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八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茶话

天界三方丈请。茶话。若论参学分中事。当下教诸人领略去。当下无事去。早是埋没诸人了也。其中有三种岐路。有一种学人。担佛傍家走。乃至求佛求法。求禅求道。求玄求妙等。随处担一担子。通身都是佛法。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又有一种学人。自作主宰。谓有甚佛可求。甚禅可参。甚道可学。只剥得净洁无依。谓是自己受用。其实未到净洁处。皆是业识心生出。此等邪见。只饶到净洁处。未许有参学分在。诸昆仲。若起世间贪嗔痴罪。虽重犹轻。若将净洁处。谓之参学极则。此业最重。世间无有与等者。诸昆仲。直须掀翻此二种邪见。且道。向甚么处讨个安乐。古德云。如何是头。直须知有。果是知有。不愁不尽却今时也。从上诸祖。推此一事。最妙最玄。如荎草味。如金刚杵。若向者里开眼。方许有说话分。今晚为三方丈茶筵中。吐露个消息。大众作么生理会。若就此言句中。透脱也不难。其或未然。各自吃茶归堂去好。

宗伯何芝岳居士请。茶话。何居士问。古德云。肯即永脱根尘。不肯永沉生死。肯与不肯。一齐抹杀。敢问。如何得入。师举杯云。且请吃茶。士良久。师云。会么。士云。略会。师云。切不可向者里住脚。乃云。宗门底事少人知。大事因缘各有时。今日与君通一线。清风明月满前溪。

潘次鲁居士请。就大罗庵茶话。投子岭头云。古今多变幻。跨过赵州桥。始得绝思算。绝思算止一半。更有一半。向下文长。留待明旦。珍重。

雪后。携诸禅人。南来阁茶话。大雪封山日。层楼邂逅欢。寒凝鸦不语。白结雾成团。皎洁禅心寂。清凉色界宽。明知都是水。切莫被他瞒。

无方诸禅人请。茶话。诸人要知得博山行履处么。五鼓烧香。天明早粥。日中午斋。行则与诸人同行。坐则与诸人同坐。吃茶与诸人吃茶。讲话与诸人讲话。祇有些子不同处。不免说向大众去也。诸人有思量。博山没思量。诸人求佛法。博山无佛法可求。诸人见博山。并见诸境。博山不见诸人。亦不见心外之境。而今祇有几根肋巴骨。鼓两片皮。与诸人相似。偈曰。迎宾待客平常事。说妙谈玄自不能。祇者阿师何用处。敢留名字上传灯。

卓无量居士请。茶话。参禅要了生死。念佛亦要了生死。今时遏捺净土。播扬禅理。在古人分上。令人一门深入则可。分优分劣。自是诸人底。识心依他作解。岂但不识禅理。即净土一门。亦未曾梦见。我云栖师翁。将禅净二途。缚作一束。教人单提一句念佛是谁。即此谁字不明。吹毛剑涂毒鼓。於斯可见。此谁字不明。不必瞻前顾后。只须努力顿发疑情。管甚禅。管甚净土。如一人与万人敌。不破疑团。誓不休。要是大有力量丈夫。始可话会。不然。落泥落水。带有带无。於生死门头。了无交涉。有力学人。将一个谁字不明处。眉毛与大地交。结在一团。站在千人万人中。不见有一人。天地旋山河走。波翻浪涌。不知不觉。全身在理窟里。又如坐在银山铁壁之中。祇要迸开一线。者一线便是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底事。若知得此事。便好向毗卢顶[宁*页]上打筋斗。亦未为分外。离四句绝百非。皆为剩语。若不如是。认定个念佛人。承当个事。岂但誵讹。即是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可发一笑。果是性燥汉。才闻着个谁字。如持金刚王宝剑。力破重围。直教大地百杂碎。将谁字抛向他方世界。不须提起。做一个孤逈逈峭巍巍底汉子。说禅亦得。说净土亦得。说底与如来摩肩擦掌亦得。不留个佛字亦得。何以故。若将佛字重诠佛。辜负当年古佛心。珍重。

