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三十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願一切佛刹皆悉清淨以不可說不

  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一一佛刹其量廣大同於法界純善無礙清淨光明諸佛於中

  現成正覺.一佛刹中清淨境界悉能顯現一切佛刹.如一佛刹一切佛刹亦復如是.其

  一一刹悉以等法界無量無邊清淨妙寶莊嚴之具而爲嚴飾.所謂阿僧祇清淨寶座.

  敷衆寶衣.阿僧祇寶帳.寶網垂布.阿僧祇寶蓋一切妙寶互相暎徹.阿僧祇寶雲普雨

  衆寶.阿僧祇寶華周徧清淨.阿僧祇衆寶所成欄楯軒檻清淨莊嚴.阿僧祇寶鈴常演

  諸佛微妙音聲周流法界.阿僧祇寶蓮華種種寶色開敷榮曜.阿僧祇寶樹周帀行列.

  無量妙寶以爲華果.阿僧祇寶宮殿.無量菩薩止住其中.阿僧祇寶樓閣廣博崇麗延

  ********************

  袤遠近.阿僧祇寶却敵大寶所成莊嚴妙好.阿僧祇寶門闥妙寶瓔珞周帀垂布.阿僧

  祇寶牎牖不思議寶清淨莊嚴.阿僧祇寶多羅形如半月衆寶集成.如是一切悉以衆

  寶而爲嚴飾離垢清淨不可思議無非如來善根所起具足無數寶藏莊嚴.復有阿僧

  祇寶河流出一切清淨善法.阿僧祇寶海法水盈滿.阿僧祇寶芬陀利華常出妙法芬

  陀利聲.阿僧祇寶須彌山智慧山王秀出清淨.阿僧祇八棱妙寶寶線貫穿嚴淨無比.

  阿僧祇淨光寶常放無礙大智光明普照法界.阿僧祇寶鈴鐸更相扣擊出妙音聲.阿

  僧祇清淨寶.諸菩薩寶具足充滿.阿僧祇寶繒綵處處垂下色相光潔.阿僧祇妙寶幢

  以寶半月而爲嚴飾.阿僧祇寶旛悉能普雨無量寶旛.阿僧祇寶帶垂布空中莊嚴殊

  妙.阿僧祇寶敷具能生種種微細樂觸.阿僧祇妙寶旋示現菩薩一切智眼.阿僧祇寶

  瓔珞一一瓔珞百千菩薩上妙莊嚴.阿僧祇寶宮殿超過一切妙絕無比.阿僧祇寶莊

  嚴具金剛摩尼以爲嚴飾.阿僧祇種種妙寶莊嚴具常現一切清淨妙色.阿僧祇清淨

  ********************

  寶殊形異彩光鑒暎徹.阿僧祇寶山以爲垣牆周帀圍繞清淨無礙.阿僧祇寶香其香

  普熏一切世界.阿僧祇寶化事一一化事周徧法界.阿僧祇寶光明一一光明現一切

  光.復有阿僧祇寶光明清淨智光照了諸法.復有阿僧祇無礙寶光明一一光明周徧

  法界.有阿僧祇寶處一切諸寶皆悉具足.阿僧祇寶藏開示一切正法藏寶.阿僧祇寶

  幢如來幢相逈然高出.阿僧祇寶賢大智賢像具足清淨.阿僧祇寶園生諸菩薩三昧

  快樂.阿僧祇寶音如來妙音普示世間.阿僧祇寶形其一一形皆放無量妙法光明.阿

  僧祇寶相其一一相悉超衆相.阿僧祇寶威儀見者皆生菩薩喜樂.阿僧祇寶聚見者

  皆生智慧寶聚.阿僧祇寶安住見者皆生善住寶心.阿僧祇寶衣服其有著者生諸菩

  薩無比三昧.阿僧祇寶袈裟其有著者纔始發心則得善見陀羅尼門.阿僧祇寶修習

  其有見者知一切寶皆是業果決定清淨.阿僧祇寶無礙知見其有見者得了一切清

  淨法眼.阿僧祇寶光藏其有見者則得成就大智慧藏.阿僧祇寶座佛坐其上大師子

  ********************

  吼.阿僧祇寶燈常放清淨智慧光明.阿僧祇寶多羅樹次第行列繚以寶繩莊嚴清淨.

