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楫传

王楫,字巨川,凤翔虢县人。父王霆,在金朝为武节将军、麟游主簿。楫生性豪爽,二十岁考进士未中,便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吴兵法。金章宗泰和年间,考进士又未中,到朝廷去上书,论当时国家之紧要事情。金章宗让他到缙山元帅府去任职。不久,因元帅高琪的荐举,特赐他进士出身,授副统军之职,守涿鹿的险要之地。

太祖领兵南下,楫与蒙古军鏖战三日,兵败被执,将处死时,神色不变。太祖问他:“你何敢抗拒我大军,不怕死吗?”楫回答说:“臣本为一介平民,受皇上恩惠,誓死报国,今既被打败,死乃幸事!”太祖称赞他忠义,不仅释放了他,而且授都统之职,佩以金符,令他招集山西溃散士兵。后随大军破紫荆关,取涿州、易州、保州、中山,进至雄州。雄州节度使孙吴坚守,楫入城去向他讲明战降祸福,孙吴投降。

太祖九年(1214),授楫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随三合拔都、太傅猛安率兵南征,克古北口,攻蓟、云、顺等州,所过皆开城投降,得汉军数万人,进围中都。十年,中都降。楫上书奏请皇帝“以仁义取天下,不可失信于民,应禁止烧杀掳掠,以不负百姓的期望”。当时,中都城缺粮,致人相食,楫将军粮运入城中出售,士兵得金银绸帛,百姓能得到食粮。又提议“:田野久荒,是因兵乱后无牛,应差官去泸沟桥将军队的牛取十分之一分给农民。”采纳了他的意见,得牛数千头,分给近县,人民大喜,纷纷复业。三合、猛安令楫去招谕保定、新城、信安、雄州、霸州、文安、清州、沧州诸城,皆望风而降,置行司于沧州以便镇守。楫随猛安入朝太祖,太祖授他银青荣禄大夫,仍任前职,兼御史大夫,世袭千户。

河间、清州、沧州反叛蒙古,太祖命楫讨伐,又命驸马孛秃将蒙古军及..、汉军分三千给楫。楫出兵收复河间,得军民万口。孛秃恼怒河间人民叛服无常,要杀尽他们,楫解劝道:“驱羊往东往西的是牧人,羊何以知道方向?杀其头目就行了,把百姓释放,迁到近县去,身体强壮的使他们从军,体弱者务农,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为什么要杀?”孛秃说:“你能保证这些人不再反叛吗?”楫答应“可以”,具文保证,这些百姓因此能活下来。

太祖命..里毕与皇太弟国王分管诸侯王城邑,告谕..里毕说:“汉人中若有王宣抚这样的人,可使他任职。”王楫得以前职兼判三司副使。后又命省臣清查登记工匠人数,派大臣分别掌管。太师阿海上报诸大臣名字,帝对他说:“朕有其人,一时忘其姓名。”又过了许久又说:“想起来了,旧人王宣抚可任此职。”于是命王楫去分管工匠。当时,都城学庙在战争中被毁,楫在旧枢密院基地上再建立起来,春秋两季率诸生祭祀先圣先师,把原岐阳的石鼓取来置于廊下。

太祖二十一年(1226),王楫随大军西征。军至秦州,西夏把所有的桥都拆毁,以为防御。蒙古大军不能进,太祖向诸将询问对策,都不知如何是好。王楫夜间督促士卒运木石,天刚亮,桥已建成,大军得以前进。拖雷监国时期(1228),王楫奉命管领中都。信安盗起,联合北山李密,劫掠近县。楫提出:“都城是根本之地,不能无备。”引水环城,调度经费,楫自己发行债券,售与贾人,而不向人民征敛,人心稍安。又遣其子守谦率军讨平诸贼。

太宗二年(1230),随大军征关中,长驱直入京兆,进克凤翔。王楫奏请太宗道“:此处是臣的故乡,愿入城访求亲族。”果然领族人数十口归顺蒙古。四年,攻克汴京。五年,奉命持国书使往宋朝,以兀鲁剌为副使。到宋朝,以隆重礼节待他,并立即遣使持金银及绸缎入贡蒙古。楫使宋往返五次,因和议未成,郁郁成疾,卒于南方。宋朝厚赠丧葬物品,遣使送灵柩于北方,葬于燕。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七·徐乾学
  卷十三·佚名
  卷下·韩泰华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纪昀
  卷七十六·傅恒
  世家卷第一 高丽史一·郑麟趾
   十一、我编《当代汉英词典》①·林语堂
  宇文弼传·魏徵
  杨乘传·宋濂
  卷十八·楼昉
  卷一百六十七·杨士奇
  后晋纪五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944)·司马光
  卷六十八·佚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蒋廷黻
  三十八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一出 婚闹·李渔

