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五

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戊申朔己酉总督李三才类叙各省直漕属官员其江陵等县李充太等以地灾违限免论

○陈邦彦负死罪自杀御史刘国缙仍请内监陈永寿治之

○刑部尚书沈应文乞放

○庚戌开辽警急户部复以借冏金数十万请

○辛亥辅臣向高题纂修 王牒命下礼部

○文选司郎中薛芳引言求去尚书孙丕扬以大选期迫具<锍-釒>请命 上着即出供职

○壬子徐州吴家庄盗劫杀如皋之任知县张藩漕运总督李三才以知州刘民爱指挥王正国等失事罪闻因言各处洊饥惟淮扬一带稍有收成故流移之众千百成群在在行劫非速赐蠲赈大行安抚恐不知其所终章下兵部

○以狭西总兵王邦佐为南京右军都督府佥书

○兵部以兵食会议为请言建酋勾连西虏情形愈恶开辽二境宜且以守为善策而储刍粮援兵以待之蓟军三月无粮未易令之勉出死力以赴辽援太仓太仆同时立尽酌求长策断难再缓凡三<锍-釒>不得旨

○癸丑户部尚书赵世卿言国计日艰谠论犹宜□榷大略言天下岁入之数四百万余不过足九边军饷之需一切 上供及百官廪饩犹不与焉今遍地灾伤诸臣所请不出停徵缓徵两者 皇上未肯慨然罢税捐帑万一郡邑有司藉口停缓此四百万常赋能无缩额乞下其议于宰执详审斟酌 宸断处分不报

○甲寅辅臣叶向高以四请都察院不报再请会议向饷不报引罪求罢

○命翰林院春坊等官刘一燝南师仲张邦纪黄国鼎管理诰敕升一燝司经局洗马

○益王常迁奏举浦阳王常浆为宗正华山王常汛筠溪王常涞为宗副诏可

○乙卯 上以户部<锍-釒>命辅臣票拟内开金花银欠五十六万四千余两买办银欠六十七万余两辅臣以为金花原有额派当责令作速催解买起万历六年原无额派皆系该部设处那借军饷等项以进今部帑尽空镇军无粮应暂停缓以救该部之急附奏上

○兵部覆言杜松捣巢之罪大略谓松奉檄出寨果当场出战纵有属夷在内亦不失为有功今堡内属丁皆执缚而后杀之欺诳之罪重于失律军中斩获未有不待勘而赏者况于拥众以挟乎辽民怨松皆入骨髓宜着罢职不叙至于压买貂参扣减功银仍专令巡按御史覆勘从之

○江西巡按顾慥勘报水灾重大户部覆上命绢布还徵本色一半济用

○肃王进马五十匹赐报书银币纻丝常服

 ○丙辰南京给事中高节御史王万祚等共<锍-釒>论监试御史李光辉讼辽士李惟华之落也

○丁巳以原任少保刑玠复为南京兵部尚书

○以江西参政陈九韶为贵州按察使

○山东巡抚黄克缵奏裁宁海场副使一员下吏部

○辽东巡按熊廷弼<锍-釒>请故给事中贺钦谥钦义州卫人成化戊子京师灾钦上言应天以实不以文引疾归为躬行实践之学与陈献章罗伦张懋相友重边将有扑杀献续者见钦即吐服城中乱卒焚劫钦往谕之罗拜而散辽人称为医闾先生也

○铸给协守辽东东路副总兵关防

○戊午以原任兵部侍郎李桢为南京刑部尚书狭西右参政许弘纲为左副都御史太常寺少卿田大益为左通政

○是时达虏聚兵五万余将犯铁岭趋广宁傅约诸虏有不到者加以重罚辅臣言奴虏交急如此 皇上恐廷臣会议兵饷首及内帑而故难之有如边镇不支戎马一至国门谁为 皇上守此者不报

○都察院左都御史竟不得命经历赵壬吉催请署印是日命总督仓场右都御史孙玮署掌

○翰林简讨陈五昌复除原职

○己未 上遣中使口谕辅臣宝和店条税银两系 圣母宫中御用之资如何纵容经纪棍徒包揽钱粮侵漏条税前诬告事情已有旨拟罪具奏未见上闻该司官何又轻听改名捏告刘弼等司官受贿故违着降调于山等着锦衣卫拏送镇抚司打着问了来说刘弼等俱免提照旧应役辅臣向高言本内原无司官受贿之说今以中使之一言遽行降处人情疑骇乞加矜恕奏请

○礼部奏原任尚书伍文定等会议应谥 上曰既会议停当都准与

○先年凉州三岔堡失事杀掠人口三百有奇其时主将马应龙承故抚徐三畏指匿称杀四名口及奉旨查勘庄浪道董国光仅报所失七十二名口狭西巡按侯执蒲<锍-釒>国光及凉州同知谢明宠扶同欺蔽罪乂言临巩道邢云路亦经承勘然贝□贵贝□贵多端临洮一营马千七百余匹倒死者六百八十余匹叩之不知其罪又不止于扶隐一节兵部覆以国光等降调云路听吏部议覆得旨仍谕以后各边失事有欺隐的还着从重究处

