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吴先贤赞卷之七

刘凤 

节义 

刘政 

黄钺 

王永和 

张益 

钱泮 

金道玄 

瞿嗣兴 

钱廸 徐植 

颜琇 

枚应发 

戴君用 

王洵 王淳 

莫辕 

都文信 

沈伯刚 

吴淳 

朱良吉 俞敬 

陆安 

梁昱 

支琮 

○刘政 

刘公讳政字仲理其先汴人父以礼则余从高祖也生有至性好学问其行义尤厉一介不为轻论于乡第一方孝孺先生都试见其文目之犹孤凤在鸟中当为虚左既感其知思奋欲有所出之日久矣会靖难师起嘅愤不食死无嗣 

○黄钺 

黄钺者常熟人洪武初以奉常弟子为尉巳而举进士给事中常言燕事遣将误宜速代之计当以时决需之生肘掖忧后以持服归兵八投琴川桥死时俞贞木亦劝姚守举勤王兵为卫尉执送死之 

赞曰士守经义儒衣冠道先王语其雍容酝藉可也及事变起能奋难不忘死亦良难哉仲理未食其食徒以受国士知于孝孺遂以身殉叔扬有陨无二为臣之节是其庶乎方国家始建威德遂盛海内忠义之臣接踵而死湮灭无所复志者多矣故其事皆不得而详焉至匿山泽易姓名隐约以终身此其人岂有所要于后哉名不名无预也而明教化以着统风励来者是以贵君子表微乎死事 

○王永和 

王永和字用节昆山人永乐中为文学博士适饶之孔子庙庭坏请修之守不时应和责之以太守行风俗不知重教化何以率先吏民兴礼乐哉入为给事中劾侯尉马顺怙宠而骄妄厉私威使持节为 韩世子又劾中官偃蹇无人臣礼寻迁侍郎工部抚监淮右治水徐州凿吕梁??云水为河流正统己巳从征没于土木之师赠恤良厚进尚书并官其子贤评事仲子敬以明经举季霖进士复为给事伉直不堕其父风 

○张益 

张益者吴县人少长于燕举进士选为庶吉士预修史迁修撰进学士召入阁典机政正统间北征益与曹鼐并从尝劝 上持重及师溃与鼐俱死益慷慨有志畧师出深忧之竟为中官振覆焉振亦死于师而人未知盖非天败振振实自败也益为文立就军中书符皆其草初与夏昶嗣初孟端同善艺事益为赋独工昶遂罢不复晋意昶图竹称绝益亦绝不为也己巳之事诚猝不谋然兵久不用渐骄令少不能戢矣征伐未?非计而将帅之臣不无罪焉逮正统间有许铭者思温孙也初为司马属后以都御史按边驭兵以严将被罪者因嗾其下乱作死焉 

○钱泮 

钱泮者常熟人以参政家居嘉靖乙卯夏五月倭夷入侵我郊保残焉斵泮父棺泮忿之尹王鈇者工骑射以功名自喜常手射二酋毙之遂有轻敌心值寇自漕湖将与在福山者合侦有船十余可六七百人耳谓其弱易与欲徼取之泮亦奋欲报其私率其子第前焉鈇继发至三丈铺寇伏不动以二百人诱我泮大呼进为所乘四起猝突众遂乱泮不能整卒歼焉鈇亦为众所拥矢不得发旋入泞止焉觧剑命隶者谢其母隶犹翼之走鈇叱令去寇执之不屈死 

赞曰大吴之风与燕齐异轻心易于去就守死不变奉其軄无论利害是难能矣哉未和封疆之役亲执鼙皷提马而介于阵虽覆师徒亦足赏焉者益帷幄亲臣不能画计今全遭狂竖擅命进退不可周旋不能言者谓使固垒无动岂有患哉然益之没或欲援之出不从志可尚也泮诚内激于忿夫寇入而士大夫无固心不以死悍其若死绥之义何故鈇亦可谓慷慨矣夫孝友 

