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习斋先生年谱序

源于癸未介李子刚主执贽于先生,越岁先生殁,时源在关中。也反,刚主以所称先生年谱使源订,源为稍易体例,芟繁,间有所补益。既成,为之序曰:孔孟以前,无所谓儒者,儒即君若臣,功即德,治即教。孔孟穷血在下,始以儒名,然德即功,教即治。视二帝、三王、益、自本、伊、傅、周、吕,宁有殊哉? 

先生尝谓孔子不得已而周流,大不得已而删订。盖著书立说乃圣贤之大不得已,奈何以章句为儒?举圣人经天纬地、尽性质化之能,一归于章句,而徒以读书、纂注为功乎?噫!此圣人之泽所以不被于天下者,二千年于兹也。先生崛起,无师受,确有见于后儒之高谈性命,为参杂二氏,而乱孔、孟之真,确有见于先王、先圣学教之成法,非静坐、读书之空腐,确有见于后世之乱,皆由儒术之失其传,而一复周、孔之旧,无不可复斯民于三代。于是砥行砺德,一以礼乐为准,射御书数,并成其能。毅然谓圣人必可学,而终身矻矻于困知勉行,无一言一事之自欺自恕;慨然任天下之重,而以弘济苍生为心。 

於戏!先生年谱具在,可考而知也。谱自三十岁以前,刚主据先生戊辰自谱及夙所见闻者为之,以后则据日记。后之学者,苟能以先生之学为学,绝去空虚文字之习,合体用经权文武为明亲一致之功,何德不可就?何治不可兴?何乱不可除?而三代之盛,何不可以再见乎?源与刚主及及门弟子共勉之,且愿与天下后世之有志斯道斯民者共勉之矣! 时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季秋,大兴门人王源顿首拜撰。

凡例

一、颜先生年谱,甲辰三月以前,本之先生追录稿,及塨所传闻;以后皆采先生日记。然日记共七十余帙,每岁日记不下七八十叶,嘉言卓行,不可胜收。又塨守先生省减读览之戒,修年谱起乙酉六月二十有五日,讫八月十有二日,除应他事外,一日务完一岁,则其涉猎而录出者,略亦甚矣。故每言如有再为修谱者,将其日记节录,尚可得五六编,编各不同,皆可传世,亦一快也。 

一、二帝、三王之道,至孔子而集其成。然秦火以后,兴衰划然一分;汉、唐之士,抱残守缺,宋、明之士,伪袭僭篡,而圣道几委于地矣!先生崛起而寻坠绪,全体大用,焕然重明,天心世道,所关非尠,有志者详谛之,可以兴矣! 

一、孔子不可得而见矣;然予以为孔子生知安行,如鲁论乡党所载,人或尚疑高远,以为非中材可以步趋。先生年谱,日日改过,时时省躬,虽愚柔观之,亦不可托言自诿也,诚为后人作圣模范。且讲道透快,剖陈世故剀切,修己治人之方,皆具于是。 

一、先生平居教学,每叹先儒伐异党同,虚学欺世。一次河北诸儒为孙征君祝寿,王五公先生代先生作一诗,后先生以书规曰:“祝征君,鄙意也,但某不知而代为吟咏,则非立诚之道矣。”其严如此。故今谱先生,功过并录,一字不为镘饰,以守先生之教也。王昆绳规我曰:“词戆,非述尊者体,可易而婉之。”予曰:“谨受教。”然终无曲隐者。 

一、先生交游论定者,各附小传。或谓先生年谱,不宜传他人,然先生会友辅仁之学,见于是焉,故宁赘勿削。 

一、是编成,王子昆绳订之,实裨不逮;然终愧识浅学薄,不足写状先生。或再有赐订者,万乞无吝金玉!丁亥七月李塨识

猜你喜欢
  卷五 五之一·孔颖达
  惜时第五十三·佚名
  作者篇第十·张载
  卷九·李光坡
  目录·王鸿绪
  卷二十九·王与之
  卷五·佚名
  卷六十三·道世
  因缘品第一·马鸣
  卷第五·佚名
  印度之佛教佛出世时婆罗门旧教之形势·梁启超
  放洋寰游启事·太虚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遗教经论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岛夷入寇·王世贞