○庚申命故成山伯王允忠男王国柱袭爵

○礼部以革除大礼诸臣赐谥为请言 成祖于革除诸臣虽诛其顽而心赏其忠每每见之于谕廷臣大典之议诸臣引经守旧批鳞受杖 世宗未尝不为心动特以阴厄于张桂诸人不及尽用今杖死诸臣业已续登访册惟靖难遗忠尚尔有待 皇上登极恩诏令各地方有司查诸臣生长乡邑特为建祠岁时祭其坟墓恤录其裔赐谥易名不靳于诸臣明矣乞敕下臣部列名核实上请并敕立祀一节着实举行不报

○时秦王复为长子存枢乞封郡爵 上言王奏情词恳切命礼部看覆承奉米盈行千金于礼科都给事中胡忻为王请忻奏发之因言秦王以中尉进封亲王庶子存枢止宜依原封虽以七奏徼有俞旨然 上意郑重竟从奏寝此岂辇金可得乞治米盈罪仍谕本藩恪遵明例毋再妄请不报

○辛酉 世宗肃皇帝忌辰遣官祭 永陵

○升右谕德朱之蕃左谕德汤宾尹俱为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右中允孙慎行为左谕德顾秉谦邓士龙郭淐为右谕德俱兼翰林院侍讲南京国子监司业朱延禧为左中允

○初御史刘光复所上安边策其一为择守令吏部覆以边方州郡多用甲科破格优处 上以边事整刷不但守令各道官更为紧要今虏酋狂逞封疆需人乡还会同兵部咨访选择有不堪的着便改换毋致误事

○壬戌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官祭金山 陵寝

○辅臣叶向高以会议兵饷诣文华门叩首请宣府管粮郎中王兴言诸军久饿难堪户部覆闻 上曰军饷拖欠数多边计何赖着抚按官上紧催解其灾伤地方当分别轻重不得一概藉口  ○夜望月食自戌至亥既

○癸亥翰林院简讨丘禾实复除原职

○以红水营游击苗守荣为延绥东路参将

○甲子诏顺天府祈雪

○辅臣向高复以推补阁臣诣文华门请

○吏部尚书孙丕扬言去年间因外选无缺可授议将在外循良年深者八十四人各授以部寺拟官之衔令其离任以救一时无缺之苦今各官京则无名外则无官业一年余乞通查两京部寺科道缺员总一填补请旨

○补荫原任南京户部侍郎方弘静男方以晋入监读书

○乙丑工部屯田司郎中邵辅忠参论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诈似直而为贪险假横之人曷言其贪鲁保大坏盐法王万金进陈平之计以白金六万黄金千两珠宝玩器不可胜数通黄正宾行间遂得贵厂诸人直须高枕之札吴鼎郑洁潭暴横告者满路汪宗时许伦所之八万金四美女入而纵其出匣之凶又发部符令黄正宾乘传恐吓郡邑无不括献于是有仪真知县被辱缢死者听用将官俱以价之多寡为缺之高下生日节礼各有定式开门之时筐篚乱拥礼帖乱投至把门官顶首钱骤以数百计其贪如此曷言其险先附辅臣沈一贯开府俨然比夺职免官幅巾坐堂年余复得故物虽汪宗孝为之通贿夤缘而沈之力居多旋即反唇相向矣税监陈增死亲至徐州简增遗物封识分擡掩谁耳目至古董珍奇门日如市动称进奉 太后 皇上彼其慷慨论列无不指 陛下为污而彼且以己之污污 陛下其险如此曷言其假日日受贿而逢人慢骂以不廉日日卖法而逢人慢骂以不执日日交结奥援而逢人慢骂以依阿认李皇亲为族认郑皇亲为亲结田义为兄结成敬为友索之外者奉之内以威严吓外官而利其有以小心媚中官而借其灵其假如此曷言其横妄附皇亲夸诩 陛下之下一人居常服食僣拟王者至杀人如刈草菅一入辕门毙杖下者填委金钗十二袨服艳妆尽皆吴下部民何论扬州名媛夜舞朝歌越公自命拖金侍玉司马将还涂脸向人而肃坐其上湾腰了事而莫之敢言其横如此总漕之华膴惟闻积贿尚书之峻秩祗以养奸而乃自擅龙门营私植党凡海内名流为 陛下用用耳目者以馈遗结之为 陛下斥逐山林者以请托招之藉道学以为名依贤豪以立脚或无端而流涕或无故而感慨使天下士靡然从风乘机躁进者愿依其幕下感时忧事者误入其套中一时只知有三才不知有 陛下主势上孤党与下盛宇宙一旦变更为汉之延熹唐之长庆宋之熙豊其意不过扫空词林则必借材于外打尽当路则必抡选及身闻其前则急欲枚卜闻其今则急图总宪总宪得则枚卜亦无不得耳总之三才腹有山溪口皆剑戟霸气足以控制人群神奸每能阴收物论自谓总宪阁臣已直拱手而得彼四岳或以荐鲧汉臣多以谀莽至于出袖中之章达者或为未然作辩奸之论事后始成先见为虺不摧为蛇无及矣是今天下之大可忧也不在天灾不在虏患而在小人窃踞萧墙之内也是时三才需次总宪未有与为难者而辅忠首发之一时诸正人深以三才为忧并王图于玉立皆倡言以发其奸与辅忠典突徙薪之见同旋皆被祸去至今议之

