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蔡佑传

蔡佑字承先,祖先是陈留圉地人。

曾祖父蔡绍曾任夏州镇将,迁居高平,就在那里定居。

祖父蔡护,魏景明初年,任陈留郡守。

父亲蔡袭,在西部各州很有名望。

正光年间,万俟丑奴在关中作乱,蔡袭离开贼人,抛下妻儿,东归洛阳。

被任命为齐安郡守。

魏孝武帝西迁时,仍在函谷关以东。

后来才脱难西归,赐爵平舒县伯,授岐州、夏州刺史。

去世后,追赠原州刺史。

蔡佑聪明机敏,有操行。

蔡袭弃贼东归时,蔡佑才十四岁,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长大后,体力强劲,善于骑马射箭。

当时太祖在原州,召他为帐下亲信。

太祖迁到夏州后,任命他为都督。

侯莫陈悦杀害贺拔岳后,众将派使者迎接太祖。

太祖将要出发时,夏州第一大族弥姐元进等人密谋叛乱。

太祖暗中得知,预先同蔡佑商议活捉弥姐元进。

蔡佑说:“狼子野心,定会反咬一口,今日倘若活捉,倒不如一下杀掉。”太祖说:“这件大事由你决定吧!”于是召见弥姐元进等人入内议事。

太祖说:“陇山之贼叛乱,我与各位同心协力讨伐。

看各位似有不同意的。”太祖故意拿这话来挑动他们,乘机向蔡佑示意。

蔡佑立即外出,穿上甲胄拿着刀径直进来,瞪大眼睛,喝斥道:“与人早晨同谋,当晚就改变,难道还算人吗?我今日一定要斩掉奸人之头!”按剑逼近。

在座的人都叩头道:“愿意有所选择。”蔡佑又怒斥弥姐元进,将其杀掉,把他的党羽全部处死。

在座的人全都怕得发抖,没有人敢抬头看一下。

于是与众将结盟,同心消灭侯莫陈悦。

太祖因此对他了解而器重。

对蔡佑说:“我今天把你当做儿子,希望你像对待父亲那样侍奉我。”后来跟随太祖讨伐侯莫陈悦,将其击败。

又到潼关参与迎接魏孝武帝。

由于先后立功,封为苌乡县伯,食邑五百户。

大统初年,加宁朔将军、羽林监衔,随即授持节、员外散骑常侍,晋封侯爵,食邑增加一千一百户。

又跟随太祖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战于沙苑,都立下战功,授平东将军、太中大夫。

又跟随太祖在河桥作战,蔡佑下马,徒步格斗,亲手杀死数名敌人。

随从劝他上马,以防万一。

蔡佑怒道:“丞相待我如子,今日难道还顾念性命!”于是率领左右十余人,齐声大喊,杀伤不少敌人。

敌军看他没有后援,就围上十几层,对蔡佑说:“看您好像是个勇士,只要脱下甲胄投降,还怕没有富贵吗?”蔡佑骂道:“该死的人!我今天取了你的脑袋,自然会封公爵,何必假借贼人的官号!”于是把弓拉满,四面抵抗。

东魏人不敢逼近,就召来一个穿厚甲持长刀的人,直取蔡佑。

离蔡佑还有三十步,左右劝他放箭,蔡佑说:“我们的性命,全在这一支箭上,岂可发而不中!”敌人渐渐逼近,大约还剩十步远,蔡佑一箭射去,正中敌人面部,那人随弓弦声倒下,蔡佑用长矛将其刺死。

