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五    宋 萧常 撰吴载记十二

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有专对才累迁中大夫权使使於曹丕丕善之谓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畧时有余闲博览经传采摭精华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丕曰吴可征乎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否对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对曰聪明特逹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又曰吴王何等主也对曰聪明仁知雄畧之主也丕问其故对曰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知也据三州虎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大国是其略也丕奇其对权闻而嘉之拜骑都尉咨曰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权纳之

沈珩字仲山吴郡人少综经籍尤善春秋内外传权以珩有专对才乃遣使於曹丕丕谓曰吴嫌魏东向乎对曰不嫌丕曰何也对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又问闻太子当来信然乎对曰臣在东朝朝不坐宴不与若此之语所未闻也丕善之乃延珩自近谈论竟日珩随事应荅无所屈滞珩还言於权曰臣闻侍中刘?数为贼画奸计终不保其能久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我犯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且当省息他役惟务农桑以广军实缮治舟车增作战备抚养民兵使各得所尊延英隽奨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以奉使称旨封永安乡侯官至少府

郑泉字文渊陈郡人博学有大志孙权以为郎中尝谓曰卿好於衆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遭不讳之朝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後侍宴权欲怖之使提出付有司趣治罪泉临出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为出而屡反顾乎曰虽恃恩覆知无所忧至当出合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使聘於汉帝问曰吴王何以不荅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簒其位陛下以宗室之亲有维城之固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正义是以寡君不复书耳性嗜酒每曰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止而啖肴核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临卒谓所亲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後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

冯熙字子柔颍川人盖异之後也孙权为车骑将军辟为东曹掾迁立信校尉昭烈皇帝崩使熙聘吊还为中大夫後使於曹丕丕曰吴王若欲修宿好何为复遣使於汉熙曰西使直报问耳非有他谋又曰闻吴国比年灾旱人物雕瘁以大夫之明观之何如对曰吴王性识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敬礼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罚必加有罪臣下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积粟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富强之国也以臣观之轻重之分未可量也丕不说以陈羣与熙同郡使诱之啗以重利熙不为囘送至摩陂欲困苦之後又召还未至熙惧见偪不从则危身辱命乃引刀自刺御者觉之得不死权闻之垂泪曰此与苏武何异竟死於雒阳

陈化字元耀汝南人博览羣书气质刚毅长七尺九寸雅有威重为郎中令使於曹丕丕宴之谓曰吴魏峙立谁当平一宇内者乎化曰易称帝出乎震窃闻先哲知命旧说黄旗紫盖运在东南丕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岂复在东乎化曰周之初基泰伯在东是以文王兴於西丕笑而无以应心善其对使毕当还礼遗甚腆权以化使命光国除尚书令顷之还太常复兼尚书令正色立朝敕子弟废田业勿治产仰官禀禄不与百姓争利妻蚤殁以古事为监乃不复娶权闻而贵之以其年壮敕宗正妻以宗女化以疾力辞权不违其志年踰七十上疏乞骸骨遂家於章安卒长子炽字公熙少有志操全宗表称炽任大将军被召道卒

李衡字叔平本襄阳兵家子避乱渡江占籍武昌闻羊衟有知人之鉴往见之衟曰多事之世尚书剧曹郎才也时校事吕壹窃弄威柄大臣畏偪莫敢有言衟曰非李衡无能困之遂共荐为郎权引见衡口陈壹奸利数千言权有媿色无几壹败而衡大见信用後为诸葛恪司马恪死出为丹阳太守先是孙休在郡衡至数以法绳之妻习氏每谏衡衡不从会休立衡忧惧谓其妻曰不用卿言以至於此欲奔雒阳妻曰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过重既数加无礼於琅邪王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归何面目见士大夫乎衡曰计将安出妻曰王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於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可自囚於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直活而已衡从之自即拘有司休令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其遣衡还郡勿令自疑寻加威远将军授以棨戟衡每欲治产业妻辄不听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终勅其子曰汝母恶吾治家故穷如是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止一匹绢亦可足用既卒其子以白其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七八年矣必汝父遣为宅汝父常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橘当封君家吾荅曰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甘橘皆成岁得绢数千疋家道益饶云时有谷利者亦起於微贱少给事权左右建安二十年合肥之役师还权乘骏马在津桥北追兵卒至桥南已撤丈余利使权持鞍缓辔利於後着鞭以助马势遂得超渡权既免德之封都亭侯利以谨直亲近性忠果明亮言不苟且权甚爱信之权尝於武昌造大船新成名曰长安试泛之於钓台沜时风猛甚利令柂工趋樊口权曰当张头趋罗洲利拔刀向柂工曰不趋樊口者斩工即转柂入樊口风愈猛不可行乃还权曰阿利何怯也利跪曰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戱猛浪之中船楼装高解后颠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自是益贵重之常呼为谷而不名

