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卷

豪 俊 

  玄宗闻太白才名,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欲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尝行幸宫中,顾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得独以声伎为娱哉?倘得逸才词人咏出之,可以夸耀后世。”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谓声律非白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愿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会。”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命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援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律度对偶,靡不精绝。其首篇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宿鸳鸯。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文不尽录。后以永王招累谪于夜郎,及放还,卒于宣城。杜子美尝赠诗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诗,尽得其故迹云。(此则出《本事诗》) 

  张方平尚书器宇高爽,以经济自许。布衣时,常有诗曰:“有客堂堂空两手,谁人为借太阿来。与君上决浮云破,放出阳光万丈开。”张登茂才异等,又登贤良方正科。国朝以来再登制科者,安道一人而已。 

  长安姚嗣宗诗云:“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辨此,可惜作穷人。”韩魏公安抚关中,荐试大理评事。(此则出《续湘山野录》,《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高越为书生,尝游河朔,有牧伯欲以女妻之,越知其意,因书《鹞子》一绝而去。诗曰:“毛骨英灵体性奇,摩空专待整毛衣。虞人莫便张网罗,未肯平原浅草飞。”(此则出《江南余载》卷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张端公伯玉篇什豪迈,名重一时。过姑熟,见李翰林太白留题十咏,唉味久之。于是周游泉石间,见一泉清澈可鉴,因询诸人。对曰:“此名明月泉。”公曰:“太白不留题,必留以待我也。”遂题曰:“至今千丈松,犹伴数峰雪。不见纤尘飞,寒泉湛明月。”(此则出《墨客挥犀》卷四) 

  西方琥,东州人也。幼年俊敏,郑獬榜成名,因期集,白状元曰:“榜中琥最年少也,乞作探花郎。”公吏前曰:“琥第三甲,合出铺地钱二十于今作探花郎,即不复出钱矣。”琥曰:“愿出铺地钱。”毅夫乃从其请。既又言曰:“某末学晚生,未尝作探花郎诗,愿状元先为之,以为楷式。”毅夫信笔而成,其断句云:“绿袍不怕露痕湿,走入乱花深处来。”琥见诗帖然心伏,欲为诗胜之,终不能就。而五日进诗之期迫,复见毅夫曰:“大炬之傍,萤火无所见也。一见雅诗,迄今不敢下笔。翌日当进诗,告公代作,可乎?”毅夫笑,乃代为之断句云:“朝来已与碧桃约,留住春风不放归。”闻者称赏。(此则出《翰府名谈》,《诗话总龟》前集卷十引) 

  石曼卿登第,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在其数。时方期集于兴国寺,符至,追所赐敕牒袍靴,余人皆泣而起,曼卿独解袍靴还使人,露体戴幞头,笑语终席而去。次日,被黜者例受三班借职,曼卿诗曰:“无才请作三班借,请俸争如录事参。从此免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一引) 

  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时年二十七。(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七引) 

  卢肇,袁州宜春人,与同郡黄颇齐名。颇富于,肇幼贫。与颇同赋赴举,同日首涂,郡守独饯颇于邮亭。明年,肇状元及第归,刺史已下接之,大惭。会延肇看竞渡,肇即席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八引) 

  大和二年,崔郾侍郎东都放榜,西都过堂。杜紫微第五人及第,诗曰:“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七引) 

  短李镇扬州,请章孝标赋春雪,命题于台盘上。孝标索笔一挥云:“六出花飞处处飘,黏窗拂砌上寒条。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此则出《唐摭言》卷十三) 

  宝历中,杨嗣复相公具庆下继放两榜。时先仆射自东洛入觐,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既而大宴于新昌里第,僕射与所执坐于正寝,公与诸生坐于两序。时元、白俱在,皆即席赋诗,惟刑部杨汝士诗后就,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座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当时疏傅虽云盛,讵有兹贤醉醁醽!”汝士是日大醉,谓诸子曰:“我今日压倒元白。”(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七引) 

