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黄斌卿

黄斌卿,字明辅,福建莆田人。其先以御倭功,世千户。

父奢,死崇明之难,又晋世袭。崇祯末,为舟山参将。福王时,升九江总兵,改广西征蛮将军,未赴。唐王即位,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鲁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治兵舟山,王御门亲饯,郑鸿逵解玉带以赠,敕书曰:“一统未全,即朕不孝;三吴未复,即卿不忠。”斌卿乞周崔芝自副,至舟山,益募丁壮,营田。故臣遗民南来者,皆护导入闽。凡北方出兵,及吴中有建议,辄先奏消息,一时倚斌卿为重镇。然性贪墙,而崔芝慷慨得士,由是二帅不合。崔芝去,别领水师。

是年八月,斌卿败于崇明,以周瑞救还军,夺伯爵。会定西侯张名振,自钱塘归石浦,斌卿与昏,为通表福州。及名振奉鲁王如舟山,不纳。既又诱击定海总兵王鸣谦,并其众。张国柱因是藉言为鸣谦复仇,攻舟山,大战三日夜,斌卿不胜。

名振裨将阮进,以四舟冲国柱,乘涛举炮,所向糜碎,国柱大败以身免。斌卿得其楼船,军益振。

阮进者,故海中小盗,名振拔领水营。斌卿计间进,取战艘数十,军资数万,脱归闽海,名振以故望斌卿。鲁王次长垣,封进荡胡伯,与名振并列五等。进亦薄斌卿暗大义,复与名振合,松江吴胜兆谋归,以蜡书请援岛上,斌卿犹豫未决。时斌卿已晋威鲁侯,其肃鲁伯印故在,名振议即用封胜兆,率舟师抵崇明为援。值海啸,踉跄归。胜兆事泄,及陈子龙等皆死,远近失望。其冬,宁波诸生华夏,使人走舟山,约内应,斌卿不时发,事又泄。岛师泊桃花渡,闻宁城举炮,遽退。夏等被杀,收及亲党,甬人皆咎斌卿。

斌卿故无攻取图,徒以嗜利诺夏约。既返,悔其一出,愈急计保聚。配民年十五以上皆为乡兵;男子死妻不得守制,田即入官;六十无子,收其产,别给口食;内地大户,不敢渡海,尽籍其田为官田。合计舟山之田,二属官,一属民,并欲收其一如土司法,为不侵不叛之岛民。而已喜戕贼气类,内无亲信。

初年,杀荆本彻,是年,贺君尧来自温州,利其赀使盗杀之中途。名振丧师归,每事侮之,又失欢于平西将军王朝先。名振去屯南田,朝先屯鹿颈,两人皆恨斌卿,以孥帑在舟山,未得间。

戊子秋,鲁王自沙埕还泊健跳,令阮进以百艘叩舟山,告乏食。斌卿不应,亦不使人诣健跳,于是名振、进,朝先上疏,合军讨舟山。斌卿累败,求救于安昌王恭 枭及大学士张肯堂,上表谢罪。又谋和诸营,曰:“彼此王臣,无妄动。”九月二十四日,会于海上,各敛兵待命。斌卿部将陆伟、朱玖,背约出洋。进谓斌卿遁去,遂纵兵大掠,斫斌卿,投之海中,二女皆死。王始移跸舟山,赏名振等有差。

○周崔芝

周崔芝,字九元,福清榕潭人。少年读书不成,去为盗于海,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撒斯玛王结为父子。日本三十六岛各有王,如诸侯,其国主曰京王,在东京,而大将军主国权。撒斯玛雄诸岛,首尾大将军。崔芝既熟日本,故在海中,无不如意。微行至家,为有司迹捕,系狱三年,贿吏得解,变姓名为盗如故。

久之,就抚,授黄华关把总,稽察商舶。乙酉秋,以水军都督副黄斌卿,屯舟山。其冬,即遣入人撒斯玛,诉中国丧乱,愿假一旅,以齐之存卫,奏之存楚,故事望之,将军许诺。约明年四月,发兵三万,一切战舰军资器械,自取其国之余财。

