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裕宗传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名真金,世祖嫡子,其母为昭睿顺圣皇后,年少时以姚枢、窦默为师,学习《孝经》。

中统三年(1262),封裕宗为燕王,兼为中书令,因年少,政务全依赖丞相史天泽及赞善王恂等人。四年,又兼管枢密院事。至元初(1264),中书省臣奏请燕王每月必有两日至中书省衙门视事。曾随世祖至宜兴,世祖身体欠安,裕宗为之忧心,夜不能寐;闻母后突然得风疾,为之悲泣,匆忙去探视,其孝心可见。

至元七年(1270)秋,奉诏巡视察称海地区,至冬还京。他常对诸王札剌忽及随从官伯颜说,你们要尽心尽力,慎言慎行,忠于职守,并引世祖的训诫“:切勿粗心大意,否则什么事也办不好。”以此来教育臣下。

至元十年二月,立为皇太子,仍兼为中书令,管理枢密院事。同年九月初七日,诏设宫师府,其官员共三十八人,起用才德兼备的隐士杨恭懿在京兆供职。

裕宗为太子,深得世祖宠爱,有病,世祖亲手为他调药,并遣侍臣李众去祭祀各地大小山川,为太子消灾祛病。侍臣李众临行时,太子叮嘱,此去凡所到郡县,不要让当地官员迎送,以免扰害百姓。皇帝诏令增加亲军万人守卫东宫,太子命王庆端、董士亨挑选其中勇敢者,教以兵法,他还常去检阅。裕宗的衣服被污染了,命侍臣再加染治。侍臣请换新的,裕宗太子说:“要换一百件也不难,但这件衣服并未破损,岂可抛弃不用。”东宫香殿建成,工匠建议凿石造池,以备太子仿效古人做“曲水流觞”之乐。裕宗太子说“:古代有肉林酒池,你们要我也这样吗?”严辞拒绝工匠的建议。每次与诸王近臣练习射箭,在空闲时间,便同他们讲经论典。诸如《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王恂、许衡所讲述的辽金两朝帝王处理国事要略,以及《武经》等书,他从只言片语中,如有所体会,无不为之肃然起敬。当时为他讲解经典的人,如王恂、白栋等,都整日不出东宫,太子更是时常询访待制李谦、太常宋..等人。

至元十八年(1281)正月,昭睿顺圣皇后崩,时太子裕宗在外打猎,闻讯火速赶回,在皇后墓旁设帐守孝。命宋..择选可做顾问的人,..推荐郭..、何玮、徐琰、马绍、杨居宽、何荣祖、杨仁风等。太子说“:这些人都给我召来,先从近处开始。”于是从易州召来何玮,从东平召来徐琰。赞善王恂卒,太子闻知哀悼不已,赐钞二千五百缗为王恂办理葬事。一日对左右说“:王赞善为臣,当言必言,从无顾虑,随时纠正政务中的错误,良多补益,而如今很少有像他这样的人了。”当时,阿合马专权,太子对此奸恶之人,从来都是不客气对待。有个强盗知阿合马所惧怕的只有太子裕宗,便伪装太子夜入京城,把阿合马叫来杀了。后来和礼霍孙当了丞相,太子对他说:“阿合马是强盗杀死的,你现任中书省职务,凡真正有便国利民的事,大胆去做,不要怕革旧立新,若有人阻挠,我会尽力支持你。”

中书省荐举何玮为参议中书省事,徐琰为左司郎中。玮、琰入见太子,太子告诫说“:你们学孔子之道,今日才得付诸实行,应把你们平生所学,身体力行才是。”令杨仁风、马绍分别在潞州、东平任职,再度起用杨恭懿入中书省参与政务。因卫辉总管董文用熟练官府事务,也把他与恭懿一同置于中书省。按察副使王恽向太子进呈《承华事略》,共二十章:一曰〈广孝〉、二曰〈立爱〉、三曰〈端本〉、四曰〈进学〉、五曰〈择术〉、六曰〈谨习〉、七曰〈听政〉、八曰〈达聪〉、九曰〈抚军〉、十曰〈明分〉、十一曰〈崇儒〉、十二曰〈亲贤〉、十三曰〈去邪〉、十四曰〈纳诲〉、十五曰〈几谏〉、十六曰〈从谏〉、十七曰〈推恩〉、十八曰〈尚俭〉、十九曰〈戒逸〉、二十曰〈审官〉。

