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砺传

张砺,磁州人,早先在唐担任掌书记,迁任翰林学士。适逢石敬瑭起兵,唐主任命张砺为招讨判官,随赵德钧到河东援救张敬达。及至敬达兵败,张砺到了契丹。

后来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文采,提升为翰林学士。张砺遇事总是有言必发,无所回避,皇上更加重用他。不久,计划逃跑回故国,为骑兵追获。皇上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逃走?”张砺回答说“:我不习惯风俗、饮食、居处,心里总是郁郁不乐,因此想逃走。”皇上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待他,为什么还是让他因不得其所而逃走?张砺要是走了,你能再找回一个张砺来吗?”于是杖击彦英而向张砺致歉。

会同初年,升任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随从太宗讨伐晋国。进入汴京,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肆意杀人抢掠,张砺上奏说:“现在大辽刚刚得到中国,应该任用中国人治理他们,不能专用我国人及左右亲信。倘使政策和法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暂时得到中原也还是要失去的。”皇上不听。改任张砺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

不久,皇上北归,到达栾城便崩逝了。当时张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派兵包围了其府第。张砺正卧病于床,勉力支撑着出门见他们。萧翰数落他说“:你为什么要在先帝面前说契丹国人不可以做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出兵征讨有功,先帝留我守卫汴京,任命我为宣武军节度使,独有你以为不行。又诬陷我与解里喜欢抢掠别人的财物子女。今天我一定要杀了你!”敦促手下人将他拘锁起来。张砺大声抗言道“:此乃事关国家大局,维系国家安危之所在;所以我直言不讳。你要杀就杀,何必要锁起来呢?”麻答觉得张砺乃是重臣,不可擅自滥杀,便出面相救制止。当晚,张砺愤恨而死。

猜你喜欢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班固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五·汤球
  第一百三十九回 失名城杨师战败 兴大狱罗氏蒙嫌·蔡东藩
  卷之一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刘时举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佚名
  卷六·佚名
  卷十一·温达
  ●九 徙五国城·佚名
  徐陵传·姚思廉
  卫伯玉传·刘昫
  卷八十·佚名
  水部·佚名
  卷九·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二宋 黄大舆 编蓦山溪           曹元宠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小院无处着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疎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亷纤微孤芳一世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七·焦竑

      刑部四(侍郎二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二   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陳公堯墓誌銘(汪道昆)   通議大夫刑部右侍郎環浦鄭公世威神道碑(葉向高)   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靜菴先生洪公朝選□銘(林士章)   少司寇可

  •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上)出使大臣曾纪泽译报勒当新报议论法国惟有取地以为质等事南洋大臣左宗棠函抄台湾道刘璈请调兵增守及吴镇贪鄙、闽督袒护同乡密禀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奏闽省防军续筹布置并委署台湾镇篆抄折北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十二月丁卯朔陕西阶州地震○升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左侍郎贾应春为右都御史兼右侍郎宁夏总兵姜应熊为都督同知巡抚王梦弼为右副都御史仍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佥事潘玙等副总兵孙朝等俱升一级初套虏数万人屯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十九·李锴

    世家十二曹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敬王三十三年凡六百三十六年传二十五世】叔振铎 大伯脾 仲君平 宫伯侯 孝伯云夷伯喜 幽伯彊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诗注在兖州陶邱之北雷夏河泽之野】

  • 第三六八禀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六--一·佚名

    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职员、生员、监生、业户、佃户、众铺户,禀举李沧玉为总理佥禀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芎蕉湾庄等职员吴肇光、生员黄文龙、邱龙章、职员林上青、监生彭嘉谟、赖志森、

  • 三一八 河南巡抚徐绩奏查缴应禁书籍板片折·佚名

    三一八 河南巡抚徐绩奏查缴应禁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河南巡抚臣徐绩跪奏,为查缴书籍板片事。案奉上谕:各省查出应禁书籍,一面将原书封固进呈,一面查明,如有板片,卽行解京交军机处奏闻削毁。仍饬各属传集地保,逐

  • 耶律休哥传·脱脱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父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少时有三公和辅相之器局。初时,乌古、室韦三部反叛,休哥随北府宰相萧干讨伐之。应历(951~969)末,为惕隐。乾亨元年(979),宋侵燕地,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兵

  • 卷二十七 渤海延琳之叛·李有棠

    〔高永昌附〕圣宗太平九年秋八月已丑,东京锡里军详衮大延琳囚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都指挥萧佛德等,遂僭位,号其国曰兴辽,改元天庆。初,东辽之地,自神册时来附,未有榷酤盐麦之法,关市之征

  • 卷三八·邱濬

    ▲礼仪之节(上) 《易》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程颐曰:“履,礼也。礼,人之所履也,为卦天上泽下。天而在上,泽而处下,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常履之道也。” 朱熹曰:“履,礼也

  • 卷十三·陆九渊

    卷十三 与郭邦逸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为重,失义为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轻重荣辱,惟义与否,科甲名位,何如损于我,岂足言哉! 圣贤与我同类,此心此理谁能异之。 气禀益下,其工益劳,此圣人、贤人、众人之辨也。

  • 卷一百七(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佚名

    △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二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譬如须弥山。若诸杂色至其边者同一金色。世尊,若有众生至菩萨边者,若瞋心。若净心。若欲染心。如是一切悉皆同一萨婆若色。世尊,我从今日於诸菩萨。生尊重心如须弥山。世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佚名

        婆薮槃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

  • 兵要·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作。据记载,诸葛亮著有《兵法》等军事著作,但大都已失传。此《兵要十则》,是流传下来的一些片断、载于《诸葛亮集·文集》。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诸葛亮以法治军的思想以及战法中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杜光庭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唐末道士杜光庭编。醮祭天地诸神齐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唐末杜光庭删定。述皇帝依科式向四方九天帝君、九地和太一元君普忏一切罪过。

  •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佚名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引,《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本经当出自六朝。述诣师及为师威仪。

  •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玄沙师备

    凡三卷。详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又作玄沙广录。唐代玄沙师备(835~908)撰,智严编。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内容编集上堂语、颂、上堂示众、方丈录、佛心印录等,卷末附林澄所撰之‘唐福州安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