由于这样,激战数次,只损失一个人。

敌军稍微退却。

蔡佑也缓缓领兵而退。

这次战斗,我军失利。

太祖已经返回。

蔡佑到弘农,半夜与太祖见面。

太祖见蔡佑回来,疼爱地说:“承先,你回来,我就不担心了。”太祖心惊不定,无法入睡,枕在蔡佑大腿上,才得以安睡。

以功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三百户,授京兆郡守。

大统九年(543),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州前来归附。

太祖率军援助,与齐神武遭遇,在邙山交战。

当时蔡佑穿着明光发亮的铁甲,无人敢抵挡。

敌人都说“这是铁猛兽”,纷纷退避。

不久,授青州刺史,转任原州刺史,加帅都督衔,随即授大都督。

十三年,父亲去世,请求守满丧期,不被允许。

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衔,赐姓大利稽氏,晋封怀宁郡公。

魏恭帝二年(555),任中领军。

六官建立,授兵部中大夫。

当时江陵刚刚归附,各蛮族作乱,诏命蔡佑与大将军豆卢宁将其讨平。

三年,授大将军,赐给后部乐队。

论前后功劳,食邑增至四千户,另封一个儿子为县伯。

太祖有病,蔡佑与晋公宇文护、贺兰祥等人侍奉。

太祖驾崩,蔡佑悲痛追念不止,于是得了气疾。

孝闵帝登基,授少保。

蔡佑与尉迟纲都掌管禁军,轮流在皇宫值班。

当时皇帝信任司会李植等人,图谋杀害晋公宇文护,蔡佑常常流泪规劝,皇帝不听。

不久,皇帝被废除。

世宗即位,授小司马,少保职位不变。

世宗当公子时,与蔡佑关系特别亲密,这时礼遇更加隆重。

每次御膳有异常的美味,都停食以赏赐蔡佑;群臣入朝会宴,常常被单独留下,有时直到夜晚,列队举着火把,奏着乐,礼送蔡佑回家。

由于承蒙过分的礼遇,蔡佑常常托病躲避。

至于婚姻之事,尤其不愿意结交权贵。

不久,以原有官职代理原州刺史,随即又授宜州刺史,尚未到任,因气疾发作,在原州去世。

当时五十四岁。

蔡佑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与乡人李穆,在未当官时就同时出名。

曾经互相说道:“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博取富贵,怎能久处贫贱!”说完,二人大笑。

李穆就是申公。

他们二人后来都实现了当初的抱负。

跟从征战时,常常破围陷阵,冲在士卒之前。

回军之日,众将争功,蔡佑始终不去竞争。

太祖为此而常常叹服,曾对众将说:“承先从来不说他的功劳,我应当代他论功。”性格节俭,所得的俸禄都分给本族的人,去世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追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五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谥号为“庄”。

儿子蔡正承袭爵位。

官至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蔡佑之弟蔡泽,很爱学习,有才干。

最初担任魏国广平王参军、丞相府兼记室,加宣威将军、给事中衔。

跟随尉迟迥平定蜀地,授帅都督,赐爵安弥县男。

后升任司辂下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澧州刺史。

在州任上接受贿赂,总管代王宇文达由于他是功臣子弟,秘密上奏,将其赦免。

后任云阝州刺史,因不追随司马消难谋反,被杀害。

猜你喜欢
  列传六·薛居正
  卷十六史十二·何良俊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第一一二禀光绪五年五月十日一一三○六-二·佚名
  第六一甘结状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日一一二○七-二五·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七目录·佚名
  一二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谢恩折不谙体制事致刘墉等函·佚名
  中州人物考卷二·孙奇逢
  史纠卷三·朱明镐
  ·中元约·丁曰健
  卷五十二 蜀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陈寿
  亲征录·周必大
  ●牧令须知卷五·刚毅
  卷一百五·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二·陈衍

    一、语言文字,各人有各人身分,惟其称而已。所以寻常妇女,难得伟词;穷老书生,耻言抱负;至於身厕戎行,躬擐甲胄,则辛稼轩之“金戈铁马”、岳武穆之“收拾山河”,固不能绳以京兆之推敲,饭颗之苦吟矣。军人之能

  • ●古诗源卷八·沈德潜

    ○晋诗  刘琨  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故其诗随笔倾吐,哀音无次,读者乌得于语名间求之!  答卢谌  琨顿首。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

