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例言

沈君所纂,不敢损益一字,圈点悉遵原稿,庶存庐山真面目。

先生事迹散见于外纪、偶记、东山国语、鲁春秋诸书甚伙,倘有年日可据,沈谱失载者,补之。

沈谱既载,与诸书微有异同,附记于后,互相证明。诸家论赞品题,足资阐幽表微,间亦采入,仿王阳明先生年谱例也。谱中诗文有关系者,或节录,或全录,仿吴忠节公年谱例也。著书目录全载者,仿杨园先生年谱例也。

昔人以谱系诗,兹以诗系谱,体例不同,非敢卖菜求益。诗文有年月可考,谱中不相及者,附载于后。

姓氏爵里可考者,详注其下;有所不知,概阙如也。

仆猥处阛阓,家无藏书,兼之学陋才疏,篝镫属笔,挂一漏万,知所不免,尚期诸君子指示迷津,匡予不逮,感戴奚似!

东山七秩乞言启吴启丰

庚戌秋七月之四日,为东山七秩悬弧,同门吴启丰,字文源,遣使属昌等遍乞大言为寿,媿无能胪述,聊数百一,以闻同伦曰:

孔夫子自题年谱,老至从心;朱文公特笔斋轩,晚而讲学。彼翁孙方将擐甲而起,即渤海犹能奉诏以行。记丝竹自古东山,谢傅恐勋名不免;嗣梅鹤相陪西子,逋公高封禅著书。盖洛社固不以其年,而阳秋实自忘其老。如我敬修先生,簪祓至列唐而盛,勋封自东济以来(初为子,因春秋会吴于查,即其地)。生龙凤两山之间(海昌东鄙,刘青田以壮气在此,明初截龙腰泄之),本节孝再传之后(曾大母破镜矢节,大父以孝闻)。童而得悟,多从板凳说书(童听评语水浒,爽然有得);髫亦无师,私忖高眉故事(七岁效塾本吟诗)。借钞以开耳目,镫暗孤禅(尝赖佛镫以照);手爨不释诗书,烟两眼。读伍员传,便疑能孝而不能忠;见汲冢书,直叹可存而不可论。多学亦曾游艺,尊儒祗有穷经。揣摩不止于期年,称翁以自媿(年二十余许,在门及闾巷咸呼为与翁);从游皆遵其别说,饭乞而为朋(事在外记,所云陆晋是也)。已先闱解(丁卯,马山阴拟压卷,争不得),旋复差之;偶挂曹衔,匪所善也。尝司选政,文非又戒之署不观;亦坐墨池,世竞鲁公之书为尚。序拟墨只一言,诸公兴会及此(贾求弁言,急振笔书上六字应之);别粤东留数韵,名山交付何人(留别同人,曾有「逸兴淋漓成往事,名山交付与何人」之句,声情孤傲)。虎坐横经,先经术而次词章,取义同乎安定;鳣坛设帐,前生徒而后女乐,秉正过乎扶风。不居道德之名,尽以表章自任。原书指期有用,上下卷颇忧水火分门(革别门党事过激有作,今失下卷);讲录理妙入情,数十年犹认圣贤生面(洗发精义,为诸儒所向)。处困而不失其守,简旧句曾云恃危不见才(题与孙敬人句:「好异都因性,恃危不见才」;感时而快所欲言,捧新篇曰得句诚为福(题于杜于皇句:「得句诚为福,抡文不在时」)。轶简之存无几,尚分先甲后甲(自甲申先后而分帙),等身有余;丐文之履宏多,不论长言短言,信口付去。说外、说造、说难(三书名),编帙殊名;异书、异梦、异人(尝有「好梦岂教偏独赏,异书忍不与君同」之句),矢心独好。史论初成两部,自司马、班氏以往,直欲将二十七史尽与褒讥;得力但在四书,奉学、庸语、孟为归,每思从七十二贤潜通声气(题讲堂有「有身长置三千座,此日何尝五百年」之句)。闭门而参野乘(以备正史),偏辞博记之呼;负扭而工法书(见逮时楼心尽折),可入二王之室。通鉴严之辑(八卷),删后五代而济彼南唐(有谕告世);宫谱定之修,放诸緐声而原于正始(尝曰事雅工歌谱,而实同文之要)。于是寄情平仄,四剧真可弦歌(玉琭缘、鸣鸿度、眼前因而外,初梅花谶本被窃独不全,改为小说未竟);因而落笔丹青,此日号为黄戴(论画有独指,直唾时笔,谓于文理上少工夫,且未尝见山水,不过乡塾对课,世多赝笔)。月每几裁手茧(手承笔处,每月成茧有三四分,每口啮之),徒遗秃管如林。生不一借唾余,自理旧篇饷客。敬修堂之孤唱,要言不漏,无过存诚;六一亭有丰碑,群贤合祠,实烦道力。或曰安危竟关象纬(文星贯索直事),共知性道即在文章。生平以利物为心,振拔即更端难数(在外记不过十二三)。联名入牒,两家数百口总在帡幪(范陆共返浔湟);借鉴抡才,是年甲乙科尽登英妙(辛卯,张群伯相延阅卷,乡会两试榜首赏者七十三名,前得隽者共十三人)。读书而并悟尊生之学,隆儒不过为辟佛之言(以外教无尚实用,而理有可存)。遥束脯数千里以外,传一语奉为直诠(常贽外兴宁长乐至合学咸侍坐,且有未谋一面驰脯而请教者);尽负逋数千金有余,越十年不经责券(粤囊率缓急,人坐是窭甚)。无所为门户,群以为诙笑而适藉以藏身(甲申后常恐不免);益力此居诸,不以当危疑而坐荒其初业(诖误之后,不释旦夕)。必投笔而揖客,每续膏而始眠。笠屐纶竿,尚欲果梦游之约;兴观群怨,拟踵成诗可之篇(前刻仅宦粤者,兹拟为明诗可之选,与墨庵共事)。学易加二十年,恰好秋之初吉;传人在二三子,无能赞以一辞。虽外记所次,未尽德言;在趋庭有人,能闻诗礼。即欲闲系驹于在谷,其如赋呜鹤以闻皋。敬候大言,用将跻献。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熹宗·张廷玉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赵尔巽
  附录一:后汉纪佚文·袁宏
  卷十三 穆帝·王夫之
  第五十七回 索罪犯曲全介弟 赐肉食戏弄条侯·蔡东藩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一·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六·佚名
  敬乡录卷一·吴师道
  一一八 林蔡斗争文件一·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一百三·吴任臣
  卷六十五·雍正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彭定求

