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

宋 刘时举 撰

宋孝宗三

辛丑淳熙八年春正月上谕宰执曰徳夀宫提举陈源带浙西副总管赵汝愚谓内侍不当领兵政进呈太上亦以为然并改内祠遂诏自今内侍不得兼兵职永为定制 三月亲试举人以黄由为第一 诏临安府及诸路官私房僦不限贯百十分减三 闰月立臧否郡守法 夏五月宴讲筵官 六月赈绍兴府徽严等州水灾 知处州李士龙纳租多取加耗诏降一官 录范质后 吕祖谦以疾奉祠终于家祖谦五世祖公着以勲徳着闻四世祖希哲首从程氏游渊源所渐尤为深逺资禀特异闻道甚早其学本于累世家庭之所传博稽四方师友之所讲至今学者知向正学而尊前辈则其训廸之余功薫染之遗泽也嘉定八年諡曰成八月赵雄罢出知泸州时有言雄多私里党者于是命大臣进拟皆于姓名下注本贯封入遂为故事 以王淮为左丞相 诏见任宰执防諌子孙并与宫观岳庙俾为资考先是蔡京父子共政秦熺继之由是典型大壊帝深恶之 九月江浙湖北旱出爵募民赈济 冬十月谨出命经三省法 国子监簿喻良能进忠义颁之武举 诏以连嵗荒歉权罢贺雪赐宴十一月诏诸路赈饥 浙东提举朱熹入对奏论浙东救荒事乞劝谕推赏人乞拨赐米斛乞预放来年身丁钱上皆从之又奏推行建宁府社仓法于诸路又乞复白鹿洞书院本唐朝李渤所居有防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南唐升元中因建学馆买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后经兵火屋宇煨烬至是复之

吕中曰我朝京师有学诸州有学下至一邑亦有学其制备矣然古人比闾族党莫不有学则复白鹿书院其亦乡学之意欤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葢三千焉则传道育才不在辟雍泮水而在杏坛之上洙泗之间于此见乡学之有功也国家肇造之初为书院者有五曰嵩阳书院曰石鼓书院曰岳麓书院曰应天府书院曰白鹿书院今嵩阳应天二书院不可考而石鼓书院淳熙中得潘候时而复兴岳麓书院又得张朱二先生振之回视州县之学不过世俗之书进取之业其相去岂数百驿而已哉当文公乞复书院时朝野喧谓州县已有学校不必烦费文公之议曰先王礼乐之官与异端鬼道之居孰正孰邪三纲五常之教与无父无君之教孰利孰害今佛老之言大郡以千计中郡不下数十学校教养郡县仅一置焉而附郭之县或不复有其盛衰多寡相絶如此则其邪正利害之际亦已明矣今有司不能正于彼反疑其有所请于此不知其何说也

十二月雨电

壬寅淳熙九年春正月赈两浙饥 池州汪青坐盗发人冢诛后他卒事觉知非青罪诏推勘官吏赵粹中落职余责罚有差青家支给五年王淮奏陛下念一夫之寃存恤其家恩及幽明矣 诏劝民种春麦 夏六月诏侍从防谏举官堪充监司者各一二名 秋八月诏任子以品秩之崇卑立为定数宰相十人开封以上同执政八人太尉同侍从六人观察使至节度侍御史同中散大夫至中大夫四人右武大夫至通侍大夫同带职朝奉郎至朝议大夫三人职事官寺长贰监长至左右司谏开封少尹厘务及一年须官至朝奉郎并朝奉郎元带职人因除在京职事官而寄职者同武翼大夫至武功大夫同非侍从官无遗表外见行条格致仕遗表通减三分之一余分不减绍兴初中书舍人赵思诚上任子限员之议诏从官讨论至是始用廷臣集议行之 淮东蝗 辛巳大飨明堂 九月以王淮梁克家为左右丞相 冬十一月防州路饥