    〖女冠子前〗(老旦上)一官匏系人难到,儿未嫁,婿先招。老身梅氏。自从老爷上任,已经一载,烽烟阻隔,音信杳然。女儿年已十八,正当婚嫁之时。前日戚家来议婚,老身已经许诺,今乃成亲吉日,花烛酒筵俱已齐备,戚家女婿也该到门了。〖临江

  • 尊前集·佚名

    明皇一首明皇,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宝宜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昭宗二首昭宗,唐昭宗李晔。巫山一段云二首上幸蜀,宫人留题宝鸡驿壁缥

  • 文信国集杜诗·文天祥

    宋 文天祥 撰社稷第一三百年宗庙社稷为贾似道一人所破壊哀哉南极连铜柱【送李晋肃】煌煌太宗业【北征】始谋谁其问【舟中苦热】风雨秋一叶【李光弼】理宗度宗第二先皇弓剑逺【送覃二判官】永懐侍芳茵【送汝阳郡王】

  •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谢承后汉书卷二·周天游

    刘玄传邓晔○一七李淑谏更始曰:「夫三公上应垣宿,九卿下括河海。」〔一〕(姚。王。汪。黄)──初学记卷一二○书钞卷五三御览卷二二八 〔一〕姚、王二辑作李淑传,非。 ○一八赤眉入长安时,式侯恭以弟盆子为赤眉所尊,故自系。

  • 二〇 兴房的住屋·周作人

    与蓝门隔着一个明堂,南边的一排楼房,是第三进房屋,与东边的堂屋是并排接连着的。“大堂前”左右各一大间带后房,又西边一间,都属于诚房所有,再往西一共五间带楼,西端的一楼一底,由立房典给外姓,居中“小堂前”,后为过廊不计外,其

  •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四八卷列传八零零零零列传第八。[向德][圣觉][实兮][勿稽子][百结先生][剑君][金生][

  • 薛仁贵传·欧阳修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妻子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现在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

  • 月令·戴圣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皡,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

  • 卷六 复恩·刘向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

  • 续孟子卷上·林慎思

      梁大夫一  梁大夫见孟子问曰吾闻夫子教王远利而易以仁义有诸孟子曰然大夫曰吾家有民见冻饥于路者非其亲而救之脱衣以衣之辍食以食之及已冻饿几死是其亲而不救之而何孟子曰噫是大夫从王厚利而薄仁义故也厚利率民

  • 卷十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二宋 朱子 撰论语述而第七【凡三十七章】或问首章之説曰程子之解善矣语録之説则未安然解之云亦合之以蘓氏之説然后为善【蘓氏曰自生民以来至于孔子作者略备矣特未有折衷者耳故述而不作】

  • 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胡适

    近十年来,有好几位我最敬爱的学者很怀疑老子这个人和那部名为《老科的书的时代。我并不反对这种怀疑的态度;我只盼望怀疑的人能举出充分的证据来,使我们心悦诚服的把老子移后,或把《老子》书移后。但至今日,我还不能承认他

  • 卷三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    宋 王与之 撰以军礼同邦国王昭禹曰先王以宾礼一天下有不帅则军礼于是乎用○郑康成曰同谓威其不协僭差者军礼之别有五【○贾氏曰僭差若郊特牲云宫县白牡朱干设锡之类皆诸侯僭也】

  • 卷二十·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 明 何楷 撰 周桓王之世诗三十篇 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出序 郑玄云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弑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按完卽桓公

  • 昭公·昭公十九年·左丘明

    【经】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己卯,地震。秋,齐高发帅师伐莒。冬,葬许悼公。【传】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令尹子瑕城郏。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楚子之在蔡

  • 主教谋杀案·范·达因

    推理小说,作者是美国的范·达因。这是最能体现作者风格的一部作品,创作于1929年,书中借菲洛·万斯之口,用了很多篇幅分析了数学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并以此作为破案的心理依据。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脏,第二位死者被

  • 地理古镜歌·蒋大鸿

    大鸿字平阶,又号中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着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