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六

戸工二部钱局表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六

户工二部钱局

国朝官制

户工二部督理京省钱法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

京师鼓铸统设二局户部者曰宝泉局嵗铸钱六十一夘【以万二千四百八十缗为夘】工部者曰宝源局嵗铸钱七十一夘【以六千二百四十九缗二百七十文为夘】遇闰则皆加铸四夘其局之政令各以其部之右侍郎掌之初止汉人右侍郎一人康熙十八年令满洲右侍郎一人公同督理十九年以给事中御史稽察钱局雍正二年停遣乾隆二十六年户部钱法堂置掌稿司官满洲汉人各一人于各司属中选委【工部未置】

户部宝泉局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大使满洲五人工部宝源局监督满洲汉人各一人大使满洲二人

掌铸造缗钱收纳铜课以裕

国储以利民用其监督俱无専员由六部满汉司官遴选保举引

见简用二年而代大使由本部笔帖式选委咨吏部注册五年而代称职者以应升官用宝泉局监督顺治元年定设满洲汉人各一人宝源局监督初置三人康熙十七年改定二人宝泉局大使初设汉人一人雍正四年以宝泉局分设四厰增置汉人大使四人七年改汉大使俱为满大使宝源局初止设笔帖式一人雍正七年改置大使二人

各省钱局监铸官十有八人

凡天下鼓铸缗钱者十有四省新疆则开鑪伊犁如各省之制皆随其地之宜作之泉布以交易流通前民利用以布政使等总其成而受灋式于戸部各置监铸官以判局事直宝直局一人以保定府同知充山西宝晋局一人陜西宝陜局一人江苏宝苏局二人俱以佐贰官选充浙江宝浙局二人以同知通判选充福建宝福局一人亦以佐贰官选充江西宝昌局一人以南昌府同知充湖南宝南局一人以长沙府同知充湖北宝武局一人以武昌府同知充广东宝广局一人四川宝川局一人俱以同知通判选充广西宝桂局一人布政使于所属官内任便选充云南宝云局一人以云南府知府充东川局一人以东川府知府充贵州宝黔局一人以贵阳府知府贵筑县知县或通判县丞选充伊犁宝伊局一人以伊犁同知充

厯代建置

三代

周礼地官泉府【郑司农云故书泉或作钱】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凡国事之财用取具焉嵗终则防其出入而纳其余

惠士奇礼説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顔师古以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凡六府当之而又以职内职金职币三官充其数焉非也尔雅以八方之八财中原之五谷鱼盐为九府王应麟引以当九府圜法失之逺矣所谓圜法者重不废轻小不妨大子母相权而有九品故曰九府圜法其名见周官者夫布里布辟布絘布总布质布罚布防布儳布是为布货九品其九品在国曰邦布外府掌之在市曰征布泉府掌之载师有里布闾师有夫布皆邦布也出诸民入诸国故曰邦布司市有辟布防人有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肆长有儳布皆征布也敛诸市入诸官故曰征布

谨案后世钱法之官其源出于地官之泉府而司市职有云辟布者于其地之叙惠士奇谓叙犹监也作布之叙盖铸钱之监是司市亦掌冶铸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均输钟官辨铜令丞【如淳曰钟官主铸钱官也辨铜主分辨铜之种类也】初上林衡官及铸钱皆属少府【王应麟曰汉北军有钱官】

史记平准书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専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桓寛盐铁论币数易而民益疑于是废天下铸钱而専命水衡三官作【水衡三官者均输钟官辨铜三令丞也后汉书隗嚣檄王莽曰民生挟铜炭没入钟官唐章懐太子注主铸钱之官】

汉书地理志丹阳郡有铜官王应麟玉海铁官长丞五十有一而専其官以主丹阳之铜

唐六典钱官后汉属司农

东观汉记铸钱官奸宄所集无能整齐理之者京兆尹阎兴署第五伦督铸钱掾领长安市

谨案汉代铸钱之官初属少府后属水衡后汉以属司农而第五伦为督铸钱掾则又属于京兆尹盖京兆主长安东西市故兼领钱法以平价直而除奸伪亦如周官泉府司市皆掌征布之出入也

三国

三国魏志韩暨为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毎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工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

