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五

雍正十二年七月

上谕五道

初四日四川总督黄廷桂奏署大宁县知县李梁园试用一年请准实授奉

上谕凡命往各省人员多系不应即选之人因该督抚等奏请差委需员是以命往此等人员该督抚等自应先行差委试看果有劳绩再令署印署印果优然後题补或该省悬缺需人一到即行委署更当留心访察必实有政绩可嘉方行题请实授如此则命往人员无苟且侥幸之心益奋勉於职守今黄廷桂奏请署大宁县知县李梁园实授一案据称该员试用已满一年居官谨饬堪以实授等语是伊错会一年期满之旨不论効力之多寡才具之短长但以一年为期便行题请则庸才皆可计日以待实授岂鼓励官方之道乎况该督出具李梁园考语只有居官谨饬四字则其才具中平又无差委効力之处可知此奏甚属徇情错误李梁园实授之处不准行嗣後各省命往人员题请实授者着该督抚将差委効力及署印实在政绩一一叙入本中具奏如果系卓越之才即不满年限亦可声明题请该部可将此通谕各省督抚知之

初五日奉

上谕从前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派往北路出征之兵丁在外已经数年应另派兵丁前往更换着四省督抚提督每省选派精锐兵一千名所有一应衣装等项令各该省於存公银两内动支应用务须豫备齐全候谕旨到日即行起程

十八日奉

上谕据湖广总督迈柱奏请将江陵县知县周珙调补巴东县蕲水县知县汪歙调补江陵县该部查得周珙任内有参罚各案而承追未完之件尤多从前州县有司陋习每遇承追衆多之任则夤缘上司题请陞调他处以避本任之参罚今周珙调补情节未必似此但恐行之日久州县官员将谓承追之件无关考成视同膜外非所以惩贪重帑之道也且该督既称周珙历练老成竭力办公何以尚有种种承追未清之案惟是苗疆要地一时无合例之员着照所请将周珙汪歙准其调补嗣後督抚等倘有以承追未完之员题请陞调者朕不概准若系卓越之才可於本内声明具奏将此通谕各省督抚知之

二十日奉

上谕西北两路用兵已经数年将士効力戎行久在边外朕心深为不忍再四思维或应乘此兵力全备直进贼境俾军务早完以息将士或应遣使往彼谕以利害俾其醒悟二者未能遽定特召两路领兵将军来京与办理军机之大臣悉心计议伊等意见亦不画一朕思军务关系重大应博采衆论详愼筹画着王公满汉文武大臣公同会议各抒己见据实具奏

二十一日奉

上谕凖噶尔一部落习尚贪残世济其恶策妄阿喇布坦老奸巨猾狡狯非常当其跳梁之时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审观形势洞悉机宜曾密谕曰彼地辽远我往则我师徒劳彼来则彼衆受困是以

皇考经理八九年惟令两路将军陈师於边境以待之即富宁安傅尔丹之屡次袭击者亦欲诱之使来便於邀击而贼究不至富宁安等亦未多获而归此当日之情形也及朕即位之初筹画边事敬佩

皇考之明训确知策妄阿喇布坦之奸顽持重不肯妄行又因将弁兵丁等久役於外勤劳可念於是将两路兵马撤回暂令休息其间因清画疆界一事彼此遣人讲论往还数次朕则开诚布公彼则支吾巧诈朕仍隐忍姑容之未几策妄阿喇布坦身故伊子噶尔丹策凌继其部落朕知伊少年狂肆乖张异於其父必有侵扰衆蒙

