣。

纲 命隶首作数。

纪 帝命隶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

纲 命伶伦造律吕。

纪 帝命伶伦取竹嶰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又制十二筒以象凤凰之鸣,而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生六律、六吕,候气之应,以立宫、商、角、徵、羽之声,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变,推律历之数,起消息,正闰余。

纲 命荣猨作十二钟。

纪 帝命荣猨铸十二钟,协月筒以和五音,立天时,正人位焉。

纲 命大容作咸池之乐。

纪 帝命大容作承云之乐,是为云门、大卷,命曰咸池。

纲 作冕旒,正衣裳。

纪 帝作冕,垂旒充纩。为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五采为文章,以表贵贱,于是衮冕衣裳之制兴。

纲 作器用。

纪 帝命甯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挥作弓,夷牟作矢,以威天下。

纲 作舟车。

纪 帝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邑夷法斗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由是车制备。服牛乘马,引重致远,而天下利矣。

纲 作合宫。

纪 帝广宫室之制,遂作合宫,祀上帝,接万灵,布政教焉。

纲 作货币。

纪 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以制国用,而货币行矣。

纲 作内经。

纪 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复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脉息;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纲 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

纪 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纲 画野分州,经土设井。

纪 帝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命匠营国邑,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万国以和。遂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分之于井而计于州,则地著而数详。

纲 屈轶生于庭,凤凰巢于阁,麒麟游于囿。

纪 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则指之,名曰屈轶。凤凰巢于阿阁,麒麟游于苑囿焉。

纲 帝崩于荆山之阳,葬桥山。子玄嚣践位。

纪 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少昊金天氏

纲 少昊金天氏,以金德王。

纪 名挚,姓己,黄帝之子玄嚣也。母曰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

纲 徙都于曲阜。

纲 凤鸟来集,以鸟纪官。

纪 少昊之立也,凤鸟适至,因以鸟纪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九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纲 作大渊之乐。

纪 时诸福之物毕至,作大渊之乐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渊。

纲 帝崩,葬于曲阜,高阳氏践位。

纪 葬于云阳,故又曰云阳氏。

颛顼高阳氏

纲 颛顼高阳氏以水德王,色尚赤。

纪 帝姬姓,祖黄帝,父昌意。初,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帝于若水。年十岁佐少昊,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绍金天氏政。初国高阳,故号高阳氏。

纲 都于帝丘。

纲 命五官。

纪 以少昊之四子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乃俾重为木正,曰句芒;该为金正,曰蓐收;修、熙相代为水正,曰玄冥;又以炎帝之子句龙为土正;而帝之孙黎为火正,曰祝融:是为五官。

纲 改作历象,以建寅月为历元。

纪 帝制历,以孟春为元。是岁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历营室,冰冻始泮,蛰虫始发,鸡始三号,鸟兽万物,莫不应和,故帝为历宗。

纲 作承云之乐。

纪 帝命飞龙氏会八风之音,为圭水之曲。以召气而生物,浮金效珍,于是铸为之钟,作五基、六英之乐以调阴阳,享上帝,朝群后,名曰承云。

纲 帝崩,葬于濮阳,高辛氏践位。

帝喾高辛氏

纲 帝喾高辛氏,以木德王,色尚黑。

纪 帝姬姓,名夋。祖曰少昊,父曰极。生而神灵。年十五,佐颛帝,受封于辛。年三十,以木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基于辛,故号高辛氏。

纲 都于亳。

纲 作六英之乐。

纪 帝命咸黑典乐,为声歌,名曰六英。

纲 帝崩,葬于顿丘,子挚践位。

纪 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既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与帝禋祀上帝而生弃,为舜后稷,其后为周。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祈于高禖,有飞燕之祥而生契,为舜司徒,其后为商。三妃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而生尧,是为陶唐氏。四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挚。帝崩,子挚嗣立。

纲 帝挚尸位九年而废,诸侯尊弟放勋践位。

纪 挚在位九年,荒淫无度,不修善政,诸侯于是废之,而推尊尧为天子。

帝尧陶唐氏

纲 甲辰,唐帝尧元载,帝自唐侯践天子位于平阳,以火德王。

纪 帝姓伊耆,名放勋,帝喾高辛氏之子,帝挚之弟,黄帝轩辕氏之曾孙也。帝母陈锋氏女,曰庆都,为高辛氏妃,感赤龙之祥,孕十有四月而生尧于丹陵,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耆,故曰伊耆氏。年十有三佐帝挚封植,受封于陶;年十有五复封于唐,为唐侯,故又号陶唐氏。挚在位九年,天人厌弃,诸侯尊帝为天子。年十有六,践天子之位于平阳。以火德王,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纲 命羲、和作历象,以授民时。

