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显宗传

显宗光圣仁孝皇帝,名甘麻剌,裕宗长子。母为徽仁裕圣皇后,姓弘吉剌氏。甘麻剌由祖母昭睿顺圣皇后抚育成人,每日侍奉世祖不离左右,言语谨慎,但言无不尽。

至元中,奉旨镇守北边,叛王岳木忽儿等闻甘麻剌至,望风请降。接着,都阿、察八儿诸王亦遣使求和,边境得以安宁。甘麻剌曾出征,驻军金山,大雪天与诸将在帐中烤火饮酒,对左右说:“今日风雪漫天,我与你们在帐内烤火还感到寒意,那些士兵也是人,他们腰挂弓箭,肩负刀矛,在周围守护,其苦可知。”于是命人做了许多熟肉和粥,分赐各营士卒。在抚慰部下的闲暇时间,命也灭坚用蒙语为他讲解《通鉴》。他告诫卫侍太不花说“:朝廷任我为卫国屏障,凡有不到的地方,正需你们辅助。如果有人依势作威,不听命令,轻者当即处置,重者上报,你们应谨慎行事。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让皇上无北顾之忧,这就是我与卿等都高兴的事,也就是报效国家。”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见他久居边关,特准许他在柳林打猎。显宗率部属到了淳阝州,因怕粮食分配不均会劫掠百姓,令左右负责分给随从士卒,同时宣布“:你们饮食既足,若再侵掠百姓,那是罪由自取,悔之不及。”士卒皆遵守军纪,百姓得以安宁。是年北还,朝见世祖于上都,世祖称赞他说:“你在柳林地方,不扰百姓,朕要嘉奖你。”第二年冬,封为梁王,授金印,出镇云南。至元二十八年春,行经怀、孟时,随从的士卒,马驼共计不下千百,所到地方未曾扰民。

至元二十九年,改封为晋王,命移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即行宫)及军马、达达国土,授晋王金印。世祖接受中书省建议,为他设置内史府,于是以北安王傅秃归、梁王傅木八剌沙、云南行省平章赛阳等为内史。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崩,晋王闻讣,奔赴上都,对诸王大臣说“:昔皇祖命我镇抚北方,捍卫社稷。我久理边关事务,愿继续承担守边任务。弟铁木耳大仁大孝,宜继承皇位。”于是,成宗即位,晋王仍北归王府。

元贞元年(1295),塔塔儿部谷物欠收,显宗传令宣徽院救济。答答剌部民饥,亦请朝廷赈灾。是年冬,奉诏以知枢密院事札散、同知徽政院事阿里罕,同为晋王府内史。六年正月初十,晋王显宗去世。王死后十年,仁宗即位,谥为献武。又过了十一年,英宗被杀,显宗子也孙帖木儿以晋王身份继为皇帝,追尊其父为“光圣仁孝皇帝”,庙号显宗,供奉于太室享祭。又过了六年,文宗即位,毁显宗庙室。

显宗天性宽厚,对下属有恩惠,但信奉佛教,为做佛事,每年耗费资财不可胜计。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司马迁
  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姚思廉
  列传第二十九·李延寿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八·焦竑
  卷四十七·谷应泰
  ●卷五·陈康祺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绎史卷三十九·马骕
  志卷第十三 高丽史五十九·郑麟趾
  卷二十三兵志三陆军·黄遵宪
  曹锟·陶菊隐
  南宫奏稿巻五·夏言
  奉天等门官职名·朱元璋
  35.田单的火牛阵·林汉达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阮阅

      ●卷十八·纪实门中  赵平叔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数年,平叔以馆职守涟水。后守以所居为豹隐堂。石曼卿有诗云:“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客游今郡守,蔚然惟在立谈间。”士大夫留诗甚多

  • 卷一·刘克庄

      东坡《中秋》诗云:“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与高适“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之句暗合。罗隐《中秋不见月》诗云:“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本于卢仝《月