茶话。百千法门。同居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悉自具足。神通妙用。悉自具足。四果四向。悉自具足。十二因缘。流转还灭。悉自具足。五根五力。乃至三十七品助道因缘。悉自具足。六度万行。悉自具足。十力十八不共法。悉自具足。三贤十圣。悉自具足。乃至成佛极果。悉自具足。降皇宫。出母胎。至雪山。行苦行。睹明星。开道眼。乃至说法利生。悉自具足。诸昆仲。既悉自具足。佛殿东南。因甚么缺了一角。聻。参。

黎太冲居士请。茶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不了目前万缘差别。一切境缘。作么生了。山河大地。作么生了。草木丛林。作么生了。森罗万象。作么生了。人踪鸟迹。作么生了。四大五阴。作么生了。根尘识等。作么生了。根本无明。作么生了。结使流注。作么生了。诸昆仲。了得也在目前包裹。了不得也在目前包裹。者包裹。亲迸破。亲迸破谁是我。墙外榴花不是火。

普说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博山尝有颂云。瑞瓣灵枝劫外春。拈来搅动海山云。婆心况是如天远。那肯拖泥带水行。此颂世尊蕴藉将来。有此一段真风。信手拈来。当此之际。落草求人。惟迦叶尊者。一钓便上。递代相传。至二十八祖。航海而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得二祖安心。断臂血流而见髓。三祖忏罪。风颠病瘥作良模。卢行者于杵臼之间。顿明大法。磨砖作镜。南岳廐里。跳出马驹来。秉命寻思。青原山中。笑看麟角露。巍巍堂堂。从百丈印子上脱去。三遭痛棒。在黄檗拄杖下活来。踢倒净瓶。住大沩之山而直往。睹影大悟。着宝镜三昧以无疑。夹断脚胫。直入祖师堂奥。现成片石。顿开法眼全机。自唐宋元至我国朝。二百余年。绳绳至我寿昌先和尚。向大好山中。入兴善之门径。博山在藏身没踪迹处。踵船子之芳尘。此事诚难。岂是容易。因忆博山初发心时。顺流而下。直抵京都。于瓦棺寺中。三大师座下。得闻法华经云。假使有人登须弥顶。为人宣说十二部经典。未足为难。于我灭后。暂读此经。是则为难。彼时博山。咨询诸讲者云。此法华经。在十二部经之外耶。讲者曰。纵是圆顿教门。亦是大方广所摄。盖为佛灭度后。弘扬此法者。是为难矣。博山潜思云。求之在我。岂可循文逐句哉。遂尔参五台山静庵通和尚。蒙示三观之旨。先修空观。一空一切空。彼时于蒲团上。当下不知血肉身心前境。不知有山河大地。如此五年。于光泽白云峰顶住静。遇印宗师兄。举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问博山。彼时应答如流。彼亦欢喜。及彼下山。复将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在药山二十余年。方明此事公案。连举数遍。不觉如在银山铁壁相似。疑情顿发。昼夜提撕。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衣不知寒。食不知味。择菜而不知有菜。摘茶而不知有茶。挑担一站站定。两个时辰担坠方复行。如此年半。未有省发。一日因阅传灯。见赵州嘱僧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便打失布袋。走见宝方先师。问答之际。如方木逗圆孔。在彼两月。面黄如纸。皮仅包骨。蒙先师痛之惜之。一日先师。受玉山庵请。命侍者邀余同行。余云。天热不去。先师云。路上有人。为汝说佛法。余云。活佛放光也是闲。先师再三呼唤。不得已而同行。路论君臣五位之旨。其中多然余说。将至庵下。问余。佛印大师云。蚁子解寻腥处走。青蝇偏向臭边飞。是君位事臣位事。余云。臣边事。先师呵云。大有人笑汝去在。余云。先所论者皆是。到者里。因甚么不是。先师云。此一不是。彼一切都不是。上庵。先师与客坐次。余至后园。盘石上跏趺。经一食顷。闻护法神倒地。心下洞然。即呈偈于先师。有玉山诱一言。心灰语路绝之句。先师云。子一到多门又到门。余云。也不消得。到此虽则解心顿寂。其柰疑团不破。何复至宗乘堂。又住静年半。一日登厕。见人上树。不觉身心踊跃。如放下千斤担子。提衣便行。下宝方五十余里。亦不知有路。亦不知有脚步动移也。才进门便礼拜。先师问云。子近日如何。余云。有条活路。只是不许人知。先师云。因甚不许人知。余云。不知不知。先师云。[浦/女]子具甚么手眼。便烧庵趂出僧去。余云。黄金增色耳。先师复举僧问玄则禅师。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公案。命余颂之。余引笔疾书。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蹄。先师笑云。子今日方信吾不汝欺也。余即问云。向后还有事也无。先师云。老僧祇知二时粥饭。亦不知有向后事。余云。和尚岂无方便。先师云。汝后得坐披衣。幸无筹策足矣。余即礼拜。是冬命首众。赠余偈。有五宗极则机齐贯。三藏精微理共圆之句。复嘱云。当以无心相续。正用尽法行持。报无报之慈恩。利有缘之正信。诸昆仲。所以云。此事诚难。岂是容易。今日因高丽国晦昙上座请普说。此上座。履凶蹈险。不惮万里之程。博山鼓舌摇唇。漏逗一生之事。释迦大师迦叶尊者。拈置之勿论。且道。寿昌先师迁化。即今向甚么处去也。举拂子云。白毫光照紫微宫。无限天人泪如雨。珍重。

