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一

纪年

章宗皇帝下

【乙丑】泰和五年春正月鞑靼军至北陕口进次桑乾完顔天穆天与皆力战死之

完顔天穆将兵五万人与鞑靼军战於北陕口自辰至酉我兵疲惫敌益添生兵我兵不敌天穆率麾下在前殊死战及暮胜负未决天寒甚鞑靼军举火弥漫山谷诘朝万衆压垒矢石如雨天穆命以刀车卫之随开随合日晚皆饥渴兵遂溃天穆伤甚左右欲载以马舆先奔天穆曰不可吾曾大父为开国功臣吾为子孙不能救国之败何面目见宗庙乎奋剑大呼疮裂而死鞑靼军进至桑乾完顔天与闻其兄死愤甚持兵御之於旧坪望见有虎皮蒙马居中者直前以槊刺之不胜而死乌富呼乌兰德木收衆天都山兵不甚败

二月鞑靼军退既出境三日平州始有警报乌富呼自平朔引兵昼夜行至平州而大队已去

三月鞑靼军陷末波城出白道败统军兵杀二戍将及千户和勒博和

夏四月鞑靼军自飞狐道回河东岚代州皆震

五月秘书监起居舍人韩伯献奏称敌人以生啗为粮难於野战请於敌人经由险要之地筑城坚守乃遣使督兵筑古北口东陉二城

伯献上言敌国之军生啗为粮战阵之间不患饥渴则战有余力我兵与角力不暇则饥渴交迫易至疲惫以此较之野战非所长臣乞於幽燕以北及敌人经由之地控扼险要不必与战则其势自沮兼牛马槖駞之类并皆收牧置之城内彼无所掠则将自食其所有余崇义亦然之遣使者督兵筑城时岁饥耕猎皆废河北河南山东之民贫悴饥疫无力以耕寇盗蜂起沿边及辽西悉为北军攻陷至此又遣调筑城役及老弱妇女京畿之民素不习劳大兴府及上京路帅守皆出榜劝谕谓敌若深入则民皆不保与其死於干戈之惨曷若劳苦於城郭之间由是民始遣队伍就役至八月末筑古北口东陉二城盖楼橹未备而游骑駸駸来矣

冬十一月北军分两道一自白檀一自靡陂奏至帝集羣臣议之乃以徐王律明为统兵监军我师败绩秘省及诸省官皆请迁都以避难聂希古正色曰此策之下者未可议徐王律明兖王天骥曰兵已远来请自前往议之翼日以律明为河东道统兵监军律明至军率衆凿沟引白沟及白檀河以自固鞑靼军至水傍睥睨越三日风紧雪飞及晓氷厚五尺余兵悉渡乃以炬火熔氷撤垒屋竹木茅等尽烧於氷上其衆腾跃我兵大败律明等仅以身免夜入秦长城会国中遣窦永固来援律明天骥令依山入城且报庆州令坚守北军闻西夏之警乃回师

是岁宋宁宗开禧元年

【丙寅】泰和六年春正月诏求直言权参政富察乌噜条陈备敌六事诏付省院详酌施行

夏四月南宋遣镇江都统制陈孝广取泗州又取虹县统制许进取新息县孙成取褒信县王大节为江州都统引兵取蔡州不克而溃

帝得汴京留守完顔童奏晨起谓大臣曰南兵敢来可谓我国无人知枢密院余崇义曰陛下有天下之全岂偏方可比但近年不务勤俭天灾流行民穷国困南兵亦宜来但此不足虑只恐秋冬之间北兵必将复动西夏窥陕四国皆惊为可忧耳帝曰君勿他言我问南方事宜急图之

