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两汉诏令卷十八

宋 楼昉 编

东汉六

安帝【十九】

皇太后诏【延平元年】

先帝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顚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礼昆弟之子犹已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

立皇帝策

惟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太后曰咨长安侯祜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朕惟侯孝章帝世嫡皇孙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今以侯嗣孝和皇帝后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一人有庆万民頼之皇帝其勉之哉

检勑外戚宾客诏【无年月必是临朝初见和憙邓皇后纪】

毎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骘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勑勿相容护

举明习阴阳灾异者【永初二年七月】

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璇玑以齐七政朕以不德遵奉大业而阴阳差越变异并见万民饥流羌貃叛戾夙夜克已忧心京京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逺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而所对皆循尚浮言无卓尔异闻其百僚及郡国吏人有道术明习灾异阴阳之度璇玑之数者各使指变以闻二千石长吏明以诏书博衍幽隠朕将亲览待以不次冀获嘉谋以承天诫

令王主官属通得外补【九月】

王主官属墨绶下至郎谒者其经明任博士居乡里有亷清孝顺之称才任理人者国相嵗移名与计偕上尚书公府通调令得外补

以王石为郎中诏【二年见王涣】

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故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昔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迹茂异令名显闻孝宣皇帝嘉叹愍惜而以黄金百斤防赐其子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恵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之立祠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

诏公卿勿以灾异自贬【三年三月】

朕以幼冲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噉食永怀悼叹若坠渊水咎在朕躬非羣司之责而过自贬引重朝廷之不德其务思变复以助不逮

诏举有道术达于政化之士【五年闰二月】

朕以不德奉郊庙承大业不能兴和降善为人祈福灾异蜂起冦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百姓匮乏疲于徴发重以蝗虫滋生害及成麦秋稼方收甚可悼也朕以不明统理失中亦未获忠良以毗阙政曰顚而不扶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公卿大夫将何以匡救济斯艰戹承天诫哉葢为政之本莫若得人襃贤显善圣制所先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辅不逮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有道术达于政化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及至孝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焉

诏封二十八将诏【六年见冯异】

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絶善善及子孙古之典也昔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于防极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勲烈披图案籍建武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防记有徴葢萧曹绍封继于今况此未逺而或至乏祀朕甚愍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絶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统后者分别署状上将及景风章叙旧德显兹遗功焉

禁非时供荐新味【七年正月见和憙邓太后】

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孰或穿掘萌牙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乃上

旱蝗诏安辑黎元【元初二年五月】

朝廷不明庶事失中灾异不息忧心惶惧被蝗以来七年于兹而州郡隠匿裁言顷亩今羣飞蔽天为害广逺所言所见宁相副邪三司之职内外是监既不奏闻又无举正天灾至重欺防辠大今方盛夏且复假贷以观厥后其务消救灾眚安辑黎元

霖雨伤稼诏【四年七月】

今年秋稼茂好垂可收获而连雨未霁惧必淹伤夕惕惟忧思念厥咎夫霖雨者人怨之所致其武吏以威暴下文吏妄行苛刻乡吏因公生奸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显明其罚又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方今案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虽有麋粥糠粃相半长吏怠事莫有躬亲甚违诏书养老之意其务崇仁恕赈护寡独称朕意焉

申制度科品【五年七月】

旧令制度各有科品欲令百姓务崇节约遭永初之际人离荒戹朝廷躬自菲薄去絶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防比年虽获丰穰尚乏储积小人无虑不图久长嫁娶送终纷华靡丽至有走卒奴婢被绮縠着珠玑京师尚若斯何以示四逺设张法禁恳恻分明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恤贫弱诏【六年三月】

夫政先京师后诸夏月令仲春养幼小存诸孤季春赐贫穷赈乏絶省妇使表贞女所以顺阳气崇生长也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谷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

诏河南尹豹等【六年见和憙邓太后纪】

吾所以引纳羣子置之学官者实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不有化导将遂陵迟故欲襃崇圣道以匡失俗不云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乗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学所以矫俗厉薄反之忠孝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则足矣其勉之哉

贬乐成王苌诏【建光元年四月见乐成王党】

苌有腼其面而放逸其心知陵庙至重承继有礼不惟致敬之节肃穆之慎乃敢擅损牺牲不备苾芬慢易大姬不震厥教出入顚覆风滛于家娉娶人妻馈遗婢妾击吏人专已凶暴愆罪莫大甚可耻也朕览八辟之议不忍致之于理其贬苌爵为临湖侯朕无则哲之明致简统失序罔以尉承大姬增怀永叹

诏高句骊【高句骊云建光元年高句骊率马韩濊貊围搜夫余王遣子与州郡并力破之与本纪合但云明年乃下诏而建光无二年当载于延光元年】

遂成等桀逆无状当轩断葅醢以示百姓幸防赦令乞罪请降鲜卑濊貊连年冦钞驱略小民动以千数而裁送数十百人非向化之心也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鬬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

举刺史二千石令长诏【延光元年八月】

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已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勑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于人者无拘官簿刺史举所部郡国太守相举墨绶隠亲悉心勿取浮华

废太子保诏羣臣【三年九月见来厯】

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厯讽等不识大典而与羣小共为讙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