  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再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七引) 

  杜牧之为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罢镇闲居,声伎为当时第一。一日开筵,朝士臻赴,以杜尝持宪,不敢邀致。杜讽坐客达意,愿与斯会。李驰书,杜闻命遽来。时会中女奴百余,皆绝色殊艺。杜独坐南行,瞪目注视,满引三卮,问李曰:“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首而笑,诸妓亦皆回首破颜。杜又自引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吟惊满座,三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此则出《本事诗》,《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牧之登科后三年,饮酒狎游,为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吟曰:“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此则出《本事诗》,《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李澣及第于和凝相榜下,后与同任学士。会凝作相,澣为承旨,适当批诏。次日于玉堂开凝旧阁,悉取图书器玩,留一诗于榻,乃归。诗云:“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酬。”人笑其疏纵。(此则出《玉壶清话》卷二,《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韩熙载事江南三主,世谓之神仙中人。然简介不屈,举朝未尝拜一人。严续仆射以韩有才名,因请撰父神道碑曰:“称誉取信于人。”珍货外,仍辍一歌鬟为润笔,韩受姬。及文成,但叙谱系品秩及薨葬哀赠之典而已,续慊之,封还,意其改窜。韩亟以歌姝并珍赎还之,临登车,止写一绝于泥金双带云:“风柳摇摇无定枝,阳台云雨梦中归。他年蓬岛音尘断,留取樽前旧舞衣。”(此则出《湘山野录》卷下) 

  

轻 狂 

  裴思谦状元及第,作红笺名纸十数,谒平康里,因宿于里中。诘旦,赋诗曰:“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唤玉郎。从此不知兰麝气,夜来新惹桂枝香。”(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郑合敬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曰:“春来无处不闲行,楚闰相看似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元声。”(此则出《唐摭言》卷三,《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杨汝士尚书镇东川,其子及第。汝士开宴相贺,营妓咸集,汝士命人与红绫一匹。诗曰:“郎君得意正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绫一匹,两头娘子拜夫人。”(《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朱勰为县令,迹甚疏狂。李嗣主尝诵勰诗一联云:“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潘阆字逍遥,咸平间有诗名,与钱易、许洞为友,狂放不羁。尝为诗云:“散拽禅师来踘蹴,醉拖游女上秋千。”其自序之实也。(此则出《梦溪笔谈》卷二十五,《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 

  诗有语病时忌,当避之。刘子仪尝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全用故事,取《孟子》所谓柳下惠圣之和,不羞小官;仲尼曰: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或有写此二句,减去官、师两字,示人曰:“是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见者大笑。此偶自谐合,无若轻薄子何,非笔力过也。(此则出《中山诗话》,《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 

  方干,桐庐人,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重。尝有诗云:“押得新诗草里论。”反语云“村里老”,所以诮凝。(此则出《唐摭言》卷十) 

  江南江为酷于诗句,初,李主南幸至落星渚,遂游白鹿园。见壁题一联云:“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因顾左右曰:“吟此诗者,大是贵族。”为闻之,遂因傲纵。(此则出《江南野史》卷十) 

  章孝标及第后,寄淮南李绅相曰:“及第全胜十改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路,为报时人洗眼看。”李即答一绝箴之:“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此则出《唐摭言》卷十三,《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 

  张祜客淮南,幕中赴宴,时杜紫微为支使,南座有属意处,索骰子赌酒,牧之微吟曰:“骰子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祜应声曰:“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此则出《唐摭言》卷十三,《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三引)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四百五十四·彭定求
  梁大年·唐圭璋
  陈汝羲·唐圭璋
  ◆梅花道人吴镇(梅花庵稿)·顾嗣立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一齣·徐元
  第四折·佚名
  卷三·沐昂
  卷一百十四·徐世昌
  沁园春·誓诗·胡适
  卷五十六·吴之振
  嵗时杂咏卷三十四·蒲积中
  卷十九·陈元龙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卷四百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一 司马懿【字仲逹河内温县人仕魏历事武帝文帝明帝後辅齐王为太傅相国封公孙炎受魏禅追尊为宣帝庙号高祖】 讌饮歌 【晋书曰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讌饮

