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城工租

(一)

立杜卖尽根契字人社头街萧炎生,有承父遗下水田二段,址在红毛社洋。经丈五分五厘,东至萧景德田,西至大圳,南至大圳岸,北至邱家田;四至界址明白;年带纳城工租粟四石四斗正。今因乏银别创,自情愿将此田出卖,先尽问房亲叔兄弟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与胞侄德成出首承买,三面言议时值尽根价银一百一十大员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田随踏明界址,交付买主前去掌管,起佃招耕,收租纳课,永为己业。自此一卖千休,日后子孙永不敢言赎言找,亦不敢异言滋生事端。保此田确系生自己承父遗下物业,与别人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及上手来历不明等情;如有等情,生自出首一力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抑勒反悔,口恐无凭,合立杜卖尽根契一纸,并带上手大契阄书五纸,共六纸,付执为照,行。

即日同中收过杜卖契内佛银一百一十大员正完足,再照。

咸丰十年六月日。

代笔人族孙次元

为中人堂侄纳月

立杜卖尽根契人萧炎生

知见人同妻陈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三·刘昫
  卷七十七 蜀录二·崔鸿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六·陈邦瞻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今献备遗卷十六·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纪昀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序·喻血轮
  ·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丁曰健
  韩游腢传·刘昫
  鹤庆土司传·张廷玉
  刘崧传·张廷玉
  卷之一百五  海槎餘錄(明)顧■〈山介〉 撰·邓士龙
  张凖·周诒春
  李德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刘·唐圭璋

      刘字公甫,号梅亭,崇仁人。生于淳熙二年(1175),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迁吏部郎中。又曾为成都路转运判官。   贺新郎   上赵侍郎生日   鹄立通明殿。又重逢、揆余初度,梦庚华旦。不

  • 第二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

  • ●卷十七·葛立方

    《古今诗话》载,杜少陵因见病疟者曰,诵我诗可疗。令诵“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之句,病遂愈。余谓子美固尝病疟矣,其诗云:“患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攻战。”又云:“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

  • 卷三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十一七言絶句王之涣凉州词【晋书地理志汉改周之雍州为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乐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集异记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共诣旗亭小饮有梨园伶官防防妙妓四

  •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魏收

    淳风既丧,奸黠萌生;法令滋章,弄禁多设。为吏罕仁恕之诚,当官以威猛为济。魏氏以戎马定王业,武功平海内,治任刑罚,肃厉为本,猛酷之伦,所以列之今史。于洛侯,代人也。以劳旧为秦州刺史,而贪酷安忍。州人富炽夺民吕胜胫缠一具,洛侯辄

  • 卷下·佚名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姚之骃

    武功门名将収大黄 元史太宗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収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疫得大黄辄愈百五十战 元名臣事畧阿珠每闻敌所在忠勇奋发即跃马挺槊陷阵深入故南讨北征四十年大小百五十战未尝败衂赛存孝 元史刘

  • 五六 新闻检查·邹韬奋

    谈起香港的新闻检查,却有它的饶有趣味的别致的情形,虽则在我们主张言论自由的人们,对于新闻检查总觉得是一件无法欢迎的东西。香港原来没有什么新闻检查处,自从受过海员大罢工的重大打击之后,惊于舆论作用的伟大,害怕得很,才

  • 元年·佚名

    (壬申)元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秋七月7月17日○十七日丙申,太祖卽位于壽昌宮。先是,是月十二日辛卯,恭讓將幸太祖第,置酒與之同盟,儀仗已列。侍中裵克廉等白王大妃曰:「今王昏暗,君道已失,人心已去,不可爲社稷生靈主,請廢之。」遂

  • 孟子集注考证卷七·金履祥

    盡心上盡其心者【舊說盡心則知性知性則知天朱子以上句文法如得其民者得其心也故集註反舊說而得此章之意○入要畧一之二十二】修身以俟之【語録既不以夭壽貳其心又須修身以俟之方始立得此命自身有百年在世百年之中須事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无常品第三。)第十八意生身门二。初许宣。二正说。今初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别

  • 玉皇经·佚名

    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教经典。作者不详,或谓出于隋唐道流之手,一说成书不早于宋代。《正统道藏》及《道藏辑要》收入注本数种。本书乃道士每日早晚功课及斋醮仪式上必诵经文。共3卷,内容主要托元始天尊在清微

  •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撰人不详。内容与《升玄内教经》卷七《中和品》类同,而文字更为简古,盖系南北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以劝人奉道守戒,行善去恶为主旨。谓道以中和为德,人当以戒制情,使德行合

  • 风俗通义·应劭

    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原书30卷,今本仅存10卷。清·严可均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除10卷外,还将

  • 夏氏尚书详解·夏僎

    二十六卷。南宋夏僎(生卒年不详)撰。僎字元肃,号柯山,两浙路龙游(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经学家。据时澜此书序文,僎曾中进士,其他事迹不详。该书博采前人旧说,于林之奇《尚书全解》所取尤多,夏氏为阐明《尚书》义理,于经文

  • 大乘百福相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文殊师利请问如来福德之量?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初禅福,二禅福,摩醯首罗福,辟支福,后身菩萨福,如来毛孔福,八十随好福,八十随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又明

  • 四十二章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迦叶摩腾(梵Ka^s/yapama^tan%ga )、竺法兰(梵Dharmaraks!a )共译。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

  •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全一卷。略称唯心诀。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为永明延寿阐明其唯心思想之着作。延寿主张千途异说归于一法,而万法归于一心;法华、般若、思益、华严、圆觉、楞严、大集等诸经亦一法之千名而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