  其樹復有阿僧祇寶幹從身聳擢端直圓潔.阿僧祇寶枝種種衆寶莊嚴稠密不思議

  鳥翔集其中常吐妙音宣揚正法.阿僧祇寶葉放大智光徧一切處.阿僧祇寶華一一

  華上無量菩薩結加趺坐徧遊法界.阿僧祇寶果見者當得一切智智不退轉果.阿僧

  祇寶聚落見者捨離世聚落法.阿僧祇寶都邑無礙衆生於中盈滿.阿僧祇寶宮殿王

  處其中具足菩薩那羅延身勇猛堅固被法甲胃心無退轉.阿僧祇寶舍入者能除戀

  舍宅心.阿僧祇寶衣著者能令解了無著.阿僧祇寶宮殿出家菩薩充滿其中.阿僧祇

  寶珍玩見者咸生無量歡喜.阿僧祇寶輪放不思議智慧光明轉不退輪.阿僧祇寶跋

  陀樹因陀羅網莊嚴清淨.阿僧祇寶地不思議寶間錯莊嚴.阿僧祇寶吹其音清亮充

  滿法界.阿僧祇寶鼓妙音克諧窮劫不絕.阿僧祇寶衆生盡能攝持無上法寶.阿僧祇

  寶身具足無量功德妙寶.阿僧祇寶口常演一切妙法寶音.阿僧祇寶心具清淨意大

  ********************

  智願寶.阿僧祇寶念斷諸愚惑究竟堅固一切智寶.阿僧祇寶明誦持一切諸佛法寶.

  阿僧祇寶慧決了一切諸佛法藏.阿僧祇寶智得大圓滿一切智寶.阿僧祇寶眼鑒十

  力寶無所障礙.阿僧祇寶耳聽聞無量盡法界聲清淨無礙.阿僧祇寶鼻常齅隨順清

  淨寶香.阿僧祇寶舌能說無量諸語言法.阿僧祇寶身徧遊十方而無罣礙.阿僧祇寶

  意常勤修習普賢行願.阿僧祇寶音淨妙音聲徧十方界.阿僧祇寶身業一切所作以

  智爲首.阿僧祇寶語業常說修行無礙智寶.阿僧祇寶意業得無障礙廣大智寶究竟

  圓滿.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刹中於一佛刹一方一處一毛端量.有無量無

  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皆悉成就清淨智慧充滿而住.如一佛刹一方一處一毛端量.

  如是盡虚空徧法界一一佛刹一一方一一處一一毛端量悉亦如是.是爲菩薩摩訶

  薩以諸善根而爲迴向.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如寶莊嚴如是廣說.

  如是香莊嚴.華莊嚴.鬘莊嚴.塗香莊嚴.燒香莊嚴.末香莊嚴.衣莊嚴.蓋莊嚴.幢莊嚴.旛

  ********************

  莊嚴.摩尼寶莊嚴.次第乃至過此百倍皆如寶莊嚴如是廣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法

  施等所集善根.爲長養一切善根故迴向.爲嚴淨一切佛刹故迴向.爲成就一切衆生

  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心淨不動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入甚深佛法故迴向.爲

  令一切衆生皆得無能過清淨功德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不可壞清淨福力故

  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無盡智力度諸衆生令入佛法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

  平等無量清淨言音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平等無礙眼成就盡虚空徧法界等

  智慧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清淨念知前際劫一切世界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

  皆得無礙大智慧悉能決了一切法藏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無限量大菩提周

  徧法界無所障礙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平等無分別同體善根故迴向.爲令一

  切衆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莊嚴清淨身語意業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同於普

