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余闻其书旧矣今始获一覩其发明朱夫子家礼殆无余蕴岂曰小补之哉因思丱角时从玉峰先生于上蔡东湖书院引试圣则堂举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章为题先生曰此帝尧命契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始也余对曰朱夫子丧礼一书岂非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终乎先生喟然曰小子真能以三隅反矣双峰先生玉峰先生之委也宜其熟于礼也乌乎微契不能启之于前微朱夫子不能成之于后微先生通释又不能使人行着而习察也读先生之书者孝弟之心油然如风之于草雷之于蛰岂曰小补之哉时至元后庚辰六月朢日东海布衣此山张复谨跋

先君成此书未脱藁而更化及逃窜山谷竟以疾终家塾悉为煨烬时瑢兄弟尚幼若罔闻知洎长有识而手泽无存蚤夜痛心有负先志嵗庚午春先师栖筠郑先生亡瑢往吊于先生书房中见内外服制通释一书俨然具在惊喜无地栖筠葢先君之爱友曽传之于是编写成帙众谓是书有补世教瑢不敢私遂锓诸梓与众共之至元后戊寅孟春朢日男瑢百拜谨识

是书之出可与文公丧礼相表里而并行也或曰朱子一代道学之宗其肩可比乎曰不然朱子于是书犹君子之射也吾伯父双峰于是书乃养由基之射也学专而精详而明有补家礼之未偹有发前贤之未发非谓学问相高也为之图使人易见为之释使人易知易见易知亲疎隆杀之等人人可得而尽矣必师友讲説云乎有补于治教明矣时至元后戊寅仲夏中澣从子惟贤百拜谨跋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郑玄
  卷三十·湛若水
  提要·李光地
  论语通卷十·胡炳文
  参患第二十八·管仲
  卷四·朱熹
  卷二·朱鹤龄
  和氏·韩非
  儒佛异同论之三·梁漱溟
  《尚 书》·佚名
  十八种品第五·佚名
  卷一·道世
  解脫道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玄奘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徐陵

    ○萧子显乐府二首△日出东南隅行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轻纨杂重锦,薄间飞绡。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蚕园拾芳茧,桑陌采柔条。出入东城里,上下洛

  • 五集卷九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古今体七十七首【乙卯二】新正幸御园即事六十乾隆天眷谌奉时行庆御园临赏灯张乐惟遵古悦近来遥觉盛今谦满受招诫犹着居诸亏变惕诚深便宜幸胜昨年况【昨年此

  • ●卷十七·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七。   起宣和五年五月二日甲寅,尽六月四日乙酉。   五月二日甲寅童贯蔡攸班师。   八日庚申御笔加王黼等封爵。   御笔虏(改作辽)政不纲邻国侵扰不图人心之慕义率皆革面以乡风朔蓟云:燕悉归舆地劳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夏四月。丙辰朔。享太庙。遣惇亲王奕誴、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酉皆如之。记注○山西巡抚张之洞奏、前准豁免交城等一十二州县坍荒地亩粮银米豆。及

  • 卷之二十八·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二月。辛卯。谕军机大臣等、御史赵熙奏、部臣贪赃骫法。错乱纪纲。请旨饬查严办一摺。着那桐、葛宝华、按照所倢■<?曰融>■<?石木>各节。确切查明。据实覆奏。毋稍徇隐。原摺着钞给阅看。廷寄  ○

  •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年正月二十五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钦遵谕旨,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内开,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奉上谕:据

  •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佚名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武英殿奏,呈进子、集两部第一分全书,业经装成列架,并添派缮书各签之进士王鹏等十三人赶缮各签请旨一疏,奉谕旨:知道了。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唐庄宗本纪·欧阳修

    (上)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其先祖号朱邪,是西突厥的一支,至后世,自号沙陀族,以朱邪为姓。唐德宗时,有个人叫朱邪尽忠,居住在北庭的金满州。贞元中(785~804),吐蕃赞普攻占北庭,迁移尽忠全族到甘州受吐蕃奴役。后来吐蕃赞普被回鹘打

  • 引言·胡适

    丁文江先生死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五日。他死后,《独立评论》给他出了一本纪念专刊(《独立》一八八期,民国二十五年二月十六日出版),收了十八篇纪念文字。以后还有几位朋友写了纪念文字寄给我们,从二月到七月,又收了九篇(《

  • 三才章第七·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继&ldquo;五孝&rdquo;以后,孔子进一步显明孝道之含义,以天、地、人&ldquo;三才&rdquo;作为章名。【原文】曾子曰:&ldquo;甚哉,孝之大也(1)!&rdquo;子曰:&ldquo;夫孝,天之经(2)也,地之义(3)也,民之行(4)也。天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三·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章先儒曰仁者爱之理心之徳子张曰令尹子文章先儒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是皆先言理而后言仁孟子亦有仁义而已矣章先儒曰仁者心之徳爱之理孟子曰其趋一也章先儒曰仁者无私心而当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八·王顼龄

    立政集传呉氏曰此书戒成王以任用贤才之道而其防意则又上戒成王专择百官有司之长如所谓常伯常任准人等云者盖古者外之诸侯一卿已命于君内之卿大夫则亦自择其属如周公以蔡仲为卿士伯囧谨简乃僚之类其长既贤则其所举用无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今初。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此心前际决不可得。故云从无始

  • 十二门论疏 第六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六卷观因果门第九所以有此门来者。上四门求相不可得。次一门明性无踪。故无量义经云。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以外相内性空故一切法空。外人云。若一切法性相空者可言无因果耶。然世出世因果

  • 当你老去·斯韦沃

    《当你老去》伊塔洛·斯韦沃所著小说,艾米利奥和妹妹艾米莉亚过着相依为命的贫苦生活,他们的生活黯淡无光。安吉丽娜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艾米利奥,30多岁的艾米利奥坠入了爱河。但安吉丽娜本质上却是个放荡薄情的女人,她

  •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佚名

    洞真太上说智慧消魔真经。撰人不详,出於南北朝复期。原本七卷,现存五卷五品。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非完本。《真诰》引用此书。吉冈义丰《六朝道教の种民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第16集)推测该经撰于宋齐之际

  •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说末世佛法破灭之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