癸卯淳熙十年春正月上曰养兵费财国用十分几八分养兵周必大奏尚不止八分上曰今民间未裕江东浙西路州军寄招镇江诸军及武锋军嵗额人数可权免三年所有诸州未足之数特以蠲免 以黄洽为御史中丞 三月诏举制科 夏六月两浙水命赈之监察御史请禁伪学奏畧曰臣窃谓天下之士所学于圣人之道者未始不同既同矣而谓我之学独异于人是必假其名以济其伪者也邪正之辨诚与伪而已表里相副是之谓诚言行相违是之谓伪臣伏见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其説以谨独为能以践履为高以正心诚意克已复礼为事若此之类皆学者所共学也而其徒乃谓已独能之夷考其所为则又大不然不几于假其名以济其伪者耶臣愿陛下明诏中外痛革此习每于听纳除授之间摈弃勿用以示好恶之所在庻防多士靡然向风言行表里一出于正无或肆为诡异以干治体实宗社无疆之福从之 广西运司申昭州金坑五处递年所入不多若行废罢以裕民间甚便上从之 诏监司帅臣嵗举亷吏一二人 诏经理屯田和州屯田五百余所庐州管下三十六处建康府上元县五百余顷又襄阳府宜城县荒熟田七百五十顷令各处具田亩实数以闻 诏命官犯自盗枉法賍罪抵死者籍没家财取防决配必无容贷 秋七月广西盐复钞法先是官利其赢而自鬻久为民病至是诏罢官给官卖通行客钞 旱诏求言上谓辅臣曰朕心未尝放下一日之间天下定行一两遭又谓数日羣臣应诏言事并无及朕过失多言刑狱事刑狱自有成法王淮对曰陛下忧勤如此更有何过失可指 诏助役听从民便先是处州守臣范成大于本州令民间出钱助役谓之义役行之十六年后有右正言蒋继周言范成大倡为义役之説扰民壊法乞降睿防将处州及两浙有见行差役去处听从民便令官司不得干预其民间自难久行或不能息争讼仰州县照应物力 次差募从之监察御史谢谔言蒋继周所奏系是两项见行义役听从民便是行义役法也民间自难久行不能息讼依次差募是待差役法也是欲差役义役并行不曽名言尽罢义役访闻江东西诸路乘此颇有揺动葢民间旧因差役吏縁为奸当差之时枚举数名广行追扰望其脱免邀求货赂使之争讼至有累月而不定者所以吏人自为谚曰众人出钱一户入役民间因此多有困竭縁行义役遂颇便之胥吏束手无措日夕伺隙以败其谋近有饶州吉州人户赴防陈诉端有可悯乞下诸路应有义役当从民便其不愿义役及自有争讼乃行差役上曰前则蒋继周言处州守臣专行义役之今谔欲义役差役各从民便令照前降指挥施行 十一月朔日有食之 大阅于龙山 李椿卒椿为吏部侍郎极言宦官之盛衰系有国之兴亡靖康明受其权有以裁制之则国家免于前日之祸宦官亦保其富贵又门禁宫戒之外勿使预于人材政事又严士大夫兵将官与之交通之禁又言渡江以来茶法之谓官执劵市之园户州县嵗额取之于民广西盐法官自鬻之后改钞法漕计大窘以一路田租二十二万斛令民折而输钱至于吏禄兵粮稍无所给则又损其估以市于民曰和籴曰招籴椿请除民和籴招籴官民两便椿所言皆忧国利民之事及卒人皆为之流涕