○金道玄 

金道玄者吴县人陈万户飬子也方国珍起行省朵颜参政督师讨之期会战驱之补门国珍伪降陈信之懈不为备道玄谏不听巳而果扬颿直上师熸焉陈溺道玄求不得从之海曰父有知不使为贼俘也若有冯焉者???水?至温之沙濑上竟得免归或荐之士诚所道玄闻复遁去子问以功名显 

○瞿嗣兴 

瞿嗣兴者常熟人毋当暑病甚兴燖汤跪请洗亲抚摩痈秽夜驱蚊不休又患积气食不下兴刲股作羹母啖之愈又忽非时思芰解衣行求水滨得之人咸谓异子庄以荐得官至参政福建 

○钱廸 徐植 

钱廸父苏洪武间当伏法廸年十八诣曹请代父刑上其事 诏从之时又有徐植者父达以税事当刑植亦未弱冠请代既伏锧犹从容赋诗无惧色二子俱常熟人 

○颜琇 

颜琇字季栗洪武初父戌凤翔以母韩行琇独留久之闻母殁即奔赴负母骨归行数千里未尝释于地寝则庋置之宿其下涉则戴之泳焉父既放免奉事尤谨旦夕自洗厕牏亲劳苦之云幸不乏食又何以尔为人趍代亦竟不肯意将视父溲安否也逮卒日夜号水浆不入口者五日不胜丧死子昌亦有孝行 

赞曰为人子者无以有巳若他随所事则致命焉故育之之恩与所生等孝能无间然者尤未之见也道玄事陈驱驰兵间有陨无贰不自意全也迨伪吴求之逃焉以免岂始于事父以致之君者耶廸之与植少遇变而以死殉伤哉是天性然耳非可强相慕为之琇之飬极其心而卒以丧死虽云过者俯而就然贤者之行宁可非与 

○枚应发 

枚应发市人也事母孝母疾弗疗发刲股进而愈他日又疾作发露祷于庭灼肌以代母痛愿以巳之年与母夕方晦忽开见斗六星惟一星尚隐顷则云复合入视母母巳拥衾坐云有六人来以水洒之霍然苏 

○戴君用 

戴君用者吴县人洪武中父福以主守失火当坐君用代之刑于市妻吴以节行旌 

○王洵 王淳 

王洵王淳者父铸辟为都督府掾属洪武初坐之当伏法洵淳号泣无日夜争请代走御史言父以洵故怀禄洵不能有所以事之免于过应戮淳复进云由淳故不当坐父兄者御史讯其执志皆坚定无二闻于 上特免焉 

○莫辕 

莫辕字巽仲幼慧悟从张适学适甚异之洪武初父系治当刑辕年十一诣李请代李试笞掠问谁教使辕无恐言死父岂人相导为遂上言之如其请父乃更为辕陈非辜竟死系辕巳释季父侍郎礼方宠贵用事时持法严辕预恐及缪指一人戍闾左者为其属后礼见法辕竟以前被伍符免兄遗胤几殄取而育之又间行求得其父骨归辕屡触网卒全巳而遇赦宥既痛其家祸深自刻责常茹粝饭蔬邻失火势迫跃入火抱其母出毛发为焦若其阴行善惠利人多矣里有贼祸少年葛尝疻伤辕众执焉且陈其杀人状于郡辕曰葛所杀三人者死溺耳欲逸之不得深为惋姻沈生坐之有遗孤女字刘刘又他适辕乃长而归之邻有举室死疫者遗子人无敢视恐厉延又收飬之素与乡先生张子宜易九成游故亦长于学问 

○都文信 

都文信父贤与徐右善贤且死妻唐娠信泣不巳右日使人存之且约若生子当女之巳而信生唐遂行右飬信长而归之女洪武初右坐之抵死信请代右义不可曰而父以息托我柰何令不祀事亦良解后复以他见逮信曰今幸巳有子可以报矣右复不许信潜冒其名往死狱右感之竟亦不子 

