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吏学指南卷之六

狱  讼(争罪曰狱,争财曰讼,《易》注云:“反争也。”言之于公也,故讼字从言从公也。)

雀角鼠牙  言人遭讼,谓之雀角鼠牙之挠。《毛诗?行露》注云:“雀有咮而无角,鼠有齿而无牙。”故以雀言狱,鼠言讼也。

斗殴  相争曰斗,相击曰殴。

伤损  见血曰伤,见痕曰损。

骂詈  恶言凌辱曰骂,秽语相诟曰詈。

争竞  两强相辨曰争,两强相逐曰竞。

相诟  谓互相骂詈也。

相侵  谓两共伤害也。

手足  谓以手足殴伤人者,举手足为例,头击之类亦是。若撮挽鬓发、擒领、扼喉亦同殴例。

他物  谓以杵棒、砖石之类伤损于人者,即兵不用刃亦是。若坚硬皮靴鞋踢人及以蛇、蜂、蝎螫人者,并以他物论罪也。

汤火  谓以汤火之物及铜铁汁害于人者。

刃伤  谓以金铁,无大小之限,堪以害人者。

兵刃  谓以弓箭、刀梢、矛、钻、殳戟之属害于人者。

秽污  谓以臭秽之物污人头面及填塞口鼻者。

拔发  称拔发方寸者。谓量无发之所,纵横径各满寸。若方斜不等,围绕四寸为方寸。若不满方寸者,止从殴法。其拔须鬓以致偏缺,虽不及寸,亦准拔发方寸为坐。

堕胎  谓因惊殴堕落胎孕者。须辜肉子死,方坐此罪。若虽堕胎,子未成形,止从本殴法,别无堕胎之罪。

折肢  断而犹连,谓之折肢。谓伤折人肢骨,不堪执物者。

破骨  谓殴伤破人骨节者。

眇目  谓亏损其目而犹见物者。

瞎目  谓损其目,全不见物者。

髡发  谓以物割截人发者。

内损  谓殴人头面,其血从耳目出,及殴人身体,内损而吐血者。

跌体  谓伤人骨节蹉跌,失其常处者。

自伤残害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先王立法,不独禁其损害于人,而自伤残害者亦所不容盖自伤有成残疾者,有不成残疾者,[有]避事者,有非避事者,全在用法临时推意以决之。

家人共犯  谓一家数人共犯非违,其罪止坐尊长也。按《名例》云:“诸家人共犯,止坐家长。若侵损于人,以凡人首从论。”假有父子,合家同犯侵损于人之罪,并依凡人首从之法科断,似难独坐尊长。

须告乃坐  律设大法,礼缘人情,盖夫妻相殴,本出于其一时忿争,初非心怀怨恶而斗,苟不至死,虽夫妻之父母兄弟诉之于官府,皆不坐罪。若被殴者自告,则其心有憾,而恩义亦可见矣,然后依法科之。

亲闻成詈  凡为守令,听断虽明,不能使人无怨。人之有怨,则不能无詈,先王所谓退有后言,人情所不免者。苟詈之于耳所闻,目所亲见,方合以罪科之。若或詈于他人之前,传说而知,即与间谍僭愬无异,并宜勿论。

相须不相须  相须者,谓因人所殴致伤,理合保辜也。不相须,谓虽因相殴,而下有僵仆,或恐迫而伤,此则不因殴而有伤损,故难令犯人保辜也。

毁败阴阳  谓因斗毁人阴阳,致孕嗣废绝者。若孕嗣不绝者,非。

侵损  侵谓盗窃财物,损谓斗殴杀伤之类。

伤人要害  谓伤人头、面、胸、胁、脐、肠、虚怯去处者。

绝时而伤  谓忿争之后,各已分散,声不相接,去而复来杀伤者。

增加罪状  谓诬构平人,情规陷害者。

健讼  《易》曰:“险而健讼。”谓好争也。

称疑  谓事涉疑似,虚实难凭者。

告讦  《贾谊传》曰:“面相斥罪也。”赵广汉受吏民投书,使相告讦。

匿名  谓隐匿己名,假人姓字,僭投犯状,以告人罪者。汉曰匿名。

反坐  谓告人罪而涉虚,以其罪而罪之者。

诬告  谓造虚词情规陷害平人者。

悖逆  凌犯长上曰悖,忤意曰逆。

诋触  诃斥曰诋,唐突曰触,所犯轻于詈也。

咆悖  谓声怒相抗,不顺处分者。

告诉  谓伸其词理也。王莽政烦,不理告诉者多。

陈告  敷告曰陈,启讼曰告。

称奸  淫犯非理曰奸。

称孕  《素问》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至七七而天癸绝。”又《律义》曰:“妇人五十以上不复乳育,故妇人年十四以下五十以上不得称孕。”

