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珍传

王珍,字国宝,大名南乐人,世为农家。珍胸怀大志,意气昂扬。金末战乱不安,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护乡里。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铁枪举兵响应,行营帅按只任王珍为军前都弹压。铁枪与金军战死,大家推苏椿继续领导。宋将彭义斌率军进攻大名,苏椿战斗失利,投降宋军,义斌据大名。珍弃其家,从小路回到军营,按只嘉奖其忠诚,待遇更厚,收为义子。珍又随从速鲁忽赶走了义斌,苏椿献大名投降,而珍之妻子在大名安然无事。珍对她说:“并非我要抛弃你们,实在不能因私爱而夺我报国之心。”授他为镇国上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等职。不久,又因取宁海、胙城有功而升为辅国上将军,又授统摄开、曹、滑、浚等处行元帅府事,兼大名路安抚使。

苏椿又要反叛蒙古归顺金朝,王珍发觉,与元帅梁仲先发制人,发兵进攻,椿开南门逃遁。国王斡真授梁仲行省,授王珍骠骑卫上将军、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马都元帅。王珍随从速不台征讨河南,破金将武仙于郑州,在萧县与金人接战,斩其将。不久,梁仲死,国王命仲妻冉守真暂代理行省事,以王珍为大名路尚书省下都元帅,领梁仲之军,随太赤及阿术鲁攻克国用安所占据的徐州和邳州,因功授同佥大名行省事。从大军伐宋,在攻破光州、枣阳、庐州、寿春、滁州的战役中,珍常身先诸将,屡立战功。宋军筑城五河口,珍率二十勇士夺取,宋军逃遁,珍等乘胜进军,连破濠州、泗州、涡口。

太宗十二年(1240),王珍入见皇帝,授总率本路军马管民次官,佩金符。珍上书道“:大名百姓为赋税所困,向西域商人借钱八十铤,欠官粮五万斛,若再征收,民无生路了。”诏令官府偿还所借银两,免其所欠官粮。不久,朝廷分蒙古、汉军戍守河南,命王珍戍守睢州,修城池,派斥候,宋军不敢进犯。后进升本路征行万户,加金虎符。在睢州镇守九年而卒,年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沈约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焦竑
  ●三朝聖諭錄下·杨士奇
  ●卷一百八十三·徐梦莘
  ●卷下(起建炎元年七月一曰止八月十八曰)·李纲
  第六十三回 三镇连兵张家覆祀 四王僭号朱氏主盟·蔡东藩
  卷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七·吕祖谦
  题今献备遗后·项笃寿
  第三卷 田赋考·缪荃孙
  一一九四 承办四库全书事务处为抬运书籍需用苏拉文·佚名
  王僧达传·李延寿
  卷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二郎引众上,开云)喜来折草量天地,怒后担山赶太阳。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总城隍。吾神姓赵名昱,字从道,幼年曾为嘉州太守。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嘉州父老,报知吾神。我亲身仗剑入

  • 《四库》本原书提要·曾极

    《金陵百咏》一巻,宋曾极撰。极,字景建,临川布衣,晚以《江湖集》事得罪,谪道州卒。所著有《舂陵小雅》,今已不传。此乃其咏建康古迹之作,皆七言绝句,凡一百首。词旨悲壮,有磊落不覊之气。尝录寄罗椅,椅谢以书云:不知景建是何肺腑

  • 唐诗镜卷三十·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二 韦应物【长安京兆人周逍遥公韦琼之後李肇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以还各得风韵王钦臣集序云天宝

  • 后山集补钞·吴之振

    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少学真

  • 第二十场·田汉

    [江边,船夫撑船等候,众官兵与刘芳等上。党仲升 (内唱[倒板〕)汉阳府领了太守命,(上,唱)来了英雄党仲升。当年钟相称大圣,专杀贪污均富贫。杨大哥立志救百姓,又在洞庭起义兵。岳飞无谋欠思忖,他把洞庭当敌人。该因是叛徒作内应,恼

  • 卷二一六 唐紀三十二·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十二月,盡昭陽大荒落(癸巳),凡六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天寶六載(丁亥,公元七四七年)   十二月,己巳,上以仙芝為安西四鎮節度使,徵靈詧入朝,靈詧大懼。仙芝見靈詧,趨走如故,靈詧益懼。副都護京

  • 第二二六切结状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一一五○八--五·佚名

    新竹县经书三十人具结:实无承办及代办英商租置园地事件具切结状,案下经书陈畴等,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畴等实无承办及代办「同治五年间前淡厅王任内,英商赞达永远租置民人王国治园地契字,请盖印」卷宗可

  • 东周欲为稻·佚名

    【提要】 在战国时代最有名的说客和谋士就是苏秦,尊称为苏子。他是中国梦想得到权力、金钱和荣耀的士大夫们的楷模。他的精彩言论和谋划主要在《秦策》《齐策》《楚策》《赵策》等策中,《东周策》这里只是个序幕或者引

  • 卷三十七·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内务府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

  • 正世第四十七·管仲

    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夫万民不和,国家不安,失非在上,则过在下。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急使令,罢民力。财竭,则不能毋侵夺,力罢

  • 论语集编卷五·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黄氏曰夫子与门人言仁多矣而曰罕言何也曰夫子与门人答问其言不胜其多而言仁犹其切要者故门人备记之而

  • 卷一百九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八孟子曰舜生至其揆一也【离娄下】考异古本注负夏鸣条皆地名也无也字 负海也作负负海也 近于酆镐之地足利本无之字古本无之地二字有也字 千里之

  • 知忠·慎到

    原文: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於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於其臣。然而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绝世。而君未得宁其上。无遇比干子胥之忠

  • 卷二·聂先

    续指月录卷二六祖下十八世临济宗庆元天童密庵咸杰禅师闽之福州人。族姓郑。母梦庐山老僧入舍而生。自幼颖悟。出家后究心禅理。不惮游行。徧参知识。后谒应庵华和尚於衢之明果。华孤硬难入。屡遭诃。一日华问如何是正

  • 卷第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茶话 天界三方丈请。茶话。若论参学分中事。当下教诸人领略去。当下无事去。早是埋没诸人了也。其中有三种岐路。有一种学人。担佛傍家走。乃至求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释法海

    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唐代释法海 (生卒年不详)撰。法海是六祖即慧能(或写作惠能)弟子,在慧能圆寂后将其言论汇编成一书——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此书亦简称为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 云卧纪谈·晓莹

    二卷。又称《感山云卧纪谈》。宋仲温晓莹著。绍兴(1131—1162)年间,晓莹于丰城(今属江西)曲江感山云卧庵闲居中,随笔记录诸方尊宿遗言逸迹,士大夫的嘉言懿行,凡可资修行警策、学人龟鉴者皆收录。自富弼颂书、秀紫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