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卓传
阮卓,陈留尉氏人。祖父阮诠,是梁散骑侍郎。父亲阮问道,是梁宁远岳陽王府记室参军。
阮卓年少聪明,立志研读经书史籍,擅长谈论,尤其擅长五言诗。性情至孝,其父随岳陽王出镇江州,染病去世,阮卓那年才十五岁,亲自从都城奔赴江州,水汤不入口有好几天。适值侯景叛乱,道路隔断,阮卓历经艰难险阻,把父亲的灵柩运回都城。途中遇到敌贼,阮卓因悲伤而面容憔悴,号哭陈述,敌贼同情他就没有杀他,并护送他出境。等到渡彭泽湖,在中流忽然遇到大风,船四次险些覆没,阮卓仰天悲哭,不一会儿风停,人人都认为是阮卓的孝道感动了上天。
世祖即位,任阮卓为轻车鄱陽王府外兵参军。天康元年(566),调任云麾新安王府记室参军,并随新安王府调任翊右记室,兼撰史著士。后升任鄱陽王中卫府录事,调任晋安王府记室,著士之职不变。等到平定欧陽纥时,交..、夷獠往往相聚寇掠,阮卓奉命出使招安抚慰。交..连接日南、象郡,多金翠珠贝珍怪之物产,前后去的使者都得到了这些宝物,只有阮卓挺身还朝,衣物装束中没有他物,当时舆论都佩服他清廉。后升任衡陽王府中录事参军。入朝任尚书祠部郎。升任始兴王中卫府记室参军。
叔陵被翦除,后主对朝臣说:“阮卓一向不与逆党同流合污,应予以嘉奖。”至德元年(583),入朝任德教殿学士。不久兼通直散骑常侍,辅佐王话访问隋。隋主早闻阮卓之名,就派河东薛道衡、琅邪颜之推等,与阮卓在酒席上谈论赋陈书诗,赏赐丰盛,盛礼款待。回朝后任招远将军、南海王府谘议参军。因眼病不去就职,退居乡里,改建亭宇,修山池,植花卉草木,招来宾客朋友,以诗文酒宴自娱。祯明三年(589),入隋,行到江州,追忆感怀父亲的死,于是染疾而死,时年五十九岁。
当时武威有一位名叫陰铿的人,字子坚,是梁左卫将军陰子春的儿子。年幼聪慧,五岁就能背诵诗赋,每日可背诵千言。长大后,广泛涉猎经史纪传,尤其擅长五言诗,在当时颇被推重。初任梁湘东王法曹参军。天气寒冷时,陰铿曾与宾客朋友宴饮,看见送酒器的人,就拿酒炙热后交给他,同他一起坐着的人都笑他,陰铿说:“我等终日畅饮,但拿酒器的人却不知道酒的味道,这没有人情味儿。”侯景之乱时,陰铿曾被反贼擒获,有人救了他,他问其中缘故,就是上次送酒器的人。天嘉年间,任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曾和群臣聚饮赋诗,徐陵把那件事告诉了世祖,当日召陰铿参加聚饮,让他赋新成安乐宫,陰铿拿起笔一挥而就,世祖非常喜欢欣赏。连续迁任招远将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不久去世。有集三卷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张廷玉 卷三·龙衮 东都事略卷一百·王称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二、“五星聚,黄河清”的·雍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八·胡宏 一百七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代理盐差所得馀银尽归曹(禺页)补帑摺·佚名 六○三 军机大臣奏发下明人奏疏遵旨掣出拟选各篇谨将原书呈请销毁片·佚名 敬乡录卷八·吴师道 文天祥传·脱脱 卷九十一·杨士奇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李有棠 第十五章 定桂讨贼军之成立与陆荣廷政权之覆灭·李宗仁 李锡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