问答

僧问。断简残篇即不问。斩新条令一句。请和尚道。师云。裂破几重清世界。倒骑玉象趂麒麟。进云。此犹是断简残篇。师便打。进云。恁么则天下大平。万民乐业。师云。吸尽南山雾。长存北岭松。僧礼拜。

僧问。夹山大师云。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敢问和尚。如何是无舌人语。师举拂子云。会么。进云。此犹是有舌人语。毕竟如何是无舌人语。师云。白云弥世界。虚空无去留。进云。如是则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也。师云。汝向甚么处见老僧。进云。中兴曹洞之宗。除是和尚始得。师云。也是闲言语。僧礼拜。

僧问。古人有言。有物先天地。未审。是甚么物。师云。空中书梵字。进云。无形本寂寥。髑髅边还有气息也无。师云。扑破不成文。进云。能为万象主。未审是同是别。师拈拄杖云。者个不可唤作拄杖子。进云。不逐四时凋。究竟将来。相去几许。师云。者个唤作拄杖子始得。进云。正当恁么时。普天之下。兰膏继晷。佳景呈祥。如何是博山境。师云。阶下苔钱砌就。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鼻梁向下垂。

僧问。释迦老子。四十九年说法。正眼看来。犹是无风起浪。敢问。和尚说法。还有为人处也无。师云。此去江西半月程。进云。倘遇个六根不具底汉。和尚又作么生。师云。氷溪水底清如镜。进云。向上还有事也无。师云。杨子江头浪泼天。进云。恁么则和尚恩大难酬。师云。礼拜了退。

卓居士问。诸佛国土。亦复皆空。毕竟向甚么处庄严净土。师云。青龙山上鹿儿肥。士无语。师云。会么。士云。不会。师云。流莺虽有语。天籁听无人。

张兴公居士问。和尚言。学人须全身入理。乃可问向上事。即今请问。如何是理。师云。横身当宇宙。大地没遮拦。进云。如何即得全身入。师云。尽力推爷向里头。进云。未全身入者。过在甚处。师云。珍藏燕石。不辩金光。进云。全身入时以何为验。师云。十方消殒。左右逢源。进云。全身入理后如何。师云。跳出千层浪。方夸称意鱼。