  賢行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入一切同體清淨佛刹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悉觀

  ********************

  察一切智皆趣入圓滿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遠離不平等善根故迴向.爲令一

  切衆生皆得平等無異相深心次第圓滿一切智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得安住一

  切白法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皆於一念中證一切智得究竟故迴向.爲令一切衆生

  皆得成滿清淨一切智道故迴向。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普爲一切衆生如是迴

  向已.復以此善根欲普圓滿演說一切清淨行法力故迴向.欲成就清淨行威力得不

  可說不可說法海故迴向.欲於一一法海具足無量等法界清淨智光明故迴向.欲開

  示演說一切法差別句義故迴向.欲成就無邊廣大一切法光明三昧故迴向.欲隨順

  三世諸佛辯才故迴向.欲成就去來現在一切佛自在身故迴向.爲尊重一切佛可愛

  樂無障礙法故迴向.爲滿足大悲心救獲一切衆生常無退轉故迴向.欲成就不思議

  差別法無障礙智心無垢染諸根清淨普入一切衆會道場故迴向.欲於一切若覆若

  仰若麤若細若廣若狹小大染淨如是等諸佛國土常轉平等不退法輪故迴向.欲於

  ********************

  念念中得無所畏無有窮盡種種辯才妙法光明開示演說故迴向.爲樂求衆善發心

  修習諸根轉勝獲一切法大神通智盡能了知一切諸法故迴向.欲於一切衆會道場

  親近供養爲一切衆生演一切法咸令歡喜故迴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如

  是迴向.所謂以住法界無量住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身業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語業迴

  向.以住法界無量意業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色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受想行識平

  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藴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界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處平

  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內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外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發起

  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深心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方便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

  量信解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諸根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初中後際平等迴向.

  以住法界無量業報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染淨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衆生平

  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佛刹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法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世

  ********************

  間光明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諸佛菩薩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行願平等

  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出離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教化調伏平等迴向.以

  住法界無量法界無二平等迴向.以住法界無量如來衆會道場平等迴向。佛子菩薩

  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語.安住法

  界無量平等清淨心.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諸菩薩清淨行願.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淨

  衆會道場.安住法界無量平等爲一切菩薩廣說諸法清淨智.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能

  入盡法界一切世界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一切法光明清淨無畏能以一音盡斷一

  切衆生疑網隨其根欲皆令歡喜住於無上一切種智力無所畏自在神通廣大功德

  出離法中。佛子是爲菩薩摩訶薩第十住等法界無量迴向。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一

  切善根如是迴向時.成滿普賢無量無邊菩薩行願.悉能嚴淨盡虚空等法界一切佛

  刹令一切衆生亦得如是具足成就無邊智慧了一切法.於念念中見一切佛出興於

  ********************

  世.於念念中見一切佛無量無邊自在力.所謂廣大自在力無著自在力無礙自在力

  不思議自在力淨一切衆生自在力立一切世界自在力現不可說語言自在力隨時

  應現自在力住不退轉神通智自在力演說一切無邊法界俾無有餘自在力出生普

  賢菩薩無邊際眼自在力以無礙耳識聞持無量諸佛正法自在力一身結加趺坐周

  徧十方無量法界於諸衆生無所迫隘自在力以圓滿智普入三世無量法自在力.又

  得無量清淨.所謂一切衆生清淨一切佛刹清淨一切法清淨一切處徧知智清淨徧

  虚空界無邊智清淨.得一切差別言音智.以種種言音普應衆生清淨放無量圓滿光

  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清淨出生一切三世菩薩行智清淨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諸佛

  衆會道場智清淨入無邊一切世間令一切衆生皆作所應作清淨.如是等皆得具足

  皆得成就皆已修治皆得平等皆悉現前皆悉知見皆悉悟入皆已觀察皆得清淨到

  於彼岸。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百萬佛刹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徧動等徧動.