○予故宣大总督徐三畏祭四坛仍加一祭造葬  ○丙寅辅臣李廷机移居庙所候旨言荒凉不堪哀情迫切于是乞放七十<锍-釒>矣

○戊辰行苏松常三府催解布疋蜡茶

○仙游人刘廷芝自称密云守备奉命清查福建广东等处屯田所赍伪敕一道勘合一纸自京师繇闽入粤支驿传供应近四百金广东巡按李应魁获之以闻下法司

○己巳 上下户部所奏借给边饷<锍-釒>有旨朕深居静摄每念未尝不在小民边计今岁各处奏报灾伤重大况辽镇等镇兵饷急缺朕心悯恻欲发内帑但节年拖欠金花银两数多虽有各处税银接济公用尚且不敷准借马价二十五万工部税银十五万解给各镇支用其北直山东河南山西狭西福建四川当年徵在官听解内帑税银准留以二分解部以充军饷一分赈济饥民移文彼处抚按官务要分散得宜穷民获沾实惠方称朝廷轸念优恤至意

○兵部议设处辽兵新增饷银言辽左增兵万人岁饷银马价总该十五万六千两不得不为计处一班军粮银所当量折班军四万人岁赴京操安家行粮费不啻十余万金领班都司率临时募市人以应各衙门讨索做工无非折纳工钱今议于四万人中一半折价一半赴京计可解纳班价银四万五千余两省行粮约六万余石一绝军粮银所当暂借远年绝粮岁解贮太仆寺一万五千四百余两宜即以绝军之粮为增兵之费一宁夏饷银当专备辽除长芦带银听留户部其两淮带银五万六千两乞如鹾臣议专备辽急一马价马料所当奏处辽中新派买马六千匹岁应买补马价一万二千两宜令太仆寺岁如数增给其料银三万六千两乞敕户部与辽东巡抚各分处其半 上曰该镇新增兵饷俱如议行但募兵须要实用若沿袭积弊冒破钱粮岂不孤负朝廷轸恤封疆至意还行与督抚官用心整刷毋致虗縻仍将募过兵数查明具奏

○御马太监邢洪复奏武清牧地拖欠数多奉旨该县官员乃敢坐视本当重治姑念地方灾疲且不查究还着抚按官严限催解

○复除罗朝国为尚宝司卿

○庚午敕宗人府朕惟 玉牒所以纪载宗支乃朝廷大事自万历二十六年以前已经修辑至今十一年未及增修尔宗人府即会同礼部查照各王府自万历二十七年以后凡有薨逝袭封及男女新生亡故等项逐一明白开写该部仍将各王府照降去式样造到本册送馆以凭修辑  ○辅臣向高拟以原任礼部侍郎郭正域原任国子监祭酒方从哲为 玉牒纂修官并书写官一十九员以上

○是日辅臣以本年撰进讲章通鉴纂要自帝发梁州至遣使迎佛骨至京师共八本类写进呈

○高唐州库被劫知州王任报失银千三百余两山东抚按劾令降调吏目章可立住俸拏贼下该部

○辛未兵部尚书李化龙乞休致不允

○狭西巡抚于若瀛奏请以潼关兵备移驻邠州下吏部

○壬申礼部题会试屇期条列七款申饬一文章定体宜核一关防约束宜严一分考阅卷宜详一誊对用罚宜必一号数稽查宜慎一廷试之规宜肃一乞恩之数宜定命依议行  ○巡按御史金明时劾蓟镇总兵王国栋贪肆不法章下兵部