赞曰咨珩泉化为主将命使事无阙所谓正固足以干事衡勇於摧奸利敢以弼违而陈夀皆不为之传至於曹氏之党如华歆之弑逆贾诩之残鸷国渊之祸贼必为之委曲覆护而妄誉其美其抑扬之际顾不谬哉

续後汉书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地理一·刘昫
  本纪第二 太宗·欧阳修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五十六·赵尔巽
  卷上·刘餗
  卷二十二·张九成
  卷二百四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凡例·高士奇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四·佚名
  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包天笑
  关永杰传·张廷玉
  第三节 侈靡之俗·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七·彭定求

        卷507_1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蒋防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   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卷507

  • 列传第二十四 申徽 陆通 弟逞 柳敏 卢柔 唐瑾·令狐德棻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六世祖钟,为后赵司徒。冉闵末,中原丧乱,钟子邃避地江左。曾祖爽仕宋,位雍州刺史。祖隆道,宋北兖州刺史。父明仁,郡功曹,早卒。徽少与母居,尽心孝养。及长,好经史。性审慎,不妄交游。遭母忧,丧毕,乃归于魏。元

  • 卷二百七十七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七月盡是年九月   秋七月丙辰,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司言,朱崖軍黎賊黃嬰等為寇。詔經略司令都大提舉管轄昌化、朱崖、萬安軍俞瑊飭兵備禦。   丁巳,詔邕、欽、廉州被害土丁之家,更蠲一料稅賦。   戊

  • 卷七十三·谷应泰

      ○修明历法   太祖吴元年冬十一月,太史院使刘基率其属高翼上《戊申大统历》。洪武元年冬十月,征元太史院使张佑、张沂,司农卿兼太史院   使成隶,太史同知郭让、朱茂,司天少监王可大、石泽、李义,太监赵恂,太史院监候

  • ◎“米统会副处长”顾戢人被捕经过·佚名

    第三方面军第三次发表的汉奸名单里面,有一个米统会的副处长顾戢人,论官阶不过是荐任,本来是可以邀免的,可是顾戢人同族的一位婶娘,却出头向第三方面军告发,因此也请君入瓮,做了阶下之囚。据说顾戢人的这位婶娘,是个寡妇,她的生

  • 绎史卷八十七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卿废兴上史记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絶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安砚方译【说明】关于越国的历史,《吴越春秋》记载说,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至少康时,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

  • 书録卷中·董史

    (宋)董更 撰江南后主李煜字重光浮休跋其书云江南后主书杂说数千言及德庆堂题榜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针钉似非笔迹所为欧阳永叔谓颜鲁公书正直方重似其为人若以书观后主可不谓之倔强丈夫哉山谷云观江南后主手改表草笔力

  • 卷三百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

  •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八人物志一百二十八列女传八八旗满洲列女传六镶黄旗包衣马甲官住之妻梁氏镶黄旗包衣护军参领达春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仓上头目五十七之妻洪氏

  • 卷下·佚名

    旧制:圣驾修省宫中,官衣青素,盖夏用屯绢,冬则元色紵也。省愆居在文华殿后,其制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馀,下不令墙壁至地,四围亦无比屋。熹庙辛酉而降阑陛尘封,上遇灾异凶荒,每临幸焉。后性慎,每裁抑外家、恩泽宫中,礼敎加严。于

  • 王制第九·荀况

    [题解]本篇阐述了奉行王道从而成就帝王大业的圣王的制度,论及王者的政治纲领、策略措施、用人方针、听政方法、管理制度、官吏职事等等,同时还论述了王制以外那些导致强大称霸、仅能安存、危殆、灭亡等后

  • 卷六·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六    元 许谦 撰小旻【小四十一变十九】王惑邪谋不能从善经一章言君邪辟不用善谋而用不臧二章言臣阿比共违善谋而从不臧一章之谋犹君之谋犹也二章之谋犹臣之谋犹也一章谋臧之谋指臣

  • 佛说处处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时。即当制己。制便念善。是为道人行。若布施财利。得之便计无常。不随身犯。谓不犯杀盗淫。是为不随身犯。出嗔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为出嗔恚意中大深声者。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六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六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更乐揵度首又世尊言有二乐。出家者所不应学。若于欲中染着乐。现世无事乐。云何于欲中而染着欲乐。云何现在无事乐。或作是说。忆过去欲所生乐者

  • 卷第三十·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十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续[穴/(丬*臬)]言序曰。昔余居荷山。因诸儒有所问辩。乃会通儒释。而作[穴/(丬*臬)]言。梓行已二十载。近因自浙反闽。再居鼓山。目系世变。时吐其所欲言。乃作续[穴/(丬*臬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佚名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乃太上所说,用于消灾延寿。内载五十一位上清天尊名号及忏悔文式。宣称凡清信男女,若遇灾病,当于本命日、甲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