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四年,侯安都徙镇江州,以本官监南徐州。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者三,并不就。

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君理子遵俭早卒,以弟君高子遵礼为嗣。

君理第五叔迈,亦方正有干局,仕梁为尚书金部郎。永定中,累迁中书侍郎。天嘉中,历太仆、廷尉,出为镇东始兴王长史、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光大元年,除尚书吏部郎。太建元年,迁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二年卒,时年五十二,赠散骑常侍。

君理第六弟君高,字季高,少知名,性刚直,有吏能。以家门外戚,早居清显,历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高宗司空府从事中郎、廷尉卿。太建元年,东境大水,百姓饥弊,乃以君高为贞威将军、吴令。寻除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卫尉卿。出为宣远将军、平南长沙王长史、南海太守,行广州事。以女为王妃,固辞不行,复为卫尉卿。八年,诏授持节、都督广等十八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岭南俚、獠世相攻伐,君高本文吏,无武干,推心抚御,甚得民和。十年,卒于官,时年四十七。赠散骑常侍,谥曰祁子。

王玚,字子玙,司空冲之第十二子也。沈静有器局,美风仪,举止酝藉。梁大同中,起家秘书郎,迁太子洗马。元帝承制,征为中书侍郎,直殿省,仍掌相府管记。出为东宫内史,迁太子中庶子。丁所生母忧,归于丹阳。江陵陷,梁敬帝承制,除仁威将军、尚书吏部郎中。贞阳侯僭位,以敬帝为太子,授玚散骑常侍,侍东宫。寻迁长史兼侍中。

高祖入辅,以为司徒左长史。永定元年,迁守五兵尚书。世祖嗣位,授散骑常侍,领太子庶子,侍东宫。迁领左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常侍、侍中如故。玚为侍中六载,父冲尝为玚辞领中庶子,世祖顾谓冲曰:“所以久留玚于承华,政欲使太子微有玚风法耳。”废帝嗣位,以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光大元年,以父忧去职。

高宗即位,太建元年,复除侍中,领左骁骑将军。迁度支尚书,领羽林监。出为信威将军、云麾始兴王长史,行州府事。未行,迁中书令,寻加散骑常侍,除吏部尚书,常侍如故。玚性宽和,及居选职,务在清静,谨守文案,无所抑扬。寻授尚书右仆射,未拜,加侍中,迁左仆射,参掌选事,侍中如故。玚兄弟三十馀人,居家笃睦,每岁时馈遗,遍及近亲,敦诱诸弟,并禀其规训。太建八年卒,时年五十四。赠侍中、特进、护军将军。丧事随所资给。谥曰光子。

玚第十三弟瑜,字子珪,亦知名,美容仪,早历清显,年三十,官至侍中。永定元年,使于齐,以陈郡袁宪为副,齐以王琳之故,执而囚之。齐文宣帝每行,载死囚以从,齐人呼曰“供御囚”,每有他怒,则召杀之,以快其意。瑜及宪并危殆者数矣,齐仆射杨遵彦悯其无辜,每救护之。天嘉二年还朝,诏复侍中,顷之卒,时年四十。赠本官,谥曰贞子。

陆缮,字士繻,吴郡吴人也。祖惠晓,齐太常卿。父任,梁御史中丞。缮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起家梁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承圣中,授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江陵陷,缮微服遁还京师。绍泰元年,除司徒右长史,御史中丞,以父任所终,固辞不就。高祖引缮为司徒司马,迁给事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永定元年,迁侍中。时留异拥割东阳,新安人向文政与异连结,因据本郡,朝廷以缮为贞威将军、新安太守。

世祖嗣位,征为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掌东宫管记。缮仪表端丽,进退闲雅,世祖使太子诸王咸取则焉。其趋步蹑履,皆令习缮规矩。除尚书吏部郎中,步兵如故,仍侍东宫。陈宝应平后,出为贞毅将军、建安太守。秩满,为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犹以父之所终,固辞,不许,乃权换廨宇徙居之。

太建初,迁度支尚书、侍中、太子詹事,行东宫事,领扬州大中正。及太子亲莅庶政,解行事,加散骑常侍,改加侍中。迁尚书右仆射,寻迁左仆射,参掌选事,侍中如故。更为尚书仆射,领前将军。重授左仆射,领扬州大中正,别敕令与徐陵等七人参议政事。十二年卒,时年六十三。赠侍中、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安子。太子以缮东宫旧臣,特赐祖奠。

缮子辩惠,年数岁,诏引入殿内,辩惠应对进止有父风,高宗因赐名辩惠,字敬仁云。

缮兄子见贤,亦方雅,高宗为扬州牧,乃以为治中从事史,深被知遇。历给事黄门侍郎,长沙、鄱阳二王长史,带寻阳太守,少府卿。太建十年卒,时年五十。赠廷尉卿,谥曰平子。

史臣曰:夫衣冠雅道,廊庙嘉猷,谅以操履敦修,局宇详正。经曰“容止可观”,《诗》言“其仪罔忒”,彼三子者,其有斯风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五·毕沅
  卷五十三·黄以周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四·焦竑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杨士奇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卷二十四·陈均
  卷十九·傅恒
  南闽十年之梦影(1)·李叔同
  ●凤洲杂编六·王世贞
  崔逞传·魏收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五·佚名
  奏谳书二·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望之·唐圭璋