  • 第四折·佚名

    (净扮小和尚上,云)老老禅僧不下阶,蛾眉八字似刀裁。有人问我年多少,两个耳朵一个歪。贫僧是这云岩寺里一个小和尚,这寺是蔡衙内家佛堂,我今日打扫的僧房干净,看有甚么人来。(蔡净走上,云)白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自家

  • 卷一·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一 元 房祺 编 贻溪麻先生革信之 上云内帅贾君 北极长虹掣西垣太白高千年知运圯四海共兵鏖雾黑龙蛇鬬山昏虎豹嘷石伤填海羽波动负山鳌遗介潜寒渚惊鼯走夜牢江山留惨黯天地入焄蒿衆折思

  • 卷十二·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十二明 文肇祉 撰録事诗集五言律诗侍大父过王二丈履吉越溪庄随翁访叔度放棹越溪深竹径数椽屋桑园十亩隂汲泉频洗砚促膝坐鸣琴高士平生慕今朝夙心汪子木园与薛用传施安卿明卿陈子白文防名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柯劭忞

      ○文苑下   萨都剌 周权 陈泰 黄许 杨士弘 万白 辛敬 周贞 郑大同 史公廷 傅若金 李康 乃贤 黄玠 何失 程以临 王逢 蒲道源 岑安卿 谢宗可 郑元佑 胡天游 周霆震 吴定翁 孙辙 郭钰 舒頔 李祁 王礼 戴良 吴

  • 卷四百十六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癸卯盡是月甲辰   十一月癸卯朔。   甲辰,三省、樞密院言:「檢會都水使者王孝先狀:『伏思大河決塞不常,為國之患屢矣。比自小吴之決,遂失隄防,貽患為甚。欲乞於西岸上自北京內黃第三埽,先起截河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叶隆礼

      歲時雜記   正旦   正月一日,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相和為團,如拳大,於逐帳內各散四十九箇,候五更三點,國主等各於本帳內牎中擲米團在帳外,如得雙數,當夜動蕃樂,飲宴;如得隻數,更不作樂,便令師巫十二人,外邊遶帳撼鈴執箭唱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六·杨仲良

      神宗皇帝   三司条例司废置   熙宁二年二月甲子,命知枢密院陈升之参知政事。王安石取索三司应于条例文字看详,具合行事件闻奏,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先是,上问:『何以得陕西钱重,可积边谷?』安石对:『欲钱重,当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五月。乙卯朔。赐故都统三等伯佟六十祭葬。  ○调兵部尚书觉罗伊图、为吏部尚书  ○赐中式武举林本直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工部议覆、刑科都给事中粘本盛条奏祀典疏言、各郊坛门内

  • 卷首·佚名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历代名臣奏疏俱有流传选刻之本现在四库全书内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金监至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着者亦不乏人迹其规陈治乱抗疏批鳞当亦

  • 卷三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宋 朱子 撰王朝礼七王制之丙【王礼】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恐当作言】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

  • 诸入品第七·佚名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诸入。于斯菩萨观十二入解其本末。云何观之。所可观者得不见眼之所入处。眼无成就悉无所有。所以者何。眼所入者皆从缘对从颠倒兴。色之所缚缘起所合。有二事因。一曰眼入二曰从对。坐色故曰眼入

  • 解脫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五   問云何慈何修何相何[一]味.何起.何功德.云何修行。答.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愛念見子   起慈起饒益心.如是於一切衆生慈心饒益心此謂慈.彼修住不亂

  • 一五 大缘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拘楼国之剑磨瑟昙,名为拘楼之市镇。尔时,长老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老阿难问世尊言:“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议哉!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但如我等观察,却甚明显。&rd

  • 周易玩辞集解·查慎行

    清查慎行撰。10卷。查慎行受业于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谓河图洛书与《易》无关。经文次序用注疏本,乾卦之末有注,其说明白笃实。收入《四库全书》、《昭代丛书己集》。此书训解《易》义,用孔颖达《周易正义》本;

  •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花随人圣庵摭忆》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著作,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黄溶对清代至民国的人物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