自长崎岛至东京三千余里,驰道桥梁,驿递公馆,重为修葺,以待中国使臣之至。崔芝大喜,益备珠玑玩好物,遣参谋林籥舞为使,期以四月十一日东行。

籥舞将解维,斌卿止之曰:“大司马余煌书来,此吴三桂乞师之续也。”崔芝怒而入闽,斌卿秦崔芝多盗火器舟楫南来,有诏趣还舟山,归斌卿军实,诸镇皆不平。会张肯堂复荐崔芝善用海,有兵千人,船五十余号,乞隶臣麾下自效。乃如崔芝平海将军,分统水师,以赵玉成、朱永祐监其军。

大清兵入福州,郑芝龙将降,崔芝泣谏曰:“崔芝海隅亡命耳,无所轻重。所惜明公二十年威望,一朝堕地,为天下笑。

请得先死公前,不忍见公之有此也。”抽刀欲自刎,芝龙起而夺之。

丙戌正月,鲁王次长垣,崔芝以兵来会,封平鲁伯,复镇东海口二城。以籥舞及总兵赵牧守海口。四月,海口陷,籥舞牧死之。崔芝退保火烧岙,更遣义子林皋,从安昌王恭 枭,如日本乞师。秋,从鲁王攻福州,张名振、阮进等已破黄斌卿,迎鲁王居舟山。崔芝亦引而北,与周瑞率楼船三百艘,分屯温州之三盘。二将不协,王命杭人吴明中往解之。明中返,益构隙,瑞遂南依郑彩、崔芝去北依进。崔芝,进怨瑞,乃会名振击破彩于沙埕。舟山既陷,诸从鲁王者多溃散,崔芝不知所终。

○张名振

张名振,字侯服,□□□□人。崇祯末,为石浦游击。从鲁王战钱塘,加富平将军,命率兵规取海宁。不进,竟归石浦。

因黄斌卿拜表福州,加捧日将军。后以舟师扈王,投斌卿,不纳,乃更与斌卿有隙。王南入闽,次中左所,名振留舟山。丁亥正月,自舟山引兵朝王于长垣,封定西侯。大学士熊汝霖等以舟山指崇明,当金焦北门之管,非名振不可,趣还旧镇,再出兵援松江。值海啸,亡失楼船。翰林张煌言,御史冯京第,间道得脱,斌卿因其败,侵侮之,名振去,移军南田。会郑彩杀熊汝霖、郑遵谦,闽地尽陷,名振与阮进共迎王至南田,寻复健跳所居王。

大清兵围健跳,进率楼船数百至,金鼓动天,大军解去。

九月,名振、进及鹿颈屯将王朝先,会师同讨斌卿,沈之海中。

斌卿据舟山凡五年,自以福州所授,不禀奉王约束。既与名振为儿女婚,更怀虞诈,故及于难。

朝先故土司,尝受调立功塞上,后从王之仁出海,斌卿留之麾下,失职郁郁,自请南询地。至奉化之鹿颈,聚兵得数千人,请命健跳,封平西伯。

斌卿喜收海盗,资其剽掠。有王大振者,善掠,获番舶数万金以馈斌卿,未餍,逃匿朝先营,用危言悚朝先,其谋始合。

名振等于是合疏,奉鲁王居舟山。寻周崔芝前议,复乞师日本。

遣澄波将军阮美,载普陀山寺慈圣李太后所赐藏经为质,卒不定约。

郑彩与朱成功争中左所,大败,泊沙埕,具表舟山请援。

名振以彩杀汝霖,遵谦,罪大,且欲结欢成功,遂击破彩之余兵。庚寅,名振袭杀朝先。初破斌卿,阮进收其水师,朝先收其步卒,独名振无所得。及伐郑彩,朝先不会,至是,名振由南田猝至舟山,值朝先散兵居民舍,不及集,手格杀十余人而死。