        卷840_1 【过陈陶处士旧居】齐己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卷840_2 【寄敬亭清越】齐己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

  • 卷一百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三 释灵一 仰咏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鉢帽絶朝宗簪裾翻拜伏

  • 卷六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十八 杨衡【字仲师吴兴人】 送春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

  • 第四回 佳人出狱·蒲松龄

    不说张鸿渐在施舜华家,成其夫妇,却说方娘子在监里,已过了一个年头。 [叠断桥]佳人在监,佳人在监,不觉光阴又一年。花炮闹喧喧,才知年头换。锣鼓喧天,锣鼓喧天,元宵佳节万人欢;那知受罪人,啀哼到二更半! 小姐初到监里,觉着甚是难

  • ●卷下(起建炎元年七月一曰止八月十八曰)·李纲

      七月一曰,臣与执政奏事,进呈札子,大略谓,国家所以备御夷狄者,皆在边,城池、器械一切备具,故敌未易攻。今金人、盗贼乃扰吾腹心,而中原郡县积习承平之久,城池堙颓,并无器械,何以御敌?官吏、军民多不能守,而郡县遂以陷没者,非特士

  • 春秋别典卷九·薛虞畿

    鲁昭公【元年庚申在位三十二年周景王四年】宰我聘于齐而反见夫子曰梁丘据遇虺毒三旬而后瘳朝齐君齐君防大夫众賔而庆焉弟子与在賔列大夫众賔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以献方将为病也今梁丘已疗矣而诸夫子乃复献方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正月壬子朔 上不御殿 武百官俱于午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三辅臣随诣宫门再行叩头礼赐酒饭及上尊珍馔○甲寅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丁巳以孟春时享 太庙遣官恭代○戊午以立春令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五卷明正统·缪荃孙

    英宗正统元年正月癸酉,巡抚直隶、行在刑部右侍郎曹弘奏:“直隶淮安府所属饥民,蒙赈济粮米,方得苏息。但去岁薄收,若复追征,民实艰难,乞候丰岁征纳。”事下行在户部。复奏,从之。二月丁未,应天府江宁县民奏:“本县抛荒官田,令民佃

  • 庞晃传·魏徵

    庞晃字元显,榆林人。 父亲庞虬,北周骠骑大将军。 庞晃年少时,因是良家子弟,刺史杜达召他补任州里的都督。 北周太祖拥有关中后,任庞晃为大都督,率领亲兵,常在太祖左右。 庞晃因此迁居关中。 后升任骠骑大将军,袭爵任比陽侯。

  •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提要】 向他国、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对方的援手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动的,如何将被动变为主动,使对方来积极的回应你的请求,确实需要动点脑筋。 【原文】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

  • 卷五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褒忠节康熙十四年乙卯三月丁丑上谕兵部宁夏总兵官陈福効力岩疆劳绩素着屡次举首逆劄克笃忠贞且其妻子家属现在川中逆贼挟此招诱全

  • 序三·捧花生

    七夕生属为捧花生《秦淮画舫录》弁言,仓卒未有以应也。延秋之夕,蕊君招集兰语楼,焚香读画,垂帘鼓琴,相与低徊者久之。蕊君叩余曰:"媚香往矣,桃花扇乐府,世艳称之。如侯生者,君以为佳偶耶,抑怨偶耶?"余曰:"媚香却聘,不负侯生。生之

  • 王鉴和·周诒春

    王鉴和 字干园。年三十一岁。生于福建福州。父锺斌。业商。本籍住址。福州南台下渡。已婚。子一。女一。初毕业福州英华书院。任该校教员。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埃瓦省之康奈尔学校。习理科。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

  • 卷十二 颜渊第十二·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仁政明达、君臣父子、辨惑折狱、君子文为,皆圣贤之格言,仕进之阶路,故次先进也。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马曰:“克已约身。”孔曰:“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马曰:“

  • (九)·钱穆

    朱子曰:“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盖仁有流动发越之意,而其用则慈柔。义有商量从宜之义,而其用则决裂也。”今按:仁义刚柔之辨,古已有之。朱子此条极允惬。《小戴礼》言,东方之人仁,西方之人义。今日中西文化正可以此说之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下世尊说无学成就戒身。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中说无学成就戒身。虽作是说而不分别。佛

  • 实宾录·马永易

    十四卷。北宋马永易撰。马永易字明叟,维杨 (今江苏扬州)人。宋徽宗时曾任池州石埭县尉。其事迹不可详考。只在 《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里有记载: 马水易曾著有 《唐职林》、《元和朋党录》、《寿春杂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