谨案唐六典称魏晋以下钱官或属少府或属司农今考史志所载三国六朝少府司农官属未见有铸钱之职惟陈夀所载韩暨为监冶谒者一事册府元龟即引之于钱币门内则监冶亦主铸钱可知而自晋以后诸冶署令丞掌鼓铸金银铜铁之属至北齐而冶署所属遂有泉部局丞是南北朝铸钱之事当为冶令所兼司今并着之于表云

三国蜀志张裔为司金中郎将

谨案蜀汉铸直百钱呉赤乌中尝铸当千大钱并见于史而钱官职掌则史未之详蜀之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诸器即后代冶令丞之比疑铸钱亦其所兼司也

晋书职官志卫尉统诸冶等令南北东西督冶掾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南冶令一人丞一人汉有铁官晋置令掌工徒鼓铸卫尉江左以来省卫尉少府宋世虽置卫尉冶少府如故江南诸郡县有者或置冶令或置丞多是呉所置

南齐书百官志少府领东冶令一人丞一人南冶令一人丞一人

隋书百官志梁少府置东西冶署令丞又有梅根诸冶令陈循其制

册府元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孝武建元元年更立钱署铸钱

谨案宋齐梁陈四代铸钱之官当亦掌之东西南诸冶令而钱署则如今之钱局也

北魏

魏书食货志高祖始诏天下用钱十九年冶铸麤备文曰太和五铢在所遣钱工备炉冶民有欲铸听就铸之永安二年诏更改铸文曰永安五铢官自立鑪

北史列传时朝议铸钱以高谦之为铸钱都将长史乃上表求铸三铢钱

谨案马端临钱币考引此事作铸钱都督而北史及魏书俱作都将疑马氏有误盖都将如今之户工二部管理钱法侍郎而长史则其属如今之监督也魏书官氏志不载此官殊为阙略

北齐

隋书百官志后齐太府寺统诸冶东西道署令丞诸冶东道又别领滏口武安白间三局丞诸冶西道又别领晋阳冶泉部大原仇四局丞

后周

杜佑通典后周官品正二命地官泉府中士正一命地官泉府下士

隋书百官志太府寺统掌冶署置令二人丞四人

唐防要开元二十五年二月罗文信为诸道铸钱使天寳三载九月杨慎矜除御史中丞充铸钱使六载杨钊上元元年五月刘晏寳应元年刘晏又充广德二年第五琦李岘永泰元年正月十三日刘晏第五琦分领诸道大厯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停

新唐书百官志诸铸钱监监各一人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一人上佐判之丞一人判司判之

新唐书地理志商州有洛源监钱官郴州有桂阳监钱官河东蔚州飞狐有三河铜冶有钱官河中府解县有紫泉监乾元元年置有铜穴十二州有丹阳监广陵监钱官宣州南陵有梅根宛陵二监钱官鄂州有凤山监钱官饶州有永平监钱官有铜坑三信州有玉山监钱官有铜坑一鈆坑一绛州有铜源翔臯钱坊二梓州铜山县贞观二十三年置铸钱官调露元年罢

新唐书食货志武德四年洛并幽益桂等州皆置监开元二十六年宣润等州初置监天下鑪九十九绛州三十润宣鄂蔚皆十益郴皆五洋州三定州一【案诸州鑪数仅九十有四以唐六典考之尚有邓州五鑪适足九十九之数盖新唐书脱误也】每鑪嵗铸钱三千三百缗设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蜡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毎千钱费七百五十天下嵗铸三十二万七千缗唐六典皇朝少府置十鑪诸州皆属焉及少府罢铸钱诸州遂别

