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孟子卷上

  梁大夫一

  梁大夫见孟子问曰吾闻夫子教王远利而易以仁义有诸孟子曰然大夫曰吾家有民见冻饥于路者非其亲而救之脱衣以衣之辍食以食之及已冻饿几死是其亲而不救之而何孟子曰噫是大夫从王厚利而薄仁义故也厚利率民民争贪欲苟有独持仁义者宜乎不得全其身矣昔楚有靳氏父子相传以温鸩醉人者客过其门则欲之未尝不毙于路矣卒有孺子能哀客而告之然后鸩十九不行焉洎靳氏怒反鸩孺子矣然而靳氏家习不仁也孺子身盗为仁矣一身盗为仁而罪一家习不仁其家孰容乎今大夫有仁能救民之冻饥也是谓身盗为仁矣及己之冻饿不得人之救者岂非其家不容乎大夫苟能与王移厚利之心而在仁义移薄仁义之心而在利则上下移矣然而仁义非盗而有也欲人不容其可得乎故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梁襄王二

  梁襄王使人求于孟子孟子再往襄王仪服不整而见孟子孟子曰诗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王每见轲若此何以则民乎王曰吾以天下未定国无以安方惕惕然贮忧乎中岂遑以威仪为务乎孟子曰王苟能恩信来其民必先以容仪正其身夫礼存不以寒暑也暑可畏得以袒肤为敬乎寒可惧得以缩臂为恭乎王谓忧国未安不遑以容仪为务何异畏暑而袒肤惧寒而缩臂邪苟王忧国既然则大夫忧家士庶忧身亦然咸曰不遑以容仪为务使上下无仪矣君臣父子何以则乎梁襄王矍然曰吾敬从夫子之教

  乐正子三

  乐正子见孟子曰吾国之君常耽酒嗜音俾俗不治克欲以治道谏之夫子何以教克孟子曰鲁君耽嗜与民同之则其庶几乎他日鲁平公备樽罍之器陈金石之音乐正子曰君独好此致鲁俗不治不若与民同之则其庶几乎平公遂召致鲁民卒命樽罍俱执使金石咸奏鲁民大酣他日俗益不治乐正子复见孟子告之孟子曰吾昔教子谏鲁君耽嗜与民同之君反若是贻民之怨岂谓与民同邪且禽必栖于木鱼必泳于川使易禽于笼孰若木之安乎移鱼于沼孰若川之乐乎民居鲁国若禽之在木鱼之在川也鲁君耽嗜召民于侧是犹易禽于笼移鱼于沼也使民且恐且惧岂暇耽嗜而同于君乎吾所谓与民同者均役于民使民力不乏均赋于民使民用常足然后君有余而宴乐民有余而歌咏夫若此岂不谓与民同邪诗云假乐君子显显令徳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此之谓也乐正子复以是谏平公平公不悦臧仓曰克之所陈孟轲之言也曩君欲乗舆出见孟子臣常谏之今孟子怨君不见故教克惑君君恶信是哉平公怒他日有人告于孟子孟子曰天富道于予鲁国之君其能穷予乎

  公都子四

  公都子问曰吾闻诸齐人言蚳鼃所以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是夫子之谋邪孟子曰然公都子曰齐人有言曰夫子能为蚳鼃不能自为而何孟子曰齐人安知吾之所为乎夫吾所以疾脱蚔鼃非他也以昵王故耳汝闻齐姑之欲杀人乎尝命其妇与焉妇有不忍从者呼邻女为谋而脱之然而邻女不亲于齐妇也杀人未尝与也所以为齐妇谋者齐妇之急也不为己谋者于己非急也今蚳鼃诚犹齐妇也齐王面南蚳鼃面北吾未尝与焉所以为蚳鼃谋者于我能急邪汝信齐人言齐人安知吾所为乎

  髙子五

  孟子将去齐髙子曰王欲授夫子室夫子舍之而去然王意于夫子不为不厚矣夫子或缺所以王必补之今何为不止孟子曰吾尝观齐王之意也先有执雅乐之器进于王王始重之使奏而未尝乐也后有执靡声之器进于王王始轻之使奏而未尝舍也然而执雅乐之器者王虽未弃王终不能用矣是执雅声以得罪于王也今吾以王之未弃也若受王之禄居王之室王终不能矣是媒吾身以得罪于王也不亦甚乎吾幸去何适而不遇哉孔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公孙丑六

  孟子去齐反邹止于昼公孙丑髙子从昼人有惑于孟子曰齐王能悔过修徳日新其道邹之民闻于路夫子何适哉孟子不怿径宿于昼髙子以为孟子信昼人之言而欲不行乃谓公孙丑曰昼人之言于夫子夫子信乎公孙丑曰诺予请问之入曰众人之言信伪孰多孟子曰伪多曰能言天不覆地不载乎曰甚于斯言天不覆地不载是露其机而先见其伪先见其伪欲惑于人其可得乎隠其机而难知其伪欲人不惑其可得乎且设穽于野隠其机也兽不知其防则触而入矣设伪于国隠其机也人不知其防则触而入矣曰孰不惧邪曰君子周防其身何惧公孙丑出曰夫子不信昼人之言哉