六雪首座问。学凭入室。知乃通方。入室且置。通方一句作么生道。师云。断贯索却用得。

问。入室事作么生。师云。稚子敲针。

问。如何是坐断毗卢底人受用境界。师云。败叶成堆。

问。倒跨师子底人。向甚么处行履。师云。羊肠鸟道。

问。横行四海底人。未审。具甚么手段。师云。小伎俩。

问。悬崖撒手底人。命根还断也未。师云。待阇黎命根断即道。

问。八卦正位。如何排得。师云。不得错下点画。

问。路逢猛虎时。如何回避。师云。叉手当胸。

问。铁树珊瑚。因甚么被泥牛冲破。师云。阿谁证据。

问。无蒂昙花。阿谁拈得。师云。无手者。

问。金刚际水。如何汲得。师云。何劳太攘。

问。和尚筹室中。有多少弟子。师云。心字不加点。

问。祖祖相传衣钵。未审。和尚传个甚么。师云。案山石上。共汝商量。

问。千问万问。不消咳嗽一声。都已答竟。未审。和尚如何答话。师云。知时节即退。

僧问。昨夜见一卤莽汉。杀却毗卢遮那如来。未审。识法者如何判断。师云。尽情断却。

问。如何是白椎下事。师云。瀑布有声云不掩。

问。如何是白椎前事。师云。深涧无鱼水自清。

问。如何是白椎事。师云。无事度朝日。黄昏暗点头。

问。古人教人及尽今时。只如及尽后。又作么生。师云。懒梳蓬乱发。喜遇当来宾。

问。楼阁门中。还容打瞌睡汉也无。师云。待汝醒后。即向你道。

问。善财五十三参。未审。如今还行脚也未。师云。洗脚上床眠。一夜三千里。

问。楞伽山既不可往。为甚么被夜叉王所据。师云。手亲眼便。脚头脚底。

问。鳖鼻蛇撞着赤眼人。作何躲闪。师云。恰好恰好。

问。五家宗旨俱明。因甚么轮回不息。师云。[弱/火]火烧山。有光无焰。

问。维摩经云。除去诸有。并诸侍者。为甚么连侍者不存。师云。久住令人贱。新来语自亲。

问。世尊赤手空拳。开已又屈。屈已又开。未审。明那边事。师云。祇明者个事。

问。一切事究竟坚固。不知大佛顶。还在里许否。师云。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问。棒喝如雷。还供养得阎胡子也无。师云。阎胡子若来。也须吃棒。

问。从前老和尚髑髅。即今还有眼也无。师云。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

问。释迦弥勒还酬引满二业也未。师云。二业是他果用。说甚么酬与不酬。

问。金刚经云。应生无所住心。既无所住。又作么生心。师云。岩花铺地高秋兴。松月衔山报晓晴。

问。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某甲不求佛。日用事作么生。师云。下咽勒把筯。烧火择乾柴。

问。古德云。渠无生死。世人因何又被生死使。师云。青山元不动。白日鬼迷人。

米旦生孝廉问。是何面目。师云。天不盖。地不载。进云。作何究竟。师云。地不载。天不盖。进云。用何修证。师云。穿衣吃饭。待客迎宾。

问。如何是君。师云。澄潭水似氷。如何是臣。师云。杨柳拂飞尘。如何是君视臣。师云。古镜幔白绫。如何是臣视君。师云。纤手按乌云。如何是君臣道合。师云。一以贯之。进云。向上还有事也无。师云。有。进云。如何是向上事。师云。舌头无骨。野马无缰。

问。如何是君。师云。水有筋。山有骨。如何是臣。师云。鹡鸰鸟鸣似哭。如何是君视臣。师云。千年老树挂枯藤。如何是臣视君。师云。楼头画鼓正三更。如何是君臣道合。师云。金阙凤衔丹诏去。边陲人唱凯歌归。僧礼拜。师复问僧。君位中事作么生。僧云。虚突兀。师便打。