甲辰淳熙十一年春正月辛夘雨土 诏救灾伤免覈实 甲午雨土 二月令两淮京西河北路阅民兵万弩手拘集比试每州解一二名赴枢宻院依四川义士例补授以示激劝 三月亲试举人以卫泾为第一太湖知县赵杰之有言其不丁继母忧者上谕宰臣王淮曰士大夫一被此名此身不可赎不须明言其罪止降一官上之忠厚如此 夏五月校书郎罗防请降配刑谓戢盗贼不可不弭逃亡之卒欲弭逃亡之卒不可不减刺配之法望诏有司将见行刺配情轻者从寛减降或议居役或编管他郡令其应配照淳熙元年指挥择其强壮者充军庶几配卒渐少不至于盗又四年八月臣曽言刺配之法始于晋天福间国初加杖用贷死罪窃谓前后创立配条若止令居役不离乡井则防于长奸不足以惩恶若仍用配法不恤防刺则面目一壊谁复顾借强民适长威力有过无由自新检照元丰刑部格诸编配人自有不移不放及移放条限政和编配格又有情重稍重情轻稍轻四等色目莫若依旧制防行而其他偶罹于罪皆得全其面目知所顾借可以自新省过弭销奸党诚天下之切务乞诏有司裁定施行建康府大平等州水命赈之 六月诏举制科诏不拘三嵗之制有合试人举官即以名闻明年春诏制举题免出注防 秋七月赈泉福兴化军饥 冬十二月熊克上九朝通略

乙巳淳熙十二年春正月知平江府常熟县曽棨犯賍监司傅珙刘颖失察并降官 上谕辅臣诸路狱案多稽滞其间久不决者各取一二件将上仍命罚之 二月雨雹 三月右正言蒋继周申禁胡服畨乐 夏五月地震 秋九月湖州台州水 冬十月诏戒将帅曰朕惟将帅之每在蔽功而忌能専已而自用故下有沉抑之叹而上无胜算之助殊不知兼収众善不掩其劳使智者献其谋勇者尽其力迨夫成效则皆主帅之功也昔赵奢解阏与之围始令军中有谏者死及许歴进北山之防而奢许诺卒败秦师奢为封君与亷颇同仕果何害焉卿当以奢为法母蹈徃仍刻石给赐诸将 十一月辛夘郊 十二月庚戌朔太上皇帝尊号加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八字太上皇后加备徳二字丙午淳熙十三年春正月庚辰朔庆上皇圣夀八十行庆夀礼乃大赦 夏四月诏以没官田产入常平 五月宴经筵官以进读陆贽奏议终篇赐侍读萧燧等御筵及金噐鞍马上召宰执赐酒从容诏曰自古人主读书少有知道知之亦罕能行之且如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二句人君岂不知自是不能行甚者但作歌诗如隋唐之君竟亦何补唐徳宗岂不知书然所行不至陆贽论谏谆复不已者原欲徳宗知而行之如魏徴于太宗则语言不甚谆复且当徳宗祸乱果何等时而与陆贽论事皆使中人传防其事有是非当面反覆诘难犹恐未尽中人传防又安能尽事机之防间不容发中人得防误事实多朕每事以太宗为法徳宗为戒 秋闰七月雨雹八月乙亥日月五星聚轸 九月求遗书户部言江西帅司乞以上供和籴折价钱上曰食与

货自是不同本是纳米今使纳钱以病民尤不可也冬十一月四朝国史成 梁克家罢相与在京宫观明年六月薨諡文靖 十二月利州路饥命赈之

丁未淳熙十四年春二月以枢宻使周必大为右丞相以参政施师防知枢宻院事 二月封节妇廖氏墓亲试举人赐王容以下及第出身有差 夏六月旱诏求言 衡州请修炎帝陵从之 秋七月赈台州绍兴府等州旱灾 九月令湖北京西措置民兵以三丁取一五丁取二十丁取三 冬十月大赦 乙亥太上皇帝崩遗诏太上皇后宜改称皇太后寻上宫名曰慈福上寻谕王淮等欲不用易月之制如晋孝武魏孝文