谨案厯代钱法规制各异立鑪鼓铸亦不一其地有但就京师而不及郡国者汉之上林三官是也有但就诸州而不及京师者唐之少府罢铸是也故当时铸钱一使其职专领诸道与今户工二侍郎督理京省钱法者差别然源流有自职掌无殊今并着之于表又考唐书韩洄传建中元年洄上言山泽之利当归王者非诸侯方岳所宜有请以诸道钱冶总盐铁使而册府元所载德宗以后铸钱事宜多出盐铁使陈奏是唐时钱法又属于盐铁使谨并识于此

五季

册府元晋高祖天福三年铸钱以天福元寳为文委盐铁使铸様颁下诸道汉隐帝干祐初膳部郎中罗周允请在京置铸钱监不报周世宗显德二年九月勅国家之利泉货为先近朝以来久絶铸造至于私下不禁销镕嵗月渐深奸弊尤甚今采铜兴冶立监铸钱冀便公私宜行条制

谨案五季无铸钱监至周世宗时始置而晋高祖铸天福钱令盐铁颁様则钱法亦当掌之盐铁矣

玉海咸平三年五月冯亮以江西运副兼都大提铸钱景祐二年八月置提坑冶铸钱官宝元元年八月复置发运使提防铸钱事元丰二年七月三省言铸钱司旧领五监近嵗江池饶增嵗铸额及兴国睦衡舒蕲惠剏置六监宜增提防一员乃命钱昌武领淮浙建江东李棻领湖广江西元祐元年二月合为一司从李深请也崇宁五年诏苏庄提举九路铜事大观四年并入铸钱司绍兴二十七年七月户部侍郎林觉奏复饶永平监赣铸钱院韶永通监八月户部侍郎荣嶷兼提领铸钱二十八年命户部侍郎赵令詪提领二十九年七月复置铸钱司乾道六年四月并于发运司七年复置八年十二月置提官二员分治饶赣淳熙二年并于饶州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提防坑冶铸钱公事自咸平初有之渡江后屡罢屡复淳熙五年又加都大二字于提字之上

宋史食货志京师旧有四监后废之诸路钱嵗输京师大观二年复京畿两监以宋乔年领之用提举京畿铸钱司为名

马端临文献通考铸钱监属少府监官各一人玉海防要云元丰诸路铸钱铜钱一十七监西京阜财监卫州黎阳监永兴军监陜州华州监绛州垣曲监舒州同安监睦州神泉监兴国军富民监衡州熙宁监鄂州宝泉监江州广宁监池州永丰监饶州永平监建州丰国监韶州永通监惠州阜民监铁钱九监虢州朱阳两监商州阜民洛南两监威逺镇淊山镇两监兴州济众监嘉州丰逺监卭州惠民监凡铜钱一十三路铜铁钱两路铁钱四路元丰四年二月诏秦州置监六年三月诏徐州置寳丰监五年梧州置监万州置铁钱监八月同州置铁钱监渭州复置博济监八年诏罢增置监十有四中兴铸钱有饶州永平监池州永丰监江州广宁监建宁府丰国监韶州永通监赣州铸钱监严州神泉监绍兴二年八月令永丰监卒寓役于饶广宁监卒寓役于防移少就多也

谨案宋制亦于诸州铸钱在京钱监中叶始置其监官于少府盖犹循唐旧制其实在诸州者皆归之提防提领在京则提举铸钱司掌之少府并不司其出纳也

辽史食货志太宗置五冶太师以总四方钱铁

金史食货志正隆三年二月中都置钱监二东曰寳源西曰寳丰京兆置监一曰利用大定十八年代州立监铸钱命工部郎中张大节吏部员外郎麻珪监铸二十年十一月名代州监曰阜通设监一员正五品副监一员正六品丞一员正七品勾当官二员从八品二十二年十月以防知政事钮祜禄额特埒【钮祜禄原作粘割今从八旗姓谱改正额特埒防古语享受也原作斡特刺今改正】提控代州铸钱监

