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玉传(附王忱传)

王玉,赵州宁晋人,金末为万户,镇守赵州。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中原,王玉率所部归附,命他仍领本部人马,随大军攻邢、氵名、磁三州及济南诸郡。因其体长,人称他为“长汉万户”。又随大军攻泽、潞诸州。唯潞州久攻不下,王玉奋力死战,箭中左目,终克该城。又连攻克平阳、太原、汾州、代州。回师,木华黎任命玉为元帅府监军,管辖赵州四十寨。

金将武仙降而复叛,杀元帅史天倪。宋将彭义斌在大名与武仙暗中勾结。王玉随笑乃带、史天泽打败武仙,生擒彭义斌,驻军于宁晋之东里寨。武仙遣人拿着朝廷封官授爵的诰命去引诱王玉的妻子,王玉妻严辞拒绝。武仙杀王玉的儿子宁寿。王玉闻讯,领数骑杀散包围他妻子住宅的金兵,斩俘数百人而还。武仙派人追赶,追赶者不敢进,都说“:王将军胆壮骁勇,我辈不能敌。”武仙又派人去挖掘王玉祖先坟墓二十七座,尸骨满道。王玉又随史天泽诸将攻打武仙所盘踞的赵州。武仙粮绝,逃往双门寨。王玉等进军包围,斩敌将四十三人,武仙逃走。蒙军平定了真定,加王玉为定远将军,暂任真定五路万户及赵州庆源军节度副使。

有百姓借西域商人的银两,因成倍利息,不能偿还。王玉用自己的银五千两代还,又释放家奴二百余口为良民。中统元年(1260)二月卒,年七十岁。

王忱字允中,王玉之子,天性聪敏,有才有识。平章赵璧把他引见裕宗,命入近卫亲军掌管钱谷。后授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司副使。驸马伯忽里打猎损害民田,王忱将他绳之以法。大臣耿熙陈奏说,如果征收北京宣慰司历年来所欠赋税,计可得钞二十万锭。皇帝遣人去核实,耿熙怕事情败露在诏令中擅自增加“并打算大小一切诸衙门等事”十二字,并追捕官吏数百人。王忱查实,北京宣慰司并不欠赋税,耿熙承认所陈奏纯系谎言,甘心服罪。裕宗去世,王忱建议朝廷早立皇太子。平章不忽木转奏皇帝,世祖采纳了这个建议。

王忱任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副使时,见江南人卖子于北方,名为养子,实为奴隶,他奏请朝廷下令禁止。颍州朱喜曾为蒙古军士所俘为奴,他自己赎身之后,主人家贪他的钱财,又要将他抑为奴隶。又有人诬告息州汪清为奴,并杀害了汪清,夺其妻子和田地房屋。这些案情久久不能定案,忱予以公正判决。王忱弹劾镇南元帅唐兀台,罢了他的官。唐兀台联络大臣向世祖诬告王忱,忱被捕至京,得以向皇帝面陈其事,世祖大悟,将唐兀台治罪。按察司改为廉访司,任忱为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副使,后历任岭南广西、河东山西两道肃政廉访使,江陵、汴梁两路总管。至大元年(1308),拜中奉大夫、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尚未及赴任即逝世。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赵尔巽
  卷十 漢紀二·司马光
  卷一·胡思敬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一·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刑法略四·纪昀
  二一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明募选额外供事情形折·佚名
  卷七·吴缜
  四七 阿长的结局二·周作人
  司马子如传·李延寿
  党进传·脱脱
  三一 社会的信用·邹韬奋
  卷十八下·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出 冥途·姚茂良

    【山坡羊】〔净占鬼上〕黑沉沉暝途迢递。冷飕飕阴风括地。性烈烈没面目的夜叉。恶狠狠催促登程去。心暗思。身居相位日。熏天势业成何济。今朝做囚魂无所依。〔合〕夫妻。苦哀哀受禁持。夫妻。苦哀哀受禁持。〔鬼〕

  • 二集卷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古今体八十一首【戊辰六】朝阳洞朝阳古洞香山奥蹊迳几盘方得到深谷无景壁含风芳杜烟萝相窈窱传闻仙姥此烧丹云浆玉液供丹竈骑上茅龙何所之虚无铛釡遗层峤茹芝辟谷学登仙如可求兮愿执鞭仙缘

  • 李元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元膺」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正德三年二月己巳朔升巡抚湖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缨为南京大理寺卿○以浙江右布政使邵宝为湖广左布政使○光禄寺寺丞赵松归省违限吏部据例当复职命罚俸三月且曰省亲丁忧养病皆托事营私玩法旷职者也今后凡违限三月者宥

  •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王国维

    秦汉史总论纯郡县制的重建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西汉思想之发展法吏与法律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后汉的外戚与宦官秦汉史总论自秦王政二十六年至后汉献帝兴平二年前二二一至后一九五,凡四百一十有六年,为国史第一次统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徐广曰今之东安平也在青州临菑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齐改为安平

  • 卷十二 晋语六·左丘明

    赵文子冠〔原文〕赵文子冠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②,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③,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

  • 康默记传(附康延寿传)·脱脱

    康默记,原名照。年轻时任蓟州衙校,太祖进攻蓟州时获得他,爱其才,隶属于麾下。所有与蕃、汉相关之事,都委托康默记折衷处理,他办事都很合乎皇上意旨。当时诸部新近归附不久,康默记推断剖析律令的意义,论断判决定刑的轻重,不曾有

  • 卷一百九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戒佚欲鲁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於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

  • 十二年·佚名

    (丙辰)十二年清乾隆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申,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且戒苛刻姑息之政。○上親臨仁政殿,受百官賀。左議政金在魯、右議政宋寅明、判府事徐命均、領敦寧魚有龜等,合辭請早建儲。奉朝賀閔鎭遠曰:「在昔顯廟時,肅廟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威德主太子。於香牙雲峯園苑之內。對諸眾會。及善現前。問童女言。善女。我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盡未來行菩薩行。積集一切助道之法。淨修一切諸

  • 卷第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五祖弘忍大师旁出法嗣 北宗神秀大师(凡一) 开封尉氏子。 示众云。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嵩山惠安国师(凡二) 荆州枝江。卫氏子。 有僧坦然怀

  • 集验方·姚僧垣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

  • 天隐子·司马承祯

    唐司马承祯撰。一卷。阐述道家养生术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分《神 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 《神解》等篇。该书着重阐述人如何长生成仙的问题。 《神仙》曰:“人生时禀得虚

  • 英耀赋·佚名

    英耀赋或英耀篇是江湖术士看相的口诀。中国古代有一种“相术”,不测八字,不看风水,全凭眼力,只通过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如言谈、神情、习惯动作等,就能摸出对方的底细。这门相术,就是《英耀赋》,它教人如何透过观察对方的各种

  •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高文秀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

  • 方广大庄严经·佚名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