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薛仁贵传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妻子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现在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回家,再迁葬也不算迟。”薛仁贵这才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

部队到安地,郎将刘君昂正被敌军包围,薛仁贵赶去援救,斩杀敌军将领,把他的首级拴在马鞍上,敌人都畏惧降服,从此就出了名。朝廷的军队攻打安市城,高丽的莫离支派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二十万人马抵御,靠山扎营,太宗命令各部队将敌军分割开来各个击破。薛仁贵依仗自己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就穿上白色服装引人注目,手持戟枪,腰上带着两张弓,大吼着驱马冲锋,所向披靡;部队乘势冲锋,敌军于是逃散。太宗远远看到,派人驱马前去询问:“那个穿白色服装的先锋是谁?”回答说“:薛仁贵。”

太宗召见他,赞叹惊异,赏赐了很多金银布帛、丁口马匹,任命他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派他到羽林军做长上。军队凯旋,太宗对他说:“我原有的将领都老了,打算提拔骁勇的人担负在外统领军队的重任,没有比你更合适的。我不为得到辽东高兴,而为得到你这位猛将高兴。”提升他为右领军中郎将。

高宗到麟游县西边的万年宫休养,山洪暴发,半夜冲进了玄武门,值班的卫兵都逃散了,薛仁贵说:“在天子遇到危险时,怎能怕死?”于是登上宫门大声呼喊,向内宫报警,高宗迅速出宫登上高地。顷刻之间洪水冲进高宗的卧室,高宗说“:全靠你才避免危险,方知真是忠臣啊!”赏给了他御马。

苏定方讨伐贺鲁,薛仁贵呈递奏疏说“:我听说无故出兵,打不了胜仗,事实证明了人家是贼寇,敌人才能打败。现在泥熟不侍奉贺鲁,被贺鲁打败,绑走了他的老婆孩子。我军有人在贺鲁部落转手得到了泥熟的家属,应该都带回来,给予丰厚赏赐让他们回家,使百姓知道是贺鲁残暴而陛下最仁慈。”高宗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送去泥熟的家属,泥熟要求跟随朝廷军队尽死效力。

高宗显庆三年(658),诏令薛仁贵做程名振的副将治理辽东,在贵端城打败了高丽,斩杀了三千敌人。第二年,同梁建方、契必艹何力遇上高丽大将温莎多门,在横山作战,薛仁贵单人独骑冲进敌阵,射箭杀敌百发百中。又在石城作战,有一个善于射箭的敌人,杀死了十多名官军士卒,薛仁贵愤怒了,一个人骑马冲上去,将那个敌人的弓箭射落,于是活捉了他。不久同辛文陵在黑山打败了契丹,擒获契丹王阿卜固到东都洛阳献功。授予他左武卫将军头衔,封给河东县男爵位。

诏令薛仁贵做郑仁泰的副将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要出发,在内殿设宴饯行,高宗说:“古代有一箭射穿七层铠甲的弓箭手,你射五层试试看。”薛仁贵一箭射穿了五层,高宗大为惊讶,又拿坚固的铠甲赏赐给他。当时九姓铁勒有十多万兵众,派几十名骁勇的骑兵来挑战,薛仁贵射了三箭,一连射死了三个人,因而震慑了敌人的气焰,都投降了。薛仁贵担心后患,全部活埋。调转部队讨伐漠北剩余的敌人,捉回了敌方任叶护高官的兄弟三人。部队传出歌谣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铁勒从此衰落。

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九个部族,原先据守天山,等郑仁泰率领部队来后,他们恐惧投降,郑仁泰不接纳,俘虏他们的家室来赏给将士,敌人陆续逃走。有个骑兵侦察员报告“:敌人的军需物资牛羊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夺回来。”郑仁泰挑选了一万四千名骑兵,脱掉铠甲轻装奔驰,穿过大沙漠,到了仙萼河,没有看到敌人,粮食吃光才往回撤。人们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等回到军营时,剩下的骑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薛仁贵也把他部下抓来的铁勒族女人当作妾,接受了很多贿赂赠送的财物,被有关官员向高宗检举弹劾,因立大功而受宽恕。