实行三年防服自不妨听政司马光通鉴所载甚详淮等奏通鉴载晋武虽有此意然后来只是宫中深衣练冠上曰当时羣臣不能将顺其美光所以讥之后来武帝竟欲行淮等奏记得亦不曽行上曰自我作古何害十一月诏皇太子参决庶务 诏定厯差

戊申淳熙十五年春正月置补阙拾遗 却防庆节进奉 三月葬高宗永思陵 夏四月祔高宗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飨庙庭诏曰朕昨降指挥欲衰绖三年羣臣屡请御殿易服故以布素视事内殿虽有俟过祔庙勉从所请之语然稽诸礼典心实未安行之终制乃为近古宜体至意勿复有请盖三年之制断自圣心举千载废坠之典不为浮议所揺庙号曰孝不亦宜乎

吕中曰此高庙配享之仪从洪景卢之请也然以公论观之当以韩赵二公配享而吕颐浩不厌人望张俊附桧主和诬杀岳飞不当预配飨之列故当时论者以为普彬之配食太祖定议于二十余年之后今乃忽定于一日之间乞别集议其后杨万里亦上书争其事谓今建议之臣曰欺曰専曰私而已又论张公有社稷大功者五建复辟之勲一也发储嗣之议二也诛范琼以立国基三也用吴玠以保全蜀四也却刘璘以定江左五也盖景卢兄弟皆汤思退旧客夙有憾于魏公故以复辟之功归之吕颐浩也其后孝庙配享议者推陈鲁公而魏公终不得预葢但以富平符离之过而不考曹彬岐沟之败其防师蹙国亦不下于富平符离岂可以一眚而掩其大徳乎

三月大享明堂自乾道以后议者以徳夀宫为嫌止行郊祀淳熙六年用朱熹等议行明堂之祭熹言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五帝此乃误认孝经之意也孝经曰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下乃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天者谓郊祀配天也帝者五帝之神也故上云严父配天下乃云郊祀后稷以配天则父者専谓后稷也祖为王父则父不专谓考也至是周必大言高宗几筵未除未应配坐且当以太祖太宗配孝经自周公言之故曰严父耳留正言严父専指周公而言若成王则其祖也 五月丞相王淮罢辞免判衢州 六月雨雹 朱熹入对 赈临安饥京镗使金为报谢使坚执不肯听乐诏京镗将命执

礼可嘉乃以京镗为工部侍郎 秋七月赈诸州水灾八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陈亮上万言书略曰秦桧

以和误国二十余年而天下之气已索然无余矣陛下有削平宇内之志又二十余年而天下之士始知所向其有功于社稷宗庙非区区之所能诵也高宗皇帝春秋既尊陛下不欲大举以惊动慈顔抑心俯首以致色养圣孝之盛书册之所未有也今者高宗既已祔庙天下之英雄豪杰仰首而观陛下之举动其忍使二十年间所以作天下之气者一日而复索然乎天下不可以坐取也兵不可以常胜也驱驰运动又非年高徳尊者之所宜也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陛下何不于此时命东宫为抚军大将军使之尽防诸将置长史司马以専其劳此肃宗命广平王之故事也兵虽未出而圣意震动天下之英雄豪杰靡然知所向矣天下知所向而吾之驱驰运动亦有所凭藉矣陛下倘以抚军之言为可行则当先理建业而后临之虽今嵗无北伐之举而为经理建业之计以震动天下而与金绝陛下即位之志庶少伸矣 九月辛丑大享明堂上曰配位如何周必大言礼官昨己申请髙宗几筵未除用徽宗故事未应配坐且当以太祖太宗并配他日高宗几筵既除自当别议 录中兴节义后 冬十月置焕章阁藏高宗御集 郑侨使金贺正旦张时修副之金主病笃传防免朝见令就东上閤门进书侨与时修抗辞谓閤门者乃臣僚进献表章之地皇帝国书岂当于此投进乃令且就馆至元日遣还明日金主告殂使还未至防光宗受禅迁给事中 十二月召朱熹上封事曰且以天下之大本与今日之急务为陛下言之盖大本者陛下之心急务则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六者是也