  • 卷七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四崔道融崔道融荆州人以徵辟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避地入闽申唐诗三卷东浮集九卷今编诗一卷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铜雀

  • 淳熙稿卷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二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与苏运使诩四首 筠阳有贤牧典选得望郎汉廷急献纳使节乃辉光翰墨一门盛人才当代良平生愿识面今日获升堂培塿无大木沟渎无巨鱼窈然涧壑深渺若江海瀦涧壑虽云深萧艾宁废

  • 卷八·孙一元

    钦定四库全书太白山人漫藳卷八明 孙一元 撰六言诗杂兴三首道在须传大雅歌长再和建安天马离渥洼水凤凰饮砥柱湍河岳英灵锺聚星辰躔次依然化作开元二鸟启鸣大运千年神君衣裳冶雅天人气韵高闲题首犹余甲子瓣香谁拜门间

  • 卷一百0八 晉紀三十·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柔兆涒灘(丙申),凡五年。   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十七年(壬辰、三九二年)   春,正月,己巳朔,大赦。   秦主登立昭儀隴西李氏為皇后。   二月,壬寅,燕主垂自魯口如河間、渤海、平原。翟釗遣其將翟都侵館

  •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蔡东藩

      却说萧衍入屯阅武堂,即称奉宣德太后命令,晓示官民。  大略说是:  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箓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早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

  • 第六十二回 贬忠州刘晏冤死 守临洺张伾得援·蔡东藩

      却说德宗即位,黜陟一新,尊郭子仪为尚父,加职太尉,兼中书令,封朱泚为遂宁王,兼同平章事。两人位兼将相,实皆不预朝政。独常衮居政事堂,每遇奏请,往往代二人署名,中书舍人崔祐甫,与衮屡有争言,从前朱泚献猫鼠同乳,称为瑞征,衮即

  • 卷第一百六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八〔屠维大荒落(己巳),一年。〕高祖武皇

  • 卷九·凌雪

    四明西亭凌雪纂修列传十一 金声、夏允彝、陈子龙、沈廷扬列传十二 顾锡畴、何楷、路振飞、曾樱、曹佺学、伊民兴、吴闻礼(附郭符甲)、艾南英、熊纬(附欧阳素)、张致远列传十一金声、夏允彝、陈子龙、沈廷扬金声,字正希,休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二十六】○宋二十六王钦若 丁谓夏竦王钦若丁谓夏竦△王钦若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父仲华祖郁钦若早孤郁爱之太宗伐太原时钦若纔十八作平晋赋论献行在郁为濠州判官将死告家 人曰吾厯官逾五十年慎于用刑活

  • 浙语一·查继佐

    东山国语●浙语一徐石麒(缺)

  • 卷五十八·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八艺文二应制三圣主临雍礼成恭纪       于 枋列圣尊师崇典礼我皇重道啓文明鸾舆遥驻先猷渥鸳瓦新加庙貌嵘逺溯隆规从阙里特敷旷典自神京地

  •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孔子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不好和他们相处的,亲近了就会放肆无礼,疏远了就会产生怨气。” 【读解】 孔子如果只说小人而不说女人,恐怕这段话就不会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一·佚名

        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智见菩萨摩诃萨。金刚军菩萨摩诃

  • 重订西方公据卷上·彭绍升

      知归学人 彭际清 集一起教大纲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七宝庄严。无三恶道。亦无女人。衣食自然。寿命无量。其佛号阿弥陀。放大光明。接引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彼国。莲华化生。不由胎藏。

  • 西湖水利考·吴农祥

    《西湖水利考》详细记录了唐宋以来杭州西湖的治理情况和保护措施,是了解西湖水利方面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史料。

  • 冲虚至德真经解·江遹

    八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