  • 南海之神·闻一多

    ——中山先生颂一神之降生炎风煽惑了龃龉的波浪;海水熬成了一锅热油——大波噬着小澜,惊涛扑着骇浪。妖云在摇旗,迅雷在呐喊,天是精铜的破镜一面;世界要变成一场大血战。贝阙里的老龙睡得不安,仿佛听见了一阵隐约的哭声,像是

  • 卷首下·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下乐歌【一百五十一章 补】补金史金初得宋始有金石之乐然而未尽其美也及乎大定明昌之际日修月葺粲然大偹其太常者即郊庙祀享大宴大朝会宫悬二舞是也教坊者则有铙歌鼔吹天子

  • 提要·朱朴

    臣等谨案西村诗集二巻补遗一巻明朱朴撰朴字元素海盐人当正徳嘉靖间与文征明孙一元相唱酬是集为其孙彩所编分上下二巻下巻附以集句诗余又别辑补遗一巻其近体格调清越超然出羣古诗差逊然亦不坠俗氛以不为王世贞等所奬誉

  • 贤君第十三·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君,孰为最贤?”孔子对曰:“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公曰:“吾闻其闺门之内无别,而子次之贤,何也?”孔子曰:“臣语其朝廷行事,不论其私家之际也。”公曰:“其事何如?”孔子对曰:“灵公之弟曰,灵公弟子渠牟,其

  • ●卷五·徐锡麟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万寿节,宴直隶各省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士庶年九十以下六十以上者于畅春园。六十一年正月,宴满汉文武大臣及斥退人员年六十五以上者三百四十人于乾清宫前。御制七言律诗一首,命与宴者各作诗纪盛,名曰

  •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王】 〔字禹玉。封岐公。监维阳郡日,王安石为幕官,陈升之为卫尉丞。时韩魏公出守是邦。初夏,圃内芍药开,有金腰带四朵,公召四人同赏,各簪一朵,后相继为相,果花瑞也。晚筑室南溪,号志堂居士,左右松竹,逍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奏绩本院官凡厯俸连閠计三年例给由考满六年九年皆然先具脚色事迹及过名有无呈掌印官以凭考核乃往吏部相见六品以下循廊至堂上送迎待以殊礼五品以上冢宰迎至后堂宾主坐送出移咨都察院掌院皆迎至后堂

  • 叙古千文·胡寅

    太和氤氲,二仪肇分。清浊奠位,乾坤为门。品物流形,睿哲超群。维河出图,显道之原。伏羲画卦,爰始斯文。俨埀衣裳,下臣上君。轩辕通变,成于华勲。意诚心正,万化生身。神禹胼胝,疏浚汩堙。底别九州,拯㧞垫昏。贡赋包篚,多寡适均。沐

  •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尔时

  • 在加尔各打孟加拉佛教会欢迎会讲·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讲──今天承孟加拉佛教会招集锡兰、暹罗、西藏等佛教徒,开会欢迎,觉得孟加拉佛教会做了各国佛教中心。我们来印度之前,虽然知道佛教思想,仍弥漫在全印度人的心坎中;但以为现时的印度,只有荒凉的佛迹,供人凭

  • 卷二·佚名

    △了知诸行相品第一之二尔时尊者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佛令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多。何故於今说大乘法。时尊者须菩提即白佛言:世尊,我所说大乘将无违彼般若波罗蜜多耶。佛言:不也须菩提,如汝所说随顺般若波罗蜜多。是时须菩提承

  • 坊记集传原序·黄道周

    臣闻之记曰礼禁乱之所繇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弃之者必有乱患乱患之坊莫大于春秋圣人本春以立礼本王以立刑本天以立命命以坊欲刑以坊淫礼以坊德三坊立而乱患息乱患息而

  •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

  • 卷第十六(声闻无学第四僧部第五)·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声闻无学第四僧部第五)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一  ·舍那婆私变雷电器仗为优钵罗花二 ·优波笈多出家降魔三·优波笈多不化犯重人令眷

  • 卷第三十·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三十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傅大士心王铭 观心空王  微妙难恻  无形无相  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  成就万德  体性虽空  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  呼之有声  为大法将  心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