  ********************

  起徧起等徧起.踊徧踊等徧踊.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擊徧擊等徧擊.佛神力

  故法如是故.雨衆天華天鬘天末香天諸雜香.天衣服天珍寶天莊嚴具天摩尼寶天

  沈水香.天栴檀香.天上妙蓋天種種幢天雜色旛.阿僧祇諸天身.無量百千億不可說

  天妙法音不可思議天讚佛音阿僧祇天歡喜音.咸稱善哉.無量阿僧祇百千那由他

  諸天恭敬禮拜.無數天子常念諸佛希求如來無量功德心不捨離.無數天子作衆伎

  樂歌詠讚歎供養如來.百千阿僧祇諸天放大光明普照盡虚空徧法界一切佛刹現

  無量阿僧祇諸佛境界.如來化身出過諸天。如於此世界兜率陀天宮說如是法.周徧

  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宮悉亦如是。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百萬佛刹微塵數

  世界外.各有百萬佛刹微塵數諸菩薩而來集會.周徧十方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

  乃能說此諸大迴向.佛子.我等皆同一號名金剛幢.悉從金剛光世界金剛幢佛所來

  詣此土.彼諸世界悉以佛神力故而說是法.衆會眷屬文辭句義皆亦如是不增不減.

  ********************

  我等皆承佛神力從彼土來爲汝作證.如我來此衆會爲汝作證.十方所有一切世界

  兜率天宮寶莊嚴殿諸菩薩衆來爲作證亦復如是。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

  十方一切衆會曁于法界已.善知文義增廣大心大悲普覆一切衆生繫心安住三世

  佛種.善入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諸佛自在之身.觀諸衆生心之所樂及其所種一切善

  根悉分別知.隨順法身爲現清淨妙色之身.卽於是時而說頌曰。

  菩薩成就法智慧  悟解無邊正法門 爲法光明調御師  了知無礙真實法.

  菩薩爲法大導師  開示甚深難得法 引導十方無量衆  悉令安住正法中.

  菩薩已飲佛法海  法雲普雨十方界 法日出現於世間  闡揚妙法利羣生.

  常爲難遇法施主  了知入法巧方便 法光清淨照其心  於世說法恆無畏.

  善修於法自在心  悉能悟入諸法門 成就甚深妙法海  普爲衆生擊法鼓.

  宣說甚深希有法  以法長養諸功德 具足清淨法喜心  示現世間佛法藏.

  ********************

  諸佛法王所灌頂  成就法性智藏身 悉能解了法實相  安住一切足善法.

  菩薩修行第一施  一切如來所讚喜 所作皆蒙佛忍可  以此成就人中尊.

  菩薩成就妙法身  親從諸佛法化生 爲利衆生作法燈  演說無量最勝法.

  隨所修行妙法施  則亦觀察彼善根 所作衆善爲衆生  悉以智慧而迴向.

  所有成佛功德法  悉以迴施諸羣生 願令一切皆清淨  到佛莊嚴之彼岸.

  十方佛刹無有量  悉具無量大莊嚴 如是莊嚴不可思  盡以莊嚴一國土.

  如來所有清淨智  願令衆生皆具足 猶如普賢真佛子  一切功德自莊嚴.

  成就廣大神通力  往詣世界悉周徧 一切衆生無有餘  皆使修行菩薩道.

  諸佛如來所開悟  十方無量諸衆生 一切皆令如普賢  具足修行最上行.

  諸佛菩薩所成就  種種差別諸功德 如是功德無有邊  願使衆生悉圓滿.

  菩薩具足自在力  所應學處皆往學 示現一切大神通  普詣十方無量土.

  ********************

  菩薩能於一念頃  覲等衆生無數佛 又復於一毛端中  盡攝諸法皆明見.

  世間衆生無有量  菩薩悉能分別知 諸佛無量等衆生  大心供養咸令盡.