纲 乙巳,二载,命羲、和置闰法,定四时成岁。

纲 戊申,五载,南夷越裳氏来朝,献大龟。

纪 南夷有越裳氏,重译来朝,献神龟,盖千岁,方三尺余,背有科斗文,记开辟以来;尧命录之,谓之龟历。

尧之庭有草生焉,曰蓂荚,十五之前日生一叶,十五之后日落一叶,小余则一叶厌而不落,观之可以知旬朔,故又名历草。

纲 庚戌,七载,麒麟游于郊薮,凤凰巢于阿阁。

纲 乙卯,十有二载,巡狩方岳。

纲 癸巳,五十载,游于康衢,观于华。

纪 帝治天下五十载,游于康衢,儿童歌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老人击壤而歌于路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观于华,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富、寿、多男子。”帝曰:“辞,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封人曰:“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何事之有?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天下无道,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何辱之有?”

纲 癸卯,六十载,虞舜以孝闻。

纪 舜母死,瞽瞍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瞍爱妻后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适不失子道,孝而慈于弟,日以笃谨。年二十,以孝闻。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之器不苦窳。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纲 甲辰,六十有一载,洪水为患,咨四岳,举鲧,命为司空,俾乂。

纲 壬子,六十有九载,鲧治水,绩用弗成。

纲 癸丑,七十载,征虞舜登庸,二女嫔于虞。

纪 尧之子丹朱不肖,乃求贤自代,访诸四岳,岳曰:“有鳏民曰虞舜,瞽瞍之子。父顽,母嚚,弟傲,舜以孝道谐其家,使不至于恶。”帝曰:“我其试哉。”乃召用,命以位,以二女妻舜。

纲 帝试舜以事。

纪 尧将逊位于舜,先试之以事,以观其才德。乃使之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纲 舜举十六族。

纪 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曰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曰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纲 甲寅,七十有一载,舜流四凶族。

纪 帝鸿氏有不才子,号曰“浑沌”;少昊氏有不才子,号曰“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号曰“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号曰“饕餮”:天下谓之“四凶”。舜皆投之四裔。

纲 乙卯,七十有二载,舜使禹平水土,益掌火,弃教民播种,契为司徒,敷五教。

纲 丙辰,七十有三载,春正月,帝荐舜于天。舜受终于文祖。

纲 己未,七十有六载,制五刑。

纲 庚申,七十有七载,作大章乐。

纲 辛酉,七十有八载,舜巡狩方岳。

纲 神龟负文出于洛。

纲 癸亥,八十载,禹治水成功,因定九州贡赋,秉玄圭入觐告成。

纲 甲子,八十有一载,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纲 癸未,一百载,帝崩于阳城。

纪 帝之为君也,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白马,茅茨不剪,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太羹不和,粢食不毇。藜藿之羹,饭于土簋,饮于土铏。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展,奇怪异物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泆之乐不听,宫垣室屋不垩色。布衣掩形,鹿裘御寒,衣履不敝尽不更为也。

纲 乙酉,一百有二载,舜避尧之子居于南河之南,天下不归尧之子而归舜,舜于是践天子位。

帝舜有虞氏

纲 丙戌,虞帝舜元载,春正月元日,帝格于文祖,践天子位于蒲阪,以土德王。

纪 帝姚姓,名重华,瞽瞍之子。帝尧登庸而禅以帝位,摄政二十有八载。尧崩,丧毕,始践天子之位于蒲阪。以土德王,仍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纲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纲 命九官。

纪 禹为司空,弃为后稷,契为司徒,皋陶为士,垂为共工,益为虞,伯夷为秩宗,后夔典乐,龙作纳言,是所谓九官也。

纲 封朱于丹,以奉先祀。

纲 帝朝于瞽瞍,封弟象于有庳。

纲 禹、皋陶、益、稷相与陈谟。

纲 巡狩四岳八伯。

纲 丁亥,二载,求贤才,纳谏,立诽谤木。

纪 帝广视听,求贤才以自辅。欲纳谏,以闻其失。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置敢谏之鼓,使天下得尽其言。

纲 造五弦琴。

纪 帝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纲 戊子,三载,考绩。

纲 庚寅,五载,作箾韶乐九成,凤凰来仪。

帝以夔为乐正,命夔为二十三弦之瑟。夔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正六律,和五音,以通八风。重、黎欲益求人,帝曰:“一夔足矣。”

纲 甲午,九载,三考,黜陟幽明。

纲 己亥,十有四载,帝庸作歌。

纪 时景星出,卿云兴,百工相和而歌。帝乃歌之曰:“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烂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纲 丁巳,三十有二载,帝命禹摄政总师。

纲 戊午,三十有三载,春正月朔旦,禹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纲 帝命禹叙洪范九畴。