自隆兴甲申南宋与我再和逮开禧丙寅凡四十三年是年五月丙戍宋宁宗内批北金世仇有稽报复爰遵先志决策讨除宜颁诏旨明示海内翌日下北伐之诏

五月遣平章事布萨揆为宣抚使驻开封

宋镇江都统戚拱遣人结涟水县弓手李全焚我涟水县【按宋史本纪戚拱取涟水县乃上年事】皇甫斌引兵攻我唐州败焉池州副都统郭倬马军司李汝翼会兵攻我宿州亦败倬等还至蕲县我兵围之倬执马军司统制田俊迈以与我师乃得免【按原书不言田俊迈据通监纲目补】

六月宋李爽以建康都统侵夀州败绩田琳【按宋史作田彬】以建康副都统取夀春府

宋叛臣吴曦遣其客姚淮源来献关外四州之地求封为蜀王帝赐以金印诏封为蜀王

冬十一月起民兵於河南十七万入淮十万入荆襄又起河北十万戎居庸关及韩水大鸡川以防北边内外骚动民聚为盗始益衆矣

我师自清河口渡淮宋守将郭超失利遂进围楚州偏师趋枣阳军又围庐州守将田琳拒我师八日围解又围和州取信阳军围襄阳府又取随州【按原书误作遂州据宋史改正】宋守将遁州人具香花迎拜敛兵不杀遂之德安攻真州於是濠州安丰及并边储戍皆为我兵所取又取西和州

十二月围德安府为守将李师尹所败取成州守臣辛槱之遁攻六合县遇宋师於西浦桥【按宋史本纪作胥浦桥】宋师大败宋将郭倪弃扬州走瓜洲渡【按金时分道伐宋布萨揆兵三万出颍夀完顔匡兵二万五千出唐邓赫舍哩子仁兵三万出涡口呼沙呼兵二万出清河口完顔充兵一万出陈仓富察贞兵一万出成纪完顔纲兵一万出临漳舒穆噜仲温兵五千出盐州完顔璘五千出来远围庐州和州至六合者揆之兵也围楚州者呼沙呼之兵也克西和州及成州者贞之兵也趋枣阳围襄阳克随州遂围德安者匡之兵也书中所叙未晰今据金史宋史附识於此】

遣使吴端持诏印授吴曦於罝口曦自罝口归兴州以帝命称蜀王

诸将自淮南退师

是月壬申夜兴州天赤如血照地如昼自月初有两日相摩於初晴之时至是复有此异【按此事金史天文志不书】

是岁蒙古却特特穆津即皇帝位於鄂诺河称元年是为元太祖【按原书不书元太祖即帝位殊为疎畧今补正】

【丁卯】泰和七年春宋遣盱眙小吏王文持书币来行省完顔弼【按金史本纪七年正月庚寅仆散揆还驻下蔡而病丙申以左丞相宗浩行省於南京以代揆宋史方信擩传及通监纲目皆云信擩至汴见左丞相完顔宗浩又金史完顔弼传弼时为南京副留守行省之事当以宋浩为主不应舍宗浩而书弼也】右副元帅赫舍哩子宁【按宋史金史皆作子仁】皆有和意

夏五月宋遣使方信孺来以通谢国信参议和好六月宋再遣林拱辰来使林仲虎副之

先是信孺至河南行省求和元帅布萨揆许纳南使【按宋史及通监纲目信孺三使金师其时行省元帅为完顔宗浩布萨揆是年二月还至下蔡而卒此云揆纳南使误也】且礼遣之信孺既得请揆复谕之曰已奏朝廷更得宣抚一书与西元帅乃善宋朝谕旨安丙作书如所云且饷以药物绢帛西帅启缄却馈而令凤翔路都统使完顔昱作书以遗宋大畧云当听命於行省而已