    【番卜算】〔净扮汪上〕五岛并钦从。一言招寇叛。男儿志气欲图王。败则依山险。海岛经营二十年。中原激我上番船。从今仗起龙泉剑。霹破东南一半天。自家姓汪。原是通番主人。出没江洋。招引来船去棹。埋藏岛屿。贸

  • 卷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李元纮元纮字大纲先居滑州占籍万年本姓丙氏高祖义旗入闗元纮曽祖粲率众归附赐姓李氏元纮性谨厚拜中书侍郎贵为国相家无储积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也卒諡文忠近体诗绿墀怨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

  • 巻二·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二     明 宋公传 编五言古体诗以古名盖继三百篇之后者世传枚乘诸公之作是也然比兴少而赋多今取其语精而不俚意圆而不滞优防而不迫清婉简淡而有余味者列之贫士【刘因】陶翁本强族田园犹

  • 卷一二三 宋紀五·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重光大荒落(辛巳),凡六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四三六年)   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甲寅,魏主還宮。   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貢于魏,請送侍子,魏主不許,將舉兵討之;壬辰,遣使者十餘

  • 读礼通考卷一百八·徐乾学

    丧制一干学案丧制者何也今日通行之制也其冠以古制者何本所自也士子贡举之制汉所独严至今无变抑亦礼教之始也故次之职官忧服略定扵唐淆扵五代宋赖诸儒之力行金元益轻矣眀洪武间稽古定制而本朝益为精详传之万世可也武臣

  • 闽海纪要卷之下·夏琳

    癸丑、十二年(明永历二十七年)冬、十月,明招讨大将军世子郑经率舟师次澎湖。初,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而留其子安达分之信袭镇广州;许之,并令其举家归旗。于是平西、靖南二王相继疏请如平南例,俱报可;遣内大臣促行。靖南王

  • 南唐书卷八·马令

    宋 马令 撰义养第三呜呼大乱之世三纲五常扫地尽矣故动干戈于骨肉假父子于异皆灭天性之厚而反人伦之正也烈祖之奉徐温弥笃于诸子者岂得已哉抑为之而已曰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呕大亲则已矣由是观之亲疎恩

  • 第31章 把装备齐整的军队藏起来·冯玉祥

    我在桂林住了几天,每天都有日本飞机来轰炸的警报,城里的人民都由各城门出去躲避。躲避警报非常便利,一过江就有很大的山洞,可容很多的人。山洞有了多少年,这要地质学家研究,我们可以断定的,决不是光靠人工可以掘成的,就是往少

  • 夏官司马第四·佚名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师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大司马,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

  • 孟子序说·朱熹

    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隠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

  • 卷第七·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七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法语上 示徽禅人 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妨直截省要。正眼看来已是七错八错了也。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祇者直指底心。便是黄面老子四十九年横说竖说不着处。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五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小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作么生是心空及第归底意以拂子打○相云秋月满大地山河光皎洁翠屏峰上白云轻招贤桥

  • 小妇人·奥尔科特

    美国19世纪女作家路易莎 ·奥尔柯特的作品。玛奇是一位贫穷的牧师,他有4个女儿。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圣诞节前夕给女儿们寄来了信,叮嘱她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同自己心中的敌人战斗。几个孩子都努力地使自己更加出色

  • 童蒙须知·朱熹

    宋朱熹为儿童教育编写的教材和读物。内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六节,详细规定了道德规范、行为细则、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读书写字的常规。如“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

  • 律吕成书·刘瑾

    二卷,元刘瑾撰。瑾有《诗集传通释》,已著录。是书以候气为定律之本,因而推其方圆周径,以考求其积分。盖瑾之学笃信宋儒,故其注《诗》守朱子之说,不逾尺寸。其论乐守蔡氏、彭氏之说,亦不逾尺寸也。瑾合二家之书,反覆推衍以成是

  • 开元天宝遗事·王仁裕

    五代王仁裕撰。一卷。仁裕字德辇,后周天水(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以文辞知名,历仕晋、汉、周三朝,入蜀官至翰林学士。蜀亡,仁裕至镐京,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皆系社会传闻,列一百四十六个标题,每条少则一、二十字

  • 休息·王实味

    现代中篇小说。王实味著。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列入“新文艺丛书”。小说由11封书信组成。通过这些书信展示了“一个英逸俊拔”的青年,被“血腥肉臭的社会”吮竭血液,斫尽精力,“以致不得不抛弃了一切而葬身于潢

  •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详记咸丰十年(1860 年)太平军时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