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沙不花传

阿沙不花,康里国王族。太宗时,其祖母苫灭古麻里氏率全家归附于蒙古。阿沙不花十四岁就入宫侍奉世祖,不离皇帝左右。乃颜叛,诸王纳牙等起兵响应。阿沙不花向世祖献计,先安抚诸王,再发兵征讨,这样叛乱者势孤。世祖采纳,并派他去劝说纳牙,纳牙接受了他的意见。阿沙不花任千户,随世祖亲征,平定了乃颜的反叛。

至元三十年(1293),海都反叛,阿沙不花随皇孙成宗征讨,立有战功。成宗时期,武宗为怀王,领兵镇守汉北,问阿沙不花“:今日人材中可以大用者是谁?”阿沙不花推荐脱脱,后来脱脱果为名臣。

成宗驾崩,安西王阿难答谋篡帝位,且得到成宗皇后及丞相阿忽台、诸王迷里帖木儿的暗中支持。当时武宗还在北边,太后及仁宗也在怀孟。丞相哈剌哈孙将京都情况火速报告武宗,但为成宗后密令通政使只儿哈郎阻拦。阿沙不花知事情紧急,与同知通政院事察乃商议,作为送以前的文书派快马向武宗传递信息。不久太后及仁宗回京。传说安西王图谋在三月三日借贺仁宗生日为名,发动政变,阿沙不花对哈剌哈孙说:“先发制人者胜,后发制人者败。如果太后一旦垂帘听政,我等皆受制于人,不如抢先动手。”哈剌哈孙认为此计甚好,前两日先告知仁宗,诈称武宗遣使召安西王议事,安西王到就逮捕送往上都。按此计划,粉碎篡位夺权阴谋,尽诛丞相阿忽台以下奸臣。仁宗以太子身分监理国事,遣使北迎武宗。武宗迟迟不回京,遣使报告太后“:非阿沙不花去迎接不可。”阿沙不花至野马川陛见武宗,陈述安西王谋篡帝位的始末,并说明:“太子监国是为了防备变故,等待陛下临朝,臣万死担保无其他意思。”武宗大喜,拜阿沙不花为中书平章政事,军国大事听他裁决。

武宗入上都,加阿沙不花特进、太尉,仍为平章政事,命与丞相塔思不花回京师大都惩治安西王党羽,将有牵连的囊加真等三十余人皆释放。

阿沙不花敢于直言进谏,见皇帝形容憔悴,谏请以天下社稷为重,不要贪于酒色。左右都庆贺皇帝得此直臣,武宗也很高兴,进升阿沙不花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行御史大夫。不久又恢复其平章政事之职,并录军国重事,兼广武康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封康国公。至大二年(1309)十月去世,年四十七。

至正元年(1341),赠纯诚一德正宪保大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上柱国,追封顺宁王,谥“忠烈”。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天文下(月五星犯列舍 经星变附见 妖星客星 星流陨 云气)·房玄龄
  卷九十·毕沅
  读礼通考卷七十七·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木偶结缡记·李定夷
  中兴小纪卷五·熊克
  一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江苏地方官员情形及设法补完库欠摺·佚名
  南唐书卷七·马令
  陈贯传·脱脱
  陈佑传·宋濂
  卷八十四·杨士奇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回 曹公子剑斩狂寇 伏秀才改书赖婚·萧晶玉

    方才说话的是黑面贼人,人叫:“众兄弟将这厮围住,千万莫放,等我去干那件要紧的大事!”说罢强人催战马,如飞似箭赶高公。安宁听见这句话,心下着忙吃一惊。欲透重围去保主,怎奈人多不透风。鞭叉斧钺如雨点,棍棒刀枪

  • 卷一百九十九·徐世昌

    神一神一,字荆隐,一字龙隐,华亭人。原名淑吉,字美南,明吏部考功司郎中夏允彝长女,嘉定侯洵室。有《龙隐遗草》。悼亡萧萧鉴玄夜,幽室生微凉。眷言念君子,沈痛迫中肠。音徽日以杳,翰墨犹芬芳。灵帷空萧条,斋奠直