  種種名香上妙華  衆寶衣裳及旛蓋 分布法界咸充滿  發心普供十方佛.

  一毛孔中悉明見  不思議數無量佛 一切毛孔皆如是  普禮一切世間燈.

  舉身次第恭敬禮  如是無邊諸最勝 亦以言辭普稱讚  窮盡未來一切劫.

  一如來所供養具  其數無量等衆生 如是供養一如來  一切如來亦復然.

  供養讚歎諸如來  盡彼世間一切劫 世間劫數可終盡  菩薩供養無休懈.

  一切世間種種劫  於爾所劫修諸行 恭敬供養一如來  盡一切劫無厭足.

  如無量劫供一佛  供一切佛皆如是 亦不分別是劫數  於所供養生疲厭.

  法界廣大無邊際  菩薩觀察悉明了 以大蓮華徧布中  施等衆生無量佛.

  寶華香色皆圓滿  清淨莊嚴甚微妙 一切世間無可喻  持以供養人中尊.

  ********************

  衆生數等無量刹  諸妙寶蓋滿其中 悉以供養一如來  供一切佛皆如是.

  塗香無比最殊勝  一切世間未曾有 以此供養天人師  窮盡衆生數等劫.

  末香燒香上妙華  衆寶衣服莊嚴具 如是供養諸最勝  歡喜奉事無厭足.

  等衆生數照世燈  念念成就大菩提 亦以無邊偈稱述  供養人中調御者.

  如衆生數佛世尊  皆修無上妙供養 如衆生數無量劫  如是讚歎無窮盡.

  如是供養諸佛時  以佛神力皆周徧 悉見十方無量佛  安住普賢菩薩行.

  過去未來及現在  所有一切諸善根 令我常修普賢行  速得安住普賢地.

  一切如來所知見  世間無量諸衆生 悉願具足如普賢  爲聰慧者所稱讚.

  此是十方諸大士  共所修治迴向行 諸佛如來爲我說  此迴向行最無上.

  十方世界無有餘  其中一切諸衆生 莫不咸令得開覺  悉使常如普賢行.

  如其迴向行布施  亦復堅持於禁戒 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

  ********************

  禪定持心常一緣  智慧了境同三昧 去來現在皆通達  世間無有得其邊.

  菩薩身心及語業  如是所作皆清淨 一切修行無有餘  悉與普賢菩薩等.

  譬如法界無分別  戲論染著皆永盡 亦如涅槃無障礙  心常如是離諸取.

  智者所有迴向法  諸佛如來已開示 種種善根悉迴向  是故能成菩薩道.

  佛子善學此迴向  無量行願悉成滿 攝取法界盡無餘  是故能成善逝力.

  若欲成就佛所說  菩薩廣大殊勝行 宜應善住此迴向  是諸佛子號普賢.

  一切衆生猶可數  三世心量亦可知 如是普賢諸佛子  功德邊際無能測.

  一毛度空可得邊  衆刹爲塵可知數 如是大仙諸佛子  所住行願無能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

猜你喜欢
  抗战四年来之佛教·太虚
  佛说月上女经卷上·佚名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佚名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二卷·护法
  阿育王经 第七卷·佚名
  十誦比丘戒本·欧阳竟无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九·欧阳竟无
  灵鹫语录原序·通云
  解卷论一卷·陈那
  第三 念处相应·佚名
  翼庵禅师国清语录卷二·善酂
  净土警语·截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六·徐世昌

    杜越杜越,字君异,号紫峰,定兴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授内阁中书。有《紫峰集》。夏日书事长夏恒掩关,萧条寡良晤。连阴画不开,时见云奔赴。未即成滂沱,淅沥惊高树。才闻檐霤息,又洒溪边路。花落满莓苔,阶墀谁