高宗乾封初年,高丽的泉男生归附朝廷,朝廷派遣将军庞同善、高亻品前去慰劳接收,他的弟弟泉男建带领民众抵抗不让接收,就诏令薛仁贵率领军队护送庞同善。到了新城,夜晚被敌人偷袭,薛仁贵还击,斩杀了几百个敌人。庞同善进军到金山暂时驻下,泉男建不敢上前,泉男生就乘胜进军,薛仁贵把敌军分割成两个部分,敌军当即溃散,斩杀割下敌五千首级,攻克南苏、木底、苍岩三座城镇,于是同泉男生的部队会合。高宗亲书诏令慰劳奖赏。薛仁贵自负精锐,挑选两千名士卒进攻扶余城,各将领说是兵员太少劝他别去。薛仁贵说“:兵员在于会用,不在人多。”他亲自带领士卒,遇上敌人一打就胜,杀敌一万多人,攻克扶余城,依傍大海扩大地盘,跟李责力的部队会合。扶余城投降后,其他四十座城池接连送来降书,威力震慑辽海。高宗诏令薛仁贵率领两万人马和刘仁轨镇守平壤,授予本卫大将军官衔,封平阳郡公爵号,任检校安东都护,官署迁到新城。

他抚养孤儿救济老人,约束盗贼,按照才能任命官职,表彰推崇节义,高丽的士民百姓都高兴得忘掉了亡国的事。

高宗咸亨元年(670),吐蕃入侵,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抗击,以援助属国吐谷浑。郭待封曾任鄯城镇守,跟薛仁贵官阶相同,到这时,为当薛仁贵的部下感到羞耻,非常不听指挥。开始,部队暂驻大非川,准备赴乌海城,薛仁贵说:“乌海地势险要毒气又多,我军进必死之地,真是条险路,但是行军迅速就会成功,缓慢就会失败。这里大非岭宽阔平坦,可以设置两座营栅,把全部军需物资藏在营栅里,留下一万人守卫,我军快速挺进,乘敌人没有准备去袭击他,就可消灭了。”于是轻装,到河口遇上敌人,打败了他们,杀死、俘虏了不少敌人,夺到的牛羊数以万计。部队开到乌海城,等待后头的援军。郭待封完全不服从安排,带着军需物资跟随,吐蕃率领二十万人马阻截,粮队丢得干干净净,郭待封凭借险要地形才保全性命,薛仁贵退守大非山,吐蕃兵马增加到四十万追击官军,官军大败。薛仁贵跟吐蕃将领论钦陵缔结和约,才脱身回来,吐谷浑国被吐蕃吞并。薛仁贵叹息说:“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该到西方打仗,当年魏国的邓艾因此死在蜀国,我本来就知道必然失败。”下诏免除他死罪,革职除名为平民。

没过多久,高丽留下的军队叛乱,薛仁贵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又因事获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高宗念他建立过大功,就召见他说:“那年在万年宫,不是你,我将变成鱼。前些年消灭九姓铁勒,打败高丽,你的功劳最多。有人说以前你在乌海城下放掉吐蕃军队不攻打,因此招致失利,这是我既遗憾又疑惑的事。如今辽西不安宁,瓜州、沙州交通断绝,你怎能高枕无忧不替我指挥打仗呢?”于是任命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率领军队在云州攻打突厥的元珍。突厥人问“:唐朝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人说“:我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死了,怎能复生?”薛仁贵脱掉头盔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渐渐逃走。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斩杀敌军上万人,俘虏三万人,夺取的牛马相当于这个数目。

高宗永淳二年(683),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追认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提供车马,护送灵柩返回故乡。

猜你喜欢
  太祖纪五·薛居正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九·柯劭忞
  卷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司马光
  卷下·王得臣
  卷第一百二·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二·刘时举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三·佚名
  南唐书卷三·陆游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司马光
  卷第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六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688_1 【寄杜先生诗】孙偓   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   卷688_2 【赠南岳僧全玭】孙偓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法印真。   昨日祝融峰下见