  • ●玉井樵唱卷下·尹廷高

    (元)尹廷高 撰○五言古出都门二首面目已可憎我思涤其埃旅食虽八珍何如脯苍苔独鹤高拏云万牛不可回寒日淡平野浩歌归去来振衣出都门八荒何茫茫白云千里峰在天一方鴐鹅自东归鸿鴈纷北翔出处各有志未许俗子量永嘉书所见

  • 卷五十八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起真宗景德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壬午,以磁州刺史、邠州駐泊部署許均兼永興駐泊部署,仍與知府向敏中及鳳翔梁鼎同提總陝西諸州巡檢捕盜事。上既定議北征,念關、隴重兵多在邊郡,自陝以西直抵兩川,亦宜過為之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壬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丑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之洞、据电奏恳将朝廷规画大端。凡饬知北洋事并饬南洋知之等语

  • 卷之十二·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六月。辛巳。谕内阁。朕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在在京之记名都统副都统。及新陈卓异之头等侍卫三品旗营各员。着于本月二十一日起。每日三见。现月  ○又谕。朕钦奉慈安端裕

  • 卷四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天文表叙余读春秋至日食与失閠輙叹周之歴法不其故殆莫可考而知也考今歴法三岁一閠五岁再閠而左传于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云非常也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二日李鸿

  • 一四七、虞卿著书考·钱穆

    秦昭王为范睢召平原君,虞卿弃赵相,偕魏齐逃之魏,《史记?范睢传》在昭王四十二年,而《虞卿传》记虞卿与赵谋事皆在秦破长平后。《古史》云:&ldquo;意者魏齐死,卿自梁还相赵,而太史公失不言耳。&rdquo;《经史答问》亦辨之,曰:&ld

  • 卷七·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七明 郭良翰 撰尊諡四皇妃諡二字忠敬文庙昭顺贤妃喻氏【永乐】昭顺文庙贤妃喻氏【永乐初諡】宪庙丽妃章氏【弘治】穆庙英妃吴氏【万历】昭献文庙贵妃王氏【永乐】昭懿文庙贵妃张氏昭静英庙

  • 提要·陈祥道

    【臣】等謹案禮書一百五十卷宋陳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李廌師友談記稱其許少張榜登科又稱其元祐七年進禮圖儀禮注除館閣校勘明年用為太常博士賜緋衣不旬餘而卒又稱其仕宦二十七年止於宣義郎宋史則作官至秘書省正字然

  • 儒行·姚际恒

    战国之时,墨子常非儒,故后之儒士作为此篇以尊儒,而名儒行。然依仿庄子田子方篇鲁哀公与庄子论儒服之说为发端,实原本于老、庄之意,宜其篇中所言轻世肆志,迂阔陂僻,鲜有合于圣人之道也。夫庄子非哀公之世,所言寓言十九,此亦甚明

  •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菩萨众。所谓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诸众首等出过数量。种种诸方及与非方。诸佛刹土俱来集会。  尔时

  • 法华义记卷第七·法云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授记品第六此品中为四人授当果之记仍为品目也。若谈受记则义在菩萨。若语授记则义关如来。是则受是取义授是与义也。但记有二种一者能记二者所记。能记即是如来言教正是记体。所记即是菩萨未来佛果及

  • 周作人文集·周作人

    周作人文集,分民俗风物,生活情趣,文学评论,追怀故人四部分。

  • 凤仙谱·赵学敏

    中国第一部凤仙专著。著者赵学敏,清代药物学家。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今杭州)人。长期对药物进行采集、调查、栽培、研究,在其成名著作《本草拾遗》中,补充辑录了《本草纲目》未收药物716种。《凤仙谱》约成书于1787~1813

  • 李有才板话·赵树理

    中篇小说。赵树理著。初载于1943年7月25日至8月13日《晋绥日报》副刊。同年底由新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代表作。小说“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但求每句话都能适合每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周扬《论赵树理

  • 楚汉春秋佚文·陆贾

    西汉陆贾撰。记刘邦、项羽初起以及汉惠帝至文帝时事。《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隋书·经籍志》作九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九卷。唐以后散佚。清人有三种辑本,一,清茆泮林从《艺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