问。如何是博山境。师云。栖凤崖前云叆叆。浴龙池内浪滔滔。如何是境中人。师云。光剃头。净洗钵。僧云。学人不会。师云。者个阿师。还未曾剃头。

问。如何是道。师云。红绡。进云。红绡莫是道否。师云。不是道。进云。既不是道。因甚答红绡。师云。因你问道。我答你红绡。

问。达磨未来此土。还有佛法也无。师云。有。进云。如何是未来底佛法。师云。天不能盖。地不能载。进云。是何物得恁么大。师云。唤作物即不得。进云。不唤一物时如何。师云。亦无你开口处。进云。恁么则不柰何。师云。我亦不柰何。进云。和尚因甚不柰何。师云。为汝不柰何。僧礼拜。师云。出去。捄得千个万个。有甚用处。

问。如何是某甲安身立命处。师云。天无盖。地无底。进云。寿昌老人迁化去。即今在甚么处。师云。清谈对面。祇是不知。僧复问。师云。问语且置。天无盖。地无底。老僧意旨在甚么处。僧拟议。师便打。勉云。拶出虚空髓有味。掀翻宇宙[谷-禾+卵]无依。个中不见寿昌老。独有狸奴笑展眉。

问。如何是北斗里藏身。师云。掉转身来。僧拟议。师便打。仍示偈云。掉转身来酬北斗。藏身一句绝来由。要知大象嘉州路。雪覆深山尽白头。

问。寒暑相催时如何。师云。镬汤炉炭。进云。未与料作时如何。师云。净地上一场懡[怡-台+罗]。进云。成后如何。师云。庄严妙丽。一场懡[怡-台+罗]。进云。家里事如何。师云。坐底坐。卧底卧。进云。门外事如何。师云。乡村险阻。车马为难。进云。和尚为人事如何。师云。从来不曾费盐酱。进云。一归何处时如何。师云。却值老僧坐卧。

师问六雪首座。堂中首座。人天眼目。如何是人天眼目。座云。顶门上。师云。还假鉴照也无。座云。君不见。师云。不虚参见作家来。座掩耳而出。

师问无择上座。贤弟到罗浮。要与博山相见时如何。择云。遍界不曾藏。师云。恁么则不见我也。择云。两彩一赛。师云。更要亲见一回始得。择云。无两个舌头。师云。待汝到罗浮。黑夜动不得步时。即有深入。师遂示一偈。遍界不曾藏。青松遮翠壁。黑夜步难移。深山神鬼泣。择得偈。次日入见问云。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师云。若是凤凰儿。即此堪为妙。择云。此是锯义。师云。平出也罢。择礼拜。

师垂四问。殿角风摇树。行人尽解衣时如何。自云。瞥尔沾尝。清凉彻胆。

问。清风翻白羽。野老笑相亲时如何。自云。春来花坞。樵牧含情。

问。佛殿东南。因甚缺了一角。自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问。僧堂中有几人坐卧。自云。翻身峰顶。六不同谋。