谨案金中都有钱监而百官志未见其职殆亦以他官兼领故史不载也至以防知政事提控钱监此则一时特重其事而设非经常之制矣

元史百官志诸路寳泉都提举司至正十年十月置其属有鼓铸局正七品永利库从七品掌鼓铸钱文印造交钞○各处宝泉提举司十一年十月置寳泉提举司于河南行省及济南冀宁等处凡九所江浙江西湖广行省各一所十二年二月置铜冶塲于饶州路德兴县信州路鈆山州韶州岑水凡三处每所置提领一员正八品大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一员正九品流内官铨注直隶寳泉提举司掌浸铜事

谨案交钞之法肇于唐代之飞钱宋张咏始行之益州天圣间置交子务建炎南渡又立防子务于临安先后措置有行在交子川引淮引湖防诸目金立钞引法与钱并行元则专以寳钞交钞通行诸路至大中尝诏用钱未行而罢至正末始置司铸钱以济军兴亦仍以交钞为主明初尚沿其法各设官以掌之宋则有交子务官防子监官金则有交钞库印造钞引库抄纸坊使副判官等官元则有诸路寳钞提举司达噜噶齐都提举副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寳钞总库达噜噶齐大使副使印造寳钞库达噜噶齐大使副使烧钞东西二库达噜噶齐大使副使等官明亦有寳钞提举司提举副提举典史抄纸局大使副使印钞局大使副使寳钞广惠库大使副使等官皆隶属于户部今楮币之制久罢不行其职事亦随之俱废故不列于表谨附识大凡以备攷核云尔

明史食货志太祖初置寳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寳钱及平陈友谅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即位颁洪武通寳钱各行省皆设寳泉局与寳源局并铸七年设寳钞提举司遂罢寳源寳泉局越二年复设寳泉局十三年中书省废乃以寳钞属户部铸钱属工部二十五年又罢寳泉局治元年户部请鼓铸乃复开局铸钱嘉靖六年大铸嘉靖钱且补铸累朝未铸者时盗铸日滋不能止帝患之问大学士徐阶阶陈五害请停寳源局铸钱应支给钱者悉予银帝乃停鼓铸自后税课征银而不征钱隆庆初钱法不行兵部侍郎谭纶请令民得以钱输官钱法复稍稍通万厯四年云南廵抚郭庭梧言国初京师有寳源局各省有寳泉局自嘉靖间省局停废民用告匮非利也遂开局铸钱寻命十三布政司皆开局

孙承泽春明梦余録寳源局在城之东石大人胡同盖石亨旧宅嘉靖间改为鼓铸公署虞衡司员外郎监督其事所属有寳源局大使国初鼓铸之事惟属工部至天启二年始增寳泉局其政属于户部而工部之所铸者微矣寳泉局在皇城东北以右侍郎督理之名钱法堂加鑪制造以济军兴明史职官志天启五年户部增设督理钱法侍郎工部寳源局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嘉靖年间革】谨案明代圜法其初専之工部后始添设戸部宝泉局故惟宝源局有监督员外郎及大使等官而戸部无之至钱法侍郎为天启间剏设乃别置额缺不厘部务亦与今之兼管者不同也

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司马光
  ●卷四十五·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二·杨仲良
  第六十三回 三镇连兵张家覆祀 四王僭号朱氏主盟·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 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九·吕祖谦
  四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腌鲥鱼·佚名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佚名
  四三 祖母·周作人
  孙甫传·脱脱
  卷三百三十·杨士奇
  提要·潘季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四 张 宪 汶阳道中 汶水东入海疾流无巳时可怜齐与鲁荒草秋离离日淡野水黄风高木叶飞系舟闲吊古不觉泪沾衣 秋日古城叶希圣见访 夫君沧江来访予清溪

  •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张廷玉

        廖永安 俞通海 胡大海 栾凤 耿再成 张德胜 汪兴祖 赵德胜 桑世杰 刘成 茅成 杨国兴胡深 孙兴祖 曹良臣 周显 常荣 张耀 濮英 于光等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永忠兄也。太祖初起,永安兄弟偕俞通海等以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三·焦竑