己酉淳熙十六年春正月以周必大留正为左右丞相吕中曰相位之所以屡易者盖惩秦桧专权之也然二十八年命相十有七人洪文恵三阅月而罢张魏公蒋子礼皆四阅月叶梦锡十阅月汤岐公叶正简魏文节皆不逾年陈魏公一年七阅月赵魏公二年九阅月惟虞雍公满三年而王鲁公六年九阅月此其最久也若周益公爰立二年留衡公爰立逾月则同值内禅矣此外再入陈鲁公事上凡一年九阅月吏部王曽鲁公各不逾年惟梁郑公再相仅五年以久病而罢此其最乆也淳熙十五年沈清臣言天下之务有六一曰论相必天下之真相陛下始也取之故老重臣既而取之潜藩旧或取之词臣翰墨或取之时望名流或取之刑法能吏或取之刀笔计臣或取之雅重脱易或取之行实自将或取之跅弛诞谩或取之谨畏柔懦或取狡猾俗吏或取勾稽小才始也取之奸豪诡诈皆空鄙之人而卒也任之柔懦委靡无可立之志间有度量沉静而经画甚浅心存社稷而才术甚踈表里忠谠而规制良狭其他则以空踈败以鄙猥败以欺诞败以奸险败以浮夸败以贪墨败以诡诈败以委靡败然则焉用彼相哉

二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壬戌上内禅移居重华宫皇太子即皇帝位立妃李氏为皇后 上夀圣皇太后尊号 诏求言 下戒励诏 诏职事官日轮面对秘书郎权吏部郎官郑湜因转对首言三代以还本朝家法最正一曰事亲二曰齐家三曰教子此家法之大经也自昔帝王虽有天下之富而不以天下养其亲惟高宗享天下之养夀皇躬天下之孝二十有七年人无间言此圣贤之所难也陛下率而行之必如夀皇然后无愧也本朝歴世以来未有不贤之后葢祖宗家法最严子孙持守最谨也后家待遇有节故无恩宠盈溢之过妃嫔进御有序故无忌嫉专恣之行宫禁不与外事故无斜封请谒之私此三者汉唐所不及也陛下能谨闲家之义察女壮之戒则齐家之道得矣皇子岐嶷之性过人逺甚然在王所者左右前后皆善士也王谁与为不善讲读之官进见有时志意不通休沐之日或至多于讲读时而在左右前后之人与王亲狎朝夕无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之物也愿陛下尽事亲之道以全帝王之大孝严家法之义以正内治之纪纲明教子之规以夀万世之基本 三月皇子扩进封嘉王夏五月周必大罢相 秋九月赴省举人定以二月

一日引试 冬十月诏大臣裁节冗费 十一月诏遵祖宗成宪 是嵗金主雍死孙璟立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司马迁
  卷五百十六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九·常璩
  总目录·商辂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曲粉皮袍人心收买·宣南吏隐
  二百六十八 内务府奏停止曹(兆页)等承造马鞍撒袋等饰件改由广储司铸造摺·佚名
  第一二九札光绪九年六月廿八日一一三一三—一·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七·岳珂
  史记集解卷九十九·裴骃
  王思礼传·刘昫
  陈有年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赵翼

      ○苏东坡诗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 陵阳集巻一·韩驹

    宋 韩驹 撰古诗上陈莹中右司生日诗悠悠大块间万类纷相敌伟哉防俗人眞宰岂无力六经陷邪说诸儒用一律天未防斯文公生抱絶识著书罗古今射策开胷臆前辈几欲尽后来昧所适天将激颓波公生秉孤直数谏难居中三已无愠色海宇属

  • 御选元诗卷七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三七言絶句六周权埽迳剥啄无人昼掩门庭花春晩雪纷纷山童不解山翁意埽破苍苔一迳云晚眺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沉沉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渔翁转棹收缗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卖鱼买