古之举不得不预为防范且其人孟浪无知轻躁任性若激之使忿诱之使来俾贼衆冒昧而前我师就近擒剿可惩凶除暴使边塞永享安静之福是以复於两路边界驻劄大兵以张声势命理藩院与彼文书中多责以难从之事无非欲为诱敌之计使其自投罗网也至於命将一事因岳锺琪久在西陲深悉用兵之道问之於伊亦踊跃从事是以命为西路大将军傅尔丹虽用为北路大将军朕恐其才具不能胜兹重任爰允廷臣之推举继遣查弼纳为副将军命往军前伊陛辞之时朕谆谆详谕应凖备完密度势审机务为万全必胜之策实冀专阃之大臣戮力同心不负朕之简用也乃噶尔丹策凌轻举妄动果不出朕之所料於雍正八年冬月发兵侵犯西路此正合朕之初心我师击贼之机会也而岳锺琪来京陛见请将大将军印务交与纪成斌署理前此岳锺琪身在军营一切军务全无布置竟将驼马牲畜十数万置於贼人来路之旁供其掠取而纪成斌庸懦不堪於贼人来犯之时畏缩惊惶一筹莫展以致贼人得志而去次年即以全力向我北路是时北路领兵大臣与喀尔喀皆怀贼人断不敢来犯北路之心一切军需竟未预备齐全傅尔丹查弼纳等复误听俘虏欺诳之言并不奏闻请旨一面领兵轻进一面奏报彼时朕即向廷臣言之贼人恐有诡诈我师此进甚不妥协未几奏至我师果致败绩查弼纳以血气之勇负朕委任之恩若非临阵捐躯亦难逃於国法雍正十年正月贼人只以七千之衆来犯西路深入哈密塔尔纳沁地方此乃易於大创之机会而岳锺琪身坐军营调度乖舛俾既入网罗之兽又得从容逸去此西路军营人人切齿痛恨者於是贼志愈骄料西路彼时不能行动於雍正十年秋月倾其丑类以向北路越过察汉叟尔军营直至额尔得尼昭地方副将军额驸策凌等领兵追至奋勇击杀殱其精锐将及万人余贼丧胆偷生乘夜逃遁朕於查克拜答里克一带预设重兵一万四千余以遏其归路似此残败之贼诚如釜底游魂况只相隔百余里此地将军但遣官兵堵截擒击便可使之一骑不返而凖噶尔之事可以易於完结乃马尔赛等坐守空城一旅不发贼至不击贼去不追俾余孽犹存边氛未能即熄马尔赛之罪诚擢发难数也总之朕之筹画於事先者虽未有爽而臣工之失机於临事者不一而足亦皆朕无能不明之咎以上情由皆办理军机大臣及两路领兵之大臣所共知共见者今贼人自额尔得尼昭大创之後畏我兵威守伊故智且将游牧之地迁徙远去以避我师目下不敢复以大衆近我边界者历然可知看此情形两路军务一时难以吿竣而将士等出征在外已历数年朕心时深轸念再四思维或应乘贼穷乏之际我兵齐备之时直进贼境或应遣使往彼晓谕利害以醒愚顽二者未能遽定特召两路领兵将军来京与办理军机之大臣悉心计议据北路副将军额驸策凌西路署大将军查郎阿奏称两路兵丁合计十万有余跟役将近十万以二十万之衆加以壮健之马驼充足之粮饷若直入贼境无往不克况北路大兵已在科卜多地方进取亦属近便等语朕以军务关系重大复令在朝王公满汉文武大臣公同集议今览所奏意见亦不画一据两路将军皆言兵力有余士气奋勇而从贼境脱回之人及彼地投顺我朝之人俱言贼势穷蹙人心离散似此则遣兵进讨未尝不可但

皇考当年圣意与朕本心俱不欲劳师远涉而驻兵防守边界又未免时日躭延将士久劳朕心不忍朕意且遣使臣前往凖噶尔面见噶尔丹策凌晓以利害谕以寛大之恩旨开其迷悟从此画清疆界彼此不得踰越着北路大将军平郡王将进驻科卜多之大兵仍撤回察汉叟尔以释贼人疑惧之心若噶尔丹策凌闻朕谕旨启其悔心之萌一一遵行则两路大兵俱可徐徐议撤傥仍执迷不悟怙恶不悛俟使臣回京之日另作计议为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卷三商部下·赵璘
  第九回 掷果误投怀王爷涎脸 看花齐拍手公子开心·陈蝶仙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下诏罪人,破格用己”·恽逸群
  清波杂志卷十一·周煇
  象台首末卷二·胡知柔
  卷二·蛤仔难纪略谢金銮·论证·丁曰健
  王殷传·薛居正
  卷首·吴师道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雍正
  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589_1 【送张郎中赴睦州】李频   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夹岸清猿去,中流白日低。   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   卷589_2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李频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北粉蝶儿】(外、末冠带上)(外)玉漏将阑,望金门晓光星灿。步彤庭,环珮声寒。(末)皂囊孤,白简冷,鱼肠偷看。今日里结绶弹冠,还须要批龙鳞,把老奸翻案。(外)下官邹应龙,官授监察御史。(末)下官林润,官授兵科给事。(外)我兄弟