纲 复九州。

纲 庚申,三十有五载,命禹征有苗。

纪 时有苗弗率,帝命禹徂征。三旬,苗民逆命,禹班师。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纲 癸酉,四十有八载,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纲 乙卯,五十载,禹避舜之子,居于阳城。天下不归舜之子而归禹,禹于是践天子位。

夏纪

大禹

纲 丙子,夏后禹元岁,春正月,禹践天子之位于韩。以金德王,仍以寅月为岁首,改“载”曰“岁”。

纪 帝姒姓,名文命,崇伯鲧之子,黄帝轩辕氏之玄孙也。母有莘氏女,曰修己,生禹。长九尺二寸。帝舜举禹,使续父业。居外八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至是受帝舜之禅,践天子之位于安邑,即韩国也。以金德王,仍有虞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色尚黑,牲用玄,以黑为徽号。

纲 巡狩,会诸侯于涂山。

纪 禹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初,禹娶涂山氏女,名曰,生子启,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禹弗子,惟荒度土功。

纲 作大夏乐。建旗、旐以辨等级。

纪 禹命皋陶为夏籥九成,昭其成功也。

初,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禹命奚仲为车正,建旌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

悬钟、鼓、磬、铎、鞀,以待四方之士,曰:“导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启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常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恐其留吾门也。”一馈而十起,一沐三握发,以劳天下之民。

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是时天雨金三日。

纲 丁丑,二岁,皋陶薨。帝荐益于天。

纲 己卯,四岁,铸九鼎。

纪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纲 庚辰,五岁,巡狩。

纪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道,君王何为痛之?”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寡人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赎民之无卖子者。

禹济江,黄龙负舟,舟中人惧。禹仰天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予何忧于龙焉?视龙犹蝘蜓!”须臾,龙俯首低尾而逝。

纲 癸未,八岁,巡狩江南,会诸侯,戮防风氏。帝崩于会稽。

纪 初,禹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至是禹巡狩江南,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禹崩于会稽,因葬焉。

帝启

纲 甲申,夏后启元岁,诸侯奉嗣子践天子位。

纲 乙酉,二岁,伯益归政就国。帝亲政,大飨于诸侯。

纪 伯益归政就国于箕山之阴,启亲政,乃即钧台以飨于诸侯。

纲 丙戌,三岁,有扈氏大战于甘。

纪 时有扈氏无道,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启召六卿征之,大战于甘。不胜,六卿请复之。启曰:“今兹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班师,琴瑟不张,钟鼓弗考,不因席,不仍味,亲亲长长,尊贤委能,隐神期月,而有扈服,遂灭之。

纲 壬辰,九岁,王崩,子太康践位。

太康

纲 癸巳,夏太康元岁,王尸位,不修先王之政。

纲 辛亥,十有九岁,王畋于洛表,羿拒于河。五弟御母以从,遂都阳夏。

纪 太康畋猎于洛水之表,十旬弗归。有穷后羿,因民弗忍,拒之于河,不得归国。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太康既失国,不得归,遂都阳夏。

纲 辛酉,二十九岁,王崩于阳夏,后羿立太康弟仲康。

仲康

纲 壬戌,夏仲康元岁,命胤侯掌六师。

纲 秋九月朔,辰弗集于房。

纲 癸亥,二岁,命胤侯征羲和。

纪 惟时羲和沉乱于酒,遐弃厥司,至于日食大变,尚罔闻知;王命胤侯往征之。

纲 甲戌,十有三岁,王崩,子相践位。

帝相

纲 乙亥,夏后相元岁,徙都商丘。

纪 时权归后羿,相为羿所逐,居商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斟氏。

纲 壬午,八岁,寒浞杀羿。

纪 有穷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髠、尨圉而用寒浞。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娱羿于畋,外内咸叛。羿归自畋,家众杀而烹之。羿篡夏自立凡八岁,至是浞复杀羿而代之,不改有穷之号。浞因羿室,生浇及豷。

纲 壬寅,二十有八岁,寒浞弑王于商丘。

纪 浞使浇灭斟灌、斟而弑帝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夏遗臣靡奔有鬲氏。

猜你喜欢
  志第四 礼一·沈约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刘昫
  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脱脱
  七国考卷三·董说
  东行初录·马建忠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佚名
  凡例·吴任臣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中宗本纪·欧阳修
  萧孝忠传·脱脱
  再版记言·辜鸿铭
  王端毅奏议巻三·王恕
  卷六十四·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六·钱若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孤上,云)某姓李名敬,宇仲伯,见授洛阳府判,某有一女,年方十八,末曾许聘于人。今有新除洛阳县尹,是今年新进士,欲招他为婿。一壁厢安排下筵席者。(净上,云)来到洛阳叔父宅门首,我自过去。(做见科,云)叔父,受你孩儿两拜。(孤云)孩儿