宋诛其叛臣吴曦所献国中四州旋为宋人所取宋遣三使来国中一通谢一告哀一贺生辰【按是年五月宋成肃太皇太后上仙故有告哀使】

通谢使者林拱辰是也国中遣迓使宣谕曰皇帝圣旨南使中惟李壁吴琚【按金史完顔宗浩传交聘表皆作吴琯】朱致知李大性四人言语可信当遣来议事今所遣小使且还

时我所索於宋者五事一割两淮二增岁币三犒军金帛四取归正人及陷没州郡五取韩侂胄首级由是韩侂胄闻之大怒复有用兵意

冬十一月乙亥宋人殛杀韩侂胄於玉津园侧

十二月宋遣许奕吴衡来充通问使

并言开禧权臣授首故也【按原书於泰和七年十二月书宋遣许奕吴衡来使八年春书宋仍遣谢奕来使而分注云并言开禧权臣授首故也考金史交聘表及宋史本纪是时惟遣许奕使金初无谢奕且许奕之使在侂胄既诛之後国书中必言侂胄之诛以谢金岂有此时不言至春方遣使言之盖许奕之使在十二月其至金当在明年之春原书遂致复出又讹许奕为谢奕今改正】

【戊辰】泰和八年春宋枭韩侂胄之首於两淮

帝遣谕成使完顔侃乔宇使於宋

由是和议复成以大散关及濠州归於宋

夏五月甲子太白经天【按金史天文志七月朔太白画见】

西夏遣使求援於我帝不应

先是泰和六年帝大发兵侵鞑靼诸糺【按金史兵志有部族乣军字书无糺字此书作糺疑乣即糺字之变】生蕃也邻接北边号曰骁骑有衆三万尽数起发南伐次年罢兵和好诸糺还国因赏不均皆叛北归太学生李藻上书言宫中事帝大怒勅断杖一百牛逢辰白纶田广明者亦上书劝北伐帝以为擅欲兴师规图进用亦皆杖一百由是四人挈其家亡之北地相与献谋又有诸糺输其力於是北军益鋭恐西夏议其後乃大举兵攻之至是西夏遣使求援帝不应臣僚谏曰西夏既亡必来加我不如与西夏首尾夹攻可以进取而退守帝曰敌人相攻中国之福吾何患焉不听

冬十一月丙辰帝崩在位十九年【按章宗明昌尽六年承安尽五年泰和尽八年凡在位十九年原书误作二十年今改正】

章宗性好儒术即位数年後兴建太学儒风盛行学士院选五六人充院官谈经论道吟哦自适羣臣中有诗文稍工者必籍记名姓擢居要地庶几文物彬彬矣惜其十年以後极意声色之娱内外嗷嗷机事俱废间出视朝不过顷暂回宫与郑宸妃李才人穆昭仪并马游後苑因留宴俟月上奏鼓吹而归以是为常张天贵江渊等用事聋瞽昏荒朝中陈奏便宜多不省览爱王叛於内边衅开於外盗贼公行道路充斥边疆多事兵连祸结矣 是岁宋宁宗嘉定元年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叶隆礼
  第七回 啖人肉烹食段钦使 讨乱酋击走刘武周·蔡东藩
  第一百十六回 罢小徐直皖开战衅 顾大局江浙庆和平·蔡东藩
  ◎方域三·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六十六·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九·佚名
  御制题明人影宋钞清波杂志·周煇
  卷六十一·傅恒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郑麟趾
  民国三年(1914)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五日·胡适
  崔弘度传·魏徵
  卷一百·佚名
  ●天台治略卷之二·戴兆佳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十 宋 陆游 撰 开岁 緑襦新画卫门扉贺刺相欺可累欷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蟇津事亦非惟有禹祠春渐好从今?判典春衣【蚕市成都正初故事蟇颐津在眉山亦邦人正月宴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菊部羣英》·张次溪

    (清)邗江小游仙客 撰●目录《菊部羣英》自序菊部羣英保安主人鲍秋文少主人黑子法龄喜儿 树德主人孔元福桂喜 主人杨桂庆贵云 维新主人钱金福双莲双玉 中山主人汤金兰 桐华主人任小凤 景秀主人张秀兰双玉 杏春主

