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传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贺若敦之子。他少年就胸怀大志,既英勇无比,弓马娴熟,又善于写作,博涉典籍,文武兼备,颇有声望。周齐王宇文宪听说后对他十分钦佩,聘请他作记室。他与韦孝宽一起攻伐陈国,连克十余城,大多是出于他的计谋。
  杨坚代周立隋,决心平定江南,访察可以担当此任的将领。高赹推荐贺若弼有文韬武略,于是朝廷封他为吴州总管,把平定南陈的事委托给他。他欣然接受,以平陈为己任。
  开皇九年(589),隋军大举进攻陈国,贺若弼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即将渡江,他用酒祭奠,并祝告说“:我亲自接受朝廷的谋略,向远方弘扬大隋的国威。如果我传播福善制止祸害,请江神让大军顺利渡过;如果我的行为违背原来的心愿,让我葬身鱼腹,死且不悔。”这之前,他让沿江防守的兵士每次换防的时候,一定要聚集在历阳。隋军于是到处遍插旌旗,营幕遍野都是。陈人认为隋朝的大批人马到来,便调集全国的人马。后来弄清楚是防守长江的士兵换防,陈军又被遣散驻防。以后习以为常,不再防备。这时,贺若弼突然率大军过江,陈人没有发觉。隋军首先进攻陈国的南徐州,一举攻克,俘获刺史黄恪。隋军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一名军士到民间买酒,贺若弼立即将他斩首。大军进屯蒋山的白土冈,陈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孔范、萧摩诃等人率劲旅抵御。田瑞首先向隋军进攻,将隋军击退。鲁广达等人挥军相继前进,隋军一再退却。贺若弼估计陈将正志得意满,而他们的兵士却精疲力竭,于是督促隋军将士拼死奋战,把陈军打得大败。他率军从北掖门进入金陵,这时韩禽已抓获陈国后主陈叔宝。他到来后,喊陈叔宝出来见面,叔宝惶恐畏惧,汗流满面,双腿颤栗,一再叩拜。贺若弼对他说“:小国的国君对大国的公卿下拜,也符合礼节。进入我朝也不失作一个归命侯,不要恐惧。”
  他忿恨自己没有亲自俘获陈叔宝,于是与韩禽相诟骂,并拔刀相见。他命蔡征替陈叔宝起草投降诏书,命陈叔宝坐上骡车到自己营中来,事情没有成功。隋文帝听说他立有大功,十分高兴,下诏表扬。晋王杨广认为他提前与陈军决战,违抗了军令,于是把他交给主管军法的官吏去处治。隋文帝赶快召见他,见面后极尽欢迎和慰劳,说:“收复三吴,是你的功劳啊。”让他登上御座,赏赐物品八千段,加封上柱国,晋爵为宋国公,赐给襄邑食邑三千户,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为妾,还封他为右领军大将军。
  他认为自己的功名在朝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诩。不久杨素任右仆射,他仍为将军,所以甚感不平,怒形于色,因此被免去官职,从此他的怨气更大。以后数载,朝廷将他关进监狱。隋文帝问他:“我命高赹、杨素为宰相,你却经常宣扬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是什么意思?”他答“:高赹,是我的旧友;杨素,是我舅父的儿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实在说过这些话。”公卿大臣们奏报他怨恨朝廷,罪当处死。隋文帝对他说:“大臣们执法不移,你可自己寻求不死的办法。”他说“:我依靠您的神威,率领八千人马渡江,擒获陈叔宝,想依靠这点功劳求活。”文帝说:“这已格外赏赐过你,何必再谈起!”他说:“平陈的时候,朝臣们不同意我去。我却尽心报国,已蒙皇上格外给予重赏,现在还望格外给我活命。”接着,文帝低头徘徊好几天,因爱惜他的功劳,特令将他除名免官。一年多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文帝已忌讳他,不再任命他的职务,然而每次赐宴,对他仍礼遇甚厚。
  开皇十九年(599),隋文帝在仁寿宫宴请王公大臣,命贺若弼写五言诗。他写的诗蕴含着怨愤,文帝看完后宽容了他。第二年春,他又获罪,在被拘押的地方,依然吟诵诗词。文帝斥责他说:“人有性情善良却行为恶劣的。贺若弼的作恶与善行一同出现。他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而诽谤别人的心太猛,蔑视朝廷的心太猛。过去在北周时,就教他的儿子谋反,他的心难道始终不能改变吗?”一天,文帝对侍臣说:“刚准备平陈时,贺若弼对高赹说:‘陈叔宝可以平定。我会不会像俗语说的,高鸟尽,良弓藏呢?’高赹说:‘一定不会。’平陈以后,他向朝廷索要内史的官职,又索要仆射。我对高赹说:‘功臣适宜授给勋爵,不应参与朝政。’贺若弼后来对高赹说:‘皇太子我说什么他听什么,没有不尽心的。你终久必定要得力于我的帮助,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啊!’他想镇守广陵,又请求任荆州总管,都是他作乱的表现,真是始终不知悔改呀。”
  杨广为东宫太子,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禽、史万岁三人都是良将,他们谁优谁劣?”他答道:“杨素是员猛将,但不是有计谋的将领;韩禽是员战将,但不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帅将;史万岁是员指挥骑兵的将军,不是指挥三军的大将。”杨广又问“:那么谁是大将呢?”他顿首而拜说“:只有靠殿下您去选择了。”他的意思是以大将自诩。炀帝杨广即位后,他更加被疏远和忌讳。大业三年(607),他跟随炀帝北巡到达榆林。当时炀帝命搭起很大的帐篷,下面可以坐下数千人。炀帝召来突厥的启人可汗以宴飨他。贺若弼认为太奢侈,与高赹、宇文瞖等人私下议论这次行动的得失。被人告发,竟因此坐罪被杀,时年六十四岁。妻子沦为官府的奴婢,家中的其他人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姚思廉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蔡东藩 第九节 在北碚·老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八·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三·佚名 尚史卷八十五·李锴 绎史卷一百五十五·马骕 卷三 国统志三·黄遵宪 卷九十五·赵汝愚 咸丰九年三月三十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