      望之字夷叔,号观堂,成都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二十七年(1157),左文林郎、达州州学教授,行国子正。二十九年(1159),官左奉议郎、秘书省正字卒。有集数百卷,不传。   鹊桥仙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 第二十二出 诧老·李渔

    〖字字双〗(末、丑带二卒齐上)(末)求财新设卖人行,(丑)兴旺。(末)先驱中下赴街坊,(丑)留上。(末)包藏白发赚儿郎,(丑)愁丧。(末)只愁袋里放毫光,(丑)雪亮。(末)我们立定主意,做下法子,把布袋盛了妇人,从公发卖,这是极有良心的事了。只是一件,古语道

  • 卷之二应制·梁章钜

    楹联之为应制作者,昉于前明嘉靖时。然如袁文荣、夏贵溪所撰斋醮对联,传者不过一二,而浮夸之辞,无当大雅。良由其时载笔之臣固无巨手,亦胜朝德政不足以备揄扬,故凌夷衰微,迄于无声若此。我朝累洽重熙,凡恭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

  • 后序·赖良

    大雅集后序天台赖善卿客授云间课讲暇尝衰元之诗鸣者凡若干人篇帙凡若干首类为八卷名曰大雅集会稽鐡厓杨公首序且锓且传防兵变止今年善卿拟毕初志适有好义之士协成厥美诣予徴序后谓诗具一经诗亡春秋作噫诗奚亡特雅亡耳

  • 卷六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八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三正变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方虚谷云此变体也聚防雷雨对更有力】闽国扬帆去蟾蜍缺复团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音摭言云岛尝骑驴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

  • 玉山名胜集巻四·顾瑛

    元 顾瑛 编读书舍题句【赵雍篆顔】学时时习 德日日新记君子所以贵夫读书者岂徒夸多鬬靡而已哉岂徒博物洽闻而已哉岂徒科名利禄而已哉盖三才万物之理兴壊治乱之效名物度数之详动静消息之故是皆非书莫能载故善读书者

  • 列传第九十八 裴度·欧阳修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元衡帅西川,表掌节度府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

  • 徐则传·李延寿

    徐则,东海郯地人。幼时性情深沉闲静,很少有嗜好欲望,在周弘正处接受学业,擅长《周易》、《老子》、《庄子》三种玄学,对论议很精通,名声传扬都邑。徐则感叹说:“名是实质的从属,我难道要做从属吗?”于是心怀栖隐山林的志向,拄着

  • 卷二十二·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二大理寺国朝官制大理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初系二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三品康熈六年复为二品九年定满洲汉人俱为正三品】少

  • 纲鉴易知录卷二·吴楚材

    夏纪少康纲 癸卯,夏少康元岁,相后缗生少康于有仍。纲 甲子,二十有二岁,夏少康自有仍奔虞。纪 少康为仍牧正,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虞思妻之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纲

  • 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读解】 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

  • 卷二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七宋 魏了翁 撰成公三年至十年【一】宋卫未葬称爵接邻非礼僖九年传曰宋?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文八年八月天王崩九年春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彼王既踰年矣犹不得称王命

  • 卷十六·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六  元 朱公迁 撰大雅三 说见小雅【辑録朱子曰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去非曰文王大明绵皆天子诸侯会朝之乐皇矣追述太王王季之德业与大明绵

  • 卷四十七·道世

    △惩过灾第四十六(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形骸多患,理须严诫;根识昏沈,宜恒警策。故经曰:“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但有身则为患本,无身则患灭。故礼无不敬,慠不可长。若纵慠高,弥增惰慢,徒施攻击,无奈患忧。口是刀

  • 重编曹洞五位卷中·慧霞

    门人 后曹山 慧霞 编门人 广辉 释后学 晦然 补天童四借颂补曰。此四明宏智禅师颂及提唱语句。颇多衡鉴。故并录之。余亦例此。苹末风休夜正央水天虚碧共秋光月船不犯东西岸谁信篙工用意良借功明位。六户灵通路

  • 谭宾录·胡璩

    笔记小说集。唐胡璩著。《郡斋读 书志》谓其所记“皆唐朝史之所遗”。内容涉及 中唐以前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于盛唐人物 记载尤详,至如马周、于休烈、高季辅、秦叔宝、 尉迟敬德、薛仁贵、郭子仪、褚遂良、卢照邻等

  • 双烈记·张四维

    明代传奇剧本。又名《麒麟记》。张四维撰。《曲品》著录。根据《宋史·韩世忠传》敷演。写宋韩世忠投军京口,遇妓女梁红玉,结为夫妇。鸨母嫌弃穷军汉,韩忿而出走,在镇压方腊和勤王报国中得官,率兵驻守镇江,抗拒金兵。梁红玉

  • 默庵集·曹义

    诗别集。明曹义(号默庵)著。五 卷。作者所著诗文集均藏于家,但今仅见诗集 行世。卷首有明成化四年(1468)曹安序。卷末 有附录(又作“后集”)一卷,收入悼念作者的诗 文及文集、诗集原序各一篇。署“剡溪刘兰、金 溪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