两汉诏令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外国下·脱脱
  求谏第四·吴兢
  名山藏卷之一百·何乔远
  ◎张善琨通敌罪行·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附录·徐学聚
  第四○六清单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五--二·佚名
  卷十八·黄震
  卷五十三·郝经
  卷二之一·佚名
  李袭吉传·薛居正
  ●图民录卷二·袁守定
  魏惠王死·佚名
  卷首之七·佚名
  后妃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柳待制贯(待制集)·顾嗣立

    贯字道传,浦江人。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

  • 第三折·佚名

    (孤抱病同春郎上,云)自家拈各千户的便是。自从我在那洛河边,买的这春郎孩儿,过日月好疾也,今经可早十三年光景。孩儿生的甚是聪明智慧,他骑的劣马,拽的硬弓,承袭了我这千户官职。我如今年老,耽着疾病,不能痊可。眼见的无那活的

  • 唐彦谦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咸通进士,任绛州、阆州等地刺史。其诗师法李商隐,然较清浅显豁,五言古诗朴素爽朗。有《鹿门集》。 采 桑 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

  • 卷五十九·佚名

    四月十五日(丁未),福康安、鄂辉同奏言:广东官兵从未调派随征,此次在台湾剿贼,几及一载;及臣等进兵后,南北两路屡次打仗杀贼,在绿营中实为奋勇可嘉,与黔、楚兵丁不相上下。军务告竣后,随将各路带兵将备等官通行传齐,臣等公同逐加察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十一月。乙巳。谕军机大臣等、徐延旭、赵沃、着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唐炯着发往云南交岑毓英差遣效力赎罪。张诚着发往台湾交刘铭传差遣效力赎罪。现月  ○又谕、内务府奏需用甚急。请借洋款等语

  • 曹华传·刘昫

    曹华,宋州楚丘人,在宣武军任职为牙校。贞元末,吴少诚叛乱,宣武军因曹华骁勇果断有智谋,任用他为襄城守将。蔡州贼人攻襄城,曹华屡屡将其击败,德宗特赐予旗甲。元和九年(814),因功授宁州刺史,未及赴任而吴元济叛乱,朝廷命河阳主

  • 卷二·佚名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六○)二月癸未(二十三日),提督万正色奏克海坛。先是,上命福建总督、巡抚、提督酌定进止机宜,巡抚吴兴祚奏:臣询之习知贼中情形者云,贼■〈舟宗〉虽多,不如我新造鸟船坚固便捷。今郑锦悉调舟舰,皆在海坛齐集,宜乘

  • 先圣大训卷一·杨简

    宋 杨简 撰蜡宾第一【小戴记家语并名此篇曰礼运此名学者所加非圣人本言盖谓礼其迹尔必有妙者运之不悟道实无二孔子言礼本大一分为天地转为阴阳变为四时列为鬼神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又言夫孝天之经地

  • 译文 卷六 家道·朱熹

    卷六 家道 6·01 “干母一之蛊,不可贞。”子之于母,当以柔巽辅导之,使得于义。不顾而致败蛊,则子之罪也。从容将顺,岂无道乎?若伸己刚一陽一之道,遽然矫拂则伤思,所害大矣,亦安能入乎?在乎屈己下意,巽顺相承,使之

  • 论灾第五十四·桓宽

    【题解】本篇题为“论灾”,是对自然灾害问题展开辩论。文学根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把春生、夏长、秋成、冬藏这一自然发展规律与仁、德、义、礼相比附,胡说什么“好行善者,天助以福”

  • 第三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五(夜摩天之初)又彼比丘。知业果报。精进不坏。观察三十三天已上。复有何天。在彼三十三天上住。光明胜妙。力命自在。胜彼三十三天果报。彼见闻知。于彼三十三天已上。复有一切法胜之堂。法果报胜。光明胜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四·佚名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菩萨如是入菩萨位已。以为利益一切众生心生有故。摄诸趣生。是故次说菩萨摩诃萨以自在心生于三有。是故名为摄取功德四句示现。以自在力摄胜处生。虽生彼处而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义净

    (并重归南海传)三藏法师义净撰道琳法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梵名尸罗钵颇(唐云戒光)弱冠之年披缁离俗。成人之岁访友寻真。搜律藏而戒珠莹启。禅门而定水清。禀性虚洁雅操廉贞。濯青溪以恬志漱玉泉而养灵。既常坐不卧一

  • 无碍解道·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论母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听闻后律仪之慧是戒所成智。律仪后定之慧是修定所成智。缘摄受之慧是法所依智。摄过去、未来、现在之诸法所决定之慧是会得智。观现在诸法变坏之慧是观生灭智

  • 洪福异闻·佚名

    光绪癸卯奋间,余游芜湖,遇同知陈君某,年六十余矣,偶谈及席公宝田事。 盖陈君早年曾在席幕府,躬与战事者也。余盛推席公擒洪福及平苗之功,陈君微哂,余异而诘其故。陈君不答,遂即别去。明年余因事复至芜湖,陈君留余宿于大关。一

  • 欢喜冤家·西湖渔隐主人

    即《贪欢报》、《欢喜奇观》、《艳镜》、《三续今古奇观》、《四续今古奇观》。白话短篇小说集。题“西湖渔隐主人”著。十二回并续十二回,共二十四回,每回演一故事,都属婚姻爱情悲喜剧。如第三回“李月仙割爱救夫”,书生

  •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佚名

    这是研究徽商的第一部资料集.徽州商人在明代已经形成人数众多、势力较大的一个商帮,万历时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商贾之称雄者,江南则称徽州,江北则称山右。”(原文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