  • 第十九回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蔡东藩

      却说太宰河间王颙,把张方首送与越军,总道是越肯允和,兵可立解,偏越将方首收下,不允和议,叱还去使,即遣幽州将领祁弘为前锋,西迎车驾,一面令部将宋胄往徇洛阳,刘琨往取荥阳。琨持方首,径至荥阳城下,揭示守将吕朗,朗即开城迎降,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八【起上章阉茂正月尽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徳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惇孝宗第三子也母白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孝宗即位封恭王及庄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类己欲立

  • 第十节 望北平·老舍

    抗战胜利了,我进了一次城。按我的心意,“文协”既是抗敌协会,理当以抗战始,以胜利终。进城,我想结束结束会务,宣布解散。朋友们可是一致的不肯使它关门。他们都愿意把“抗敌”取销,成为永久的文艺协会。于是,大家开始筹备改组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坡尔盆行礼。  ○上登舟。自松江府启行。泊嘉兴府  ○是日、上临浙境。合省黎庶、沿河跪迎圣驾。并叩谢蠲赋洪恩。  ○乙丑。御舟泊双桥

  • 自叙·朱国祯

    闲居无事。一切都已弃掷。独不能废书。然家罕藏书。即有存者。钝甚。不善读。又不克竟。至于奇古诡卓之调。闳深奥衍之词。即之如匹马入深山。蚁子缘磨角。怳惚莫知其极与乡也。惟浅近之说。人所忽去。且以为可弄可笑

  • 卷一百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一百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叙传第七十上 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後也【○宋祁曰今越本无之字】子文初生弃於瞢中而虎乳之【

  • 二四 蒯若木·周作人

    蒯若木在日本不知道学的是什么,仿佛似是工业,却也不大像。他与鲁迅来往很少,但颇稔熟,大概是在南京时相识的吧。他看见鲁迅总谈佛法,鲁迅很看过些佛书,可是佛教却是不相信,所以话不能投机,却还是各说各的。一九〇六年以后鲁迅

  • 崔腂传·刘昫

    崔馞,博陵人。以品行闻名,在职清廉谨慎。多次升为澧州刺史,任职期间除去繁苛杂律,以安抚为重。居职二年,风俗大变,流亡他乡的人竞相背负婴儿回来,增加户口几万人。朝廷听说后,优待诏令特加授五阶,升银青光禄大夫,以示奖励善政。

  • 王竞传·脱脱

    王竞,字无竞,彰德人。机警聪敏,勤奋好学,十七岁就借助于父祖的功绩补官。宋宣和年间,王竞在太学两次考试合格,被任屯留主簿。进入当朝后,授职大宁县令,历任宝胜盐官,又转为河内县令。这一年地方发生了饥荒,盗贼四起,王竞想方设法

  • 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

    [题解]《养生主》的主旨是讲庄子的“缘督以为经”的人生观,其中主要阐述养生的要领和养神的方法。他主张顺应事物之自然之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却感情而不违逆自然。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

  • 第19章 先进篇第十一(2)·孔子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参也竟以鲁得之。”又注:“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译文孔子说:“

  •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卷二)·百丈怀海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师。讳怀海。福州长乐人也。俗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

  • 卷第三·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三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第四释通文义二初解题目。金刚般若波罗

  • 河源纪略·纪昀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乾隆进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复授编修。官至协辨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达。纪昀贯通经史,旁通百家。任四库全书总纂。前编提要,校订整理

  • 枕上随笔·章衣萍

    随笔集。章衣萍著。北新书局1929年初版。除作者的《序》、《跋》外,均为札记。《序》说:“仿《世说新语》体,记载许多师友的丰采议论。”作品记述了鲁迅、胡适、冰心、陶行知、郁达夫、陈独秀、钱玄同、汪静之、周作

  • 石匮书后集·张岱

    明末清初张岱撰。张岱,字宗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兵南下,入剡溪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在其自撰墓志铭中有“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及“好精舍、好美婢……”12“好”等文字。作品多写山水景物。自明崇祯