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鹗传
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七年,改任同知申州事,行蔡州汝阳令,此时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天兴二年(1233),金朝皇帝迁都蔡州后召见,授任尚书省右司都事,后升为左右司郎中。三年蔡州为蒙古军所陷,王鹗被俘,将被杀,万户张柔闻其名而救出。安置于保州。
蒙古乃马真皇后三年(1244),当时世祖尚未即位,访求名士,遣使聘请王鹗至王府,每日为世祖讲解《孝经》、《书经》、《易经》及齐家治国之道,讲述古今事物之变化,如此一年有余。请求还乡,世祖留他居大都,并赐宅一所。
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授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皇帝的诰命和朝廷典章制度,都由他裁定。至元元年(1264),加资善大夫,上章建议修纂《实录》及附修《辽史》、《金史》。又建议设立翰林学士院,并推荐李冶、李昶、王磐、徐世隆、高鸣等为翰林院学士。还奏请设立十道提举学校官。
世祖召集儒臣讨论推荐宰相人选。奸臣阿合马企图乘机夺取相位,有些大臣也从旁助力。众人知其不当,但谁也不敢说话,只有王鹗起来反对,奸臣之谋为他中止。至元五年请求辞官,世祖命有关机构仍每年给他俸禄,遇有大事还是遣人去询问。至元十年卒,年八十四岁,谥“文康”。
鹗性情开朗,其文章不雕饰,常说:“学者应该以弄清哲理为先,讲究章句那是一般书生的事,不是我学习的目的。”著有《论语集义》一卷、《汝南遗事》二卷、诗文四十卷,题名《应物集》。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司马迁 第四十五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 连齐兵合拒权奸·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职官略八·纪昀 二○三 谕各督抚再行晓谕如有悖谬书不缴日后发觉不复轻宥·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三·马骕 卷十·胡一桂 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范晔 裴蕴传·魏徵 杨朝晟传·欧阳修 卷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