保辜  保辜者,即保其罪名也。谓伤损于人者,依例保辜;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

伏辜  谓伏其罪也。

陈缴  谓两词相攀也。汉刘向《别录》曰“缴纷争言”。

紊烦  谓词讼乱而不简也。

愆犯  有过曰愆,误触曰犯。

冤枉  伸屈曰冤,以直为曲曰枉。

结案  《汉?孟尝传》:“结竟其罪。”《邓通传》曰“竟案”,谓结其公案也。

偿命  谓以死酬报也。

决罚  科断曰决,赎罪曰罚。

归结  谓事应杜绝也。

归断  谓事应究竟致罪者。

裁断  谓剖决也。汉将军苏建战败欲斩,卫青曰:“职虽当斩,令自裁之。”

讐嫌  旧有怨曰讐,事有碍曰嫌。

窒碍  于条相违曰窒,于理有碍曰碍。

违碍  谓事不合条也。

违犯  谓背其正道,干冒禁条也。

违戾  谓背正行邪,自乖其罪也。犹拂其意也。

禁断  谓明立罪赏,制人毋犯也。

禁治  谓文虽有禁,罪无的条者。

惩戒  设法禁止曰惩,防于未然曰戒。

约束  立法拘制谓之约束。《尔雅》注谓以法围挠束缚人也。齐田穰首申明约束。

酷法  谓用刑苛虐也。《汉?袁绍传》曰“篣楚并兼”,又曰“五毒俱至”。

他法  谓因拷囚立文,本法止有讯囚荆杖,其余悉为他法。

折证  分剖曲直曰折,指明事始曰证。

显证  谓知见争端之人也。汉曰左验,又曰证左。《汉?杨恽传》曰“左验明白”。言其当时在左右,知其事也。又陈遵曰:“左旁知状,谓之见证。”

元告  谓始讼人者。

被告  谓为人所诉者。

犯人  谓本身被告,应合坐罪者。

罪人  谓身有愆犯者。古者罪字从自从辛,秦以罪字相体皇字,故改为罪。昔夏禹见罪人而泣问。

干犯  谓相因致罪者。《汉后纪》曰“坐染其罪”。

干连  谓无罪被累者。秦有知见连坐法,《梁商传》曰辞所连染也。

家属  内曰家,亲曰属,谓同居有服之人也。

尸亲  谓死者之亲也。宋曰血属,今曰尸亲,又曰苦主,取被害之义也。

家口  父母、妻子并子之妻,谓之家口。

邻首  邻谓左右比邻之家,首谓坊正主首之类。

仵作  中人也。仵者,偶也;作者,任事也。《尔雅》曰:“偶者,合也。”阴阳相合则成偶,谓得中也。仵字从人从午,故万物至午则中正也。又午位属火,火明破诸幽暗,所以午作名中人也。

召保  谓安养听候也。

知在  谓常川存留也。

羁管  谓寄留以养也。

随衙  谓日逐守其公衙听对也。

推  鞫

鞫问  推穷狱讼曰鞫,询其情状曰问。

推问  穷究曰推。谓已有告言,事类推测而问者。

归问  指趋曰归。谓指证所告,归一而问者。

审问  详考是非曰审。谓结成文案,再须详情而问者。

录问  音虑,思也,疑也,审其冤滞也。谓不限文案已成未成,必须审问者。

询问  咨访而问者。谓兼听也。

廉问  即询问也。昔侯生讥秦,使人廉问尽坑之。

案问  谓未有告言,罪须立案而问者。秦始皇案问诸生。

考问  谓加刑也。汉赵飞燕考问班婕妤。

讯问  谓事有疑似,理合讯究而问者。又上问其下曰讯。

追问  谓事应追究而问者。

会问  谓事关他司,理须取会而问者。

根问  究其本末。谓虽有告言,事尚隐讳,而合问者。

磨问  谓事应研穷而问者。

体问  谓访其端由而问者。

取问  谓采彼事情也。

勘问  谓事应推鞫者。

诘问  责诮也,又究也。《左传》曰“子盍诘盗”。

驳问  谓案节不完,执意不同,理须驳难而问者。

擘问  《韵》注:“擘,开也。”即研穷磨问也。

隔问  谓两不睹面而问者。

究问  谓深求其情也。

对问  两相对鞫也。古对如此,汉文以言多非诚,乃去口从土。《赋》注云:“问鞫则情易见,偏听则辞难穷。”