  屋庐子七

  孟子适任见季子喜欲授孟子禄孟子辞而去屋庐子怃然曰连敢问昔夫子居邹任君尝以币交之夫子受今之任任君复以禄授之夫子不受何也曰汝闻孔氏不疑之盗乎不疑宋人也好馈食于士士有馆于孔氏者未尝不罹其盗焉然而不疑岂真盗邪家有无肖之氓矣不疑非好士邪反贻盗之名矣今任君待吾诚犹孔氏好士焉左右无肖非为任君盗邪吾今罹盗之人也吾苟不去未始能报任君也适足以贻任君为盗之名

猜你喜欢
  卷九·韩婴
  学行卷第一·扬雄
  卷八十三 春秋·黎靖德
  思辨録辑要卷七·陆世仪
  卷二八·邱濬
  卷十九·陆陇其
  卷一百五十三·卫湜
  卷四十四·王天与
  商书·汤誓·佚名
  情与欲·钱穆
  宣公·宣公八年·左丘明
  卷九·王引之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玄奘
  楞严经卷第三文句·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意答客问·戴望舒

    孤心逐浮云之炫烨的卷舒,惯看青空的眼喜侵阈的青芜。你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头明月枕边书。侵晨看岚踯躅于山巅,入夜听风琐语于花间。

  • 香溪集补钞·管庭芬

    香溪集补钞范浚读长门赋阿娇负恃颜姝好,那知汉帝恩难保。一朝秋水落芙蕖,几岁长门闭春草。自怜身世等前鱼,旧宠全移卫子夫。独夜不眠香草枕,东厢斜月上金铺。晓惊永巷车音近,失喜疑君枉瑶轸。临风望幸立多时,却是轻雷声隐隐

  • 卷三百六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七鸡冠花类五言古鸡冠花         【宋】梅尧臣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寳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鲜鲜云叶卷粲粲鳬翁好由来名实

  • 卷二百五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六食物杂类五言古谢张泰伯惠黄雀鲊    【宋】黄庭坚去家十二年黄雀悭下筯笑开张侯盘汤饼始有助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麦饼薄于纸含浆和醎酢秋霜落场谷一一挟蠒絮残飞蒿艾

  • 列传第三十七·魏徵

    ○孝义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览》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唯孝乎!”然则孝之为

  •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五十八·世戚·脱脱

        ◎世戚   ○石家奴 裴满达 忽睹 徒单恭 乌古论蒲鲁虎 唐括德温 乌古论粘没曷 蒲察阿虎迭 乌林答晖 蒲察鼎寿 徒单思忠 徒单绎 乌林答复 乌古论元忠(子谊) 唐括贡 乌林答琳 徒单公弼 徒单铭 徒单四喜

  • 求谏第四·吴兢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洪武十三年冬十月戊午朔享太庙○敕四辅官王本等曰自胡惟庸不法之后特召天下贤材而有司又多泛举尚书范敏独能荐卿等以辅朕朕视卿等皆年高笃厚故九月告于太庙议立四辅以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惟秋冬官

  • 卷一百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索隐韦

  • 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梁启超

    政变后数日,日本《中央报》载有支那细人邹某之言曰:此次政变,非一国之公事,乃康党之私事耳。又曰:康党并非变法之人,皇太后与荣禄乃真变法之人也,今康党既去,中国革新之事将大成矣。又曰:荣禄尝询康以变法之方,康曰,变法不难,三日

  • 卷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慈孝下上英宗乞讲奉养隆显皇太后之礼傅尧俞臣窃惟皇太后有旨更不於内东门同听朝政臣伏以皇太后佐佑先帝拔陛下於藩邸有不得已遂

  • 王端毅奏议巻六·王恕

    明 王恕 撰复防赞机务转南京兵部尚书防赞机务谢恩疏臣向防圣恩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南直成化二十年五月十九日钦奉本月初七日勅谕改臣南京兵部尚书防赞机务者臣孤忠少与他技非长罄竭一得之愚巡抚五年

  •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卤簿明卤簿之制: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册封、遣祭诸典礼,皆锦衣卫陈之。其仪仗,则兵部车驾司掌之。其造作,则工部营缮司掌之。其旌旗,亦多与前代不同。于洪武,增定于永乐,更造于宣德。初以卤簿弥文务从节省,后随时增

  • 二柄·韩非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

  • 赞扬法华之特胜·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东京日莲宗立正大学讲──今日得到日本最特出之日莲宗的贵大学来演说,极为欢喜!释尊于法华会上,始将出世现身说法之本怀,尽量披露;而三世十方如来转法轮度众生之真意,亦皆晓然大白。未到法华之前,或大、或

  • 缁门警训卷第三·如卺

    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无尽居士撰古之学道之士。灰心泯志于深山幽谷之间。穴土以为庐纫草以为衣。掬溪而饮。煮藜而食。虎豹之与邻。猿狙之与亲。不得已而声名腥芗文彩发露。则枯槁同志之士不远千里。[果/衣]粮蹑屩来从

  • 绝域纪略·方拱乾

    风土记。清方拱乾撰。一卷。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有说铃、昭代丛书、小方壶斋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内容分:流传(沿革)、天时、土地、宫室、树畜(五谷杂粮、土特产、动植物)、风俗、饮食等等。这是黑龙江

  •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又四菩萨,弃阴盖菩萨。寂根菩萨。慧威菩萨。不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