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传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年即非常聪明,与众不同,后进入太学,又考中进士。调任为婺州的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迁为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
徽宗亲自撰写了《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纷纷写诗进呈,只有汪藻写的和诗群臣里面没有人能够及。这时胡伸以文章出名,当时的人就编成顺口溜说:“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没有多久,汪藻被提升为《九域图志》所的编修官,再升著作佐郎。当时的宰相王黼与汪藻在太学时是同舍,关系素来不好,这样,汪藻就被迫离开朝廷通判宣州,又提点江州太平观,居此职凡八年,在整个王黼当权的时期不见用。
钦宗即位,召汪藻为屯田员外郎,再迁任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即位,召试中书舍人。这时高宗在扬州。汪藻多次上奏章论说事情,宰相黄潜善非常讨厌他,就借其他事情,罢免他的官,让他担任集英殿的修撰、提举太平观。第二年,他又被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升为给事中,又迁兵部侍郎兼侍讲,拜翰林学士。皇帝以他所御制的白团扇,亲自在上面写了“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个字送给他,士大夫阶级都对他羡慕。
适逢当时国家多事,皇帝的诏令多数都出自汪藻之手。汪藻曾论奏诸大将手中握有重兵,逐渐形成了国家内轻外重的局面,并且陈说了所以待将帅的三件事,后来十年形势的发展完全证明他所说的。他又上奏章说:“崇宁、大观以来,那些用钱贿赂当权的大臣和侍臣,像奴隶一样事奉宦官,以及开拓边境祸国殃民,因而取得职位名称,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至直秘阁和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的人,近年来对他们稍微有些削级和革职,可是从建炎开始,却对他们进行恩赦,现在又该甄别和恢复他们的官职,臣认为,何不依国初的惯例,这些人的官只让他们做到中大夫。”
高宗绍兴元年(1131),汪藻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他以颜真卿尽忠唐皇室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一事,上疏皇帝,请求褒扬颜真卿。皇帝于是下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汪藻在疏中又说“:古代有国家就必定有史书,因此记皇帝书榻前议论的,则有时政记;把柱下所见所闻的事实记下来的,就有起居注;类列而加以编排,就形成了每日大事记;修而成书,就称作实录。今天已经过了三十年,可是不再看到每日大事记,这怎么能够昭示于来世?臣请求就在臣所主管的湖州,允许臣寻访旧的官宦人家的文书,编集哲宗元符庚辰(1100)以来的诏旨,作为编写每日大事记的准备。”皇帝看了他的奏疏后,同意了他的要求。汪藻负责的史馆得以顺利开办。但是修撰綦崇礼却向皇帝上疏说不必在朝廷外面设局,这样湖州史馆就被迫停止。与汪藻同郡的人颜经又向朝廷投书控告汪藻购买大量的军食,汪藻因此被贬级停官。后复起用知抚州,御史张致远又上章弹劾他,他就被授予祠禄官。绍兴六年(1136),修撰范冲向皇帝上疏说:“每日大事记,是国家的大典,近来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被迫中止,臣恐资料遂因此散失,应该让他现在就闲职的时间再完成以前的事业。”皇帝于是就下诏颁赐给汪藻史馆修撰的伙食费,听任他自己招聘僚属进行编纂。绍兴八年(1138),汪藻向朝廷呈上他所修成的书,该书收集了自哲宗元符庚辰年(1100)至徽宗宣和乙巳年(1125)所有的皇帝诏旨,共计有六十五卷,汪藻因此再得升官,他的僚属鲍延祖、孟处义也都分别得到加级。汪藻升任了显谟阁学士,皇帝派使者赏给他茶叶和药。不久,汪藻知徽州,过了一年又徙知宣州。谏官弹劾他曾做过蔡京和王黼的客,因此被夺职谪居永州,屡次遇到大赦,都没有得到宽宥。绍兴二十四年(1154)汪藻终于逝世。
秦桧死了以后,汪藻得以恢复官职,并授予他两个儿子的官。绍兴二十八年(1158),《徽宗实录》修成,右仆射汤思退上疏,说汪藻曾纂集过诏旨,近来纂修的实录,所采用的材料十之七八是取自汪藻编的诏旨,汪藻实大有力于这部实录。皇帝于是下诏追赠汪藻端明殿大学士。
汪藻做官三十年,却没有房子可住。他博览群书,到老了仍手不释卷,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两汉书》。汪藻擅长对偶的文辞,一生著述很多,他所写的词,人们都争着传颂。他有六个儿子,分别取名汪恬、汪恪、汪怛、汪忄丙、汪懔、汪忄喜。
猜你喜欢 第四十九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八·佚名 哭庵传译文·易顺鼎 资治通鉴考异卷三十·司马光 第二卷 历代疆域图略(缺)·缪荃孙 金佗稡编卷十四·岳珂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八十·佚名 史记正义论例·司马迁 卷六十八·佚名 光緒九年·曾纪泽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