○沈伯刚 

沈伯刚者本孟氏为母之姊沈胜五所飬沈且老坐法请代固不许刚疆谓吏愿见刑吏怪其少上之得宥时又有朱昱父被左符摄老不堪兄亦先事逸昱请行所司少之加楚掠谓隐壮者昱终无言俱长洲人 

○吴淳 

吴淳字伯善少与兄学兄中遭疾废不良于行者二十年元衅作人不自保淳负兄趋避之遇强暴剌以刃淳以身翼蔽中三十余创昏仆于地兄竟死淳复苏得入余杭山蜚遁以终 

○朱良吉 俞敬 

朱良吉者常熟人母钱病尝剧吉自洁斋祷剔胷出心割以啖母良愈吉创甚不能兴邑人俞往视见其胷开五寸所气涌出为纳其心缝合之顷乃苏又有俞敬者太仓人亦尝刲腹刳其肝愈母疾永乐间旌其孝官之尚玺朱灏庐父墓每攀陇树号树皆为枯有乌驯狎不复畏人与参政卢雍皆以孝蒙旌异 

○陆安 

陆安父德甫好客竟以客坐法时以用重典刑乱无贷安急即与兄诀昼夜走至都伏 阙请代许之驱诣市中颜色无变时年三十一妻锺亦以节闻 

○梁昱 

梁昱字文辉少从诸父学为游娶三日遭父丧庐于墓者三年蔬食水饮如一日免丧随计上冢宰萧山魏骥重其孝亲候之为咨嗟而去部使者孙鼎表其孝将列上不果仕为平定州有惠政民怀之 

○支琮 

支琮少为愽士弟子贫甚遇寒母衾单不能寐尽解衣覆之巳危坐至旦客候之良久不出呼敬将何在乃短衣见云方以所服覆母睡恐觉之故迟耳客叹息悯之周公忱抚吴恤之仅获济后仕为从事 

赞曰孝友之根于性岂有异哉而悖傲者乃时有焉非教之衰则俗之易人湛溺之不复觉也吴礼义之国其君子誾誾焉温温焉可略观矣其小人竭股肱之力诚所奉抑乃其常及至临利害驱之白刃而天性之发甘之无苦又皆穉幼闾巷之人非有保傅之教诗书之泽也固习之善渐靡者深至德之风尚有遗乎至非所自出而恩无与二又加于人一等矣 

广信府同知邹潘校正 

推官方重校正 

临江府推官袁长驭校正 

上饶县学教谕余学申对读 

湖州府后学吴仕旦覆订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志第六十三·河渠五·张廷玉
  卷六·沈德符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卷十三·宇文懋昭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七·杜大珪
  卷一百二十五·司马迁
  六 办杂志 译小说·许寿裳
  卷一·张廷玉
  王通传·张廷玉
  括苍刋本序·吴师道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南京条约·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沈韫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八·朱隗

    五绝利瓦伊祯一首陈继儒十三首王思任二首 高攀龙四首邹廸光一首周 祝一首吴鼎芳一首葛一龙二首茅元仪一首文震亨一首潘一桂四首谭元春一首释明河一首释读彻一首钱继章一首陈名夏二首方以智十首吴伟业二首舒忠谠七首

  • ●滿洲實錄卷四·佚名

      癸丑歲至天命三年四月   ◆癸丑歲至天命三年四月   【太祖招撫扈實木繖坦(見圖)】   太祖謂諸王大臣曰為國之道心貴忠謀貴密法令貴嚴至於洩密謀慢法令者無益於至道乃國之祟也吾所言果皆是歟若有拂戾處汝等勿

  • 鲁迅在南京学堂·周作人

    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虽然他在南京只是前后五个年头,比起留学日本的七年来,时间要少些。他于前清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闰三月十一日从绍兴出发,经过杭州上海,于十七日到了南京。四月初五日写信给家里,说往江南水师学堂考

  • ·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丁曰健

    奏为统军到彰,督剿余匪获胜,并探闻内地漳郡不守,移商镇臣迅速折回,妥筹防范,以重地方;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先因彰化余匪续获未净,钦奉前奉谕旨亲往督剿,业于本年九月初六日会同署镇臣曾元福缮摺具奏,并将商