  • 第二折·佚名

    (李彦和同外旦慌上,云)好大火也!二嫂,怎生是好?房廊屋舍,金银钱钞,都烧的无有了。(看科,云)呀,又早延着官房了,也不知奶母张三姑,与春郎孩儿在那里?(叫科,云)三姑,三姑。(副旦扮张三姑背俫儿慌上,云)走、走、走。早是我遭丧失火,

  • 黄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晋江(今属福建)人。辑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各十卷。淳祐九年(1249)胡德芳序云:“玉林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咏自适。阁学受斋游公(九功)尝称其诗

  •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昔者,越王句践问范子曰:“古之贤主、圣王之治,何左何右?何去何取?”范子对曰:“臣闻圣主之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越王曰:“何谓道?何谓术?何谓末?何谓实?”范子对曰:“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万物,不

  • 卷一百五·杨士奇

    永乐八年六月○丙申朔 车驾次凝翠冈下令将士毋掠人口孳重及马驼牛羊违者斩○戊戌 皇太子升户部主事曾观惠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擢临潼县儒学教谕李玚为吏科给事中广德州儒学训导蔡彬为兵科给事中监生聂瓛为礼科给事中高

  •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今献备遗卷三十二·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秉李秉字执中曹州人正统元年进士景泰二年宣府总饷侍郎刘琏廵抚都御史任寜罢秉以佥都御史总督边储叅赞军务劾退柴沟堡都督董斌又尽更置诸不才将校三年秋卫喇特入贡上言迤北使臣纳克楚等三千人马驼畜四万

  • 元德太子杨昭传·魏徵

    元德太子杨昭,是炀帝的长子,生下来后,高祖就让把他养在后宫中。 三岁时,在玄武门抚弄石狮子,高祖与文献皇后到了那里。 高祖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皇后肩上。 杨昭见了,回避在一边,像这样做了几次。 高祖感叹说:“这孩子是天生的

  • 幼主纪·李延寿

    齐幼主名恒,是后主皇帝的长子。母亲是穆皇后。武平元年(570)六月出生于邺城。当年十月,立为皇太子。  隆化二年(577)春正月初一,即皇帝位,年纪只有八岁。改年号为承光元年,大赦天下,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帝为太上皇帝,皇

  • 176.唐王朝的末日·林汉达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朱温

  • 楚莊王第一·苏舆

      楚莊王殺陳夏徵舒,春秋貶其文,不予專討也。靈王殺齊慶封,而直稱楚子,何也?曰:莊王之行頤賢,而舒之罪重。以賢君討重罪,其於人心善。若不貶,孰知其非正經。《春秋》常於其嫌得者,見其不得也。是故齊桓不予專地而對,晉文不予致

  •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四·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昭公二【周景王十二年晋平公二十五年】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继灭陈而书讥也楚爲无道乗陈有乱而盛兵以临之遂灭人之国天下诸侯所当同嫉宋鲁郑衞畏其凶威皆遣大夫以防之鲁独见书讥也以望国倡诸侯预于夷防

  • 卷五·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五      宋 吕大圭 撰桓公  公防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盟于越【元年】或问左氏以为易祊田经以为璧假何也曰言假则非易言易则非假向也来归祊则郑以此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上堂二上堂。僧问。譬如掷剑挥空。有一人剑亦无。虚空亦不挥时如何。师云。大众。见尔败阙。进云。学人只管推出。和尚何不放行。师云。莫谤崇宁好。进云。为什么不肯承当。师云。藏身露影。进云。今日捉败。师云。果

  • 蒙鞑备录·赵珙

    南宋赵珙(旧误为孟珙)撰。1卷。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作者奉使蒙古军前议事,至燕京(今北京),见到总领蒙古军的木华黎国王。归后将亲身闻见著录成书,记述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的事迹。全书分立国、鞑主始起、国号年号、

  • 正德姑苏志·王鏊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十章,言斋戒静思以修持身心之法。内称形、气、神为人生三要素,三者互为依存,「神逝则气败、气败则形亡」。故学

  • 法事赞·善导

    凡二卷。唐代善导撰。又作净土法事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记述阿弥陀经读诵之法式、系经文参杂赞文之忏悔供养形式。多为净土宗法事时所用。上卷揭举奉请偈、启白、召请、三礼、表白、赞文等,其次明示行道赞梵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