陈云怡文宗问。渴鹿趂焰。如何得歇。师云。知不是水则了。

颂云。从来大地黑漫漫。毕竟将何作指南。识得波澄原是水。现成公案不须参。

问。摩尼珠久埋没尘土中。如何急切觅得。师云。用觅作么。

颂云。剎剎尘尘无价珠。何须特地妄分疎。着衣吃饭恒常用。欠得其中一点无。

问。一斩一切断。如何得此利剑。师云。咄。谁敢当锋。

颂云。求觅多因自拟难。未曾出匣斗牛寒。宝光炯炯辉天地。佩服何须觌面看。

问。等是水味。有品为第一泉。有品为第二泉。作何剖分。师云。尝过始得。

颂云。果到金山绝顶时。石头城外自参差。脚跟拌断红丝索。香水灵源尔合知。

问。黑夜中认贼为子。认子为贼。作何判断。师云。呼名即应。

颂云。不须分楚复分秦。直下谁为第二人。好把一刀都截断。金鍮玉石总家珍。

问。家亲作崇。如何处置。师云。杀尽安居。

颂云。灰头土面没人情。杀尽方才见太平。就里顺情通一线。天明依旧可怜生。

问。的的主人翁。如何得觌面一见。师云。求见者。不的的。

颂云。狞似熊罴活似龙。何曾暂昧主人翁。更於觌面求相见。知隔青山路几重。

问。堪舆家罗经。纵横移动。针必南指。是谁作主。师云。真个铁心肠。

颂云。分明一副铁心肠。拨乱乾坤总不妨。忠义蔼然勤圣主。肯将名姓播诸方。

问。家宅是诸人生身活计。见得甚么。便肯破家荡产。师云。解作家方者。

颂云。破家荡产逈无依。剩得眉间毫相辉。不向人前求活计。纵横头角显全威。

问。电光中良骥。瞬息千里。如何得一往追上。揽辔入手。师云。辔在居士手里。用追作么。

颂云。良骥追风顾影鞭。忘缘人绊未行前。不须揽辔夸精进。脚下骊珠颗颗圆。

问。大慧云。将八识一刀。凭甚么安身立命。师云。妥妥贴贴。

颂云。一刀果尔中渠魁。颠倒阎浮经几回。识得径山亲切处。木人无舌语如雷。

问。未开口以前。为甚么便棒便喝。师云。做贼人心虚。

颂云。大人用处不寻常。捉贼应须验正赃。不似而今盲瞎汉。乱拈拄杖作商量。

问。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是镜体是镜光。师云。毋容凑泊。用在临时。

颂云。谁论胡来与汉来。辉天鉴地实优哉。更知光体双忘处。妙用纵横带活埋。

问。日升月沉。雷轰电掣。山静云闲。水流花开。农歌牧唱。妇谇儿嘻。莫非是者个迸现。如何得拈向脚跟下要用便用。师云。居士终日还饮啄也无。

颂云。识得头头是道场。高超返掷也寻常。氷山雪洞都游遍。始信男儿当自强。

问。今修行人。多怕去后黑漫漫地。不知现前黑漫漫地更苦。多口说无常生死事大。不知现前剎那死死生生更切。此际重关一击。如何下手。师云。眼上眉毛重七斤。

颂云。眼上眉毛脚底鞋。黑漫漫地喜重开。镆铘宝剑无情谓。击碎虚空笑满腮。

问。高峰云。大彻之人。本脱生死。为甚命根不断。命根既未断。叫做大彻底何事。师云。左搓芒绳缚鬼子。

颂云。生死忙忙不少留。命根不断肯干休。一朝血脉通融处。暗对青山笑点头。

问。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者一句。如何得恁么有力。师云。世界赖斯成。

颂云。一句当天作么生。从来世界赖斯成。博山不费些儿力。覆雨翻云好弟兄。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八

 

猜你喜欢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自序·祩宏
  卷第一·昙噩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之一)·子璇
  卷第三十二·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欧阳竟无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四·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四·湛然
  与德国乐始尔博士之谈话·太虚
  卷第三·佚名
  卷三·水鉴慧海
  佛说转女身经·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卷第一百十·霁仑超永
  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郑光祖

    (外扮李靖上,云)得胜班师报捷回,秦王立国展兵机。阵前一战诛萧铣,青史书名万古题。某乃军师李靖是也。闻知唐元帅南征萧铣,一鼓而下,得胜班师回国。我使的一个报喜的探子去了也,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云)一场好厮杀也呵!(唱)

  • 四集卷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二古今体一百二十四首【癸巳四】至新城行馆恭问皇太后安喜成长句六日分程此会程安询清健倍欢情行宫驻揽春花发步辇凭欣秋麦萌信宿登舟体愈适万年祝袠念惟诚今朝下马尤增喜响鉢间同七字成风

