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244_1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韩翃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   籝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卷244_2 【寄武陵李少府】韩翃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 
-   炎兴下帙七十三。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汪丞相伯彦奏对臣谨奉明诏而言曰:盖闻舜好问而为五帝之盛帝汤好问而为三王之显王後这取威定霸以成帝王之业者莫不皆有谘访如汉祖赖威定霸以成帝王之业 
-   炎兴下帙三十。   起建炎三年六月十六日癸亥,尽八月。   十六日癸亥下罪巳诏。   诏曰:朕纂承大统二年於兹天监未回国势滋削乃者季夏之月常阴示谴当燠而寒变不虚生实由菲德今朕历陈过失明告庶邦,爰自建炎之初 
- 						有一天的早上,我们都准备好了,快要随太后出去上早朝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太监气急败坏的撞将进来,满脸堆着一种了不得的郑重的意态,似乎惟恐误了什么大事般的急忙忙地带来了一个报告。“老佛爷!”他兴奋得象一头猴子一样 
-                 №神功001【盖】失。【志文】大周故曹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玄机,字警,沛国谯人也。自赤制登枢,相国驰宁谧之誉;黄星应历,天人标翰墨之雄。茂德英声,可略言矣。祖纂,隋易州遂城县令;父伦,隋虔州司马;蓟门之右,即□□鸾 
- (郭躬、陈宠)◆郭躬传,郭躬字仲孙,颍川陽翟人。家中世代做官。父郭弘,学习《小杜律》(注:杜延年明法律,宣帝时做御史大夫。其父杜周,武帝时为廷尉、御史大夫。故称杜延年为小杜。)太守寇恂用郭弘做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公平 
-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经籍考【二十二】集【别集】忠贞集十卷范承谟撰承谟字觐公号螺山镶黄旗汉军人大学士文程子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宏文院编修官至浙闽总督 
-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应之。子反曰:“子之国何若矣?”华元曰:“惫矣!易子而食之,●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围者之国,箝马而抹之,使肥者 
- 副都御史雷鋐撰克己即所以变化气质复礼即复性功夫葢天命之性本纯粹至善落到气质则目之于色耳之于声之类凡物欲之累皆己之气质引之是谓身之私欲也克己者克去其身之私欲也此身之私欲虽克未能事事恰好便是性分亏欠处礼者 
- 宋 蔡模 撰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名物疏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明冯复京撰复京字嗣宗常熟人是书因宋蔡元度诗名物疏而广之征引颇为赅博每条之未间附攷证如被之僮僮郑笺以被为髲髢集传以为编发 
- 有句话说:"历史决不会重演"。又有句话说:"日光之下无新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也许含有全面的真理。从中国的观点看,在国际政治的范围内,当代的世界史以及近几百年的世界史就像是重演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史:秦统一前的政治状 
-   音佛所行赞经传五卷 玄  佛本行赞传经七卷 玄先音琳重音  撰集百缘经十卷 玄  出曜经二十五卷 玄  贤愚经十五卷 玄  僧伽罗刹集三卷 琳  右六集传共六十五卷同此卷音。  佛所行赞经传第一卷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何所著。何所见我。若未起忧.悲.恼.苦令起。已起忧.悲.恼.苦重令增广。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金色童子于生死过失心极厌离。即时告白其父母已。前诣尊者阿难所。顶礼双足。作是白言。我今愿于尊者法中清净出家。受具足戒成苾刍相。于尊者所誓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四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四 弥勒成佛经一卷(初出一名弥勒当来下生经太安二年出见聂道真录及僧佑录) 一十七纸 十二因缘经一卷(第四出亦云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见佑录) 温室 
-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