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

朱子曰:“静是就心上言,安是就身上言。静安颇相似,安盖深于静也。”今按:是心静了,还求能身安,则身之安更进于心之静。何得谓宋儒重言心,轻言身。理学家语语必归落到实际人生上,亦岂空作哲理高论,便算能事已尽。

又曰:“公但能守得块然黑底虚静,不曾守得那白底虚静,须将那黑底打成个白底,使其中东西南北玲珑透彻,虚明显敞,如此方是虚静。若但守得黑底虚静何用。”今按:朱子此处分别黑的虚静与白的虚静,可谓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道家好言虚静,庄子书中并屡引颜渊为说。周濂溪言,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颜子之学,先有外面一套规模。庄老道家亦不得谓其非有外面一套规模,则其言虚静亦应是白底非黑底。孔门四子言志,孔子有吾与点也之叹。亦因三子志于外,而曾点则有一番虚静之意。但曾点心中决不能如颜子般白。宋明儒中亦多重视与点一叹者,不先存黑白之辨,则终有病。西方人绝少言虚静,此亦中西文化一相异。

又曰:“定静安,是未有事时胸次洒然。虑是正与事接处对同勘合也。”今按:西方人只注意与事接处,事后乃觅一段休闲娱乐时间。然仍与事接,特转换一对象耳。不似中国人要一胸次洒然时。

又曰:“定静安虑得五字,是功效次第,不是工夫节目。定静安三字须分节次,其实知止后皆容易进。能虑能得最是难进处。多是至安处住了。能虑去能得地位虽甚近,然只是难进。挽弓到临满时,分外难开。”今按:近人好言进步,实是要先知止,始能进。否则今日进了,若见为昨日之未进,即是退。明日进了,又见为今日之未进,仍是退。岂不永求未来之进步即见为以往之退步,进退漫无标准而永无止境乎。又功效与工夫不同。朱子又说:“工夫全在知止,能字盖滔滔而去,自然如此者。”又说:“知止只是先知得事理如此。”今按:此处却是中国文化传统义利一大辨所在。所谓事理,乃指其事该如此。所谓得,乃指此事达到该如此地位,亦即所谓义。非是其事要达到我所欲的地位,此则为利。为父当知止于慈,为子当知止于孝。知一止处,自能定,能静,能安,能虑,而后能得。所得仍是此慈孝止处。而对如何慈如何孝的功效次第,则逐步有进了。此与近代西方科学进步的观念大不同。

猜你喜欢
  非儒上第三十八(阙)·墨子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泾野子内篇卷十六·吕柟
  乡党第十·孔子
  卷三十五·陈经
  尚书句解卷六·朱祖义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惠洪
  卷四十一·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四·瞿汝稷
  佛说心明经一卷·佚名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佚名
  荣枯一如·佚名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阮阅

      ●卷二十八·咏物门  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

  • 卷六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金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七郑谷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巳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赠咸阳王主簿可爱咸阳王主簿穷经尽到昔贤心登科未足酬多学执卷犹

  • 卷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八七言律诗王维春日与裴迪访吕逸人不遇【诗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案唐诗鼓吹本与裴迪下有过新丰里四字论语举逸民骆宾王诗一谢沧浪水安知冇逸人春秋公防卫侯于桃丘弗遇】桃源四面絶风尘【陶溍桃花

  •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五月壬寅朔诏孟飨景灵宫令平江府温州守臣分诣其后福州潮州准此 朝奉郎刘蒙为浙西江东制置司随军转运使蒙建议于浙西民间预借秋料苖米许之此据今年五月壬子沈与求奏状修入与求乞寝此令其从违当考

  • 太宗文皇帝宝训序·杨士奇

    朕闻之夏书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周人之诗亦云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盖祖宗所深谋至虑创建法制岂独以资一世之用哉固将遗后之人于无穷焉传说告其君监于先王成宪其求无愆亦望守其祖宗之法也皇祖太宗文皇帝圣德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佚名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自汉、唐、宋以来,皆有石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异同归于一是,嘉惠艺林,昭垂奕

  • 文帝本纪·沈约

    太祖文皇帝号义隆,小时字东儿,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出生在京口,卢循起义时,文帝年方四岁,高祖派谘议参军刘粹辅助文帝镇守京城。十一年(415),封为彭城县公。高祖讨伐羌人到彭城,将出征时,任命文帝代行冠军将

  • 卷二十四·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四书籍三御制御制人臣儆心录一部世祖章皇帝御制论八篇曰植党曰好名曰营私曰徇利曰骄志曰作伪曰附势曰旷官引据汉以下史事足为炯戒者各加注释用垂儆戒训于有

  • 姚崇·苏辙

    唐史官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斯言固二人之所长也,然应变者要不失正而后可。孟子有言:“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

  • 卷十四·郭良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諡纪汇编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四明 郭良翰 撰臣谥上文臣文成 文正 文忠 文贞 文端 文清 文定文洁 文节 文介 文毅 文简 文肃 文靖文恭 文恪 文庄 文安 文穆 文宪 

  •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孔子

    【原文】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fang):依据,根据。 【译文】 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 【读解】 一个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

  • 卷七·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七明 黄道周 撰九十两月以文宗至欲停防义唐伟伦云诸生虽就试不过数日暇期甚多张敬夫当军旅簿书之际不废讲章蔡季通于患难奔窜之余屡质疑义今方清平捉笔如茶饭之有宾客

  • 卷二·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二左庶子叶酉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鲁桓簒立而王讨不加圣人伤王法之不行故但书正月而王则削而不书宜矣顾其元年正月何以仍书王谷梁传有王以治桓也果如其说则庄闵以下诸公无罪之可治者其元年

  • 致何北衡等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北衡院护、昌猷、晓西院董公鉴:比悉法尊法师等在院教学,颇为精进,渐有成效可期;但闻院费陷于困难,务祈鼎力设法维持,以安院众为祷!顺颂公绥!太虚启。二四、四、十八。(自上海发)二北衡院护大鉴:闻偕贵州吴主席等来温泉,能莅缙云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七别解脱律仪从何而得。复从何而得余二律仪。颂曰。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论曰。欲界律仪谓别解脱。此从一切根本

  • 卷第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 复次普贤菩萨摩诃萨入不思议解脱门方便海。入如来功德海。所谓有解脱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