  • 巻二十七·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七明 胡震亨 撰谈丛三有唐吟业之盛导源有自文皇英姿间出表丽缛于先程宗材艺兼该通风婉于时格是用古体再变律调一新朝野景从谣习寖广重以德宣诸主天藻并工赓歌时继上好下甚风偃化移固宜

  • 卷六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乐圃余稿【一】朱长文字伯原其先越州剡人家吴郡嘉祐四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改许州司户防军充苏州教授筑室郡西表曰乐圃乡人称为乐圃先生绍圣间除秘书省

  • 王司马集题词·王建

    王司马集题词王司马建字仲初颍州人登大历十年进士与中官王枢密名守澄者善司马自恃才高每多非刺一日酒中以汉桓灵信任中官起党锢兴废之事为讥枢密深恨之曰尔所作宫词百首天下传诵禁庭深邃何从而得也司马无以对枢密将劾

  • 《盛世危言》导读·郑观应

    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崇尚“重农轻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在这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大国里,人们习惯的经济生活方式是自行生产、自行消费。人民以温饱自足,以安定为福。丰衣足食可谓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九·佚名

    嘉靖五年十月辛亥朔时享太庙世庙遣瑞昌侯王桥驸马邬景和昌化伯邵蕙分祭七陵都督夏助祭□景皇帝陵寝○壬子以早灾诏免徵应天太平安庆徽州池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九府税粮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宁波台州严州温州欠

  •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禹贡》:扬州厥田惟下下,徐州厥田上中。似古时江以南田产不及江北。《周礼·职方氏》:扬州其谷宜稻。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地虽不限于江苏省境,已足见江南农产蕃殖事物代有变迁矣。明徐光启

  •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佚名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七月初八日,下书曰:“奉天承运英明汗谕曰:皇天祐我,授以基业。为国君者,唯恐有失天授之基业而兢兢业业固守之。汗委任之诸大臣等,自总额真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尔等应勤敏恪慎,殚心厥职,严守法度,严东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吏部左右侍郎樊鲁璞洪武元年任汪河直隶舒城人由掾史元年任程徐浙江鄞县人故元兵部尚书元年任李廷桂河南洛阳人三年任李思迪山东歴城人三年任顾贞三年任李瑛四年任宋骐五年任宋徳润直隶泰兴人由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翰林诸学士表学士非古官其职初散寓于中秘诸省至唐文皇开天策府而始有学士之目武后中复置北门学士间以亲昵充之如汉鸿都而加重其后至德宗朝始定设学士系衔于翰林与中书舍人对掌内外制然无定品徃徃寄禄于

  • 第八章 6·辜鸿铭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当先王将未成年的国君托付给他,或将整个王国的命运委托给他,这个人诚恳可靠,不管是生命中出现多大的危机,甚至

  • 劝修净土诗并序·省庵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

  • 卷第八·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八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佛事 鼓山天王殿上梁 栋隆斯吉。横开解脱之门。护法俨临。永作金汤之固。示众生归元之路。防僧海外侮之侵。自然海晏河清。风和日暖。更有究竟圆满一句。作么生道。坐断千

  • 济南集·李廌

    诗文别集。一作《济南月岩集》、《李方叔文集》、《李廌集》。宋李廌撰。廌卒后,其子集其文名曰《月岩集》,宋徽宗政和六年(1166),李之仪为序。序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本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著录为二十

  • 荈茗录·陶谷

    茶叶专著。宋代陶谷撰。约成书于宋开宝三年 (970)。原载《清异录》卷四,明代喻政除去第一条 (即苏廙《十六汤品》)后,改题《荈茗录》,作专书收入《茶书全集》。约一千字,分为18条,内容为茶的故事,即龙坡山子茶、圣杨

  • 四气摄生图·佚名

    本书作者采掇方书,搜罗秘诀、四季避忌,一年修行,而成此书。是一部四季摄生的专著。书中运用阴阳五行及天人相应的观点,按照四时与五脏的关系,较详细地论述了四时季节的变化与脏腑、五官、五味、饮食、睡眠、情志之间

  •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侯善渊

    古代内丹术书。宋侯善渊(太玄子)注。一卷。实为修炼时颂读的一篇咒词。据称颂读之可“护命养生,神明佑助”。咒词每句均加注解,以显明要义。如“我命著我”句注:“性命俱备,精气神全。颂曰:‘养气全神别有方,安魂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