秋,大清兵攻舟山,松江张天禄出漴阙,金华马进宝出海门,陈锦出定海。名振南御进宝,使张煌言等断北洋,当天禄。

北军势盛,名振度不支,乃与煌言及英义伯阮骏,扈鲁王发舟山,舟泊道头。阮进诣海门求和,北军欲诱之,进以数舟脱归。

值大帅金砺之舟,火球投砺,风反转击,进创甚投水,大兵刺取之。进骁捷称飞将,舟山所恃惟进,进死,城遂陷。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锺峦等皆殉。名振以先出,得免,如朱成功营。成功居王金门,名振别屯嵓头。

郑芝龙之北也,遗书戒成功曰:“众不可散,城不可攻。南有许龙,北有名振,汝必图之。”及名振至,成功不为礼。袒背见“赤心报国”四字,深入肤寸,乃呼老将军,下拜,与兵二万,承制诸军,期以收复南京。

壬辰九月率大 宗过舟山,逼金堂,获逃卒金许彦,斩之。

祭死事者,将吏皆哭。进屯崇明沙,破镇江,登金山,题诗而还。癸已,成功以谗撤名振还厦门,因煌言及宁靖王和解,益兵,刻期北伐。抵洋山,飓风失亡,勋镇多溃归福宁,名振一军独全。冬,再驻平沙,崇明步骑万余,乘冻涉平洋,名振欲避其锋。煌言曰:“此用步地,急击勿失。”旦,王善长、姚志卓以数百人冲其左,煌言统裨将以数百人冲其右,鸟铳火器犯其中,塘如矢,左右皆深沟,骑不可退,北师大败,免者止一骑。江东响震,成功终忌浙人,以事执善长,杀之。

甲午春,名振再入镇江,观兵仪真,留壁六日。五月,逼吴淞关,获级四百,战艘三百七十,告捷于金门。乙未秋,成功取舟山。十二月廿八日,名振卒于军,或云:“成功■”

先是,舟山之陷,名振母兄妻奉其父主俱赴火死。比复舟山,名振缟素入城,求母尸行恸。既遇毒,遗语煌言曰:“吾于君母恩俱未报,若母尸不获,毋收吾骇。”起坐击床而卒,军中怜之。自是浙中建义者皆尽,惟煌言以文士科得免。东海由是不直郑氏。

论曰:“浙海之事,以舟山为终始。崔芝之乞师日本,名振之三抵金焦,皆所以存舟山也。古之思保江南者,必北守淮,西守襄;都成都者,必趋祁山,争长安;况区区悬岛如舟山哉!崔芝泣阻芝龙,最有奇气,惜不得尺寸之柄,肝胆无所用。

名振扑斌卿,歼郑彩,掩朝先,或以为趋利转圜,挟诈背本。

然事鲁王始终一节,出入环卫,夷脸无贰。比于郦寄之卖友,义存君亲,非阿论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虞玩之刘休沈冲庾杲之王谌·萧子显
  第七十回 岳家军克复襄汉 韩太尉保障江淮·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六·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第十九卷 仕绩 一 ○·缪荃孙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佚名
  卷十八·吕中
  史记集解卷五十四·裴骃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钱穆
  卷八十八·佚名
  祠部·佚名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李攀龙【十八首】攀龙字于鳞歴城人嘉靖甲辰进士除刑部主事歴郎中岀知顺德府升陜西提学副使转参政终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称七才子有沧溟集【朱

  • 御选元诗卷五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五七言律诗十三台哈巴哈春日次宋显夫韵帝城三月多春色南陌风光画不如踯躅花深啼杜宇鸬鷀滩涨聚王余玉楼似是秦宫宅金水元非郑国渠处处笙歌移白日扬雄空读五车书上尊号听诏李供奉以病不出奉

  • 饮水词·纳兰性德

    梦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又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

