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谢恩命办理十三经刻石折

一四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谢恩命办理十三经刻石折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臣和珅等跪奏,为恭谢天恩事。

本月二十一日奉上谕:自汉、唐、宋以来,皆有石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异同归于一是,以嘉惠艺林,昭垂奕禩,甚盛典也。但历年久远,率多残缺。卽间有片石流传,如开成、绍兴年间所刊,今尚存贮西安、杭州等府学者,亦均非全经原本。我朝文治光昌,崇儒重道。朕临御五十余年,稽古表章,孜孜不倦。前曾特命所司,创建辟雍,以光文教,并重排石鼓文,寿诸贞珉。而十三经虽有武英殿刊本,未经勒石。因思从前蒋衡所进手书十三经,曾命内廷翰林详核舛讹,藏弆懋勤殿有年。允宜刊之石板,列于太学,用垂永久。着派和珅、王杰为总裁,董诰、刘墉、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并派金士松、沈初、阮元、瑚图礼、那彦成随同校勘。但卷帙繁多,恐尚不敷办理。着总裁等再行遴派三人,以足八员之数为校勘。诸臣等其悉心研办,务臻完善,以副朕尊经右文至意。钦此。

钦惟我皇上体道敷言,崇经寿世,与前圣而揆一德。惟合节之隆,王天下所重三治,乃同文之盛。首登四库,冠乙丙丁部于高闳;爰自初年,镌《一十三经》于秘殿。辟雍肇建,敎宏镐邑之四门;猎碣重排,功迈岐阳之十鼓。犹以石经之刻,昉于漆简之初定;虎观之异,同阗鸿都之观写。熹平之一字已泯,正始之三体多湮,晋魏修而未成,齐隋移而未立。唐开成史讥刘昫小碑,多补明人;宋绍兴赞削会之五篇,仅书《礼记》。维帝王圣贤之有作,如律度量衡之必同,非勒燕珉,曷垂鸿寳。捡旧书于宝笈,曾荷成均博士之褒,刊全部于崇碑;特遴修内劂人之手。式彰典巨,庸示化成。奎章弁首于讲堂,光悬日月;星碣鳞排于列庑,序判东西。俾说经家得所依归,而承学士由之钻仰。钦文思而归一是,胪盛事盖具四端。自鲁圣已遥,壁书复出。学官徧立,主未及于耆年;三帝虽稀,世不遑于文教。今则八征在念,羣圣集成,闲尝等百世之王,谁得共六经而寿。斯盛事一也!

作者谓圣焕乎其章,维尧文禹命之亲成,乃孔思周情而益上。读洛阳之记,附刻徒《典论》六章;披贞观之编,入咏仅《尚书》二什。溯自刘曹以降,卽具百五十八碑之石经,安得天地之文,富有百三十五篇之御制。斯盛事二也!

以时为大,因地所宜。四面阑横,犹在开阳门外;诸碑林立,徒存务本坊南。今则两翼长廊,一规圜水。事豫则立,未计及于六载以前;功告厥成,乃适合于万世之制。斯盛事三也!

汉置写官,唐乖师法,丛残陕泮,列衔笑书石;学生拾碎,杭庠倦笔,嗤宪圣吴后。今则成于一手,操觚阅十有二岁,而遥庋在重霄,上石后五十三年之久。凑苞符之运会,具文字之机缘。斯盛事四也!

盖三极之训曰经,而万古不变者道。配诗书之有序,义蕴千言;画奇偶以开天,书超八法。犹廑豕亥、乌焉之勿误,特诏鸾坡凤阁之在公,俾预校文,叨司领事。臣等执经依座,听讲圜桥。愧郑覃之素号名儒,让蔡邕之时称巨手。幸际观文之久,获蒙稽古之荣。敢不勤事勘雠,精加研讨,重温旧业,寻孔郑诸子之所传。【真按:四库馆臣尊汉学?】惟禀睿裁,效游夏一辞之莫赞。

所有臣等感激荣幸下情,敬合词缮折,恭谢天恩。谨奏。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脱脱
  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脱脱
  卷七十七·志第二十七下·祭祀六·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汪楫
  北征后录·金幼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六十·佚名
  孝景本纪第十一·司马迁
  宣帝纪·李延寿
  文彦博传·脱脱
  王楫传·宋濂
  附録二·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元年·佚名
  二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五首 【时在翰林作】 书艾宣画四首【图画见闻志艾宣锺陵人工画花竹翎毛】 竹鹤 此君何处