  • 卷433 ·佚名

    徐铉 赋得彩燕 缕彩成飞燕,迎和启蛰时。 翠翘生玉指,绣羽拂文楣。 讵费衔泥力,无劳剪爪期。 化工今在此,翻怪社来迟。 徐铉 赋得捣衣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 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 卷四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四目录故实类题太真春睡图【元岑安卿】题杨妃春睡图【元杨维桢】题太真睡起图【元吴景奎】杨妃春睡图【明徐渭】杨妃春睡图【明田登】题贵妃春醉图【明胡直】杨妃醉仆图【明周鼎】

  •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司马光

      起玄黓困敦(壬子),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三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景福元年(壬子、八九二年)   春,正月,丙寅,赦天下,改元。   鳳翔李茂貞、靜難王行瑜、鎮國韓建、同州王行約、秦州李茂莊五節度使上言:楊守亮容匿叛

  • 卷六十·杨士奇

    永乐四年冬十月丁亥朔享 太庙○鸿胪寺奉免午朝 上将退顾侍臣曰若等各就休息一日复问无事家居时亦不废观书否对曰有暇亦时观书自适 上曰常爱孔子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朕视朝罢宫中无事亦恒观书深有启沃若等皆年富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弘治十五年十月庚子朔孟冬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游泰黄镛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景皇帝陵寝口遣内官祭○辛丑○岷府镇国将军膺钞常坐事革禄米三之一至是已踰十

  • 文艺类·佚名

    ○李雪木槲叶集李雪木名柏,武功人。“关中三李”,中南山人李子德因笃,二曲山人李中孚?,与雪木也。雪木所着《槲叶集》,冷艳峭刻,如其为人。阅《耕者》云:“农无谷,不农则肉。农无服,不农则?。农蔽恶木,不农则渠渠夏屋。”有古谣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五·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六月。己卯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照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  ○庚辰。谕内阁、前任都统奕山。由侍卫出师回疆等处。荷累朝知遇之隆。洊升

  • 宗炳传·姚思廉

    宗炳字明易攵,南陽涅陽人。世代居住在江陵。祖父名炳,宋朝时被征召为太子庶子,不从,有清高的名声。父亲名繁,曾任西中郎咨议参军。宗炳幼时勤于学习,有气量有才干。二十岁时,考中郢州秀才,历任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齐朝司

  • 李益传·刘昫

    李益是唐肃宗朝中宰相李揆同族兄弟的儿子。科举进士及第,擅长写诗。贞元末年,和皇族子弟李贺的名声差不多。每写一首诗,都被宫廷乐师用财物换去,创作成供皇帝听的歌曲。他的诗《征人歌》、《早行篇》,有心人画成画屏;“回乐

  • 呼延赞传·脱脱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

  • 卷三·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三左庶子叶酉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故不书即位说详桓元年公即位下仍书王正月者与隐公元年同三月夫人孙于齐凡称夫人必称某氏者恒词也专称夫人者着其为夫人以正其罪也公见杀於齐亲莫亲於夫人而乃

  • 卷五·范家相

    <经部,诗类,三家诗拾遗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五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国风淇奥緑竹猗猗【韩作菉】瑟兮僴兮赫兮咺兮【咺韩诗作宣】有匪君子【匪韩诗作邲】韩诗内传菉篇筑也邲美也僴美貌宣显也【正义】毛传緑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体五种位中  各有三用故论曰。此

  • 马铁奥·法尔哥尼·梅里美

    小说。作者梅里美。选自《梅里美小说选》。小说写杂木丛林的科西嘉成了牧人和一切犯法者的乐园。一次巡逻队追捕强盗齐亚尼托,齐亚尼托大腿受伤,一瘸一拐来到马铁奥家,他儿子福尔图纳托一人在家,强盗给福尔图纳托五法

  • 黄书白话文·王夫之

    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政论著作。一卷。作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分“原极”、“古仪”、“宰制”、“慎选”、“任官”、“大正”、“离合”七篇,另附后序。认为君位“可禅、可继、可革”,反对“孤秦陋宋”。反对“私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