  • 齐藏珍传·薛居正

    齐藏珍,小时历任朝廷内职,连升到诸卫将军。先后到地方监察部队,颇为干练,然而阴险邪恶,没有品行,残忍而能言善辩,没有人不怕他锋利的口舌。广顺年间,奉命到华州巡视保护黄河堤岸,因为松懈轻慢而使黄河冲决了堤防,被除名,发配到沙

  • 卷三十 世宗致治·李有棠

    世宗大定元年冬十月丙午,庆云见,帝即位于东京。讳雍,本名乌禄。太祖孙,豳王宗辅子也。母贞懿皇后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沈静明达。善骑射,推第一。皇统间封葛王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六礼略【臣】等谨按自古帝王经国治世之典莫大於礼礼也者事神理人班朝治军由仁孝诚敬之思以达於尽伦尽制之实治法所由大备也自有虞氏命典三礼成周始有吉

  • 卷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二嘉礼恭进实录圣训之礼监修总裁官撰表章豫诹进呈吉日奏闻礼部转饬诸司供备前期内阁拟制辞及庆贺致辞【皆随时撰拟】恭呈钦定付鸿胪寺届期陈法驾卤簿乐悬于太和殿前如常仪礼部鸿胪寺官

  • 卷十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觧卷十一宋 钱时 撰旅獒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西旅西方之国也夫武王圣人也年且八袠矣獒微物顾何足道而召公反覆开陈不啻严师之训予弟盖作狂作圣在一念间一隙之投百邪之路也孟子曰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

  • 难势·韩非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

  • 《春 秋》·佚名

    第一节 《春秋》的名义&ldquo;春秋&rdquo;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middot;晋语七》说:&ldquo;羊舌肸习于《春秋》&rdquo;,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这个人,熟悉各国史书。《楚语上》也说:&ldquo;教之《春秋》&rdquo;,就是

  •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太虚

    佛教起源于印度,遍播于东半球。印度佛教早沦衰亡,今所仅存者,唯残留过去佛教史上之废墟,以为吾人凭吊之场耳;中国佛教之传入,已近二千年之历史,集成东方学术思想之总汇;今者渐寖及于西半球。信仰教徒,虽无精密统计,大概占全人类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大辩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二  尔时。憍陈如婆罗门。说上赞叹及咒赞法。赞辩才天女已。告诸大众。仁等。若欲请辩才天女哀愍加护。于现世中得无碍辩。聪明大智巧妙言词。博综奇才论议文饰。

  • 法华义疏卷第十一·吉藏

    法华义疏卷第十一胡吉藏撰随喜功德品第十八此下三品第二广明持经功德奖劝流通。三品即为三章。初随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德。第二法师品明五种法师即是中品功德。第三常不轻品明持法华得六根清净乃至成佛谓上品功德。约位

  • 彭城集·刘攽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

  • 雚经·蒋德璟

    文象聿兴,爱仿鸟蹄,沮诵仓颉,作大慧观。八九既还,极妙穷实,斯殊体矣。蒋德璟曰:鹳赘,雈误,萑非,瞿妖,今从古文作雚。一名堕羿,见《尔雅》注,一名鹍鸡,见《穆天子传》拄。一名冠雀,见华峤《汉书》。一名负釜,见陆机《疏》。一名负金,以

  •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佚名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上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经文言观星望气,存神飞升之道。所谓「华晨三奔」,即华盖下北辰星及辅、弼二星,属北极紫微垣。据称北辰星

  • 历代诗话·吴景旭

    清吴景旭撰。八十卷。以天干数分为十集。甲集六卷,评论《诗经》,乙集六卷,评论《楚辞》,丙集九卷,评赋,丁集六卷,评古乐府,戊集六卷,评汉魏六朝诗,己集十二卷,评杜甫诗并考订其谱系,庚集九卷,评唐诗,辛集七卷,评宋诗,壬集十卷,评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