  •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粤匪自四月入楚,廿五日扑道州。提督余万清敛兵先逃,署牧王揆一弃城走。时大气炎热,贼遂全股据道州歇伏养兵,旁扰江华,知县刘兴桓自缢死。破永明,知县常建逃,时永、衡方驻重兵,贼恐挫其锋,绕小道而进。六月廿六日,贼分兵取嘉禾,知

  • 卷之三十三·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辅国公巩阿岱行礼。  ○遣官诣盛京、祭四祖庙。  ○三等昂邦章京古禄格、先以罪降为一等梅勒章京。至是、命复职。  ○摄政王传集内大臣、各部尚书启心郎等、谕

  • 卷之四十一·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冬十月。戊子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  ○遣官祭穆宗毅皇帝、孝

  • 第一一一清单(第一一二号之附件)一一三○六-一·佚名

    新旧户粮税总书吕祥与李登间交接各案卷计开李登交接各案清单一、总甲林汀禀报米价骤昂卷壹宗。一、严饬各对役查明民间置买业契押税卷壹宗。一、请编钱粮等项印串字号卷壹宗。一、票饬粮差催收正

  • 卷七十二上·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二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九上 技术 汉 华佗【吴普樊阿】 蓟子训 左慈 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王真 郝孟节 李意其 周羣【张裕】 杜琼【何宗】 古者

  • 袁枢传·姚思廉

    袁枢字践言,是梁吴郡太守袁君正之子。容貌俊美,仪表堂堂,性情沉着恬静,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世代家族显贵,钱财很多而袁枢居处却一向俭朴,和他人没有交往,端坐一室,不是公事不曾出游,对名利非常淡薄。初任梁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

  • 卷二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熙宁元年知谏院吕诲论青城劳费乞建斋宫奏曰臣伏覩累降诏勅裁减烦费有以知讲求治体崇俭为先中外共闻莫不庆拚臣切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通政使曾秉正山东莱州人由荐举洪武十年任十五年削籍腐刑蔡瑄山西荣河人由国子生十五年任十八年养病张廷兰湖广澧州人由进士十八年任茹瑺湖广衡山人由进士二十年任张琏陜西华阴人由国子生二十三年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九礼部祠祭清吏司升配凡列圣升配之礼勅工部敬制升配神牌南郊於昭亨门外北郊於坛北门外祈年殿於坛西门内之左各设恭制神牌黄幄内阁翰林院官书字大学士二人上香行礼既成先配南郊後配

  • 礼五四·徐松

    改元诏【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正月五日,诏曰:「五运推移,上帝于焉眷命;三灵改卜,王者所以膺图。朕早练龙韬,常提虎旅。当周邦末造,从二帝以征行;洎乔岳缠哀,翊嗣君而纂位。罄一心而事帝,谅四海以皆闻。一昨北虏侵疆,边民受弊,朕长

  • 杂宝藏经卷第一·佚名

    (有九缘)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十奢王缘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缘  弃老国缘  佛于忉利天上为摩耶说法缘  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  慈童女缘  莲华夫人缘  鹿女夫人缘

  •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高守元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其集张湛、卢重玄、宋徽宗、范致虚4家《列子》注,存张湛注原貌,卢重玄、范致虚二注赖该书流传,宋

  • 永庆升平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合集。分《永庆升平前传》、《永庆升平后传》两种。永庆升平前传,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永庆升平全传》、《永庆升平》。十二卷九十七回。不题撰人。据序知由姜振名、哈辅源演说,

  • 怀清堂集·汤右曾

     二十卷。清汤右曾(1656—1722)撰。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诗人、书画家。康熙二十七年 (168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曾诗才出众,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工画,长于山水,高超

  • 呵旁观者文·梁启超

    呵旁观者文,发表于1900年2月的《清议报》,是梁启超的“新文体”代表作之一。此文从关系“国家之盛衰兴亡”的高度,提出了“国人无一旁观者,国虽小而必兴;国人尽为旁观者,国虽大而必亡”的论点,全文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