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缜传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仁宗由于发生水灾征求正直的言论,韩缜上疏说:“如今国家的根本没有建立,无法笼络天下人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刘沆向朝廷推荐他有才能,任命为编修三班敕。在此之前,武臣不给亲人服丧。韩缜建议说:“三年服丧,是从古到今执行的礼制;晋襄公穿着丧服出征,是一时之事。”于是制定法令,从崇班以上听任他们服丧。任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孙扌卞尸位素餐;暂代陕西转运使薛向奔赴朝廷,枢密院就发布诏令授予转运使;刘永年由于是外戚升为防御使;内侍史志聪私自役使皇城亲从,韩缜都详尽地论说。仁宗为了罢免孙扌卞,停止薛向与刘永年的任命,而纠正史志聪的过失。升为侍御史、度支判官,离开京师任两浙、淮南转运使,调往河北。

夏人谅祚死,他的儿子秉常即位,派人请求册封。朝廷正责备夏人不尽职责,打算选派人诘问使者。韩缜刚好向皇帝辞谢,神宗让他前往。韩缜到驿站问罪,使者服帖,到晚上,将奏书奉上。神宗高兴,改为陕西转运使。进入京师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由于其兄长韩绛执政,改为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曾经设宴招待客人晚上归来,让傅京力喝酒,误随入州宅,与侍妾相遇,韩缜大怒,令军校用铁杖杀死他。傅京力的妻子拿着血衣,击打登闻鼓进行上诉,由此被降职,分司南京。秦人俗语说:“宁愿遇到小虎,不要遇到玉汝。”韩缜就是这样残暴。一段时间后,恢复待制,知瀛州。

熙宁七年(1074),辽使萧禧来议定北地的边界。召韩缜到馆迎客,于是回访,令他拿着图册到辽国君主那里,没能见到辽主就返回了。知开封府,萧禧又来,再次在别馆款待他。诏令乘坐驿车到河东,和萧禧分别划定地界,以分水岭作为界限。回复君命,被赐予袭衣、金带,为枢密都承旨,还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1082),实行官制,改为太中大夫、同知枢密,进知院事。

哲宗即位,授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席宰相蔡确与章..谋划诬陷东朝,到蔡确为山陵使时,韩缜公布他的罪行,这样东朝及外廷都知道了这件事。蔡确出使回来,打算让其属下高遵惠、张..、韩宗文担任好官职。宣仁后来询访韩缜,韩缜说:“高遵惠为太后伯父;张..是中书郎张..的弟弟;宗文,是臣下的侄儿。如今提拔选用不依照秩序,这样君臣各自私爱他的亲戚,又用什么来昭示天下呢?”于是任用被废止。

元..元年(1086),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议论韩缜才能低下声望轻,在先朝任奉使,割地六百里来送给契丹,边人对他怀着刻骨仇恨,不能让他位居相位。数十次上章,罢职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授予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易节奉宁军。请求告老,为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死,终年七十九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庄敏”。

韩缜外表庄重,因而以严厉著称。虽然任将相但却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建树,奉养丰厚,世人将他与晋朝何曾相比。儿子韩宗武。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刘昫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六·张廷玉
  卷二十八 漢紀二十·司马光
  卷之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五·佚名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吕思勉
  卷四十二·萧常
  卷五十二·张守节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汪藻传·脱脱
  郭绪传·张廷玉
  卷二百·雍正
  吏学指南卷之六·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424_1 【贺雨】白居易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

  • 陈慥·唐圭璋

      慥字季常,表神人。尝与苏轼游。晚年隐居于光州、黄州间,自号方山子。   无愁可解   国工范日新作越调解愁,洛阳刘几伯寿闻而悦之,戏作俚语之词,天下传咏,以谓几于达者。龙丘子犹笑之。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

  • 第二折·关汉卿

    (老夫人上,云)昨日选定今日是吉日良辰。梅香,门首觑者,则怕学士来时,报我知道。(梅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姑娘选定今日好日辰,不曾衙门里去。肯分的姑娘又来请;便不来请,我也索去。可早来到门首。梅香,报复去,道温峤来了也。(梅香