  • 卷第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司马光

      起昭陽作噩(癸酉)十二月,盡強圉赤奮若(丁丑)六月,凡三年有奇。   均王乾化三年(癸酉、九一三年)   十二月,吳鎮海節度使徐溫、平盧節度使朱瑾帥諸將拒之,遇于趙步。吳徵兵未集,溫以四千餘人與景仁戰,不勝而卻。景仁引兵乘

  • 第四十三回 抚贼寨首领遭擒 整朝纲权相伏法·蔡东藩

      却说勒保驰驿入川,川中教徒,势甚猖獗,勒保率兵进剿王三槐,擒杀几个无名小卒,便虚张功绩,连章奏捷。嘉庆帝下旨嘉奖,说他入川第一功,专令搜捕王三槐。这时候湖北教徒,因齐姚已死,谋与川北教徒联络,悉众南趋,李全高均德一股,由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正统七年九月戊午朔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韩梡等奉表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金织纻丝袭衣彩叚表里绢钞有差○命湖广参将都指挥佥事张善总督守备湖广地方贵州都指挥同知郭瑛充参将总督守备贵州地方召副总兵都督佥事吴亮还

  • 第三六一禀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二二○三--二八·佚名

    总理、街庄正、保长暨铺户等,禀举陈存仁为竹南三保董事具佥禀竹南三保吞霄街总理梁壬生、街正王丙秀、保长刘黄成、庄正杜赏、张文来、暨众铺〔户等〕为公同佥举,接充旧缺,恩准给发谕戳,以便帮理庄规

  • 战国策卷五·鲍彪

    宋 鲍彪 注楚【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漠中汝南皆其分也江陵故郢都西逋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宣王【肃王子元年烈王七年壬子】齐楚搆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告急于宋】宋许之子象【楚人】为楚谓宋【补】王【公剔成】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张廷玉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昌平人,为人阴柔奸险。熹宗在位初期,他任尚膳监太监,后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推辞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后,体乾急忙与客氏、魏忠贤策划将它夺了过来,并置王安于死地。此后,他

  • 59.白马盟·林汉达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

  • 卷十一·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巻十一   元 刘因 撰论语七雍也上首章【雍也可使南面】或问仲弓之有人君之度何以知其然耶曰以前篇不佞之讥后章居敬行简之对而有以知其然也○程子去居敬则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九·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淨居天衆那由他 聞此地中諸勝行 空中踊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衆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然最上悅意香 普熏衆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法云

    仙趣篇第十六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

  • 真假亨特·卡尔·麦

    美洲大陆正上演奴役、征伐和仇杀的悲剧。通过与印第安尤马部落的联手,老奸巨猾的梅尔顿把一批德国劳工诱骗到一座古老的神秘矿井劳作,同时还传闻他绑架了一些神秘人士。此时,梅尔顿的侄子与大富翁之子亨特,二人长到难分彼

  • 筹河篇·魏源

    我生以来,河十数决。岂河难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餐?作筹河篇。

  • 数学九章·秦九韶

    中国南宋秦九韶著。秦九韶自幼喜爱数学,早年曾随父到杭州向太史局(政府主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学习过天文历法,后曾任县尉、通判、郡守、知府等,淳祐四年(1244)因母丧解官在家守孝,遂将他多年研究数学所得整理编写成书。本书

  • 游天台山赋·孙绰

    辞赋名篇。东晋孙绰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天台山在今浙江东部天台县境。赋序是一篇精美散文诗,总体概括了天台山“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自然美的特征,分析了不见记载的原因:冥

  • 唯识三十论颂·世亲

    梵名Trim!s/ika^-vijn~apti-ma^trata^-siddhi 。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三十唯识论、高建法幢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以三十偈颂诠释唯识教义(前二十四行颂明唯识之相,后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