  • 卷二百八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端平诗隽春怨极浦苹花白空壕兰蕚红伤心城上燕飞入馆娃宫送客欲知行逺近细数杜鹃声暗入苍山去千闻是一程冷泉幽憇水源穷不尽垢腻生春袜未敢輙揭流且向

  • 卷八·陈衍

    ●元诗纪事卷八侯官陈衍辑赵孟俯鲜于枢吾丘衍陈俨黄玠方夔刘诜刘彦章陆文圭黄庚张观光虞德观◆赵孟俯孟俯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湖州人。宋末用父荫补官。至元二十三年荐授兵部郎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追封魏国公,谥文

  • ●卷二·佚名

      ★上宋主书  大金皇子、都经略处置使、两路都统斡喇布等谨上书于大宋皇帝阙下:“今月一日夜四更时,有步、骑军沿孟阳河东南二处向北夺桥,诘朝又于大军营西南劫阵前来。当司量差兵马随路御逐,曾未逾时,杀伤兵卒

  • 卷之五十七·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五月。丁丑朔。上驻跸谟护里伊扎里河。苏尼特部落蒿齐忒部落喀喇沁部落王贝勒等进驼马赐银茶筒鞍辔等物  ○江西巡抚夏一鹗奏报逆渠傅鼎铨等盘跨江闽恃险负固臣调兵分路夹击追入福建阵斩贼级

  • 卷七十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七中 死国 魏 夏侯玄【李丰 丰弟翼 张缉许允 刘陶】 王经 王凌【令狐愚 单固杨康】 毋丘俭【子甸尹大目】 诸葛诞【文钦 

  • 李穆传·魏徵

    李穆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之后。 李陵陷没匈奴,其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北魏南迁,重新回到..州、陇州一带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显贵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五·高晋

    恩纶【臣】等谨案书曰大哉王言记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古帝王发号施令必有大泽以副之而尚书载尧以来典谟誓诰之文綦备作于巡狩时者未之见焉周则陈诗有命纳贾有命文虽阙如制昉诸此两汉分制诏令为四品文

  • 十四年·佚名

    (辛巳)十四年大明萬曆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掌令成渾,承召入京,以病不能拜命,辭職,上遣醫給藥。渾屢引疾,請解官。上命遞職,仍敎曰:「待病差,予欲見之,不可以遞官之故,徑先下鄕也。」時,鄭仁弘亦赴召入京。○上夜對丕顯閣。講《

  • 周书·牧誓·佚名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六·王日休

      修净土者。宜随其所以为善。以资修进之功。故此卷名特为劝谕。若不识字。全赖慈仁君子发菩萨心。为彼解说。此布施之大者。先后之序乃自近及远。或自急及缓。不拘其人高卑。  劝士人  士人或有未深读书遂登高

  • 法海观澜卷第二·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教观警策】○大方广佛华严经问明品云。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又云。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 佛说新岁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人俱。舍利弗目连等。前后围绕。听佛说经。佛处大会。犹如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九听者。谓说法师说正法要。安处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问何故安处。答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谓恭敬听闻正法。现证利益及安乐故。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四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四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上堂。僧问。壁立万仞还许商量也无。师云。壁立万仞不许商量。进云。也知和尚赤心片片。师云。既知更问个甚么。进云。恁么则真个壁立万仞去

  • 卷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二住临江府新庵门人寂纯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尺牍寄德山裔禅师行道于此世自非应真乘悲愿力孰能为之湖海之大土地之广披缁者不下几千万数而千万中得一人半人维

  • 七 集·佚名

    第一之五十第一 财品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诸比丘应诺世尊:“大德!”世尊曰:二“诸比丘!具足七法之比丘,不为同梵行者所爱、所喜、所

  • 脚气集·车若水

    又名《玉峰先生脚气集》。二卷,南宋车若水撰。此书据其子车惟一跋,当成于咸淳十年(1274),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脚气集》。车若水少学为文,晚乃刻意讲学,入理学一途。此书多论经学,体例与语录为近。其于经义分歧,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