  • 第五十一出 驿递遇兄·佚名

    【风俭才】(净)十品驿官是惊人,递官接使不胡忙。钱银无通乞我趁,谁人知我障艰难。小官便是北山驿丞,今旦马上牌来报,泉州陈运使今升广南都堂。今旦只处经过,必须备办夫马听候。(丑净生上)三爹,只处正是北山驿,必须

  • 列传第三十九 蛮东南夷·萧子显

    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太祖即位,有司奏蛮封应在解例,参议以“戎夷疏爵,理章列代;酋豪世袭,事炳前叶。今宸历改物,旧册杓降,而

  •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天下惟庸人无毁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

  • ●卷十一  艺文第十(中)·王克昌

         ○记   重修城壁创开西门记   (见名宦)李晏   大定二十有一年春,有司请完城郭。朝廷以边为先务,启塞从时鸠工三万,命长贰督之。旧城皆因山而为,虽高下不齐而颇坚固,独西南一方,岁时辄圮。召故老讯之,佥曰:山势随

  • 东都事略卷十·王称

    本纪十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成皇后陈氏以元丰五年十月十日生后就馆之月隂雨弥旬旣诞天气澄霁六年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八年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拜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万历九年三月甲子朔升山东右布政使管理漕运事游季勋为浙江左布政使以右布政使杨一魁为本省左布政使副使袁弘德为山西行太仆寺卿兼佥事○升吏部文选司员外署郎中事池浴德为太常寺少卿○以大阅发太仆寺银三万两给赏各营

  • ◎黄上将逝世记·李定夷

    黄克强先生自东归国后,咯血疾发,缠绵病榻。初甚危险,与前年在美国发时相同。医治旬日,渐即告痊,医生再三戒以屏绝一切,应静养稍久。先生系念时局,每于病榻寂静之时,诘侍疾者以国事,且函电常亲过目,甚或裁答。遂突觉肝部浮胀,历三

  • 曾子本孝第五十·戴德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

  • 巧言·佚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原文】悠悠昊天①,曰父母且②无罪无辜,乱如此帏③昊天已威,予慎无罪④昊天泰帏,予慎无辜。乱之初生,僭始既涵⑤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6),乱庶遄沮(7)君子如祉(8),乱庶道已。君子屡盟(9

  • 答潘圆音问(八则)·太虚

    答一:提倡教学,不济贫穷,是由智强悲弱,智悲未能平均耳。非但学佛者有之,社会中多有此类人。或亦因贫穷者多,善门难开,及济贫适以长惰等观念先横梗在胸也。贵亲娶四妾,或系学佛前已成之事实,非学佛后发生之行为。且少女偶然心欲

  • 佛学与新思想·太虚

    ──二十年春在上海南洋中学讲──第一 知识人类知识,万别千差,举其大要,可分三类:曰研知外物,曰改善身心,曰妙契真常。研知外物:今日科学知识,号称物质文明,不顾身心,专研外物,得其因果定律,变化原则,改造利用,以满足人类之欲望为

  • 佛说孛经抄·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大子名只。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蚑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是时如来令普明菩萨。说无尽法藏真际观门。三者有东方无极日耀世界普明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对于如来大众前。复为现在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陈说秘密真如性净法藏真际观。亦令

  • 卷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潭州东寺如会禅师(马祖一嗣) 尝患门徒以即心即佛之谈诵忆不已。且谓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画师而曰即佛。遂示众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久矣。汝方刻舟。 心不是佛。智

  • 东北边防辑要·曹廷杰

    军事地理著作。清曹廷杰(1850—1916)撰。二卷。廷杰有《东三省舆地图说》已著录。作者于光绪九年(1883)到吉林省珲春防营办理边务文案,留心东三省边防问题,对正史、志书、舆图、清代东北地方文献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

  • 奉天录·赵元一

    唐赵元一著。四卷,一百零二条。多据见闻,记唐四镇之乱始末,起建中四年(783)十月,终兴元元年(784)七月。所述泾原兵变,朱泚称帝,李怀光叛唐,德宗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梁州,以至李晟唐军收复长安等事,较他书为详,多为《

  • 苦阴因事经·佚名

    佛说苦阴因事经,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经中苦阴经下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