      貴州   交趾(附)   ◆貴州   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布政使   貴州左布政使黃公璉墓志銘(林俊)   貴州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周公津墓志銘(楊廉)   貴州布政使

  • 1947──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丁亥·郭廷以

      1﹐1(一二,一○)   甲、國民政府公布國民大會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   乙、蔣主席廣播,維護和平統一方針決不變更,中共問題仍以政治解決,政府決不關閉和談之門。   丙、國民政府發布大赦令。   丁、民主同盟發表

  • 第一百五十三回 宴中兴孙美瑶授首 窜豫东老洋人伏诛·蔡东藩

      却说曹锟贿选成功,正在兴头,不料奉、浙和西南各省,都已通电反对,兵革之祸,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因此直系大将吴佩孚,十分注意,凡由各省来洛的人员,无不详细询问各该省情形,以便应付。吴氏亦大不易。一日,忽报马济回洛,吴佩孚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万历七年四月丙子朔以孟夏享太庙遣公张溶恭代○丁丑 上御经筵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五员各色扇有差○晋王慎镜薨无嗣其弟辅国将军慎鋷袭兄爵为其嫂周氏请给养赡部覆慎鋷以弟继兄与以子继父者不同宜

  • 卷之十九·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诣盛京祭四祖庙  ○赐进贡鄂尔多斯部落沙格杜尔台吉等、银器、弓矢、蟒缎等物有差  ○辛亥以甯献功为陕西掌印都司。故明游击张圣德、为山西

  • 卷之三百六·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二月。丙午。谕内阁、正蓝旗满洲都统奕谟等奏、北新仓支放甲米。不堪食用。将米样进呈。请旨办理一摺。据称该监督所呈米样。尚堪食用。至由廒由领出。皆系土米搀杂等语。此项米色。何以前后不

  •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佚名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二十七日奴才福克精额、佛保谨奏,为书籍校竣,现已照式归架,恭折奏闻事。前经纪昀遵旨带领看书人等恭赴文津阁下,校阅各书。此内舛错无多者,卽

  • 跋·吴缜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五代史纂误》五卷,此二书皆元祐中故朝请大夫吴君缜所撰,君字廷珍,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孟之子,历数郡守,俱以惠政闻。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然未尝示人,间有传者,此二书而已。今直宝文

  • 卷四十六·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六    宋 黄伦 撰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无垢曰成王将崩太保召公太师毕公率天下诸侯相康王继为天子遂有顾命之作也 又曰若以三公职序论之太师居上太保居下而顾命之际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一·念常

      ⊙重巽法师。自湘西赴其叔父中丞之请。柳子厚赠之以序曰。或问宗元曰。悉矣子之得于巽上人也。其道果何如哉。对曰。吾自幼学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且佛之言。吾不可得而闻

  • 佛说弥勒来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以慈心念天下。往到佛所。前长跪叉手问言。佛常言。佛去后当有弥勒来。愿欲从佛闻之。佛言。弥勒佛欲来出时。阎浮利内地山树草木皆焦尽。于今阎浮利地。周匝六十万里。

  •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七如世尊说。有三界。谓断界离界。灭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具寿阿难往诣尊者名上

  • 黑鞑事略·彭大雅

    类似于蒙古民族志的游记。宋代彭大雅于1236年后撰写,其同时代人徐霆作疏。书中对当时蒙古地区的气候、水草、牲畜、住居、饮食、盐政、狩猎以及蒙古人的语言文字、风俗礼节、择日行事、占卜禁忌、税务交通、奖赏惩罚

  • 塔子沟纪略·哈达清格

    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 沈故·杨同桂

    地理考证著作。清杨同桂 (?—1896)撰。四卷。同桂字伯馨,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官至长春知府。曾任《吉林通志》分纂。有《盛京疆域考》已著录。同桂少时从官奉天,后宦游东北多年。是书成于光绪前期,约三万八千字。正文以

  • 太古土兑经·佚名

    太古土兑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土兑诀三卷」,当即此书。《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白术制伏金石药性之法。首先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