约问  谓投下相关,应须相期而问者。

就问  谓如甲事到官,而又问乙事者。

劾问  谓推穷其罪也。《晋书》云问法有罪也。

举问  谓偶有愆犯,必须呈举而问者。

聚问  谓大辟案成,长吏聚录而问者。

盘问  谓再三穷诘也。

理问  谓治狱审鞫通称也。盖事之有理,如物之有抵,循之则治,逆之则乱,故曰理也。

情状  发之于中,察而知之曰情;形之于外,见而知之曰状。

平反  谓录囚覆奏,使罪从轻也。汉戾太子录囚多平反。

详谳  推究曰详,评议曰谳。凡诸狱疑者,虽文致于法,而人心不厌,必须申详其议罪者。

研穷  深究为研,尽情曰穷。

锻炼  《刑统》释文曰:“锻炼成罪,由屈架构也。”犹精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陶铸精熟也。

杂鞫  谓穷核其罪也。

讯掠  《通鉴》注:笞问也。

疑狱  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傍无证见等类。

良贱孳产

贵贱  身富位尊曰贵,卑下无位曰贱。《刑统赋释》曰:“贵贱之贱,君子有时居之。”

良贱  名编户籍,素本齐民,谓之良;店户、倡优、官私奴婢,谓之贱。《刑统赋释》曰:“良贱之贱,小人亦耻为之。”

人口  同居亲属曰人,役使驱贱曰口。

官监户  谓前代以来配隶相生,或今朝配役,隶属诸司州县无贯者,即今之断按主户是也。其断没者,良人曰监户,奴婢曰官户。

杂户  谓前代以来配隶诸司课役者。并不同百姓之属。

部曲  此等幼无所归,投身衣饭,其主以奴畜之,别无户籍,唯随本主籍贯,若此之类,名为部曲,及其长成,许得通娶良人。

客女  谓婢经放良,并出妾者。其部曲之女亦是。

倡优  伎乐曰倡,谐戏曰优。所谓伎乐歌舞之家也。

店户  谓亲当旅舍,及停止倡伎之类。

佃客  谓治田分利之人也。

媒保  媒合成婚曰媒,相托信任曰保。

随身  断约年月赁人指使者。古为随身,即今典产身良人也。

童仆  《说文》:“男子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皆从罪。仆者,给事之人也。

驱口  谓被俘获驱使之人。古者以罪没为奴婢,故有官私奴婢之分。荀子云赃获,即奴婢也。此等并同资财,故《刑统赋[释]》曰:“称人不及于奴婢。”其所生子女谓曰家生驱口,若驱口自买到驱口谓之重口,盖此流亦同财产耳。

奴婢  《周礼》:“男曰奴,女曰婢。”王莽时曰私属,今通称驱口。

户下户  谓奴婢放良,仍随本主籍贯,津贴差发之人。

游手  《唐?李翱传》谓不田而饱之人也。

好闲  谓不事生业之人。

恶少  《通鉴》注:“闾阎无赖年少者。”又非良善之称。

事产  营业谓之事,家财谓之产。

孳畜  生育乳化曰孳,积藏蕃养曰畜。

头疋  牛羊之类曰头,驼马之类曰疋。

蕃息  孳生畜产,谓之蕃息。

蕃殖  生息头口曰蕃,滋货种莳曰殖。

碾硙  上语骞切,磨上转石也。下五对切,磨下定石也。

邸店  收藏物货曰邸,卖物之处曰店。

勾  稽

稽迟  留滞曰稽,不速曰迟。

稽留  谓合施行而停滞者。

稽程  谓事有程限而不依期者。

稽缓  谓事应捷速,故有迁延者。

违慢  事有乖戾曰违,心所怠堕曰慢。

耽误  事近而故远曰耽,稽缓而乖谬曰误。

失错  差谬曰失,乖误曰错。

差池  事不相值,谓之差池,谓错谬也。又曰差池。《诗》云:“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疎虞  慢事曰疎,误事曰虞。

疎失  谓不为用心,事致差缪者。

疎漏  谓房院舟楫失于修治者。

疎脱  轻易败事,谓之疎脱。

怠慢  谓懒惰稽迟也。

玩慢  谓欺侮官事也。

打脱  谓事不干济,犹物自解也。

失误  应报不报曰失,妨于指准曰误。

破说  谓饰言分剖也。

推调  情涉窥避,谓之推调。又推者荡也,譬用手推开其事也。

虚调  不实曰虚,饰词曰调。

破调  谓装饰虚文也。

淹延  久留曰淹,久远曰延。

迟滞  事久不报曰迟,停止不行曰滞。

稽滞  谓迟留其事也。

逗遛  谓稽缓不进也。

违限  谓事有程限,过期不至者。

刁蹬  谓事应速而故意蹭蹬而阻滞者。

猜你喜欢
  帝纪第八 静帝·令狐德棻
  卷九·张廷玉
  名山藏卷之八十·何乔远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九·项笃寿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三·佚名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赵元淑传·魏徵
  张宗演传(附张与材等传)·宋濂
  卷一百二十九·雍正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傅斯年
  蔡光勚·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634_1 【狂题十八首】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

