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六八禀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六--一

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职员、生员、监生、业户、佃户、众铺户,禀举李沧玉为总理

佥禀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芎蕉湾庄等职员吴肇光、生员黄文龙、邱龙章、职员林上青、监生彭嘉谟、赖志森、业户刘焕文、陈仁位、陈琰合、徐辉龙、佃户吴福麟、谢新志,同众铺户等,为遴选得人,佥恳给发谕戳,以专责成,而安地方事。缘有竹南二保铜锣湾等庄,编联辽阔,人烟杂处,原举有总理曾福隆,专办责成。近因曾福隆年老,难以胜任,兼之移居别处,以致悬缺,尚未举充。迨至去年十月间,地方多舛,每有无赖之徒,结党横行,肆无忌惮。斯时庄民惊疑不一。爰是遨(注一)同各庄绅耆、业佃、铺户人等,设席妥议,立约联庄,选举得李沧玉,为人正直,公务谙练,兼有家室。是以先为接办总理事务,凡遇有庄中口角微嫌,大小事故,立即代为排解,劝处息事。及至有匪徒藉端搔(注二)扰庄民,均能实力督丁围拿,农民得以乐枕无忧,地方尚称安靖。现在庄邻和睦,众皆欣悦,堪以接充总理遗缺。第未禀蒙给发谕戳,专责奉公,光等不敢擅便。理合取具认充,加具保结,粘连佥叩。伏乞大老爷俯念地方关重,恳准给发谕戳,实力奉公,俾专责成,地方幸甚,合属沾恩。切叩。

计粘保结、认充各一纸。

〔批〕曾福隆身充总理,乃在官人役,果有移居别处,何以不先禀请另举接充,竟然来去自由,以致役缺悬旷。所禀果否属实,并李沧玉果否堪以顶充,候分别饬查,提验察夺。认充、保结附。 私记

同治伍年拾二月廿日具佥禀业户徐辉龙(画押)陈仁位(画押)刘焕文(画押)陈琰合(画押)生员邱龙章(画押)黄文龙(画押)职员吴肇光(画押)林上青(画押)监生彭嘉谟(画押)赖志森(画押)佃户吴福麟(画押)谢新志(画押)

其它尚有铺户图记十六颗,从略。

(注一)遨系邀之讹。

(注二)搔系骚之讹。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 表三十·赵尔巽
  卷六十六 景德四年(丁未,1007)·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六·杨仲良
  卷第一百四十三·胡三省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佚名
  ●第一卷 刑案(上)·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三·佚名
  三一 介孚公·周作人
  先伯父文凤公家传·林献堂
  卷二 周语中·左丘明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司马光
  卷一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祖安·唐圭璋

      祖安字仲久,建阳人。建炎四年(1130),监都税院,坐事勒停。绍兴十五年(1145),知华亭县。二十五年(1155)时,为右通直郎,淮南路转运司干办公事,忤秦桧,放罢。寻勒归建州本贯。桧死,令逐便。   如梦令   湖光亭   月直金波潋滟

  • 柳富·唐圭璋

      富字润卿,东都(今河南开封)人。   最高楼   别妓王幼玉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

  • 第三折·佚名

    (苏文顺引张千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虽然博得官儿做,争奈家乡没信音。老夫苏文顺。自离了罗李郎哥哥,早二十年光景也。从别后到于帝都阙下,谢圣恩可怜,累迁尚书左丞之职,求归不允,因此二十多年,不曾差人回去

  • 白石樵唱集补钞·管庭芬

    白石樵唱集补钞林景熙晓意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南山忽人几,相对各老苍。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秋夜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窗扉半掩秋

  • 卷七·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七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参政张白斋先生琦 先生字君王少负异才年十二即能赋诗常手古人诗一卷其父见之投诸雪淖中先生徐徐取出暴日下夜读之家贫为诸生时出游吴楚间授

  • 卷二百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三烟类五言古咏烟          【梁】简文帝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浦狭邨烟度       【陈】张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九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1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

  •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一三四 陕西巡抚永保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二日陕西巡抚臣永保跪奏,为奏闻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

  • 六三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不必查办《青铜自考》一书·佚名

    六三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不必查办《青铜自考》一书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湖南巡抚李<湖>,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据李湖奏武陵县生员邓大廷呈缴前任湖广提督俞益谟刊刻《青铜自考》一书,请销

  • 钦定兰州纪略卷三·阿桂

    壬子勒尔谨仁和奏言逆囘苏四十三等由河州山僻小路潜至省城在附郭一带放火抢夺因城内官弁兵民防守严宻是以城垣并未伤损三月二十九日晚勒尔谨等带兵到省驻扎城外逆囘等先已退占离省数里之山梁【臣】等与署副都统额尔恒

  • 李处耘传·脱脱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其父李肇,在后唐任职,历任军校,官至检校司徒。跟从后唐皇帝讨伐王都于定州,遇到契丹来援,后唐军队失利,李肇拼力作战而死。后晋末年,处耘还年轻,跟随其兄处畴到京城,正遇张彦泽破关而入,放纵士卒剽劫抢掠。处

  •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前聞記,一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事迹見本書卷三一第四九二頁注釋。本卷後附明梁億所著尊聞錄。) 高皇帝敬天 正經傳 平吳仁言 制度 公宴節錢 給有司官錢 驛兒屬對 龍須 歐陽都尉 勤政 示儉 持志 天王堂土地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八礼部祠祭清吏司羣祀一凡祀北极佑圣真君之礼岁以万夀圣节遣官致祭北极佑圣真君於地安门外日中坊桥东显佑宫神位南向帛一饼饵果实二十盘茶琖三鑪一镫二祀日和声署陈乐於右阶上【自迎神

  • 卷十八·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四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而是菩萨所知见觉。所谓六念处。何等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善男子,云何念佛。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

  •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声闻众俱。而彼给孤独长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眷属炽盛。富饶自在广积财宝其数无量。与毗沙门天王等无有异。而彼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翻译之记·佚名

    夫法留正像。唯圣是依季行。此世非贤岂伏。三藏法师毗目智仙。出自乌苌刹利王种。幼履慈踪。长蹑悲迹。摄化群迷。诫恶导善。常为众生不请之友。执此法灯。照彼昏闇。魏皇都邺。崇福以资。兴和二年岁次实沈。佛法加持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三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根品之二复次。此义应当思量。是诸有为法。如彼自相。更互不同。为如此彼生亦不同。为有诸法决定俱生。亦有。何以故。一切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法四不

  • 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

    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334~416)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之理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东晋时,鉴于太尉桓玄之压迫佛教,佛教教团乃发表宣言,认为佛教教团应处于国家权力之外,然同时代之车骑将军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