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镛传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五年(1318)中进士,授予将仕郎、翰林国史编修官。不久,调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1327)调任国子博士,不久又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的仅百分之一,由吏升至地位显要的人常占十分之九。帝要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奏于皇上说:“吏部管天下选举之事,岩起从吏入官,怎能知道天下的贤才。何况尚书官列为三品,而岩起官为四品,按法规也不能升。”天子允其奏。

天历元年(1328),授浙西廉访司佥事,打击豪强暴徒,罢免贪赃,特别推举乌程县尹干文传的政绩是诸县之最,所到的郡县,对他都极尊敬。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1330)拜国子司业,不久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顺帝初年,历任宣徽及枢密院佥事,至正二年(1342),授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拜任侍御史。因刚直被当时所忌,有人诬劾他贪赃,因而被罢官。五年,台臣弄清他的冤案,再起用他为中书省参议。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对皇帝说:“当今要得到贤德的守令,没有再比镛好的了。”帝特别写下镛的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地习俗崇尚鬼,有个觉山庙,很久以来就是妖怪祸福骗人的地方,盗贼尤其信它,将行盗时,必去求卜。镛到那里后,就将它拆毁。将泥偶沉于江中。凡境内滥设的祠庙全都拆毁。开始时人们都大惊,不久都叹服。镛知道百姓可以教,使俊秀之人入学宫,聘儒学中品学兼优的人,任讲《五经》的老师,每月初一、十五一定头戴儒士头巾身穿士大夫服装向先圣孔子谒拜。每月进行考试,以表示劝学严格。每当理政闲暇,一定邀见师生,与他们讲讨经义,因此,大家都努力学习,因而饶州之地从科举考中者,比他郡人多。镛居官府,自己生活淡泊,僚属们也受感化。早先,朝廷使者到外地去,官府进献很多,一旦不能满足其所欲,就要怨恨,往往在朝廷诽谤,而对出使到饶州的使臣,镛在官舍中接见,供给粗食,走后也没有说什么的。后来有旨说织币脆而薄,遣使臣去对省臣及各郡长吏施以笞刑。唯独与镛无关。镛治理政事,尽管是小事,其细心都是如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遂之流正当权,朝廷都议论改革,不听镛之言。人们以为镛优于治郡,而管理大政非其所长,就让他出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待脱脱离任,当权的大臣都被杀,只有镛免了祸。调迁任西行台中丞,逝于任中。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十八·赵尔巽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黄士衡
  卷二百三十八·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二百二十九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二 列传一百十二·纪昀
  卷第四·习凿齿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庾杲之传·李延寿
  刘奉世传·脱脱
  完颜宗雄传·脱脱
  阿沙不花传·宋濂
  卷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 茕斋歌诗六十二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四茕斋歌诗六十二首 闺 情 ○ 寄远 十二首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青楼何所

  • 钱惟演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生于太平兴国二年,《全宋词》作生于建隆三年(962),误。随父归宋,为右屯卫将军。真宗时,召试学士院,改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随知制诰,为翰林学士,

  • 两汉刊误补遗卷五·吴仁杰

    封禅郊祀志申公曰封禅则能仙登天矣丁公曰封禅者古不死之名仁杰按封者封土而为坛禅者除地而为墠封禅即方岳明堂之异称耳而方士之说乃谓封禅可以登仙而不死故世主乐闻其说而甘心于此是非方士之罪儒者不能正名名之过也霍

  • 卷之七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职名·纪昀

    三通馆总裁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臣)嵇璜经筵讲官吏部尚书管理国子监事务(臣)刘 墉兵部尚书(臣)王杰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管理顺天府府尹事务(臣)曹文埴纂修兼总校官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臣)曹仁虎翰林院

  • 一八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先后办理违碍书籍情形招·佚名

    一八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先后办理违碍书籍情形招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遵旨据实覆奏事。窃臣接准大学士于敏中寄字内开,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

  • 贺若弼传·李延寿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贺若敦之子。他少年就胸怀大志,既英勇无比,弓马娴熟,又善于写作,博涉典籍,文武兼备,颇有声望。周齐王宇文宪听说后对他十分钦佩,聘请他作记室。他与韦孝宽一起攻伐陈国,连克十余城,大多是出于他的计谋。

  • 苏逢吉传·欧阳修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汉高祖镇守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写奏记,悦对高祖说过。高祖召见逢吉,喜欢他精神爽秀,就用为节度判官。高祖的性格刚强严肃,宾客官吏很少得到请见,逢吉能单独入见,终日侍立高祖的书阁中。当时公文

  • 三六、晋出公以下世系年数考·钱穆

    《史记》载晋出公以下世系年教,《世家》《年表》互岐,细核多误,颇不足信。余考《晋世家 索隐》引《纪年》,文字虽略,实可依据,以订《史记》之失。今具列异同,重为写定。如韩、赵、魏杀知伯,乃出公二十二年事。而《史记 晋世家

  •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司马光

    唐纪五十六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817年) [1]春,正月,甲申,贬袁滋为抚州刺史。 [1]春季,正月,甲申(二十四日),宪宗将袁滋贬为抚州刺史。 李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士卒皆惮战,知之,有出迓者,谓之曰:“天子知柔懦,能忍耻,故使来拊循

  •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以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覇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

  • 卷之八·佚名

    刘子卷之八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辩施第三十七夫山阜非为乌植林,林茂而乌自栖之;江湖非为鱼凿潭,潭深而鱼自归之;处世非为人积财,财积而人自依之,非其所招,势使然也。怀璧之子,未必能惠,而人竞亲者,有惠人之资也;被褐之士,性能轻财

  • 郊義第六十六·苏舆

      郊義,《春秋》之法,王者歲一祭天於郊,四祭於宗廟。宗廟因於四時之易,郊因於新歲之初,聖人有以起之,其以祭不可不親也。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以最尊天之故,故易始歲更紀,即以其初郊。郊必以正月上辛者,言以所最尊

  • 卷十一·道世

    △成道部第十二(此别十部)▲述意部第一盖闻大圣应期,有感必形。荫覆十方,化周三界。是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至如兜率下生,阎浮现灭,贯日处胎,殒星晦迹。林微尼园,启四八之瑞;毕利叉树,放十种之光。鉴彼四门,捐兹五欲。舍严城而

  • 地狱品第七·佚名

    现前地摄智慧波罗蜜伽陀。无量盲人不见道,无一得入於城郭。修六度行阙般若,无力不能成菩提。譬如画像不画眼,因无眼界无功德。若有受行於智慧,得名有眼及有力。有为无为黑白法,如微尘等不可得。智慧观照如虚空,故名般若出世

  • 荒政丛书·俞森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

  • 象台首末·胡知柔

    五卷。南宋胡知柔撰。记述其父梦昱被贬黜及平反始末。胡梦昱字季昭,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居大理评事。以论济王事忤旨,贬死象州 (今属广西)。理宗即位后平反,追赠员外郎。咸淳三年 (1267)

  • 左传杜林合注·王道焜

    五十卷。明王道焜、赵如源合编。王道焜、赵如源皆明末人,生平不详。此书是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与宋林尧叟《春秋左传句解》二书而成。杜预《集解》己见前。林尧叟字唐翁,宋人,生平不详。杜氏《集解》号为精密,而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