  • 第二回 两地相思·蒲松龄

    且不说娘娘在蓬莱和众仙饮酒,却说吴彩鸾奉娘娘令旨,去取碧藕,一驾云头,到了华山,看不尽的景致。 [银纽丝]华山的景致尽堪也么夸,左是玉女右莲花,高搓桠头隔着星辰勾一揸,摸着南天门,邻着玉皇家。在山顶越发觉天大,斧劈皱来石头

  • 卷五百十六 列传三百三·赵尔巽

      ◎土司五   ○广西   广西为西南边地。秦,桂林郡。汉,始安。唐,桂管。宋,静江府。元,静江路。明建广西省。瑶、僮多于汉人十倍,盘万山之中,踞三江之险。明时,因元之旧,多设土司,以资镇压。叛服不常,韩雍之定藤峡,王守仁之

  •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十六·赵尔巽

      明安子昂洪、多尔济、恩格类、恩格类从子布当、布颜代 恩格德尔子额尔克戴青、古尔布什 鄂齐尔桑布尔喀图、弼喇什、色尔格克 阿济拜恩格图、鄂本兑、和济格尔、和济格尔子拜音达里、阿赖 布延阿尔沙瑚、阿尔沙瑚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三·乾隆

      汉【起高□帝五年己亥至孺子婴初始元年戊辰凡十二帝二百一年附新莽十四年更始二年共二百二十六年】  太祖髙皇帝  姓刘氏名邦陶唐氏裔刘累之后【春秋时在晋为范氏士防入秦还其处者为刘氏后自秦涉魏徙于丰】以

  • 大事记续编卷十·王祎

    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春正月帝朝原陵如元会仪【以夲纪修】觧题曰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百官四姓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防陵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賔随立寝殿前【薛综曰九賔谓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

  • 卷五十·宋·蒋一葵

    【神宗顼】 〔年十三居濮邸。一日,昼憩便寝,有紫气自鼻中出,盘旋如香篆,时以为瑞。〕 神宗天性俭约,奉慈寿宫尤尽孝道,慈圣太后尝以乘舆服物未备,因同天节作珠子鞍辔为寿,神宗一御于禁中,后藏去不复用;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佚名

    万历四十年十月辛酉朔享太庙遣武定侯郭大诚恭代○钦天监进万历四十一年大统历颁行天下○兵部覆建越在边外延袤三千里九种之夷实环居之自土官安世隆被弑之后统御无人或因部曲勾引或自猓夷突犯抢杀劫掳殆无虗日若欲大加

  • 卷之三百六·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二月。丙午。谕内阁、正蓝旗满洲都统奕谟等奏、北新仓支放甲米。不堪食用。将米样进呈。请旨办理一摺。据称该监督所呈米样。尚堪食用。至由廒由领出。皆系土米搀杂等语。此项米色。何以前后不

  •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佚名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嗣后各部司员有已用御史而该员素称得力者,仍许该堂官奏请兼

  • 补编二·佚名

    光绪十年中法交涉电报档南洋来电(八月初五日)闽省督抚等来电(八月初六日)南洋来电(八月初八日)南洋大臣来电(八月初十日)北洋来电(八月十一日)北洋来电(八月十一日)北洋来电(八月十二日)福州将军等来电(八月十四日)南洋大臣来电(八月十

  • 志卷第十九 高丽史六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七。宾礼。迎北朝诏使仪。○王出坐干德殿阁门副使以上先入殿庭肃拜次宰臣侍臣阁门南班肃拜 立后屈使馆伴执事俱入殿庭肃拜讫。 阁门舍人

  • 卷五·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五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於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营周居於洛邑而後去则宅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

  • 卷二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七易二纲领下问易曰圣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观俯察见得盈乎天地之间无非一隂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其数便自在这里非特河图洛书为然盖所谓数者祗是气之

  •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佛说菩萨摩诃萨应於般若波罗蜜多常勤修学耶。佛告善现,如是如是,我说菩萨摩诃萨应於般若波罗蜜多常勤修学。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於诸法得大自在。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一百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陀罗尼门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陀罗尼门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

  • 卷第十一(盈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一(盈字号) 甲子(周敬王四十三年起)丙寅(元王元年)癸酉(贞定王元年)辛丑(考王元年)丙辰(威烈王元年)癸亥(周威烈王八年止) (己亥)十祖胁尊者传法富那夜奢 胁尊者。中印度人。本名难生。处胎六十年。将

  • 柏岩感旧诗话·赵炳麟

    诗话著作。近人赵炳麟撰。赵炳麟,字竺垣,号柏岩,全州(今属广西)人。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监察御史,清亡不仕。有《赵柏岩集》。《柏岩感旧诗话》三卷,以记光绪朝及民国初年事为主,因事而存诗。赵炳麟身为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