世祖诏令分封江西龙兴路为太子裕宗封地,太子对左右侍臣说:“总理百姓能像邢州张耕那样就好了!如真能使张耕来治理我的封地,江南诸郡都以此为榜样,百姓必安居乐业,不愿离开。”于是命宋..注重挑选地方官吏。江西行省将每年上交国库后剩余的钞四十七万缗献给太子,太子斥责道:“朝廷令你们妥善管理地方政务,百姓能安居乐业,何愁钱粮不足;若百姓不安,钱粮虽多又怎样能奉养自己!”全部拒收。阿里以管民官兼管课税司,请求于正税之外每年另征收羊三百头。太子认为这是超出了规定,加以制止。参政刘思敬遣其弟思恭将新近归附的百姓六十户献给太子。太子问这些民户的由来,思恭说是思敬征讨重庆时俘虏的。太子皱着眉头说“:回去告诉你哥哥,这些百姓从哪里来的,就让他们回到哪里去,不要大失人心。”乌蒙宣抚司献马超过每年定额,太子告诫说:“去年就叫你们不要多进马匹,恐沿途劳民伤财,今后切不可再违规定。”

至元二十年(1283)春,太子召刘因来保定,刘因带病而至,拜为右赞善大夫,同时又任命吏部郎中夹谷之奇为左赞善大夫。国子学本以李栋、宋..、李谦这些东宫旧臣掌管教务,刘因到来后,命他专门领导国子学,而以宋..等为顾问。太子曾说:“吾闻金章宗时,有人认为提供给太学生的膳食费太多,章宗却说,如果能培养出一个范文正公来,所花的费用岂不是还嫌少吗?这话讲得多好!”至元二十二年,刘因因病再请辞职,朝廷以长史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侍臣伯必携其子阿八赤入见,太子令阿八赤入国子学。伯必把他送入蒙古贵族子弟学校。第二年,阿八赤又入见,太子问他所读何书,阿八赤举蒙古书以对。太子说:“我是命你学汉人文字,怎么忙着去上蒙古王公子弟学校?”

太子派人去召请原宋朝工部侍郎倪坚到开元询问古今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倪坚说:“夏、商、周三代以仁得天下,以不仁失天下。汉、唐之所以亡,是由于外戚、宦官闹事。宋之亡是由于奸党权臣误国。”太子十分赞赏并听取了倪坚的这番议论。谕德李谦、夹谷之奇向太子进陈十事:正心、睦亲、崇俭、亲贤、几谏、戢兵、尚文、定律、正名、革敝。其中正名、革敝两事尤为当时政务所必须。太子在中书省理政日久,凡各州郡在课税、漕运、制作、官府买卖中,有不利于民者,知道后立即奏请皇上废除。右丞相卢世荣向皇帝大谈取财之道,太子深以为非,曾说“: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民勤劳生产出来的,怎么能年年多取。如果多取,民脂民膏就会被搜括一尽,这不仅有害于民,也是国家的蛀虫。”后来卢果然因犯搜括民财罪而革职。桑哥虽是卢世荣的后台,听说太子对卢世荣所作所为早有非议,也不敢出面营救。

至元以来,天下太平,人材辈出,列为太子师友的,不论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名臣,还是民间有气节的儒士,太子都以礼相待。宋..患眼病,赐钞一千五百缗做医疗费。王磐告老归乡,使其婿在东平官府供职,以便为王磐养老送终。孔子之后孔洙自江南来京朝拜皇帝,太子斥责张九思学圣人之道而不知有圣人之后。天下人心都向往太子。至元二十二年,世祖年事已高,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奏请皇上让位给太子。太子闻讯,恐惧万分,台臣也不敢奏报世祖。

奸邪小人乘机挑拨,把让位之事告诉世祖,世祖大怒,太子更加惶恐,不久去世,年仅四十二岁。成宗即位后,追谥为“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供祭于太庙。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蔡东藩
  第九十五回 遘奇变醇王摄政 继友志队长亡躯·蔡东藩
  卷之九百六十九·佚名
  ●附录。鲁监国载略·佚名
  第二卷 物产二·缪荃孙
  南唐书卷十三·马令
  宗泽传·脱脱
  孝宗纪·脱脱
  宋本传·宋濂
  卷二十七 海陵南侵·李有棠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卷十六·纪昀
  105.司马懿装病·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周三臣·脱脱

        ◎周三臣   ○韩通 李筠 李重进   《五代史记》有《唐六臣传》,示讥也。《宋史》传周三臣,其名似之,其义异焉,求所以同,则归于正名义、扶纲常而已。韩通与宋太祖比肩事周,而死于宋未受禅之顷,然不传于宋,

  • 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脱脱

        边肃 梅询 马元方 薛田 寇瑊 杨日严 李行简 章频 陈琰 李宥张秉 张择行 郑向 郭稹 赵贺 高觌 袁抗 徐起 张旨 齐廓 郑骧   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