○癸酉命江西道御史乔允升巡按顺天

○甲戌以翰林院简讨魏珩如为浙江屯田道参政

○左春坊左庶子冯有经赍印至阁拜<锍-釒>去

○乙亥直隶巡按彭端吾以狭西按臣杨一桂言奏辩两淮绝无票盐明系奸□藉口 上命该部并看来说

○时废将麻承恩为按臣吴亮请旨逮治口北道吴钟英

当承问阳和道袁和移书属钟英薄其罪亮劾和曲庇罪并章

下该部

○予阳武侯薛濂母陈氏祭葬

○丁丑岁暮享太庙

遣英国公张惟贤恭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景帝·张廷玉
  ●卷二十·徐梦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七·乾隆
  元明事类钞卷十六·姚之骃
  卷之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佚名
  国史列传·丁宗洛
  金佗稡编卷二十八·岳珂
  卷五·鄂尔泰
  卷六 武帝纪 第六·班固
  刘炫传·魏徵
  王重师传·薛居正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五·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绛·唐圭璋

      绛字子华,灵寿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庆历七年(1047),为太子中允。召试,授太常丞,直集贤院。历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神宗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康国公。元祐三年(1088)卒,年七十七。

  • 卷239 ·佚名

    陆游 游山 古寺不来久,入门空叹嗟。 僧亡犹见塔,树老已无花。 世事虽难料,吾生固有涯。 殷懃一梳月,十里伴还家。 陆游 游山步 蹇驴渺渺过云边,旋了三生物外缘。 平日视家真逆旅,此行出户若

  • 朱庆余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庆余,闽中人,一作越州人。名可久,以字行。宝历二年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曾客游边塞。 有《朱庆余诗集》。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余诗鉴赏 唐人

  • 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房玄龄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其先世居梁国。曾祖潜,太子少傅,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祖竺,吴豫章太守。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武宗一·宋濂

        ◎武宗一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剌之长子也。母曰兴圣皇太后,弘吉剌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命帝即军中代之。四年八月,与海都

  • 人物第三十·浦起龙

    夫人之生也,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观太文籍肇创,史有《尚书》,知远疏通,网罗历代。至如有虞进贤,时宗元凯;夏氏中微,国传寒浞;殷之亡也,是生飞廉、恶来;周之兴

  • ●卷九·陈康祺

    ◎圣祖处台湾警报之法阿文成公云:“康熙间台湾蠢动,闽省警报(按:原作题报,恐误)到日,仁圣正率诸皇子在畅春园习射,谕令该部知道。旋报全台失陷,仍如前谕。诸皇子请宣旨指授机宜,仁圣不答。射毕回宫,始召诸皇子谕之曰:‘

  • 弁言·佚名

    清代自道光年间嘉兴钱仪吉(衎石)汇纂「碑传集」以后,宣统时江阴缪荃孙(艺风)、民初江都闵尔昌相继纂有「续碑传集」八十卷(江楚编译书局刊校)与「碑传集补」六十卷(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按钱集纂至嘉庆朝止,缪集续自道光朝

  •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二月,除宦去职,二十镇的统制改由张绍曾继任。张先生是河北大城县人,和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同为北洋军中杰出的维新人物。他的继任,使军中新派分子顿呈兴隆活跃的气象。张统制到任以后,有

  • 卷四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 冠服图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

  • 论语精义卷九上·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九上 宋 朱子 撰 阳货第十七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 卷三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一宋 朱子 撰王朝礼八王制之丁【王事】舜典嵗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守诗救反下同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既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岱宗泰山为

  • 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

      ──二十年八月在北平华北居士林讲──   开题   释颂    一 顺转杂染分     甲 第六识     乙 前五识     丙 第八识     丁 第七识    二 逆转清净分     甲 第

  • 僧羯磨卷中(出四分律)·怀素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德衣篇第十一受功德衣白法(律言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扫衣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新物帖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不以邪命得不以相得不激发得不经宿得不舍堕作净即日来应法四周安缘五条作十隔若过是者亦应

  • 卷四十五·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五袁了凡传袁了凡。名黄。江南吴江人。故字学海。幼孤业医。有术者孔生。善皇极数。推了凡命。劝令习儒书曰。明年当补诸生。後以贡生为知县。终五十二岁。然无子。了凡之先赘嘉善殳氏。遂补嘉善县学生。既

  • 卷四·聂先

    续指月录卷四六祖下二十世临济宗临安径山无准师范禅师生於蜀之梓潼雍氏。九岁出家。长游成都坐夏。请益坐禅之法於老宿尧首座。座曰。禅是何物。坐底是谁。师昼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明年往谒佛照光於育王。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南岳正续录卷上法子谦卑牧请上堂睹史天上各各以天福力五百圣堂里虽则云蒸霞蔚虎骤龙骧礼乐文章珠辉玉润毕竟上无私盖下无私载因甚指天指地五言七字底只安在第三位高唱摩诃衍迥绝于百非底安得在第二位

  • 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871—1872年首次在《俄罗斯通报》连载。《群魔》的故事取材于1869年莫斯科发生的涅恰耶夫案件。涅恰耶夫(1847—1882)是彼得堡大学的旁听生,曾积极参加18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