  • 卷八十四·彭定求

        卷84_1 【度荆门望楚】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卷84_2 【晚次乐乡县】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

  • 卷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 宋 陆游 撰 自笑 自笑平生醉後狂千锺使气少年塲那知病叶先摧落却羡寒龟巧缩藏药物及时希老健山家随日了穷忙凶年坐待新春麦莫厌清吟雪夜长 夜闻松声有感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风吹颿如箭激

  • 第三十六回 议和饯别上皇还都 希旨陈词东宫易位·蔡东藩

      却说太监喜宁,自叛降乜先后,尝导他入边寇掠,且阻上皇南还。上皇恨宁切骨,辄与侍臣袁彬密议,谋杀叛阉,但急切不能下手。宁亦最忌袁彬,诱彬出营,把他困住,亏得上皇闻报,亲往解救,方得脱身。彬乃与上皇定一密计,只说遣喜宁还国,

  • ◎宅怪·李定夷

    厦门禾山下八保某乡黄姓,建筑新屋,一座两进,护房两行。黄仅一妻两子女暨女俾佣媪,计六七人。屋既落成,即移居后进,其前进暂作厨房及婢媪宿舍所,养牲畜亦在前进。其厅堂常于夜间闻多人行走声、哭声、笑声。婢媪从房内隙中窥之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八十二·纪昀

    列传五代 【二】○五代二刘鄩牛存节 张归霸王重师 徐怀玉 杨师厚王景仁 贺瓌王檀马嗣勋 王虔裕 谢彦章刘鄩牛存节张归霸王重师徐怀玉杨师厚王景仁贺瓌王檀马嗣勋王虔裕谢彦章△刘鄩刘鄩密州安邱人少事青州王敬

  •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佚名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自汉、唐、宋以来,皆有石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异同归于一是,嘉惠艺林,昭垂奕

  •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六日又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至六月止,校书错悞纪过之皇八子仪郡王、皇十一子等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皇

  • 八、我是买东西的艺术家①·林语堂

    ①原题《论买东西》。通常人的意见,认为一个捧书本的人不宜做买卖。此中似有至理。孔子说"富而可求",虽然做马夫,他也愿意。的确,做生意有生意经,不懂这一行的人,投机无不失败。大贾富商,自有其天生的一副才干,何时应买进,何时

  • 卷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八典礼五【养老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逢圣夀六十正诞直省在籍诸臣及人民耆老赴京庆祝者四方云集三月初旬咸会阙下上命查耆老人数有水土不服习者令太医院察治是月初一日大学士王掞

  • 跋·佚名

    右《烬宫遗录》二卷,不知作者姓氏。专记崇祯一朝宫禁事。上卷尾注云:「长乐宫宦官钱守俊,国变后流落金阊,为黄冠后,住虞山致道观,与王君露湑往来,宫禁事皆所口述。」则作者似亦虞山人。如「光庙两李妃」一条;「迎孝纯后御容」

  • 备内第十七·韩非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故李兑傅赵王而饿

  • 卷二十一·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一宋 林之奇 撰高宗彤日      商书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彤日高宗之训高宗彤日高宗彤日越有雊雉此盖高宗之贤臣祖己也因雊雉之变进戒于

  • 文公·文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伯来会葬。夏,公孙敖如晋。秦人入鄀。秋,楚人灭六。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传】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賵,召昭公来会葬,礼也。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

  • 卷第四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云何不思议?诸佛种性云何不思议?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诸佛身云何不思议?诸佛音声云何不思议?诸佛智慧云何不思议?诸佛自在云何不思议?诸佛无碍云何

  • 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胡兰成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

  • 摩诃止观卷第十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十上第七观诸见境者。非一曰诸。邪解称见。又解知是见义。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之为见。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据文者生无证者死。夫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

  • 焦氏易诂·尚秉和

    尚秉和撰。十一卷,附录一卷。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本。作者尝以十余年之力著《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又辑其平日随注于《易林》简册上下四旁以参证诂训《易》义者,裒为是编。书名盖取以焦氏《易林》解诂《周易》之意。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