  •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赵尔巽

      希福珠满玛奇额赫讷洪世禄彰库鄂克逊莽奕禄沙纳哈 偏图瑚里布达理善额楚穆成额额斯泰布舒库塔勒岱 瓦岱桑格伊巴罕沃申武穆笃瑚图玛哈达杰殷弟杰都 瓦尔喀   希福,他塔喇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安褚拉库路。祖罗屯,国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四·徐乾学

    宋纪十四【起屠维赤奋若二月尽重光单阏八月凡二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以陈恕等为河北等路营田使下诏罪己 癸丑诏平塞天威平定威虏静戎保塞寜边等军祁易保定镇邢赵等州民除

  • ●卷十·邵廷采

    ○黄斌卿黄斌卿,字明辅,福建莆田人。其先以御倭功,世千户。父奢,死崇明之难,又晋世袭。崇祯末,为舟山参将。福王时,升九江总兵,改广西征蛮将军,未赴。唐王即位,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鲁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治兵舟山,王御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平闽纪卷之四·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笺启飞调官兵启飞调官兵覆启延平兵不便发回启用荷兰议启遣发兴镇兵启统兵援漳启往漳会剿启缓征东石启覆同安兵单启机有迟速启密陈平海启汇报伪镇投诚启微臣报国心切启塘报杀贼启塘报剿贼启报安营启恢复

  • ●附录(二)·易顺鼎

    刘永福援台始末按刘永福晚年里居,有钦人黄海安者课其儿孙读书,彼此晨日晤对,甚相得。永福日自讲述黑旗事蹟一、二时,由黄录之。至民国四年,成稿八册,长十万言。此稿后为罗香林先生所得,经考订他书异同,附案其间,辑为「刘永福历

  • 刘敏传·宋濂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太祖七年(1212),蒙古大军南进到山西时,刘敏年十二岁,随父母逃避于德兴禅房山。蒙古军至禅房山,父母弃敏逃走,蒙军大将收养了他,并随大军进见太祖,太祖收为宿卫,随从西征回回。太祖十八年(1223),授刘敏

  • 卷十五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下   宋 沈枢 撰 谦逊门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

  • 卷第一百四·佚名

    武臣二崔彦进复官制雍熙门下。乾坤无私。盖含容之至广。江海善下。因停蓄以攸尊。朕体道垂衣。握契当宁。取长舍短。所以推赤心。宥过录勋。所以恢大信。欲尽用材之义。爰徵求旧之言。是择刚辰。载举成命。具官崔彦进

  • 第四节 唐灭前蜀·吕思勉

    王建盗贼,乘时窃据全蜀,已为非分,然其贪欲颇甚。梁、唐嬗代之际,初思连岐以取关中,已而兵出不利,则又乘岐之削弱而思兼并,而二国之兵衅启焉。《通鉴》云:蜀主女普慈公主,嫁岐王从子秦州节度使继崇。公主遣宦者宋光嗣以绢书遗蜀

  • 提要·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内外服制通释    礼类二【附录】提要【臣】等谨案内外服制通释七卷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年卒垓及从兄若水皆受业于季父安行安行受业

  • 卷三·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昏礼第二之一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昬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昬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啇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疏曰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按马氏云日

  • (四)·钱穆

    朱子曰:“静是就心上言,安是就身上言。静安颇相似,安盖深于静也。”今按:是心静了,还求能身安,则身之安更进于心之静。何得谓宋儒重言心,轻言身。理学家语语必归落到实际人生上,亦岂空作哲理高论,便算能事已尽。 又曰:“公但能

  • 第五·宗鉴

    释门正统第五良渚沙门 宗鉴 集荷负扶持传呜呼。楚狄敝中国。而齐桓霸叔带危宗周。而晋文兴。会昌籍没。五代分崩。不有大士起而救之。则中兴正派不可待而授也。障狂澜。弭酷焰。功岂浅哉。撰远.端.恩三师孤山列传。志

  • 卷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五门人(智质 智原)同参住云门显圣寺语录山门门庭阔大直透长安八字打开不劳弹指曳拄杖便入。韦驮童真七世权衡两土大哉韦天宜善保护从今北郁单越也要宽肠大肚。佛殿昔日

  • 捕蝗考·陈芳生

    捕蝗专书。一卷。清陈芳生撰。成书于清顺治四年(1648年)或稍前。陈芳生,字漱六。生卒不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本书分“备蝗事宜”和“前代捕蝗法”两部分。“备蝗事宜”共十条。其中,前三条抄录徐光启于明崇祯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