  • 卷334 ·佚名

    宋太宗 逍遥咏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宋太宗 逍遥咏 还丹百数细须寻,以验从来道理深。 火候混成如白屑,水中

  • 卷二十四·叶盛

    ●水东日记卷二十四释老侮孔子图熊天慵修大成殿记清风岭碑史官以心术为本李安成十九首注正统辨东里宁国府学记高元之变离骚魏国公临丧有礼○释老侮孔子图宋理宗朝巨珰有侮吾夫子者,令马远画一佛,中

  • 学史卷八·邵宝

    (明)邵寳 撰○酉【凡三十章】母在长安病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唐书皇甫无逸传】日格子曰蜀道远且难矣母能行与俱可也

  • 卷六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师古曰昆音户门反】景帝时为陇

  • 蔡佑传·令狐德棻

    蔡佑字承先,祖先是陈留圉地人。曾祖父蔡绍曾任夏州镇将,迁居高平,就在那里定居。祖父蔡护,魏景明初年,任陈留郡守。父亲蔡袭,在西部各州很有名望。正光年间,万俟丑奴在关中作乱,蔡袭离开贼人,抛下妻儿,东归洛阳。被任命为齐安郡

  • 王昙首传·李延寿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官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陽陵园。和堂弟王球一齐到了宋武帝那里,武帝说:“你们都是富贵世家,竟然能屈志从军。”

  • 中山王元英传·李延寿

    元桢的儿子元英,很懂事而又聪明机敏,善于骑射,懂音律,也略知一点医术。孝文帝时,任梁州刺史。皇帝南征,他担任汉中别道的都将。后来皇帝驾临钟离,元英认为皇帝亲征,势压东南方,汉中有可乘之机,上表请求追击讨伐,皇帝允许他的请求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四礼部祠祭清吏司丧礼五凡民公溘逝之礼子截发去冠纬夫人侧室女子妇等去簪珥剪发兄弟以下仆婢以上皆男去冠纬女去首饰设帷堂立丧主内丧主赴告於

  • 《章实斋先生年谱》(五十六至六十四岁)·胡适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先生五十六岁。是年先生仍编《史籍考》。(《与阮学使论求遗书》)先生自亳州到武昌时,仅携一妾自随,家口仍留在亳州。至是年家眷始自亳归会稽,先生所藏书之大部分亦于此时寄归,先生在湖北买楠木书橱十

  • 尚书集传或问卷下·陈大猷

      説命上  林氏曰古者祖有功宗有德创业之有功者祀以为祖守文之有德者祀以为宗其庙皆百世不毁商立庙制所祖者汤所宗者太甲太戊武丁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髙宗其制至汉犹存髙祖世祖皆为一代之祖前汉以文帝为太

  • 卷二十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二宋 陈经 撰牧誓【周书】此篇至牧而誓故谓之牧誓泰誓三篇未已也又有牧誓之篇圣人之重于用兵也如此诚以冐白刃涉锋镝驱民于万死一生之地其器则凶其事则危圣人岂敢轻乎牧誓乃临敌之时也读

  • 卷九·佚名

    △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法。於诸众生勤教化故。

  •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南京宣传部彭部长勋鉴:衮衮还都,喁喁望治!长才揽辔,作喉舌于邦家;儒者登坛,播丝纶于南朔。将见德声含咏,仁风飘十地之雄;相期道化,惠露洒三天之渥!昔居山野,曾挹霁光,谨布贺忱!维祈睿察!太虚叩啸。(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唐 不空译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亦名五支略念诵要行法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稽首无碍智  密教意生子  依

  • 清圣祖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一八○面一○八、○○○字)系选自「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康熙朝对台湾郑氏及台湾收入清代版图后所作措施之纪录。此一朝(一六六-~一七二二)中自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系在郑氏手中。初虽成功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